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克人论文-吉学立

锡克人论文-吉学立

导读:本文包含了锡克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印度锡克人,分离主义,原因,影响

锡克人论文文献综述

吉学立[1](2017)在《印度锡克人分离主义运动研究(1947-1991)》一文中研究指出锡克人是印度的一个少数族群,他们拥有自己的宗教,也曾经在旁遮普地区建立过自己的王国。十九世纪中期锡克人被英国人征服,二十世纪初他们开始走上抵抗英国殖民统治的道路。印度独立后,由于中央政府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长期没有处理好与锡克人的关系,因此,锡克人的对立情绪逐步产生,最终演变为锡克人分离主义运动。文章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析了印度锡克人分离主义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论述了英国殖民统治者对锡克人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统治政策。在漫长的殖民统治过程中,锡克人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日益显现,因此对立情绪逐步滋生,最终走上了反英道路的历程。正是在长时期的反英斗争中,锡克人开始觉醒。第二部分是分析锡克人分离主义的产生及其原因。印度独立前夕,锡克人提出单独建立卡利斯坦国的要求,但未能获得成功。印度独立后,他们争取建立旁遮普语言邦,并要求锡克人进一步扩大自治权,锡克人分离运动产生。由于印度政府难以满足其要求,锡克人走上了对抗中央政府的道路。第叁部分是锡克人分离主义运动的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20世纪80年代,锡克人分离运动进一步发展,他们试图分离旁遮普邦,并向印度中央发起不合作运动,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更加突出。这一时期,锡克人极端势力的兴起,印度政府政策的失误以及阿卡利党内外极端势力进一步联合等因素导致了印度锡克人分离运动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后,锡克人分离运动逐渐走向衰落。第四部分主要是论述印度锡克人分裂主义运动的影响。印度锡克人分离主义运动对旁遮普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影响。锡克人分离主义运动加剧了旁遮普的动荡局面,激化了旁遮普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恶化了当地印度教徒与锡克教徒的关系。(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7-05-18)

许红艳[2](2014)在《马来西亚的锡克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锡克教徒在马来西亚的人数不断增多,在当地形成了锡克群体。这些锡克移民在马来西亚继承了自己的锡克教信仰,有着自己的各种宗教活动。在教育方面,马来西亚的锡克人通过发展旁遮普教育,传播和继承锡克教文化。马来西亚的锡克教人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为马来西亚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文化》期刊2014年06期)

韦健锋[3](2013)在《论锡克人卡尔萨组织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卡尔萨(Kh a lsa)~*是形成于17世纪末期的锡克人教团组织,它对锡克教的发展演进产生过深刻影响,了解卡尔萨是认识锡克教、把握锡克人历史发展脉络的应有之义。深刻认识卡尔萨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变,对于我们有效应对当今世界形形色色的宗教民族主义,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文化》期刊2013年03期)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熊坤新[4](2008)在《“锡克之王”改变了锡克人的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人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形象。这句话乍一听起来也许很难令人置信,但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久前,印度总理辛格的中国之行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也激发了国人对辛格本人和印度的好奇心。但是,如果对辛格总理的民族背景及其相关习俗不了解的话(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08-01-25)

张占顺[5](2007)在《锡克人移居境外的宗教因素及遭遇》一文中研究指出锡克人是主要生活在印度旁遮普邦的一个群体,然而大批的锡克人不断移居境外,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境外锡克人群体。文章阐述锡克人移居境外的情况,从宗教的角度分析锡克人移居境外的原因,并对锡克人在境外的遭遇进行了探究。(本文来源于《世界民族》期刊2007年06期)

张占顺[6](2007)在《锡克人的丧葬仪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锡克教诞生于印度中世纪,锡克人创立了该教各种独特的仪式,其中丧葬仪式是锡克人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举行的仪式。锡克教中,死亡被看作是一种解脱,一个人死后便与神永久融为一体。(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文化》期刊2007年04期)

陈晓阳[7](2007)在《印度锡克教、锡克人和旁遮普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锡克教兴起于16世纪初,由印度教分化发展而来。锡克教徒英勇善战,对莫卧儿王朝的宗教压迫和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印度独立后,锡克人要求建立锡克人占多数的大旁遮语邦,政府不允,从而引发了旁遮普问题。锡克宗教狂热分子和分裂主义者从此开始年复一年地制造暴力恐怖事件和大规模骚乱。最终导致1984年英.甘地总理命令军队袭击锡克教圣地金庙的所谓"蓝星行动"。英.甘地因此而被锡克教徒刺杀。旁遮普问题直到上个世纪末才基本平息。(本文来源于《阴山学刊》期刊2007年04期)

秦素菡[8](2005)在《印度锡克人的发展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锡克人是印度的第四大民族。①1947年印、巴分治后,“锡克人问题”成为影响印度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尤其是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发动针对锡克人的“蓝星行动”(Operation Blue Star)以及后来她遇刺身亡,造成了现代印度十几年动荡的历史(本文来源于《世界民族》期刊2005年06期)

张占顺[9](2005)在《锡克人婚姻仪式记闻》一文中研究指出锡克教是流行于印度的一个宗教,产生于15世纪末,主张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印度教的偶像崇拜和种姓制度。现有教徒两千余万人,其圣地位于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则。为了对锡克人、锡克社区进行考察研究,笔者于2003年10月前往阿姆利则,住进了锡克教徒德温德尔·辛格(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文化》期刊2005年03期)

张占顺[10](2005)在《锡克人的婚姻习俗》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锡克教创始人古鲁那纳克 (GuruNanak)① 一直到第 10位古鲁戈宾德·辛格 (GobindSingh),锡克人建立了本民族完整的宗教体系和文化风俗。锡克人婚姻仪式的创立锡克人婚姻仪式的创立要追溯到锡克教的第 3位古鲁阿马尔达斯(Amardas)(本文来源于《世界民族》期刊2005年01期)

锡克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锡克教徒在马来西亚的人数不断增多,在当地形成了锡克群体。这些锡克移民在马来西亚继承了自己的锡克教信仰,有着自己的各种宗教活动。在教育方面,马来西亚的锡克人通过发展旁遮普教育,传播和继承锡克教文化。马来西亚的锡克教人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为马来西亚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锡克人论文参考文献

[1].吉学立.印度锡克人分离主义运动研究(1947-1991)[D].贵州师范大学.2017

[2].许红艳.马来西亚的锡克人[J].世界宗教文化.2014

[3].韦健锋.论锡克人卡尔萨组织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变[J].世界宗教文化.2013

[4].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熊坤新.“锡克之王”改变了锡克人的形象[N].中国民族报.2008

[5].张占顺.锡克人移居境外的宗教因素及遭遇[J].世界民族.2007

[6].张占顺.锡克人的丧葬仪式[J].世界宗教文化.2007

[7].陈晓阳.印度锡克教、锡克人和旁遮普问题[J].阴山学刊.2007

[8].秦素菡.印度锡克人的发展历程[J].世界民族.2005

[9].张占顺.锡克人婚姻仪式记闻[J].世界宗教文化.2005

[10].张占顺.锡克人的婚姻习俗[J].世界民族.2005

标签:;  ;  ;  ;  

锡克人论文-吉学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