导读:本文包含了公众评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结核病,健康教育,结核防治
公众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朱雪莉[1](2019)在《远安县“十二五”期间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政策、健康教育调查分析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十二五期间远安县当地居民对结核病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方法:通过使用全市统一规定的调查问卷对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学历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学历的居民对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同,实施期间报销政策全部知晓率为58%,其中"民政对肺结核患者实行救助报销"这条知晓率最低为78%。92.5%的居民接受过结核病防治健康知识,以传单、折页、宣传画为主要获取方式。大多数居民希望利用广播电视影音途径来了解相关健康知识,咨询多采取问专业医生或访问医学网站,多数喜欢图画为主的宣传材料,希望文字+图片宣传方式接收结核病防治健康知识。结论:十二五期间本县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对当地报销政策了解不够完全,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利用传媒及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片进行健康知识及相关政策方面的宣传。(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兰继军,李苗[2](2019)在《航空领域创伤性事件新闻报道对公众负性情绪的影响:认知评估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公众面对空难等创伤性事件新闻报道时,会产生高水平的负性情绪,为了探究公众阅读航空领域创伤性事件的新闻报道时对其情绪状态的影响,采用两因素被试内设计,以验证不同的新闻类型、新闻框架对公众负性情绪产生的影响,而且进一步探究个体认知评估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阅读新闻事件后,被试愉悦度与事件后果、负性情绪呈显着负相关;被试愉悦度与被试评估自己的应对能力呈显着正相关,且应对能力与负性情绪呈显着负相关;此类新闻事件发生的突发性与事件发生原因、事件产生的后果与被试负性情绪呈显着正相关。此外,对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新闻框架的主效应显着;新闻类型与新闻框架的交互作用也显着;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图片类型、文字类型的新闻报道在不同的新闻框架(积极、消极)水平上,被试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差异均十分显着;消极性质的新闻报道在不同类型(图片、文字)的新闻报道水平上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差异显着,可见,新闻类型、新闻框架能引起公众的不同情绪反应。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个人认知评估的愉悦度、后果以及应对等维度在阅读创伤性新闻报道与负性情绪二者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因此,以后针对空难等创伤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需要关注新闻报道的框架和内容,以减少给社会大众带来的创伤性影响。(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戴代新,刘颂,张桐恺[3](2019)在《基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近代公园文化服务评估研究——以上海复兴公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上海近代公园文化服务指标体系,探究上海近代公园文化服务价值与空间分布规律,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MA),采用SPICED指标框架建立针对上海近代公园的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自主开发的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APP收集、分析公众对文化服务的评估意见,对复兴公园不同文化服务类型、文化服务和使用者、文化服务和公园景点空间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复兴公园作为近代公园,其文化服务主要体现为休闲游憩,历史遗产价值公众认知度不高;文化服务的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公园景点空间类型与文化服务存在相关性;某些文化服务之间存在正、负两面的相关性;最后提出对近代公园更新发展策略的思考。研究基于PPGIS技术提高了上海近代公园保护工作的公众参与度,将文化服务评估应用于空间规划具有新意。(本文来源于《风景园林》期刊2019年08期)
李艳红,李乃文,吕国双[4](2019)在《资源型城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型城市社会稳定风险具有高概率性,公众参与是缓解矛盾冲突的有力途径。针对资源型城市公众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缺失的问题,对公众参与的无序性及无效性进行了反思;并从建多元主体评估模式,规范稳评程序、健全各种配套制度、提高公众参与责任意识等方面提出完善资源型城市公众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对策。(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晶[5](2019)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档案微信公众号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探析——以省级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交媒体在当今时代应用日盛,档案馆也将社交媒体作为发布信息、展示馆藏与提供利用的重要平台。微信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社交媒体,因其构建社会化关系的不可替代性、传播信息的即时性、使用方式的便捷性等特点满足各年龄段的使用需求,微信公众号作为其中一个功能板块,为各行各业推广业务、互动营销、在线服务提供媒介。目前档案微信公众平台发展势头良好,代表有浙江省档案局的"记忆浙江"、天津市档案馆推出的同名公众号"天津市(本文来源于《档案天地》期刊2019年08期)
霍玉蓉,刘杰[6](2019)在《基于公众风险感知的社区应急响应能力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众作为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区的应急响应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以公众风险感知为基础,衡量与评估其对社区应急响应能力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汇总得到评价基于公众风险感知的社区应急响应能力的相关指标,运用ISM模型进行矩阵变换运算后得到解释结构模型,联系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并给出意见。(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9年21期)
余露[7](2019)在《巴西延长草甘膦重新评估公众咨询期》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Anvisa)已延长草甘膦的重新评估公众咨询期,截止日期为7月8日。Anvisa做出这项决定,主要是为满足民间社会组织要求。民间组织希望能继续在巴西使用草甘膦,但不满意各项限制措施。巴西大豆生产者协会还专门编写了一份手册,指导生产者在重新评估阶段正确使用草甘膦。针对Anvisa发布的草甘膦限制措(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13期)
都蓝[8](2019)在《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绩效评估实证研究——以暨南大学图书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图书馆的宣传与推广,但关于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科学评估机制方面的研究略显不足。文章通过建立科学的微信公众平台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将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质量及效果进行量化,通过所建指标对其进行绩效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期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绩效评估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学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张晓美,李筱竹,吕明辉[9](2019)在《基于非线性加权综合法的公众气象服务经济效益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8年中国气象局与国家统计局在全国31个省(区、市)范围内收集的40 213份服务满意度评价调查样本,采用非线性加权综合法,对利用支付意愿法、影子价格法和节省费用法测算出的公众气象服务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估,估算出2018年我国公众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为671.9亿元。这种综合评估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不同评估方法收集的评价信息,避免了一种评估方法的片面性,并解决了多种评估方法结果差异性较大的问题,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和可靠。(本文来源于《气象与减灾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韩静茹[10](2019)在《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公众风险感知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主流风险评估主要运用科学技术和数学模型,采用实证主义方法来评估社会稳定风险,强调合理性、合法性、可行性与可控性层面的评估,而忽视从受影响群体心理和文化的风险感知层面的评估。本文主张将风险感知应用到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析中,通过构建风险感知指标体系完善社会稳评的有效机制,弥补有关公众风险感知评估指标的缺失。(本文来源于《环渤海经济了望》期刊2019年06期)
公众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众面对空难等创伤性事件新闻报道时,会产生高水平的负性情绪,为了探究公众阅读航空领域创伤性事件的新闻报道时对其情绪状态的影响,采用两因素被试内设计,以验证不同的新闻类型、新闻框架对公众负性情绪产生的影响,而且进一步探究个体认知评估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阅读新闻事件后,被试愉悦度与事件后果、负性情绪呈显着负相关;被试愉悦度与被试评估自己的应对能力呈显着正相关,且应对能力与负性情绪呈显着负相关;此类新闻事件发生的突发性与事件发生原因、事件产生的后果与被试负性情绪呈显着正相关。此外,对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新闻框架的主效应显着;新闻类型与新闻框架的交互作用也显着;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图片类型、文字类型的新闻报道在不同的新闻框架(积极、消极)水平上,被试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差异均十分显着;消极性质的新闻报道在不同类型(图片、文字)的新闻报道水平上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差异显着,可见,新闻类型、新闻框架能引起公众的不同情绪反应。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个人认知评估的愉悦度、后果以及应对等维度在阅读创伤性新闻报道与负性情绪二者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因此,以后针对空难等创伤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需要关注新闻报道的框架和内容,以减少给社会大众带来的创伤性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众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1].朱雪莉.远安县“十二五”期间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政策、健康教育调查分析评估[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兰继军,李苗.航空领域创伤性事件新闻报道对公众负性情绪的影响:认知评估的中介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戴代新,刘颂,张桐恺.基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近代公园文化服务评估研究——以上海复兴公园为例[J].风景园林.2019
[4].李艳红,李乃文,吕国双.资源型城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李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档案微信公众号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探析——以省级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档案天地.2019
[6].霍玉蓉,刘杰.基于公众风险感知的社区应急响应能力评估研究[J].时代金融.2019
[7].余露.巴西延长草甘膦重新评估公众咨询期[J].农药市场信息.2019
[8].都蓝.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绩效评估实证研究——以暨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9
[9].张晓美,李筱竹,吕明辉.基于非线性加权综合法的公众气象服务经济效益评估[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9
[10].韩静茹.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公众风险感知为视角[J].环渤海经济了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