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问题”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交大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王颢霖[1](2021)在《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是我国乃至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承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已走过将近二十年的历程,开展了形式广泛、内容丰富的保护工作,形成诸多成果。本文聚焦当下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法规建设、评估体系、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几个方面,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构建进行基础性的建设。论文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系统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保护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论文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实践、保护研究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力求形成整体性的研究构架。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我国当下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研究的具体情况,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与重点研究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从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切入,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营造技艺概念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梳理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厘清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其后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具体问题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针对当下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制度进行论述,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及保护制度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第三章试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从项目本体评估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两方面展开,为评估工作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搭建。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四、五章分别针对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进行论述,结合实际保护案例,多方面探讨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收束,并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进行展望。
王曦[2](2019)在《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在多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问题普遍存在。其核心在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互动,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成员身份多元性。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国家认同可释义为认识主体对自己赖以生存的、作为认识客体的国家的认知与意识,表征为对“政治—制度”共同体和“历史—文化”共同体两个层面,是对国家政治过程和文化过程的双向认同。文化层面的国家认同相较于政治层面更具有持久性。同时,国家认同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使文化能够为国家认同建构提供助力。中国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问题必然存在。中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铸就了“多元”与“一体”的文化结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确立,使“马克思主义”文化作为新的文化形式同民族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道,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并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产生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各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领导核心,在三种文化与三种认同的互动中,使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共生性得到充足发挥,各民族成员的国家认同感在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加强。本文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路径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理论基础。为本文的第二章。本文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分析了国家认同与文化之间逻辑关系,以此来作为文章的逻辑主线。国家认同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根基。第二,问题导向。为本文的第三章。本文从多民族国家认同的普遍问题出发,发掘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建构最深层、最核心的问题,即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问题、身份多元性与认同多样化的互动问题,并分析中国国家认同问题的发展趋势,从中发掘产生问题的文化因素。第三,逻辑建构。为本文的第四章、第五章。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是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与实践为基础。本文从民族文化与民族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马克思主义”文化与国家认同三个层面,将历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了三种文化与三种认同的互动关系,体现了认同建构的层次性。第四,结论部分。为本文的第六章。通过从不同层次分析三种文化与三种认同建构的关系,可以得出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进路的实质是以“国家民族”建构为基础,通过“多元一体”的文化整合,实现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一体化。其文化理路体现为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阶梯上升。第五,展望部分。为本文的第七章。民族与国家的存在具有长期性,这使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问题也必然长期存在。本文从中国国家认同问题存在的长期性,新时代中国国家认同问题的艰巨性出发,从文化角度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首先,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分析文化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并得出两者之间具有潜在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国家认同的内涵可体现为政治与文化两个层面。国家认同在文化层面表现为对国家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认同;文化表现在国家层面则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两者之间的关系预示着文化实践能够成为国家认同建构的主要途径。其次,从局部出发,把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分为民族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在文化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中,共性因素增多,形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以来,以及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过程,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这一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形式。最后,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三种文化对三种认同建构的推动作用,并可得出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理路是民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再到国家认同的阶梯上升,其中“多元一体”的文化整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时代,新的国情、世情、党情,以及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多种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需要中国共产党依旧重视国家认同问题,继续发挥文化在国家认同建构中的作用。因此,从文化视角下分析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发掘其基本规律,在新时代依旧具有现实价值,能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导向。
武小东[3](2018)在《创客运动中人的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催动了创客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低成本的生产工具,引起了组织结构和生产消费方式的变化,提高了创新活动的便利性;互联网延伸了人的交往空间,拓展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平台,使人的“联合制造”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创意,“公众制造”成为现实。网络效应不断解放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过去只有少数人、少数机构可以解决的问题在普通人中间得以广泛的发散,人类第一次通过一种工具实现了群体对话和群体行动,联合创造不断放大,创客运动蓬勃兴起。创客运动具有数字“DIY”、技术支持开放性、生产小批量、创新大众化、用户小众化等特点;“DIY”制作产品模式和创业模式是创客运动的两种主要模式,两者的有效融合是创客运动未来发展的最佳模式。创客运动将互联网和制造业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开启了定制制造、自己动手设计产品、创新产品的新时代,对生产方式和劳动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为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为人提供了包括开源软件、开源硬件在内的自生产工具,人拥有了控制生产工具的能力;在创客运动中实现了劳动对象由“重资产”向“轻资产”的转变,具体体现为实体物体变为“信息”和“代码”,劳动对象的形态趋于一体化,人占有了更为丰富的劳动对象,并且更容易获得;组织趋于扁平化,管理趋于极简化,非机构性群体的力量得到凸显,人们之间的分工开始不受管理,人从固定的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中解放出来,灵活的组织形式有利于人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能力,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崇尚技术、开源创新的创客文化激发了人的潜力、创造力,营造了人人合作的良好氛围,为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创客运动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平民化效果,普通人能够参与到制造中来,人不再满足于为了工作而工作,人从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中解脱出来,人成为生产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人更容易从一个生产的旁观者或是消费者变为生产者。人开始利用互联网将数据生产力用于创意,利用信息来改造世界,自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是人的需要得到丰富和发展,在创客运动中,自己动手将创意转变为现实的过程,满足了人参与创造性活动的需要,人通过“DIY”制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生命的意义,人的学习的需要不断被点燃,人的个性化消费与发展的需要也得到了满足和激发。二是人的劳动能力得到发展,创客运动不仅给人带来了创造的激情和灵感,而且创造了合作的机会,人的集体协作能力在集体协作制作产品的生产实践中得到提升,扩展了创新创造的领域,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产工具,激发了人的创造潜能,提升了人的智力水平。三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发展,创客运动为人提供了线上和线下两种交流方式,摆脱了空间和主体身份对人的种种束缚,主体间关系呈现出多维度、去中心化和平等性的状态,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的交往得以广泛建立和实现,许多创意因为分享的开放性而被无限放大,人的交往具有普遍性,人的社会关系高度丰富,人对社会关系的自由度得到提高。四是人的个性得到发展,创客运动倡导个性化生产,个性化消费,个性化发展,赋予了普通人开展个性化生产的能力,赋予了消费者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定制的能力,个人的兴趣、信仰和需要在创客运动中得到培养和塑造,激发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力,提高了人的自主性,丰富了人的独特性,人的各种个性要素在创客运动中得到协调发展。创客运动与身处于其中的人—创客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创客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不平衡,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创客运动处于“导入期”和“成长期”,徘徊不前;不少国家和地区将创客等同于创业者,政府支持创客运动的发展更多的是考虑到了“创业”,背离了创客运动最为可贵的“自造精神”;创客空间发展参差不齐、相对滞后,很多有创意的人得不到必要的技术支持、资金扶持和工具支持,不能将创意尽快转化为现实;创客神器—3D打印机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引发了人们的争议。对创客而言,信息技术对人的发展的潜在风险和挑战依然存在,面临信息异化的风险;如果把握不好个性化消费的限度,还可能面临个性化消费异化的风险;对技术的崇拜,还可能导致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冲突。因此,必须推动创客运动与人的共同发展,创造创客运动与人的发展的条件,既要围绕人本身的发展实施创客教育、加强交流,提高人的知识、技能水平,提高人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人的创造素养和创造能力,还要厚植创客文化,完善创客生态链,推动创客运动的社会化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并推动制度建设,进而促进创客运动健康发展,推动创客运动中人的发展,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谭诗杰[4](2018)在《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顺应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丰富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思想,最终凝练提出共享发展理念,要求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把“共享”这一特质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深度总结,是十八大以来党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新形势新条件下党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的新表达,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新指向。它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也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度的理论创新自觉。共享发展理念对于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本质和党的性质宗旨、科学谋划人民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以共享发展理念为逻辑参照,全面总结和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共享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落实好共享发展理念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溯源的角度考察,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思想,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以及西方世界的公正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揭示“共产主义社会”是共享的社会形式;其人本主义思想明确“全体社会成员”是共享的主体;其社会分配思想指出“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共享的实践路径。列宁和斯大林的共享观强调,人民共享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内在上的本质联系,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注重人民共享的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在本质上就是共享发展理念在传统文化中孕育的胚胎,它包括孔子的“大同社会”,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想,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系统阐述的“大同世界”,以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西方国家的公正思想以及由此在社会实践中衍生的福利共享观,对于改革开放后党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改革开放前,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公平,强调共享的社会正义。主要内容表现在:初提共同富裕理念,严防两极分化;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强调“公平优先,均中求富”;践行党的“性质”“宗旨”,保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追求政治平等,反对官僚主义和等级特权;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注意兼顾民生。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使中国避免了西方国家工业化初期的贫富分化,为改革开放后党开拓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基础,其失误也为党和国家继续探索共同富裕之路提供了经验教训。但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在极少考虑客观条件的情况下过分强调绝对化的公平、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强调纯粹的精神激励,最终反而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导致共同贫穷。改革开放后,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重点上实现了拨乱反正。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都以共同富裕为逻辑载体,一以贯之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突出发展效率,集中全力夯实共享的物质基础。邓小平的共享发展思想体现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公有制主体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三步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江泽民的共享发展思想仍以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为理论内涵,并结合社会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铸造共同富裕的思想旗帜;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继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策略,确立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扩展共同富裕的内涵范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共同富裕的地区差距;制定新“三步走”战略,细化共同富裕的路线蓝图。胡锦涛在理论上对共同富裕思想作了进一步升华,使之更加趋向于共享发展的核心逻辑:科学发展观是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同富裕互相促进;贯彻“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提升共同富裕的实现水平;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后富、反平均主义和反两极分化的有机统一。它不仅在思维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在实践上作为理论武器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和社会财富,极大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但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现实困境:发展好了,但没有分配好,导致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个体差距不断拉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却越来越感觉到公平正义感的缺失,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合法性也受到质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在深刻把握发展规律、总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把发展的评价标准从“物”提升到“人”本身,并系统阐述了共享发展的内涵规定、意义价值、实践路径等等重大理论问题。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对世界发展理念的总结与反思;是对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国民生实践的回应与选择。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在历史演进的进程中既有坚持根本原则的理论传承,又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理论传承体现在:坚持共同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坚持共同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坚持共同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坚持共同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创新表现在:共享发展的实践思路——从“理想化”转变到“理性化”;共享发展的价值指向:从重“物”过渡到重“人”;共享发展的实质内容:从“片面性”升级到“全面性”。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历史演进的精神脉络,它启示我们:共享发展要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坚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坚持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
万丰登[5](2017)在《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历史建筑再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历史建筑范畴的不断扩大,城市中的历史建筑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严峻问题,适应于当代的需求成为历史建筑长久存续的必经之路。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开发已开始由“规模扩张”逐步转向“品质提升”,作为文化载体之一的历史建筑的再生,不仅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更为我们将传统文化引向诗意的创造提供了契机。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历史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实践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论述,总结出当前我国历史建筑的再生需要强化文化、功能、环境方面的适应性。互利共生是人类社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其强调个体之间通过建立起联系来消除矛盾从而实现系统共同的可持续发展,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物质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上述三方面的适应性必然需要以“共生”为新的坐标进行指引。其次,文章对“共生理念”进行溯源,对中国传统共生观及其影响下的营建特征和当代西方共生哲学及其影响下的设计思维进行研究和归纳总结,验证引入共生理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建立起由哲学思想到理论方法的联系,为后续策略框架的搭建做好理论铺垫;再次,文章从历史建筑的多维价值出发,对影响其再生的共生关联因素进行剖析,结合共生理念提出整体开放、动态包容的共生设计观,指出历史建筑的再生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保护的有节制的再创造”。在此基础上,运用共生原理厘清历史建筑与其他关联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构建起系统、完整的“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设计策略体系”;最后,文章结合大量实例的比较研究,对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设计策略进行详细的论述,并阐释其操作要点,再通过笔者亲自参与的两个重点文化项目:广州五仙观建筑群和里斯本贝尔蒙特宫的再生进行实践验证,从而建构起完整的城市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设计策略及实践应用体系。总体而言,本文以共生理念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从思想-理论-策略-实践应用逐层推导,主张将历史建筑的再生回归设计的本源,通过节制的创造让历史走向未来,为城市历史建筑再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并构建其一套具体可行的策略体系。
谭晓玲[6](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王献水[7](2016)在《土司遗址的活态保护 ——以老司城为例》文中指出土司制度是指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我国西北、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实行任用当地豪强使其世袭统治地方的政治制度。土司制度既是“因俗而治”的政治统治智慧的体现,也是中原汉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扩张。而这种文化的交融直接产生了多姿多彩的土司文化,土司遗址作为土司文化的载体以其突出价值与普遍意义被世界所公认,而永顺老司城遗址、唐崖土司城址和海龙囤遗址三处遗址为其中完整性和真实性最好的遗址。2015年7月由三者共同组成的我国“土司遗址”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的验收成为我国第48处世界文化遗产,因此对其的保护需要以活态保护的角度来进行。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活态保护理念和土司制度与文化及论文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对活态保护理念从来源到发展体系及最后的评估体系做了详细的论述,是文章的基础。第二章到第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即以活态保护理论为基础对永顺老司城遗址进行细节性的评估,从文物保护工程、协调地区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古工作等三大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评估与分析。第五到第六章为论文的第三部分,第五章为对唐崖土司城址和海龙囤遗址的活态保护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活态保护理论的普遍性。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包含对现有理论及实践的思考。
窦武[8](2014)在《公民认同视角下的中国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公民作为现代国家的主体,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关键,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现代化公民是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具有独立主体性、权责统一、平等主体、自由张力与限制相统一等特征。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公民身份的获得,不仅意味着一个身份,还意味着积极的参与和更多的责任等。在当代中国,正确认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中,探求一个公民应该是学习什么内容,具备什么人格等,都是公民教育内容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公民教育是现行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并逐步走向转型的一种教育活动。它的思想来源于古希腊,是现代教育的产物,在西方经历过传统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现代思潮。这些思想共同彰显了公民认同的思想内涵。但马克思主义也并不否认公民教育,在其经典着作中关于“公民”两字的论述和公民教育思想和内容的陈述也很多,为我国开展公民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根据。各国因国情不同,开展公民教育的现状、公民素质的构建内容、公民教育的载体和方法,以及公民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而有所区别。但多数国家的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大致相同,主要侧重于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规范教育,尊重公民的主体性,注重个人参与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倡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等。虽然,外国公民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存在许多基本点和共同点,呈现多维统一性、目标与内容相统一、内容框架立体、强调主体参与性、内容领域广泛等特点。但不能以偏概全,想以贬低或否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的,在社会主义国家大行西方公民社会理论和全盘西化的公民教育理论。我们可以适度借鉴外国公民教育和教育内容的优秀理论与特点,更要根植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构建符合国情的公民教育内容。但是,我国公民教育内容要构建怎样的体系?有何目标指引和理论向度?公民认同理论给予了有效回答。公民认同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只有实现了公民的认同,才能实现国家现代化。相反,如果“认同危机”出现,就会导致很多不团结安定的因素。因此,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就需要塑造公民认同。培养合格的公民是公民认同的根本目标,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最终目标。公民教育是公民认同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公民认同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但由于公民教育还没有获得官方的正式认可,公民教育的很多理论和实践还需进一步研究和考证,特别是构建适合现代中国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研究不足,也使公民教育的实践找不到合适的形式来呈现。因此,从公民认同的视角出发,对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的研究,有利于公民教育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培养一种共同的认同心理,实现公民认同,促进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发展。但是,根据对我国大中小学的全国教材、大纲、指导文件的客观分析和受教育对象的现场问卷调查及网络问卷调查,笔者收集到大量的数据,并进行了具体分析,发现在公民认同危机的现实下,构建中国公民教育内容困难重重。目前,公民教育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公民教育内容数量安排不够导致公民认同缺失,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导致公民认同混乱,课程内容主题不突出导致公民认同模糊,课程内容身份被替换导致公民认同偏差,公民教育思想开发不够导致公民认同阻滞等。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环境对公民教育理解的偏差导致客观情况认同不够,公民的公民意识不强导致主观意识认同不深,实施的途径被主干课程挤占导致认同不畅等。如何破解公民教育内容面临的困境,来解决公民认同这个基础问题?本文提出了公民认同内在张力与中国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的理论依据、内在逻辑、构建原则、基本特征、目标向度等,并得出中国公民教育五个方面主要内容,力求解决公民认同危机的主要问题,从而实现公民认同。即通过政治经济教育升级促进国家认同、民主与法治教育同行促进身份认同、传统与公民道德教育创新促进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促进价值认同、生存与发展教育相伴促进社会认同。这样的构想,提出了我国公民教育内容的基本理论框架,并将主要内容进行了划分,但实际上它们是一个有机系统,联系密切,不是彼此孤立存在,在某些场合还可能重叠交叉。论文从核心概念和内涵着手,以公民教育的概念、形成、发展、基本内容与当代价值为主线,以公民认同的概念、范畴、目标和体系为载体,以分析我国公民教育内容问题为中心,借鉴国外先进的公民教育内容及实施途径,通过对中国公民内容问题主客观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公民认同的理论视角提出了中国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的思路。为我国公民教育内容体系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框架和实证分析,完善了公民教育体系研究,为我国公民教育的深入研究、开展和公民认同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郑志柱[9](2014)在《专利侵权的等同判定原则及其与技术进步的互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专利侵权的等同判定原则简称专利等同原则,是专利司法审判过程中法院判定是否构成等同侵权的一整套司法原则。专利等同原则的规范要素包括方式-功能-效果三要素测试法、“全要件”说,以及专利审查过程禁止反悔、现有技术抗辩、公开披露贡献、反向等同等限制规则。本文将专利等同原则视为司法权对技术创新市场中专利的“二次确权”,等同范围的严宽影响模仿创新的程度和规模,影响技术进步的节奏和技术成果的质量,还影响技术创新市场结构。基于专利等同原则是技术创新轨道中产权规则的认识,本文在制度经济学的规则范畴中研究其与技术进步的互动性,提出的研究假设是,在可调节的等同范围中,技术进步水平与专利等同范围正相关,两者互相适应、互相推动。理论上,通过技术进步水平与专利宽度的互动性、技术创新市场中技术进步水平与等同范围的互动性,以及一国总体技术水平与等同边界的互动性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实证上,研究美国、德国和日本三国的专利司法案例,验证等同原则与技术进步的互动性。中国专利等同原则大量移植了美国法的规范要素。基于同属追赶型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本文主张中国借鉴日本在经济技术发展同质时期的做法来适用等同原则。现阶段知识产权政策应以促进模仿创新、繁荣科技市场为重点,不宜过宽界定专利等同范围;随着中国实现技术跨越和经济结构升级,专利等同范围应适时扩展,知识产权政策向以较高的保护水平保护自主创新这个重心转移。由于中国区域间的不均质性,区域竞争中出现的打破均衡的“亲专利”司法政策,只要尚处于制度与技术互动性的阈值内,有利于促进区域间资源和制度互补。
葛国耀[10](2013)在《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社会工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同群体的利益加速分化,系统性矛盾盘根错节,社会风险日益凸显。尤其是在目前中国改革攻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造成能源资源的过渡消耗和生态环境的难以为继,而且还引发社会发展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民生问题突出、贪污腐败蔓延、社会道德滑坡等复杂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规避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实践难题。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种改造社会关系、协调社会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形式,社会工程逐步进入学界研究视野。然而,能否直接应用改造自然世界的方法来处理人类社会关系问题,这也成为当前理论研究和争论的热点问题。鉴于此,文章着眼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视野,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出发,围绕回答社会工程为何、何以可能、如何可能、意义何在等基础理论问题,对社会工程的理论内涵、本质特征、社会工程的理论来源、社会工程的哲学论证及社会工程当代意义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证。首先,文章研究提出,社会工程是一种解决复杂社会问题有效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形式。社会工程主要集工程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于一体,综合运用社会科学、工程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将人们在工程实践中的目标性、系统性、设计性及可操控性等基本原则应用于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抽象理论原则和具体实践工作之间架起一座社会工程的桥梁,通过社会实践模式的科学设计和有效运行来规范社会中各类主体的行为,科学化解各类复杂矛盾和现实问题,从而推动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文章着眼于唯物史观理论视域,为社会工程寻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撑。文章研究认为,唯物史观为社会工程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唯物史观理论中蕴涵了丰富的社会工程思想。唯物史观在社会工程存在的逻辑前提、社会工程研究的理论空间、社会工程实践的理论支撑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有关社会关系的生产、社会有机体理论、历史发展合力理论、对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以及人类社会发展演变规律等理论中都蕴涵了丰富的社会工程思想。另外,文章还着力从社会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角度研究论证社会工程的哲学基础。社会工程是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形式,其本质属性是实践性,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工程范式是唯物史观实践形式向工程模式转变的认识论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认识论价值。不仅如此,从社会方法论和社会价值论的角度来看,社会工程既是一种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系统理论方法,又是追求社会公平、实现社会正义是重要实践载体,对推动自由民主与社会和谐的终极价值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最后,文章还积极探讨社会工程的当代意义问题,提出社会工程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和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认为,社会工程既是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推动改革攻坚发展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载体,也是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工具和必然选择。同时,文章还提出,社会工程在推进改革攻坚发展的实践中,不仅拓宽了唯物史观的理论视野,而且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实践内容,是唯物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最新表达形式。
二、全国“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问题”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交大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问题”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交大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营造技艺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缘起 |
二、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内涵阐释 |
第二节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 |
一、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初兴(20 世纪初——1948 年) |
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耕耘(1949 年建国后——1976 年) |
三、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接续(1978 年改革开放后) |
四、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新篇章(21 世纪初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制度研究 |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系 |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方向与途径 |
第二节 法律法规体系 |
一、法律、法规政策建设的现状 |
二、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伦理原则 |
三、现有问题与解决方案 |
第三节 保护制度的体系建设 |
一、项目申报与认定制度 |
二、完善保护名录制度建设 |
三、技艺传承机制的完善 |
四、保护规划编制与履约 |
五、评估与退出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相关阐释 |
一、文化遗产评估的相关研究与经验 |
二、构建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意义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构成框架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框架说明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目标内容 |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主客体 |
四、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方式与流程 |
五、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原则 |
六、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标准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本体评估的搭建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价值评估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现状评估 |
三、评分方式与分类保护模型的设计 |
第四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方式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要素 |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行为主体 |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 |
二、行业保护团体与机构 |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持有者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与原则 |
一、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 |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原则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 |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整体性保护 |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性保护 |
四、传统营造技艺的展示性保护 |
五、传统营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保护的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
一、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背景 |
二、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紧迫性 |
三、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途径的保护 |
一、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模式 |
二、现代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探索 |
三、行业组织与营造团体 |
四、面向公众的普及与宣传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机制的保护 |
本章小结 |
结语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 |
附录2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 |
附录3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技艺类) |
附录4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美术类) |
附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国家) |
附录6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部级) |
附录7 传统营造技艺相关研究出版物内容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民族与中华民族 |
1.2.2 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
1.2.3 “马克思主义”文化 |
1.2.4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拟突破难点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1.6.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6.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6.3 逻辑架构的创新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国家认同 |
2.1.1 “认同”的概念 |
2.1.2 “国家认同”的内涵 |
2.1.3 “国家认同”的特征 |
2.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体系 |
2.2.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 |
2.2.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 |
2.2.3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特征 |
2.3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逻辑 |
2.3.1 国家认同的文化逻辑 |
2.3.2 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逻辑 |
2.3.3 文化在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功能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建构面临的挑战 |
3.1 身份与国家认同危机 |
3.1.1 社会与身份 |
3.1.2 身份与认同 |
3.1.3 现代社会的国家认同危机 |
3.2 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建构面临的问题 |
3.2.1 “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的选择问题 |
3.2.2 多元身份导致的国家认同问题 |
3.2.3 国家认同问题的发展趋势 |
3.3 当代中国国家认同问题产生的文化根源 |
3.3.1 文化自身的发展问题 |
3.3.2 非主流文化对国家主流文化的挑战 |
3.3.3 全球化语境中多元文化的冲击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根基 |
4.1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发展历程 |
4.1.1 文化自省——形成过程中的自我剖析(1921—1978) |
4.1.2 文化自觉——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反省(1978—1992) |
4.1.3 文化自强——确立过程中的自我体认(1992—2012) |
4.1.4 文化自信——成熟过程中的自我提升(2012—至今) |
4.2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本质内涵 |
4.2.1 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 |
4.2.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统一 |
4.2.3 “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全局引领 |
4.3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基本特征 |
4.3.1 独立性与整体性 |
4.3.2 民族性与开放性 |
4.3.3 继承性与创新性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进路 |
5.1 民族文化:民族认同建构的内核 |
5.1.1 民族身份确认 |
5.1.2 民族文化与民族认同建构 |
5.1.3 民族认同建构的文化实践 |
5.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认同建构的精髓 |
5.2.1 中华民族身份确认 |
5.2.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建构 |
5.2.3 中华民族认同建构的文化实践 |
5.3 “马克思主义”文化:国家认同建构的底蕴 |
5.3.1 公民身份确认 |
5.3.2 “马克思主义”文化与国家认同建构 |
5.3.3 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实践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理路 |
6.1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进路的实质 |
6.1.1 以“国家民族”建构为基础 |
6.1.2 以“多元一体”的文化整合为途径 |
6.1.3 以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体化为目标 |
6.2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进路的特征 |
6.2.1 主体性:“现实的人”为基础 |
6.2.2 效用性:文化功能的充分发挥 |
6.2.3 共生性:三种认同和谐共生 |
6.3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理路 |
6.3.1 民族认同是基础和前提 |
6.3.2 中华民族认同是民族认同的深化 |
6.3.3 国家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升华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现实性与文化对策 |
7.1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现实性 |
7.1.1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长期性 |
7.1.2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艰巨性 |
7.2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对策 |
7.2.1 维护民族文化合理“认异” |
7.2.2 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 |
7.2.3 加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认同” |
7.2.4 提升文化自信,构建文化强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创客运动中人的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互联网催动了创客运动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创新主体普遍化 |
一、交往空间的延伸 |
二、协作平台的拓展 |
三、自由个性的彰显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创新活动便利化 |
一、海量信息启发无限创意 |
二、生产工具低成本化 |
三、组织结构去中介化 |
四、长尾效应 |
第二章 创客、创客空间与创客运动 |
第一节 创客 |
一、起源与发展 |
二、内涵与特征 |
三、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创客空间 |
一、起源与发展 |
二、创客空间的功能 |
第三节 创客运动 |
一、起源与发展 |
二、文化渊源 |
三、特征与模式 |
第三章 创客运动与人的发展环境的革新 |
第一节 自生产工具时代的到来 |
一、开源软件:提升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 |
二、开源硬件:拓展了人的交往空间 |
第二节 劳动对象的转变与人的劳动对象的丰富 |
一、实体物体转向“信息”和“代码” |
二、劳动对象的形态趋于一体化 |
第三节 组织扁平化、管理极简化 |
一、群体的非结构性 |
二、组织力量的无组织化 |
三、劳动分工无管理化 |
第四节 开源与共享的创客文化 |
一、崇尚技术 |
二、追求创意 |
三、热衷“DIY”制作 |
四、倡导开源与协作 |
第四章 创客运动中实现了人的发展 |
第一节 人的需要的丰富与发展 |
一、人的创造性活动得到激发 |
二、人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 |
三、人的个性化消费与发展得到激发 |
第二节 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 |
一、人的集体协作能力的提高 |
二、人的创造潜能得到激发 |
三、人的智力水平的提升 |
第三节 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发展 |
一、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 |
二、改变了人的交往方式 |
三、提升了人的社会关系的自由度 |
第四节 人的个性的发展 |
一、人的主体性水平得到提高 |
二、人的独特性得以丰富 |
第五章 创客运动与创客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
第一节 创客运动的现实困境 |
一、将创客等同于创业者 |
二、创客空间发展滞后 |
三、3D打印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 |
第二节 创客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信息异化的风险 |
二、个性化消费异化的风险 |
三、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冲突 |
第三节 创客运动与人的发展的对策分析 |
一、实施创客教育 |
二、加强平台建设 |
三、厚植创客文化 |
四、完善创客生态链 |
五、发展生产力与推动制度建设 |
结语:让“创客运动”点亮你我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综述 |
0.2.1 综述情况 |
0.2.2 综述分析 |
0.3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方法 |
0.5 相关概念关系的界定和说明 |
0.6 论文创新处及不足 |
第1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溯源 |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思想 |
1.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享思想 |
1.1.2 列宁的共享思想 |
1.1.3 斯大林的共享思想 |
1.2 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 |
1.2.1 孔子的“大同社会” |
1.2.2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想 |
1.2.3 康有为的《大同书》 |
1.2.4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
1.3 西方国家的公正思想 |
1.3.1 西方古代思想家对公正的探讨 |
1.3.2 西方近代思想家对公正的研究 |
1.3.3 西方当代思想家对公正的探索 |
第2章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公平,强调共享的社会正义 |
2.1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
2.2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2.2.1 初提共同富裕理念,严防两极分化 |
2.2.2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共同富裕的制度根基 |
2.2.3 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强调“公平优先,均中求富” |
2.2.4 践行党的“性质”“宗旨”,保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
2.2.5 追求政治平等,反对官僚主义和等级特权 |
2.2.6 理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注意兼顾民生 |
2.3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
2.3.1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特点 |
2.3.2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价值 |
2.3.3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局限 |
第3章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效率,夯实共享的物质基础 |
3.1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
3.2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3.2.1 邓小平的共享发展思想 |
3.2.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
3.2.1.2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
3.2.1.3 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 |
3.2.1.4 公有制主体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
3.2.1.5 “三步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 |
3.2.2 江泽民的共享发展思想 |
3.2.2.1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铸造共同富裕的思想旗帜 |
3.2.2.2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继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 |
3.2.2.3 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策略,确立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 |
3.2.2.4 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扩展共同富裕的内涵范围 |
3.2.2.5 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共同富裕的地区差距 |
3.2.2.6 制定新“三步走”战略,细化共同富裕的路线蓝图 |
3.2.3 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 |
3.2.3.1 科学发展观是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 |
3.2.3.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同富裕互相促进 |
3.2.3.3 贯彻“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提升共同富裕的实现水平 |
3.2.3.4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 |
3.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
3.3.1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特点 |
3.3.2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价值 |
3.3.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局限 |
第4章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实线“人人享有、各得其所” |
4.1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
4.2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4.2.1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规定 |
4.2.1.1 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 |
4.2.1.2 共享发展是全面共享 |
4.2.1.3 共享发展是共建共享 |
4.2.1.4 共享发展是渐进共享 |
4.2.2 共享发展理念的意义价值 |
4.2.2.1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4.2.2.2 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根本 |
4.2.2.3 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动力 |
4.2.3 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
4.2.3.1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共享发展的潜在动力 |
4.2.3.2 全面依法治国,巩固共享发展的制度保障 |
4.2.3.3 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共享发展的领导力量 |
4.2.3.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享发展的阶段成果 |
4.2.3.5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打牢共享发展的民生底线 |
4.3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
4.3.1 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
4.3.2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世界发展理念的总结与反思 |
4.3.3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
4.3.4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中国民生实践的回应与选择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传承和创新 |
5.1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传承 |
5.1.1 坚持共同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 |
5.1.2 坚持共同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
5.1.3 坚持共同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 |
5.1.4 坚持共同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5.2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 |
5.2.1 共享发展的实践思路:从“理想化”转变到“理性化” |
5.2.2 共享发展的价值指向:从重“物”过渡到重“人” |
5.2.3 共享发展的实质内容:从“片面性”到“全面性”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历史演进的经验启示 |
6.1 共享发展要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
6.2 共享发展要坚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 |
6.3 共享发展要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
6.4 共享发展要坚持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
6.5 共享发展要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历史建筑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缘起 |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特色困境 |
1.1.2 城市建设转型中历史环境的诗意再生需求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历史遗产保护的宪章法规研究 |
1.3.2 历史建筑与城市关系的研究 |
1.3.3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相关概念解析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6.1 创新点一 |
1.6.2 创新点二 |
1.6.3 创新点三 |
第二章 历史建筑再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2.1 历史建筑面临的破坏 |
2.1.1 源于荒置失修的破坏 |
2.1.2 源自过度更新的破坏 |
2.1.3 源自过度保护的破坏 |
2.2 国际上历史建筑再生的发展趋势 |
2.2.1 从古迹拓展到周边环境 |
2.2.2 从物质保护拓展到非物质传承 |
2.2.3 从静态保护转向动态利用 |
2.3 我国历史建筑再生的发展历程 |
2.3.1 古代:革故鼎新,有机更新 |
2.3.2 近代:懵懂探索,承前启后 |
2.3.3 现代:接轨国际,重振发展 |
2.4 我国历史建筑再生的不足与展望 |
2.4.1 政策-意识-干预的不足 |
2.4.2 存旧与续新-关注环境适应性 |
2.4.3 适用与活化-加强功能适应性 |
2.4.4 传承与创新-提升文化适应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生理念与历史建筑再生 |
3.1 现代各学科领域中的共生观 |
3.1.1 生物学领域的共生观 |
3.1.2 社会学领域的共生观 |
3.1.3 规划与建筑学领域的共生思想 |
3.2 中国传统共生观及其影响下的营建特征 |
3.2.1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共生观 |
3.2.2 中国古代营建中的共生表现 |
3.2.3 中国传统共生观对历史建筑再生的启示 |
3.3 西方当代共生哲学及其影响下的设计思维 |
3.3.1 西方哲学中的共生倾向 |
3.3.2 西方当代设计思潮中的共生思维 |
3.3.3 西方当代共生思维对历史建筑再生的启示 |
3.4 共生是历史建筑再生的新坐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4.1 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关联因素 |
4.1.1 历史建筑价值构成及评估 |
4.1.2 历史建筑层级与共生关联因素 |
4.1.3 环境因素及其适应性 |
4.1.4 经济因素及其可行性 |
4.1.5 技术因素及其适宜性 |
4.2 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设计策略内涵 |
4.2.1 基于共生的历史建筑再生核心思想 |
4.2.2 基于共生的历史建筑再生特征 |
4.2.3 基于共生的历史建筑再生设计目标 |
4.2.4 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设计原则 |
4.3 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设计策略构成 |
4.3.1 共生设计策略的操作机制 |
4.3.2 城市-建筑共生的设计策略 |
4.3.3 新-旧空间共生的设计策略 |
4.3.4 文脉-建筑共生的设计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设计策略 |
5.1 城市-建筑共生的肌理织补策略 |
5.1.1 城市肌理缝合 |
5.1.2 城市界面引导 |
5.1.3 公共领域渗透 |
5.2 新-旧空间共生的时空关联策略 |
5.2.1 空间匹配与功能更新 |
5.2.2 空间嵌入式关联 |
5.2.3 空间叠加式关联 |
5.2.4 空间并置式关联 |
5.3 文脉-建筑共生的形式相容策略 |
5.3.1 文脉延续中的形式相容 |
5.3.2 建筑形式类化 |
5.3.3 新旧材质关联 |
5.3.4 细部节点转译 |
5.3.5 场景事件对话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历史建筑再生的共生设计策略应用 |
6.1 并置共生的广州五仙观建筑群再生 |
6.1.1 五仙观建筑群的历史及价值 |
6.1.2 五仙观建筑群的保护更新历程 |
6.1.3 五仙观建筑群的再生核心 |
6.1.4 与古为新的新旧共生-南粤先贤馆的创作策略及实践 |
6.2 叠合共生的里斯本Palacio Belmonte再生 |
6.2.1 Palacio Belmonte的历史追溯 |
6.2.2 历史环境中的共生关系思考 |
6.2.3 重现历史的场景恢复-宝麦蓝建筑事务所的改造策略 |
6.2.4 叠合原真的新旧共生-华南理工大学团队的改造方案 |
6.3 共生理念下的再生实践复盘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6)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一、组织机构 |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
(四) 课题组 |
二、运行机制 |
(一) 项目建设 |
(二) 基地建设 |
(三) 团队建设 |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
(二) 工程成果丰硕 |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
(一) 经典着作编译 |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一) 建设概况 |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
一、总体部署 |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
(一) 基础理论教材 |
(二) 重点学科教材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
(四) 其他重点教材 |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
一、学术交流 |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
二、人才培养 |
(一) 开展国情调研 |
(二) 进行国外考察 |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
一、理论读物 |
(一) 学习读本 |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
(一) 报刊 |
(二) 电视 |
(三) 网络 |
(四) 微式宣传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
(一) 扩大宣传范围 |
(二) 丰富宣传形式 |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
(一) “四大平台”建设 |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
(一) 健全学科体系 |
(二) 完善教材体系 |
(三) 构建人才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土司遗址的活态保护 ——以老司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阐述与学术综述 |
(一)静态、动态到活态的保护理念衍变 |
(二)土司、土司制度与土家族文化的延展 |
(三)土司遗址的“活态保护” |
(四)老司城遗址的概述 |
第三节 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 |
第一节 老司城遗址文物保护工程的指导原则 |
(一)遗址价值与申遗标准的契合 |
(二)文保工作与申遗原则贯彻 |
(三)考古、文保与展示工程的协同 |
(四)遗产地精神 |
(五)原材料与原工艺的回归 |
(六)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二节 协调地区经济合理利用 |
(一)居民满意度及地区经济协调 |
(二)防止过度旅游开发 |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 |
第一节 老司城地区梯玛信仰现状 |
第二节 摆手舞 |
(一)湘西地区摆手舞传承情况 |
(二)老司城地区摆手舞现状 |
第三节 老司城地区茅古斯传承现状 |
第四节 老司城地区年俗及现状 |
第五节 老司城地区哭嫁习俗 |
第六节 老司城遗址非物质文化遗存“活态化”试论 |
(一)内容的关联性 |
(二)操作的可行性 |
(三)文化的独特性 |
第四章 考古工作的活态化 |
第一节 考古工作在“活态保护”前期的基础作用 |
第二节 考古工作活态化在活态保护体系中期的关键作用 |
第三节 考古工作在活态保护后期的强化作用 |
第四节 小结 |
(一)明确考古工作在各阶段的定位 |
(二)提升文保展示意识 |
第五章 唐崖与海龙囤遗址的活态保护 |
第一节 唐崖土司城址及海龙囤遗址概述 |
(一)唐崖土司城概述 |
(二)海龙囤概述 |
第二节 土司遗址活态保护试论 |
(一)唐崖土司城址活态保护试论 |
(二)海龙囤活态保护试论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分清主次 |
第二节 加强管理 |
第三节 学科综合 |
第四节 深化研究 |
第五节 合理利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公民认同视角下的中国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及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先行性研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总结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点、难点 |
(一) 论文的创新点 |
(二) 论文的难点 |
第一章 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的相关概念及实践 |
一、相关概念及内涵 |
(一) 公民的概念和内涵 |
(二) 公民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
(三) 公民认同的概念和内涵 |
二、中国的公民教育内容现代性解读 |
(一) 中国对公民教育内容的现代多纬度解读 |
(二) 中国公民教育内容发展历程对公民认同的回应 |
(三) 中国公民教育内容构建对西方公民社会的回应 |
三、外国公民教育内容历史实践及启示 |
(一) 追求公民认同的外国公民教育历史考察 |
(二) 外国公民教育内容实践 |
(三) 外国公民教育内容历史与实践的借鉴 |
第二章 公民认同维度的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 |
一、现代化国家要求公民教育内容实施以公民认同为目标 |
二、公民认同的目标与内容对公民教育的呼唤 |
(一) 公民认同的根本目标在于形成合格公民 |
(二) 公民认同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
三、公民认同形成过程体现公民教育内容的实施效果 |
(一) 公民认同形成过程 |
(二) 公民认同过程的特点 |
四、公民认同的制约因素影响公民教育内容的实施 |
(一) 公民认同的主体是公民认同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
(二) 公民认同的客体是实现公民主体认同的基础 |
(三) 认同中介是公民认同实现的桥梁和途径 |
五、公民教育何以实现公民认同 |
(一) 公民教育何以可能? |
(二) 公民教育何以更优? |
(三) 公民教育何以实现? |
第三章 中国公民教育内容的现实困境与原因的数据解读 |
一、实证调查基本情况 |
(一) 调查统计内容介绍 |
(二) 问卷调查概况 |
二、当代中国公民认同现实危机 |
(一) 主导政治弱化下的国家认同危机 |
(二) 公民权益的实现难下的社会认同危机 |
(三) 身份模糊及隐退下的身份认同危机 |
(四) 价值冲击与内容强加下的价值认同危机 |
(五) 传统滞后和道德滑坡下的文化认同危机 |
三、中国现阶段公民认同现实危机下的公民教育内容现状与困境 |
(一) 公民教育内容数量安排不够导致公民认同缺失 |
(二) 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导致公民认同混乱 |
(三) 课程内容主题不突出导致公民认同模糊 |
(四) 课程内容身份被替换导致公民认同偏差 |
(五) 公民教育思想开发不够导致公民认同阻滞 |
四、中国公民教育内容未能形成的主要原因 |
(一) 社会环境对公民教育理解的偏差导致客观情况认同不够 |
(二) 中国公民的公民意识不强导致主观意识认同不深 |
(三) 实施的途径被主干课程挤占导致认同途径不畅 |
第四章 中国公民教育内容的构建 |
一、公民认同内在张力与中国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理论依据的内在逻辑 |
(一) 基于公民认同的中国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理论依据 |
(二) 公民认同与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相互契合 |
二、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构建原则 |
(一) 具有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
(二) 突出公民主体地位 |
(三) 以激发公民认同为基础 |
(四) 注重发展性 |
(五)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交融 |
三、公民教育内容的基本特征 |
(一) 公民教育的内容由多学科成果构成 |
(二) 公民教育内容是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
(三) 公民教育内容是现代化的表征 |
四、中国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目标向度 |
(一) 构建目标向度 |
(二) 目标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 |
五、中国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构建 |
(一) 中国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二) 公民教育内容领域之间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及学位论文类 |
二、期刊报纸 |
三、英文类 |
附录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立项和指南情况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附录三:网络调查问卷截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一、科研论文 |
二、科研项目 |
后记 |
(9)专利侵权的等同判定原则及其与技术进步的互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与内容安排 |
第三节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专利等同原则与技术经济研究背景文献 |
第一节 知识产权、专利法律制度与专利等同原则研究的背景文献 |
第二节 制度经济学理论与技术进步研究的背景文献 |
第二章 专利等同原则的规范要素 |
第一节 专利保护范围与侵权形态 |
第二节 美国专利法中的等同原则 |
第三节 德国、日本专利法中的等同原则 |
第四节 中国专利法中的等同原则 |
第五节 专利等同原则规范要素的比较法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技术进步轨道中产权规则认识的专利等同原则 |
第一节 法哲学和制度经济学中的专利等同原则 |
第二节 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与观念建构的基础理论 |
第三节 专利等同原则在技术进步轨道中的产权效率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专利等同原则与技术进步的互动性研究 |
第零节 专利等同原则与技术进步互动性的研究假设 |
第一节 专利等同原则与专利高度的关联性分析 |
第二节 专利等同原则与产业技术进步的关联性分析 |
第三节 专利等同原则与一国总体技术进步水平的关联性分析 |
第四节 美国专利法中等同原则与技术进步互动性的实证研究 |
第五节 德国专利法中等同原则与技术进步互动性的实证研究 |
第六节 日本专利法中等同原则与技术进步互动性的实证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专利法中等同原则与技术进步互动性的考察与展望 |
第一节 追赶型现代化中的专利法律移植和等同原则发展 |
第二节 “经济奇迹”中的技术进步水平 |
第三节 “经济奇迹”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
第四节 专利等同原则与技术进步互动性的考察和展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主要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下一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另一种风景 |
(10)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社会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论文研究意义与创新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社会工程的本质特征 |
2.1 社会工程的内涵 |
2.2 社会工程的外延 |
2.3 社会工程的主要特征 |
3 社会工程的研究视域 |
3.1 唯物史观是社会工程的重要研究视域 |
3.2 唯物史观蕴涵了丰富的社会工程思想 |
4 社会工程的社会本体论研究 |
4.1 社会工程的主体分析 |
4.2 社会工程的客体分析 |
4.3 社会工程的主体间性 |
4.4 社会工程的实践本性 |
5 社会工程的社会认识论分析 |
5.1 社会工程是认识世界到改变世界的逻辑延伸 |
5.2 社会工程是社会批判到社会构建的思维转向 |
5.3 社会工程是实践模式到工程模式的范式创新 |
6 社会工程的社会方法论探索 |
6.1 社会工程方法中的系统性思维 |
6.2 社会工程方法中的工程性思维 |
6.3 社会工程方法中的辩证性思维 |
7 社会工程的社会价值论追问 |
7.1 社会工程的工具理性批判 |
7.2 社会工程的价值内涵 |
7.3 社会工程的价值导向 |
8 社会工程的当代意义 |
8.1 中国改革发展现状及其理论困境 |
8.2 社会工程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 |
8.3 社会工程推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全国“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问题”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交大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D]. 王颢霖.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路径研究[D]. 王曦. 西北大学, 2019(07)
- [3]创客运动中人的发展问题研究[D]. 武小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D]. 谭诗杰. 湘潭大学, 2018(04)
- [5]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历史建筑再生研究[D]. 万丰登.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6]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7]土司遗址的活态保护 ——以老司城为例[D]. 王献水.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8]公民认同视角下的中国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研究[D]. 窦武. 广西师范大学, 2014
- [9]专利侵权的等同判定原则及其与技术进步的互动性研究[D]. 郑志柱. 暨南大学, 2014(04)
- [10]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社会工程研究[D]. 葛国耀.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