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44例临床资料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何向阳[1](2019)在《成人原发性腹膜后畸胎瘤诊治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腹膜后畸胎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对象与方法:利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联众数字化病例检索系统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于2001年1月至2018年11月因腹膜后畸胎瘤就诊并住院的患者共50例,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将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腹膜后畸胎瘤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式,分析影响肿瘤复发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50例患者中男性10例(20.0%),女性40例(40.0%),男女之比为1:4。患病年龄1675岁,平均(41.9±14.4)岁,中位年龄43岁。良性49例(98.0%),恶性1例(2.0%),良恶性之比为49:1。首诊单纯查体发现者占42%(21/50),肿瘤部位疼痛者占36%(18/50),自行触及包块者占24%(12/50),大便情况改变者占18%(9/50),出现泌尿系统症状者占8%(4/50),下肢麻木疼痛者占4%(2/50)。术前影像学诊断正确率为56%。肿瘤位于盆腔骶尾部者占64%(32/50),位于腹部者占36%(18/50)。5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3215月,中位随访时间60.5月。截止到随访时间共复发7例,复发率为14.0%。复发时间为术后796月,平均复发时间37.1月,中位复发时间24月。对影响腹膜后畸胎瘤复发的相关因素采用?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P=0.012)、肿瘤是否残留(P=0.002)与患者术后复发有关(P<0.05);而患者性别(P=1.000)、肿瘤直径(P=0.692)、肿瘤部位(P=0.086)、肿瘤数目(P=0.579)、术中肿瘤是否破溃(P=1.000)、肿瘤是否分叶(P=0.065)等均不是影响腹膜后畸胎瘤复发的相关因素(P>0.05)。将与肿瘤复发相关的年龄、肿瘤是否残留2个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是否残留(OR=13.320,95%CI=0.0030.414,P=0.008)与术后复发显着相关(P<0.05),而诊断年龄(P=0.052)不是其复发的显着相关因素(P>0.05)。50例患者的总体无瘤生存率为75.1%,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96.0%、88.9%、88.9%。对相关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患者年龄(P=0.007)、肿瘤部位(P=0.018)、肿瘤是否残留(P=0.000)是影响腹膜后畸胎瘤无瘤生存率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成人原发性腹膜后畸胎瘤多为良性,临床少见,女性多于男性,发病位置则以骶尾部最为常见。患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肿瘤增大后则以相关压迫症状为主。术前应行CT检查,根据脂肪及钙化组织等典型表现多可提示诊断。手术中肿瘤是否残留是影响腹膜后畸胎瘤术后复发的显着相关因素。手术的完整切除是腹膜后畸胎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及大小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力求完整切除肿瘤,避免复发。无论肿瘤是否良恶性,腹膜后畸胎瘤手术切除后应定期复查,尤其对于术中肿瘤残留、年龄≤35岁、肿瘤位于骶尾部的患者,术后更应密切关注,以尽早发现肿瘤复发或恶变情况,并及时治疗。
杨帆[2](2019)在《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腹膜后肿瘤(retroperitoneal tumors,RT)临床少见,占所有肿瘤的0.2-0.6%。早期缺乏明显症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复杂的腹膜后肿瘤与重要血管、神经和器官关系密切。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在确保手术安全的前提下完整切除腹膜后肿瘤并减少术后并发症仍是一项挑战。研究目的1.回顾分析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2.回顾分析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研究方法收集本院2001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并确诊的192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病历。181例行根治术(开放手术131例,腹腔镜手术50例)。余1例行超声引导下腹膜后囊肿穿刺引流术,3例行姑息手术,7例行探查术。研究结果1.行 B 超、CT、MRI 和 PET-CT 检查各 106、171、30、19 例。检出率为 96.23%、100%、100%、100%。CT、MRI 和 PET-CT 的良恶性诊断正确率为 77.19%、80.00%、63.16%。单因素分析示肿瘤最大径>9cm是恶性肿瘤的预测因素(P<0.05)。尽管少数腹膜后肿瘤在影像上有较强的特征,仍靠病理才能确诊。2.47例(26.0%)行联合脏器切除,14例(7.7%)行腹部大血管修补重建。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术中输红细胞量少(70±243 vs236±408ml)、手术时间短(164±99 vsl99±99min)、术后住院日短(7±4vs12±8 天)(P<0.05)。术后转入外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17例(9.4%)。开放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45.0%。最常见的是低热(13.7%),伤口脂肪液化(8.4%),肺部感染(4.6%),泌尿道感染(4.6%)。再次手术率为1.5%。严重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Ⅲ级)的发生率为10.7%。单因素分析示恶性肿瘤、术中出血量≥200ml、手术时间≥180min、术中输红细胞、术中输血浆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示术中出血量≥200ml和手术时间≥180min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均<0.05)。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0%。最常见的是低热(10.0%),低钾血症(8.0%),呕吐(6.0%),下肢静脉血栓(6.0%)。再次手术率为0。严重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Ⅲ级)的发生率为12.0%。单因素分析示肿瘤最大径≥10cm、术中出血量≥300ml、术中输红细胞量≥500ml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示术中出血量≥300ml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均<0.05)。所有患者无围术期死亡。研究结论1.腹膜后肿瘤早期缺乏特异症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CT、MRI、PET-CT的检出率达100%。肿瘤最大径>9cm提示肿瘤为恶性可能。不同类型的肿瘤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确诊依靠“金标准”病理。2.手术是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在手术适应症范围内,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同样安全有效,具有术中输红细胞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日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精细操作等手段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杨传瑞,张卡琳,郭霞[3](1999)在《《重庆医学》1999年第28卷卷终主题词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危志远[4](2021)在《两种原发性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亦称异位嗜铬细胞瘤,将所有非来源于肾上腺组织的嗜铬细胞瘤统称为副神经节瘤,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副神经节瘤是发自于副神经节的肿瘤,分为分布在肾上腺髓质的肾上腺髓质副神经节和主要分布在脊柱旁和和主动脉旁轴心的肾上腺外副神经节,与交感神经密切相关。正因为副神经节分布广泛,所以副神经节瘤可发生于从颅底到盆底的广泛区域,而副神经节瘤的命名方式也是依据其发生部位。神经鞘瘤(Neurilemmoma,NL)是一种起源于神经鞘的Schwann细胞瘤,主要发生于上肢的颅神经和周围神经,发生于腹膜后的情况少见,但是神经鞘瘤却是腹膜后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与神经鞘瘤同属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副神经节瘤因其特殊的内分泌功能,早期临床症状与儿茶酚胺类分泌过多有关,但是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有典型症状的患者却为数不多,大多数患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同样的,因神经鞘瘤发展缓慢且腹膜后为疏松组织组成的间隙,若肿瘤并非发自脊柱神经根等能在早期产生压迫症状的位置时,早期肿瘤体积小不产生疼痛、里急后重等压迫症状时多无就诊意识,在有明显临床表现时肿瘤体积多已很大。目前对于此两种神经源性肿瘤的治疗均以手术切除为首选,但是在术前无法确定肿瘤性质却会使手术中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甚至产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或再次手术。所以对于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术前诊断方法与术中处理方式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与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与生存特征,讨论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与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差异与治疗预后特征。以求对两种疾病的术前鉴别诊断与治疗方式的选择作出指导。研究方法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40例病理证实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与32例病理证实为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结合现有文献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性别,年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及预后情况。并应用SPSS22.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对于定性资料使用卡方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共纳入40例患者,男女患者各20例(20/40,50%),男女患者比例1:1,患者年龄为6-77岁,平均年龄46.83±15.69岁。患者于各科室就诊比例为肝胆外科(10/40,25%),胃肠外科(5/40,12.5%),普通外科(9/40,22.5%),泌尿外科(13/40,32.5%),心内科(2/40,5%),内分泌科(1/40,2.5%),多数患者就诊于肝胆胃肠等普外科科室。术前误诊率高,本组患者术前误诊16例,误诊率高达40%。其中7例被误诊为肾上腺肿瘤,占比最大。首发症状多样,腹痛14例(14/40,35%),血压改变7例(7/40,17.5%)腰痛6例(6/40,15%),血尿2例(2/40,5%),下肢疼痛或麻木2例(2/40,5%),血糖异常2例(2/40,5%),晕厥1例(1/40,2.5%),餐后胸闷1例(1/40,2.5%),发热1例(1/40,2.5%)。虽然症状多样,但体检入院的患者也不在少数,共7例(7/40,17.5%)。治疗方式及术后情况,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开腹治疗25例(25/40,62.5%),腹腔镜手术15例(15/40,37.5%),其中中转开腹1例。2例开腹手术患者及1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肿瘤大于7cm时有更大的可能性联合脏器切除(P=0.040)。随访40例,失访2例,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1.75个月,其中有5例患者于3-35个月因肿瘤转移导致死亡,3例患者因突发心脑血管卒中死亡,2例患者术后肿瘤转移二次手术,1例因手术后因手术并发症死亡,1例于手术后10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功能组肿瘤与非功能组肿瘤比较:两组患者无性别与年龄的统计学差异(P>0.05)。以7cm为界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大小,非功能组患者肿瘤多超过7cm(P=0.047)。功能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多(P=0.045)。开腹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不会导致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出现差异(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开腹手术组(P=0.041)。腹膜后神经鞘瘤:共纳入32例患者,男性患者12例(12/32,37.5%),女性患者20例(20/32,62.5%),男女患者比例3:5,患者年龄为19-70岁,平均年龄45.19±14.30岁。患者于各科室就诊比例为肝胆外科(5/32,15.6%),胃肠外科(15/32,46.9%),普通外科(2/32,6.25%),泌尿外科(4/32,12.5%),骨科(4/32,12.5%),妇产科科(2/32,6.25%),多数患者就诊于肝胆胃肠等普外科科室。术前诊断困难,本组患者术前误诊7例,仅有10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为神经鞘瘤。首发症状多样,腹痛12例(12/40,37.5%),腰背痛伴下肢疼痛或麻木6例(6/32,18.75%),排便困难1例(1/32,3.13%),虽然症状多样,但体检入院或外伤入院的患者也不在少数,共13例(13/32,40.6%)。治疗方式及术后情况,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开放治疗22例(22/32,68.75%),腹腔镜手术10例(10/32,31.25%),其中中转开腹1例。2例患者术中请脊柱外科行椎旁肿物切除术。1例患者出现术后左腿活动不能,对症治疗后无好转。随访32例,失访3例,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1.88个月,其中有3例患者于3-6个月因肿瘤转移导致死亡,2例患者术后肿瘤转移二次手术,分别于术后9个月与15个月后因肿瘤转移死亡。良性肿瘤组与恶性肿瘤组:两组患者无性别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年龄要大于良性肿瘤组(P=0.003)。恶性肿瘤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良性肿瘤组(P<0.05)。开放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组间3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综合比较两种肿瘤在性别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前影像学表现方面,副神经节瘤的囊变/坏死分布位置以周边为主,而神经鞘瘤则更靠近中心位置,副神经节瘤实质的平扫CT值高于神经鞘瘤(P<0.05)。两种肿瘤的3年生存率也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一:CT可作为术前鉴别两种肿瘤的有效手段。二:直径>7cm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更易发生联合脏器切除,需在术前做好准备。三:腹膜后神经鞘瘤相较于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更加重视多学科合作诊疗。尤其脊柱外科会诊,共同治疗。四:建议将腹腔镜手术作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首选治疗方式。
姜雪娇[5](2021)在《次发癌为肺癌的多原发癌的临床特征与远期预后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多原发癌(multipleprimary cancer,MPC)指同一机体的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不止一个且互相独立的原发恶性肿瘤。肺癌由于其高发生率及死亡率一直以来受到学界广泛重视。然而临床研究中对既往确诊癌症患者再次发生第二原发肺癌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鲜有报道。第二原发肺癌与肺部转移灶,病理性质完全不一致,其治疗手段及临床预后也不同。临床中由于新出现的第二原发肺癌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可能导致医务工作者重视首发癌,而忽略第二原发肺癌的发生,甚至直接误诊成首发癌的肺部转移,造成漏诊误诊。第二原发肺癌的漏诊或误诊,给规范化的临床治疗提出严峻挑战,均会造成患者放弃根治性治疗甚至过度治疗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对其临床特征、风险因素、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等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减少第二原发肺癌的误诊和漏诊,并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提高治愈率及改善预后。分析同类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目前已发表的研究大多整理分析了第二原发肺癌的临床特征,并未涉及其远期预后的分析,成为其研究的不足。基于此,我们提出了 72例LCSPM-MPC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从多角度去探究影响其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目的探讨肺癌作为第二原发癌的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形成原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性别、年龄、个人史、肿瘤家族史、时间间隔、首发癌情况(器官分布、病理分期、治疗方式)、第二原发肺癌情况(首次出现时的症状、病灶最大径、淋巴及器官转移情况、TNM分期、病理类型、ki-67、基因突变、治疗方式)及中医证候等因素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生存差异,以期提高医务工作者对LCSPM-MPC的认识,更好的指导临床诊疗。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整理中日友好医院2012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照诊断标准从中筛选出肺癌作为第二原发癌的多原发癌患者纳入研究。详细采集并录入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并随访,包括一般情况、病史资料、首发癌相关信息、第二原发肺癌相关信息、中医证候及生存状态。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以中位计数法表示,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对再发癌为肺癌的多原发性癌各临床指标运用log-rank单因素检验对比组间差异和Cox风险比例模型做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影响LCSPM-MPC预后可能的风险因素,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发病率:中日友好医院2012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共经病理确诊为肺癌2375例,发现LCSPM-MPC患者72例,发生率约为3.03%。2)性别及年龄:全组男性、女性患者各36例,男女发病比例相近。首发癌确诊中位年龄是62岁(19~83岁),平均年龄60.25±12.74岁,高发年龄段为60~69岁。其中男性中位年龄63岁(49~81岁),平均年龄64.38±7.57岁,高峰年龄段60~69岁;女性中位年龄57岁(19~83岁),平均年龄56.11±15.38岁,高峰年龄段为50~69岁,男女在年龄分层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第二原发肺癌确诊中位年龄是69岁(31~90岁),平均年龄66.22±12.21岁,高峰年龄为70~79岁之间。其中男性中位年龄70岁(53~90岁),平均年龄69.55±8.64岁,高峰年龄段为70~79岁;女性中位年龄66岁(31~87岁),平均年龄62.89±14.32岁,高峰年龄段为70~79岁,男女在年龄分层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3)两癌灶间隔时间:同时瘤组(SMPC)占20.83%(15/72),异时瘤组(MMPC)占79.17%(57/72),异时瘤组是同时瘤组的3.8倍。SMPC组中,首癌与第二原发肺癌中位间隔时间是0.5个月(0~5.1个月);MMPC组中,首癌与第二原发肺癌中位间隔时间是77个月(10~304个月)。40例(55.56%)在首发癌确诊后的5年内有发生第二原发肺癌,提示发病高峰时间集中于首发癌后的5年内。4)首发癌发病特点:消化系统30例,乳腺12例,泌尿系统8例,头颈部7例,女性生殖系统6例,淋巴系统4例,血液系统及胸腺各2例,腹膜后副神经1例,其中消化道(25/69,34.72%)及乳腺癌(12/72,16.67%)是首发癌的好发部位,其次是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头颈部肿瘤及妇科系统肿瘤。从性别差异来看,女性乳腺癌最多见(12/36,33.33%),男性胃肠道肿瘤最多见(16/36,44.44%)。从同时异时性来看,MMPC和SMPC患者在首发癌系统及器官分布上无差异。病理类型以实体瘤多见,白血病、淋巴瘤病理类型少见。在首发癌分期方面,超过三分之二的首发癌临床分期为Ⅰ期(51/72,70.83%)。在首癌治疗方式中,84.72%(61/72)行手术治疗,其中76.39%(55/72)例行根治性手术。5)第二原发肺癌发病特点:54.17%(39/72)患者在确诊前无任何不适症状,仅通过常规体检偶然发现;55.56%(40/72)肿瘤最大径小于3cm;48.61%(35/72)患者伴发转移,37.5%(27/72)患者伴发淋巴结转移,30.56%患者(22/72)伴远处转移;50%(36/72))患者临床分期为Ⅰ期;63.89%患者(46/72)肺部病灶位于上叶;超过三分之二的病理类型为腺癌(58/72,80.56%);25%(18/72)患者具有EGFR敏感基因突变;55.56%(40/72)患者 Ki-67 指数<20%;65.28%(47/72)患者行手术治疗,54.17%(39/72)例行根治术。6)中医证候:31.94%(23/72)痰湿证,19.44%(14/72)血瘀证,15.28%(11/72)阴虚证,13.89%(10/72)气郁证,9.72%(7/72)湿热证,6.94%(5/72)阳虚证,2.78%(2/72)气虚证。7)生存情况:72例LCSPM-MPC患者至随访终点时,54.12%仍存活(39/72),45.83%(33/72)已死亡。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time,OS)范围为 12.93~337.37 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OS)为155.2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2/72)、83.33%(60/72)、62.5%(45/72)。8)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对再发癌为肺癌的MPC各项临床指标与生存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log-rank检验方法,结果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包括:性别、冠心病史、同时性或异时性、两癌时间间隔、首发癌年龄、首发癌器官分布(女性特有肿瘤)、首发癌分期、首发癌是否行根治术、第二原发肺癌病灶大小、淋巴转移情况、远处转移情况、第二原发肺癌TNM分期、第二原发肺癌Ki-67数值、第二原发肺癌根治手术、中医证候(阴虚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经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后显示,性别、间隔时间、阴虚证、首发癌年龄、首发癌行根治术及第二原发肺癌分期对总生存期影响较大(P<0.05)。研究结论1)LCSPM-MPC好发于中老年人,对于消化道肿瘤及乳腺癌患者,在首发癌确诊前5年内出现的肺部新发病灶,临床上需考虑到有第二原发肺癌的可能性,以便早期诊治,争取为患者赢取更大的生存获益。2)LCSPM-MPC患者均存在证候偏颇状态,以痰湿证居多,其次为血瘀、阴虚及气滞证,其中阴虚证患者预后可能较差。3)对LCSPM-MPC患者多项临床指标进行生存分析显示:①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女性患者、无冠心病史、异时瘤组、首发癌灶与第二原发肺癌发病间隔时间>5年、首癌年龄<62岁,首癌及第二原发肺癌分期为Ⅰ-Ⅱ期、首发癌为女性常见肿瘤(乳腺癌和生殖系统肿瘤)、第二原发肺癌病灶<3cm、无淋巴及周围器官组织转移、第二原发肺癌Ki-67数值<20%,首发癌及第二原发肺癌行根治术患者预后较好,生存期显着延长。②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性别、间隔时间、首发癌年龄、首发癌行根治术、第二原发肺癌分期对LCSPM-MPC患者预后的影响更大,其中男性患者、间隔时间小于5年、首发癌年龄≥62岁、首发癌未行根治术及第二原发肺癌为中晚期,死亡风险显着升高。
冯元春,张蔚,李卿瑞,罗成华[6](2020)在《MR-DWI与MS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磁共振扫描弥散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MR-DWI)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T)中的评估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病变共45例(恶性组),良性病变共22例(良性组),均行MR-DWI、MSCT扫描检查,且对不同方法检查后的阳性检出率、阴性检出率、误诊率、漏诊率、敏感度、特异度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67例经病理确诊结果显示,按PRT病变起源分类为神经源性23例、间叶组织来源27例、生殖细胞源性8例、淋巴组织源性7例、其他2例;按肿瘤性质划分为恶性45例、良性22例。MR-DWI的误诊率、漏诊率低于MSCT(P<0.05)。MR-DWI的AUC为0.988,敏感度93.33%,特异度86.36%;MSCT的AUC为0.748,敏感度75.56%,特异度45.45%。结论 MR-DWI用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其准确率高于MSCT,并能为肿瘤的良恶性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罗成华,肖萌萌[7](2020)在《我国腹膜后肿瘤外科治疗的新机遇》文中认为
王野,吕晨,王茂宇,宋子健,冯翔[8](2020)在《盆腔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髂血管处理方式的选择》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盆腔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髂血管处理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7例盆腔腹膜后肿瘤压迫或侵犯髂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相关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髂血管处理方式、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术后下肢水肿情况及转归、下肢血液回流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转归。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20~250 min,平均(170.1±32.9) min;术中出血量400~3 500 mL,平均(1 276.5±870.7) m L。患者均接受了盆腔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其中3例患者行髂血管重建术,8例患者实施髂血管切除术,6例患者术中未切除髂血管。17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20 d,平均(10.2±3.3) d;在接受髂血管重建的3例患者中,2例术后出现水肿轻度加重的情况,后恢复良好;接受髂血管切除术的患者共8例,其中4例术后出现下肢水肿轻度加重的情况,后逐渐减轻;保留髂血管的患者共6例,术后恢复顺利,无下肢水肿。术后无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静脉曲张、浅表血栓性静脉炎、皮肤色素沉着、静脉性溃疡及间歇性跛行;出现下肢疼痛4例,下肢水肿轻微加重6例,其中2例同时出现下肢水肿轻微加重和下肢疼痛两个症状,其他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根据术前患者下肢水肿症状以及术前CT或MRI辅助检查结果,评估肿瘤压迫或者侵犯髂血管的程度后选择适用术式,在达到切除肿瘤目的的同时,可减少或减轻患者的并发症。
杨华夏[9](2019)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腹膜后脂肪肉瘤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索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腹膜后脂肪肉瘤外科手术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8例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将28例患者以随机对照方法分为两组,分为三维可视化重建组(3D组)14例患者和对照组(常规手术组)14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腹部增强CT检查,纳入3D组患者术前使用三维重建技术将患者的CT图像进行3D可视化重建,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案制定。通过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D组14例病人三维可视化重建后图像均可360度清晰显示肿瘤组织、腹腔脏器、腹腔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3D组14例患者评估后均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术中探查结果均与术前三维重建肿瘤的解剖关系大致相符。14例3D组患者实际切除肿瘤体积(4343.8±1803.95)ml,术前模拟切除肿瘤体积(4119.6±1767.94)ml,术前术后切除面积结果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与常规组相比,3D可视化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44.29±343.71 vs 728.57±598.95,P<0.05)ml、手术时间(132.14±44.58 vs 216.43±81.04,P<0.05)min 和平均住院时间显着减少(13.5±5.98 vs 18.07±4.16,P<0.05)day。结论在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面,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够对腹膜后脂肪肉瘤进行精准术前评估,同时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吕彦朋[10](2018)在《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41例诊疗及预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临床病例特点及诊疗经验,探求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预后相关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内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病例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符合条件的病例共41例,其中男性病例9例(21.9%),女性病例32例(78.1%);年龄28-75岁,中位年龄59岁;83%的患者入院前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根治性切除肿瘤35例(85.4%),其中扩大切除24例(68.6%),主要侵犯组织器官为下腔静脉、肾脏及肾脏血管;手术时间中位数180分钟;肿瘤最大径中位数10cm;术后行辅助治疗者7例。对可能影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术后生存期及术后无进展生存期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术后总体中位生存期为38个月,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为87.6%、53.8%、40.1%;在可能影响术后生存时间的因素中,肿瘤最大径(c2=6.919,P=0.009)、肿瘤分化程度(c2=15.055,P=0.000)、是否为根治性手术(c2=7.090,P=0.008)、术中出血量(c2=9.729,P=0.002)是影响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术后总体生存期的重要因素(P<0.05),而年龄(c2=0.562,P=0.454)、辅助治疗(c2=0.143,P=0.705)、性别(c2=0.942,P=0.332)、手术时间(c2=2.280,P=0.131)对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期无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P=0.001,RR=5.591)、术中出血量(P=0.021,RR=3.873)、是否根治性手术(P=0.002,RR=6.210)是影响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术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3个月,术后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9%、46.2%、32.9%;在可能影响术后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因素中,术中出血量(c(17)=4.493,P=0.034)、是否为根治性手术(c(17)=6.690,P=0.010)、肿瘤分化程度(c(17)=12.038,P=0.001)是其重要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P=0.115)不是影响术后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分化程度(P=0.001,RR=5.175)、是否根治性手术(P=0.005,RR=4.978)是影响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发病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手术治疗是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效果仍尚不明确。肿瘤最大径、术中出血量、肿瘤分化程度、是否为根治性手术是影响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肿瘤分化程度、是否根治性手术是影响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44例临床资料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44例临床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成人原发性腹膜后畸胎瘤诊治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搜集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临床资料 |
1.4.1 一般资料 |
1.4.2 现病史及体格检查 |
1.4.3 既往史 |
1.4.4 影像学检查 |
1.4.5 实验室检查 |
1.5 手术相关资料 |
1.5.1 肿瘤具体部位 |
1.5.2 手术方式及术后情况 |
1.6 病理结果 |
1.7 随访 |
1.8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与预后分析 |
2.1 影响腹膜后畸胎瘤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
2.2 影响腹膜后畸胎瘤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
2.3 患者无瘤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附录) |
致谢 |
(2)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腹膜后肿瘤的术前影像诊断分析 |
1.1 前言 |
1.2 资料与方法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2.3 统计方法 |
1.3 结果 |
1.3.1 一般资料 |
1.3.2 临床表现 |
1.3.3 术后病理类型 |
1.3.4 肿瘤最大径与肿瘤良恶性的关系 |
1.3.5 术前行B超检查结果分析 |
1.3.6 术前行CT检查结果分析 |
1.3.7 术前行MRI检查结果分析 |
1.3.8 术前行全身PET-CT检查结果分析 |
1.3.9 术前行CTA检查结果分析 |
1.3.10 术前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分析 |
1.3.11 术前行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分析 |
1.3.12 术前行DSA检查结果分析 |
1.3.13 术前行肾ECT检查结果分析 |
1.4 讨论 |
1.4.1 B超诊断腹膜后肿瘤的应用 |
1.4.2 CT诊断腹膜后肿瘤的应用 |
1.4.3 MRI诊断腹膜后肿瘤的应用 |
1.4.4 PET-CT诊断腹膜后肿瘤的应用 |
1.4.5 CTA、静脉肾盂造影、消化道钡餐造影、DSA、肾ECT检查的应用 |
1.5 小结 |
第二章 腹膜后肿瘤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2.2 统计方法 |
2.3 结果 |
2.3.1 肿瘤联合器官切除情况分析 |
2.3.2 关于术中出现腹部大血管损伤的修补重建情况描述 |
2.3.3 根治性开放手术与根治性腹腔镜手术(包括中转开放)的比较 |
2.3.4 经腹膜途径根治性腹腔镜手术与经腹膜后途径根治性腹腔镜手术的比较 |
2.3.5 腹腔镜肿瘤根治性切除术中转开放原因分析 |
2.3.6 转入ICU原因分析 |
2.3.7 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 |
2.4 讨论 |
2.4.1 腹膜后间隙(retroperitoneal space,RS)的解剖学基础 |
2.4.2 腹膜后肿瘤生物学特征 |
2.4.3 临床表现 |
2.4.4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
2.4.5 术前准备 |
2.4.6 手术治疗技巧 |
2.4.7 术后并发症分析 |
2.4.8 重视术后复查与随访 |
2.5 小结 |
第三章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两种原发性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的诊疗进展 |
2.1 发病机制及病因 |
2.2 分类 |
2.2.1 副神经节瘤 |
2.2.2 按照肿瘤的生物特性分类 |
2.3 诊断 |
2.3.1 哪些患者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
2.3.2 实验室检查 |
2.3.3 影像学检查 |
2.3.4 基因检测 |
2.3.5 病理学检查 |
2.4 手术治疗 |
2.4.1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 |
2.4.2 腹膜后神经鞘瘤 |
2.5 预后及其他治疗方法 |
第3章 研究资料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分组方法 |
3.4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资料分析 |
4.1.1 一般资料分析 |
4.1.2 初诊情况 |
4.1.3 治疗情况 |
4.2 副神经节瘤组与神经鞘瘤组 |
4.2.1 副神经节瘤功能组与非功能组比较 |
7cm组与直径<7cm组比较'>4.2.2 副神经节瘤直径>7cm组与直径<7cm组比较 |
4.2.3 副神经节瘤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比较 |
4.3 神经鞘瘤组 |
4.3.1 神经鞘瘤良性组与恶性组比较 |
4.3.2 神经鞘瘤开放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比较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次发癌为肺癌的多原发癌的临床特征与远期预后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多原发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 多原发癌的发病率 |
2. 多原发癌的临床特征 |
2.1 性别及发病年龄 |
2.2 癌肿的发病间隔 |
2.3 发病部位 |
3 多原发癌的形成原因及危险因素 |
3.1 多原发癌的现代医学认识 |
3.2 多原发癌的中医学认识 |
4. 多原发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 多原发癌的治疗 |
5.1 多原发癌的现代医学治疗 |
5.2 多原发癌的中医治疗 |
6. 多原发癌的预后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次发癌为肺癌的多原发癌的临床特征与远期预后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 |
1. 病历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3 纳排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观察指标 |
2.2 随访 |
2.3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临床资料 |
3.2 生存情况 |
3.3 生存分析 |
4. 讨论 |
1. 发病率 |
2. 形成原因 |
3. 临床特征 |
4. 诊断与鉴别诊断 |
5. 治疗 |
6 预后 |
7. 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 |
8.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MR-DWI与MS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 料 与 方 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
2.2 阳性检出率、阴性检出率、误诊率、漏诊率比较 |
2.3 ROC曲线 |
2.4 影像学表现 |
2.4.1 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 |
2.4.2 间叶组织来源腹膜后肿瘤 |
2.4.3 生殖细胞源性、淋巴组织源性以及其他类型的腹膜后肿瘤 |
3 讨 论 |
3.1 定位诊断 |
3.2 定性诊断 |
3.3 MR-DWI、MSCT诊断和限度 |
(9)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腹膜后脂肪肉瘤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背景 |
目的 |
材料及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10)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41例诊疗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收集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一般资料 |
1.4 临床表现 |
1.4.1 现病史 |
1.4.2 既往史 |
1.4.3 体格检查 |
1.5 影像学检查 |
1.6 实验学资料 |
1.7 治疗 |
1.7.1 手术治疗 |
1.7.2 辅助治疗 |
1.8 病理 |
1.9 预后及随访 |
1.10 统计学方法 |
1.11 复发及转移 |
第二章 结果 |
2.1 总体生存率 |
2.2 总体生存率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单因素分析 |
2.2.2 多因素分析 |
2.3 无进展生存期及其影响因素 |
2.3.1 无进展生存率 |
2.3.2 无进展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 |
2.3.3 无进展生存率的多因素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一般情况 |
3.2 临床表现 |
3.3 影像学检查 |
3.3.1 腹部CT检查 |
3.3.2 腹部超声检查 |
3.3.3 肾动态显像检查 |
3.4 实验学检查 |
3.5 治疗方式 |
3.6 病理诊断 |
3.7 预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图 |
致谢 |
四、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44例临床资料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成人原发性腹膜后畸胎瘤诊治及预后分析[D]. 何向阳. 青岛大学, 2019(03)
- [2]腹膜后肿瘤的影像诊断、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D]. 杨帆.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7)
- [3]《重庆医学》1999年第28卷卷终主题词索引[J]. 杨传瑞,张卡琳,郭霞. 重庆医学, 1999(06)
- [4]两种原发性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外科治疗[D]. 危志远. 吉林大学, 2021(01)
- [5]次发癌为肺癌的多原发癌的临床特征与远期预后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D]. 姜雪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MR-DWI与MS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研究[J]. 冯元春,张蔚,李卿瑞,罗成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0(11)
- [7]我国腹膜后肿瘤外科治疗的新机遇[J]. 罗成华,肖萌萌.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20(06)
- [8]盆腔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髂血管处理方式的选择[J]. 王野,吕晨,王茂宇,宋子健,冯翔.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0(02)
- [9]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腹膜后脂肪肉瘤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D]. 杨华夏.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10]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41例诊疗及预后分析[D]. 吕彦朋. 青岛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