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永磁体涡流损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混合有限元解析法,电涡流损耗,仿真时间
永磁体涡流损耗论文文献综述
冯页帆,王天真,谢卫,Huu,Kien,BUI,Nicolas,BERNARD[1](2019)在《基于混合有限元解析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永磁体电涡流损耗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同步电机永磁体受限于热约束,无法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运行,故需减少永磁体上的电涡流损耗,从而降低永磁体上的温度。针对使用有限元法对永磁体电涡流损耗估算时间较长,以及使用解析法估算时难以达到与有限元法相同的精度,采用混合有限元解析法估算永磁体上的电涡流损耗。结合电涡流的反作用,在模拟电机旋转时,无需重复划分叁角形区域;使用MATLAB软件仿真模拟,将混合有限元解析法与Galerkin有限元法对比,减少叁角形区域划分的个数。由此验证了永磁体上电涡流损耗符合端部效应以及集肤效应的特征,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减少了仿真的时间。(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9年05期)
张立春,贾海媛,张文敏[2](2019)在《永磁体分段绝缘降低涡流损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给出了永磁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产生的原因及降低永磁体涡流损耗的方法,即对永磁体分段并将各段之间进行绝缘。针对永磁体分段绝缘减少涡流损耗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分段减少永磁体涡流损耗的解析公式,并通过叁维有限元模型的计算,验证了永磁体分段绝缘降低涡流损耗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船电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李雪,刘福贵,李博,王韶鹏[3](2019)在《轴向磁场无铁心永磁电机的永磁体结构优化及其涡流损耗削弱》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轴向磁场无铁心永磁电机的永磁体的尺寸进行优化,以提高转矩密度。首先,利用MAXWELL建模分析,对电机永磁体的利用进行优化。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显示电机在永磁体弧度为21.4°,厚度为9 mm时,单位体积所能产生的平均电磁转矩取得最大值115 N·m;其次,采用对电机永磁体分块的方法,降低永磁体涡流损耗,并确定出永磁体分为3块效果最佳;最后,为了降低转子涡流损耗,利用分此外采用电镀方式改进了铜屏蔽层的局限性,更大幅度降低了电机转子涡流损耗。(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阳喜成,师蔚[4](2018)在《基于图像理论的永磁体涡流损耗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二维有限元法计算永磁体涡流损耗时无法计及永磁体涡流损耗轴向分布的不均匀,以及叁维有限元的计算过程时间过长,研究了一种基于图像理论的叁维解析法用于计算永磁电机磁体的涡流损耗。该方法将永磁体叁维涡流场的边界条件与图像相结合,并考虑了定子开槽效应,磁体内部的径向和切向场变化以及不同源谐波的相互作用,同时计及了相电流引起的时间谐波。通过与叁维电机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果比较,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微特电机》期刊2018年11期)
王凯东,杨文龙[5](2018)在《轴向磁通非晶合金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单转子双定子轴向磁通非晶合金电机,永磁体结构形式为表贴式,在高频下运行时电机会在永磁体中产生较大的涡流损耗,造成永磁体的不可逆退磁。结合非晶合金在轴向磁通电机应用的特殊性,对轴向磁通非晶合金在不同气隙长度、不同开口槽槽宽、不同极槽配合时永磁体涡流损耗进行比较,得出永磁体涡流损耗变化规律,可以为轴向磁通非晶合金永磁电机的合理设计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微特电机》期刊2018年11期)
刘朋鹏,张琪,何彪,黄苏融,陈世军[6](2018)在《永磁同步电机永磁体分块对涡流损耗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逆变器供电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中电子器件的高频开关会产生高频的电流时间谐波,进而引起永磁体涡流损耗的显着增加。给出了一种考虑电流时间谐波的永磁体涡流损耗计算的解析式,详细分析了永磁体尺寸和透入深度与涡流损耗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个理想的3D模型进行验证。以1台逆变器供电的48槽8极PMSM为例进行涡流损耗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永磁体合理的分块数可以有效减少涡流损耗。(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8年06期)
罗建华[7](2018)在《容错式磁通切换永磁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容错式磁通切换型永磁(Fault-Tolerant Flux-Switching Permanent-Magnet,FT-FSPM)电机由于其转子结构简单、转矩密度大、效率高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军工、风力发电等相关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FT-FSPM电机气隙磁密谐波含量比较丰富,导致其永磁体涡流损耗较大,易使永磁体温度过高发生不可逆退磁,从而降低电机的电磁性能。因此,针对电机高可靠性、低损耗的应用要求,研究FT-FSPM电机的永磁体涡流损耗及其抑制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本文以8/15极FT-FSPM电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永磁体涡流损耗产生的机理,提出了两种方法抑制该电机的永磁体涡流损耗,并解释了抑制原理。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FT-FSPM电机的磁动势-磁导模型,分别推导了该电机的空载和带载气隙磁密以及各次谐波的转速,为FT-FSPM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机理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基于FT-FSPM电机中各次谐波透入深度,研究了该电机的永磁体涡流路径,为永磁体分块后涡流损耗的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3.验证了在忽略集肤效应的条件下,永磁体对称分块时涡流损耗的抑制效果。同时,给出了适用于FT-FSPM电机的永磁体分块方式。4.针对永磁体分块后尺寸缩小、永磁体加工制造和装配难度增大,设计了两种新型转子带磁障结构,抑制了气隙磁密中的次谐波幅值,降低了永磁体涡流损耗。5.研制了原结构样机和新型结构样机,搭建实验平台并进行测试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此外,还单独对这两种结构的永磁体温度进行了测试对比,验证了新结构样机对永磁体涡流损耗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4-01)
安忠良,朱利伟[8](2017)在《表贴式永磁发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体涡流损耗是保证永磁同步发电机温升限度和永磁体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设计一台表贴式外转子永磁同步发电机,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了极槽配合、气隙长度、槽口宽度和极弧系数对发电机空载和负载时永磁体涡流损耗的影响,特别分析了定子电流谐波含量对永磁体涡流损耗的影响,对减小永磁体涡流损耗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微特电机》期刊2017年12期)
曾颖宇,蒋晓华[9](2018)在《基于相似原理的脉宽调制电压激励下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频域压缩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相似原理的脉宽调制(PWM)电压激励下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频域压缩计算方法,将PWM高频谐波涡流问题变换为降频涡流问题,从而减少时步有限元分析的计算步数并缩短计算时间。在以往相似方法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铁心磁饱和,并保持了基波电压、频率以及电机转速不变。以相似问题和原问题中磁场高频成分具有相同透入深度为条件,通过理论解析法分析两者在电机电流、电机电磁场和永磁体涡流损耗上的相似关系。以一台定子齿部存在磁饱和的表贴式永磁电机为例,将相似方法与传统时步有限元法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定子电流高频谐波相差不大于6.6%,在相似比为4时,永磁体涡流损耗相差-4.75%,计算用时仅为传统有限元法的1/5。通过测量线圈中放置金属块后线圈的阻抗变化以及测量电机永磁体的温升,分别对相似方法及其涡流损耗计算结果进行了物理验证。(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陈萍,唐任远,韩雪岩,佟文明[10](2017)在《计及永磁体涡流损耗分布特性的实时热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提高永磁电机温升计算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永磁体涡流损耗分布特性的实时热计算方法。依据温度对电机内各材料属性有所影响,且永磁体涡流损耗有其特有的分布特性的事实,提出并采用计及永磁体涡流损耗分布特性的实时热计算方法,以一台10 k W变频驱动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进行实例计算,与普通未计及永磁体涡流损耗分布特性、没有使用实时热计算方法的温升计算方法对比,经在线温升测量,验证了计及永磁体涡流损耗分布特性的实时热计算方法能有效提高温升计算的准确性,可使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之间的误差缩小到0.5%之内。(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永磁体涡流损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给出了永磁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产生的原因及降低永磁体涡流损耗的方法,即对永磁体分段并将各段之间进行绝缘。针对永磁体分段绝缘减少涡流损耗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分段减少永磁体涡流损耗的解析公式,并通过叁维有限元模型的计算,验证了永磁体分段绝缘降低涡流损耗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永磁体涡流损耗论文参考文献
[1].冯页帆,王天真,谢卫,Huu,Kien,BUI,Nicolas,BERNARD.基于混合有限元解析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永磁体电涡流损耗估计[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9
[2].张立春,贾海媛,张文敏.永磁体分段绝缘降低涡流损耗分析[J].船电技术.2019
[3].李雪,刘福贵,李博,王韶鹏.轴向磁场无铁心永磁电机的永磁体结构优化及其涡流损耗削弱[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9
[4].阳喜成,师蔚.基于图像理论的永磁体涡流损耗计算方法[J].微特电机.2018
[5].王凯东,杨文龙.轴向磁通非晶合金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研究[J].微特电机.2018
[6].刘朋鹏,张琪,何彪,黄苏融,陈世军.永磁同步电机永磁体分块对涡流损耗的影响分析[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8
[7].罗建华.容错式磁通切换永磁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研究[D].江苏大学.2018
[8].安忠良,朱利伟.表贴式永磁发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研究[J].微特电机.2017
[9].曾颖宇,蒋晓华.基于相似原理的脉宽调制电压激励下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频域压缩计算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8
[10].陈萍,唐任远,韩雪岩,佟文明.计及永磁体涡流损耗分布特性的实时热计算方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