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碳价值论文-徐洪振,张吉岗,郑沛

固碳价值论文-徐洪振,张吉岗,郑沛

导读:本文包含了固碳价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固碳价值

固碳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徐洪振,张吉岗,郑沛[1](2019)在《基于碳交易市场的云南省森林生态固碳价值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固碳和节能减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最为重要的措施,文章基于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的启动,运用修正的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云南省森林面积进行预测,结合试点省份的碳交易价格对云南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固碳作用进行价值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未来15年内,云南省竹林面积规模将会呈现下降趋势,森林面积、经济林面积及净经济林面积规模将会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且各类林木净森林面积将以6.67%的固有速率增长。(2)森林固碳价值与森林面积规模、森林林种的环境适应程度、储存固碳量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3)2017—2032年,平均每年云南省森林固碳价值预计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4.93%,成为拉动云南省第一产业特别是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04期)

龙克启[2](2018)在《基于固碳价值的多用途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功能:不仅可以提供木材,还能够保持水土,塑造适合动植物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并且还能够调节气候变化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森林的生态价值对所有者的效率与对社会有效率的激励机制之间产生裂痕,即森林所有者的"负外部性"与社会的"正外部性"之间的矛盾。因此,研究森林用途的固碳价值,分析生态补偿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期刊2018年12期)

吴海东,崔丽娟,王金枝,颜亮,张骁栋[3](2018)在《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收支特征及固碳价值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野外实测数据和碳税法对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的固碳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总体表现为CO_2的汇和CH_4的源,年净固定CO_2的量为2 922 kg CO_2/hm~2,年CH_4排放量约为48 kg CH_4/hm~2,换算成CO_2当量约为1 163 kg CO_2/hm~2。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总CO_2的排放量为23 375.6 kg CO_2/hm~2,其中CH_4排放的CO_2当量仅占到了总CO_2排放的5%。将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吸收CO_2的正效应减去CH_4排放的负效应,得到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的年净固碳量为1759.4 kg CO_2/hm~2,总体表现出较强的碳汇功能。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净吸收CO_2的价值为11.50亿元(正效应价值),净排放CH_4的价值为4.58亿元(负效应价值)。将正负效应进行整合,得到整个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的总固碳价值为6.92亿元。(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与管理》期刊2018年01期)

王鑫瑶,王旭,朱美玲,王文蕾,梁卿雅[4](2017)在《海南主要森林类型植被碳贮量与固碳价值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海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2008—2011),本文以海南省八种主要森林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森林类型的碳贮量、碳密度及经济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海南森林总碳贮量为3 489.122 5万t,碳贮量按龄级分布状况为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幼龄林>过熟林,碳密度按龄级分布状况为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中龄林>幼龄林,主要森林类型平均总经济价值2 174 857万元。天然阔叶混交林是海南面积最大、碳贮量最大,碳汇价值最高的林种;而作为海南重要的经济作物,橡胶树与桉树类人工林对海南森林碳汇贡献不可低估。(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李珍[5](2017)在《京津冀地区林木固碳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6月,京津冀地区联合签署《共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林业生态率先突破的框架协议》,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迫在眉睫的问题。固碳价值是林木的重要生态价值之一,然而,目前京津冀地区林木固碳价值研究仍处于空白。文章借助统计局2016年数据,对京津冀地区林业固碳价值进行估算,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7年14期)

陈书林,温作民[6](2017)在《桉树人工林不同树种土壤固碳价值评估--以广西斯道拉恩索公司两个原料林基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地统计学方法及生态经济学价值量评估方法估算了广西斯道拉恩索公司两个原料林基地桉树人工林不同树种有机碳储量及其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3种树种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列为:桉树(36.38 t/hm~2)>马尾松(35.02 t/hm~2)>杉木(33.37 t/hm~2),结果与其他学者利用样地调查方法估算的结果相一致;研究区森林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7.03×10~5t,总固碳价值为842.61亿元;3种树种单位面积价值量由大到小排列为:桉树(436.52万元/hm~2)>马尾松(420.28万元/hm~2)>杉木(400.47万元/hm~2)。(本文来源于《林业经济问题》期刊2017年02期)

康晓明,崔丽娟,赵欣胜,李伟,张曼胤[7](2016)在《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固碳价值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野外监测数据和碳税法对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的固碳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总面积为30 815 hm~2,大约占到了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0%,其年均净固定二氧化碳(CO_2)量为13 320 kg/hm~2,年甲烷(CH_4)排放的CO_2当量为3 330.3kg/hm~2。将芦苇湿地固定CO_2的正效应减去CH_4排放的负效应,得到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的年固碳量为9 989.7 kg CO_2/hm~2,具有较强的碳汇,其总固碳价值为2.37亿元,其中净吸收CO_2的价值为3.16亿元(正效应价值),净排放CH_4的价值为0.79亿元(负效应价值)。(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与管理》期刊2016年02期)

邓瑞山,舒巍,吴云峰,扶巧梅[8](2016)在《蓝山县乔木林碳贮量及固碳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蓝山县十二五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为数据依据,对蓝山县不同类型乔木林碳贮量及固碳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山县乔木林的总碳贮量为169.37×104t,固碳价值为203 244万元。杉木的碳贮量最大,占乔木林总碳贮量的67.58%。阔叶林的碳密度普遍大于针叶林的碳密度。幼龄林碳贮量最大,不同龄组碳密度符合近、成、过熟林大于中、幼龄林的规律。人工林的碳贮量占绝对优势,天然林的碳密度大于人工林。(本文来源于《湖南林业科技》期刊2016年03期)

李婷,李晶,杨欢[9](2016)在《基于遥感和碳循环过程模型的土壤固碳价值估算——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土壤监测提供了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这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的精度。本文利用遥感数据测量和评价土壤固碳价值,为区域碳核算及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参考。基于遥感数据和碳循环过程模型估算2000、2005、2010和2014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土壤有机碳储量(0~30 cm),使用净现值法计算2014年固碳量的经济价值。2000-2014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壤碳储量增加了2.4×107t,在预设的6个固碳收益情景(不同碳价格和贴现率)中,2014年土壤固碳净现值分别为44.958×10~8元、45.359×10~8元、62.186×10~8元、63.443×10~8元、85.156×10~8元、87.555×10~8元。林地的单位面积土壤固碳价值最大,而耕地的固碳总价值最高。除土壤理化性质,单位面积土壤固碳价值还受降水量、温度等气候因子影响。此外,合理的碳价格及贴现率可有效调控土壤固碳收益。(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16年02期)

左红娟,曹辉,石彦召,白保勋,陈东海[10](2015)在《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的碳效率及固碳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发展低碳农业,为其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采用投入和产出法,基于郑州市作物产量、播种面积以及农户调查数据,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及花生等3种主要作物的碳投入、碳吸收、碳效率和固碳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和花生的碳投入量分别为816.5kg CE/hm2、5 41.4kg CE/hm2和512.1kg CE/hm2,其中,化肥的比重最大,分别占总投入的65.25%、70.82%和73.76%;3种作物总碳吸收量分别为5 552.8kg CE/hm2、5 601.4kg CE/hm2和4 152.4kg CE/hm2,其中,秸秆碳产出量约占总量的60%;3种作物碳的生产效率分别为5.61kg/kg CE、8.80kg/kg CE和7.75kg/kg CE,碳的经济效率分别为12.56元/kg CE、19.36元/kg CE和71.34元/kg CE,碳的生态效率分别为6.81kg C/kg CE、10.35kg C/kg CE和8.11kg C/kg CE,总碳汇分别为831 500tCE、805 600tCE和145 300tCE,总固碳价值分别为99 780万元、96 672万元和17 436万元。华北平原3种主要农作物的碳效率及固碳价值均较高,碳吸收量大于碳投入量,具有显着的碳汇功能。(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2期)

固碳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功能:不仅可以提供木材,还能够保持水土,塑造适合动植物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并且还能够调节气候变化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森林的生态价值对所有者的效率与对社会有效率的激励机制之间产生裂痕,即森林所有者的"负外部性"与社会的"正外部性"之间的矛盾。因此,研究森林用途的固碳价值,分析生态补偿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碳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1].徐洪振,张吉岗,郑沛.基于碳交易市场的云南省森林生态固碳价值评估[J].生态经济.2019

[2].龙克启.基于固碳价值的多用途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

[3].吴海东,崔丽娟,王金枝,颜亮,张骁栋.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收支特征及固碳价值评价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8

[4].王鑫瑶,王旭,朱美玲,王文蕾,梁卿雅.海南主要森林类型植被碳贮量与固碳价值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7

[5].李珍.京津冀地区林木固碳价值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

[6].陈书林,温作民.桉树人工林不同树种土壤固碳价值评估--以广西斯道拉恩索公司两个原料林基地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17

[7].康晓明,崔丽娟,赵欣胜,李伟,张曼胤.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固碳价值评价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6

[8].邓瑞山,舒巍,吴云峰,扶巧梅.蓝山县乔木林碳贮量及固碳价值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16

[9].李婷,李晶,杨欢.基于遥感和碳循环过程模型的土壤固碳价值估算——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6

[10].左红娟,曹辉,石彦召,白保勋,陈东海.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的碳效率及固碳价值[J].贵州农业科学.2015

标签:;  ;  ;  ;  

固碳价值论文-徐洪振,张吉岗,郑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