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酸组分论文-吴林,张强,臧慧明,徐振彪,徐德冰

糖酸组分论文-吴林,张强,臧慧明,徐振彪,徐德冰

导读:本文包含了糖酸组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蓝莓,高效液相色谱法,糖,有机酸

糖酸组分论文文献综述

吴林,张强,臧慧明,徐振彪,徐德冰[1](2019)在《云南丽江和吉林靖宇蓝莓糖酸组分差异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云南丽江、吉林靖宇两地5个蓝莓品种共10个样本的糖酸组分进行测定。通过标准品的分析,建立了草酸、奎宁酸、甲酸、乳酸、乙酸、柠檬酸、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990 5~0.999 8,精密度RSD为1.00%~3.92%,回收率为96.61%~100.34%,方法准确可行。结果表明:供试蓝莓果实可溶性糖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二者共占98%,总糖含量为64.98~116.99mg/g;有机酸以柠檬酸为主,奎宁酸为辅,柠檬酸占86%,柠檬酸含量变幅为878.54~10 566.65μg/g。云南丽江的‘北陆’糖酸比大于60,‘蓝丰’‘都克’糖酸比大于20,糖酸比较高,适合作为该地区特色鲜食果品;吉林靖宇的‘托柔’‘都克’总酸含量高于9 mg/g,且糖酸比均低于9,适合作为该地区特色加工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果树》期刊2019年06期)

林雄,张亚男,马巧利,陈金印[2](2019)在《不同采收成熟度对金兰柚贮藏特性及糖酸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的金兰柚贮藏特性差异及其糖酸含量变化,以确定其最佳采收成熟度。以花后158d(成熟度Ⅰ)、173d(成熟度Ⅱ)和188d(成熟度Ⅲ)采收的金兰柚为对象,检测了贮藏150d内果实的贮藏品质、外观品质、糖酸组分以及抗氧化衰老等生理生化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贮藏150d时成熟度Ⅲ的金兰柚果实腐烂率(10.00%)和失重率(2.78%)显着低于成熟度Ⅰ和Ⅱ。成熟度Ⅱ和Ⅲ的果实色差指数(CCⅠ)显着高于成熟度Ⅰ。高效液相色谱(HPLC)连续检测果实中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有机酸(柠檬酸、奎尼酸、苹果酸、酒石酸、草酸)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金兰柚果实中可溶性糖以蔗糖为主且含量在贮藏过程中逐渐增加,成熟度Ⅲ果实蔗糖含量显着高于其它两个成熟度;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次之,二者在贮藏过程中逐渐降低,成熟度Ⅲ的葡萄糖含量整体介于成熟度Ⅰ和Ⅱ之间,但果糖含量则低于其它两个时期;有机酸主要以柠檬酸为主,且成熟度Ⅲ的5种有机酸含量均低于其它两个成熟度。成熟度Ⅲ在整个贮藏期总糖含量均显着高于成熟度Ⅰ和Ⅱ,总酸含量则相反,且贮藏中期(30~120d)成熟度Ⅲ果实糖酸比显着高于成熟度Ⅰ和Ⅱ。抗氧化性相关指标表明成熟度Ⅲ金兰柚总酚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则介于成熟度Ⅰ和Ⅱ之间;抗坏血酸含量低于其它两个成熟度但铁离子还原力显着高于成熟度Ⅰ和Ⅱ;故成熟度Ⅲ金兰柚有较强的抗氧化性。综上所述,成熟度Ⅲ金兰柚耐贮性及风味品质最佳,花后188d是其最适采收期。(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植物开花·衰老与采后生物学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4)

高贤玉,张发明,柏天琦,解德宏,张翠仙[3](2019)在《云南10个芒果栽培品种糖酸组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云南10个芒果栽培品种的果实性状和糖酸组分及含量,为今后系统开展云南芒果果实品质差异及新品种引种选育提供参考。以10个云南芒果栽培品种为试材,对果实的平均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果形指数等9个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利用HPLC对芒果果实中的糖酸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经HPLC检测发现所测10个品种中的主要有机酸为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主要积累糖组分为蔗糖。平均单果重和果实硬度最大为‘R2E2’;‘南逗迈4号’的甜度值和总糖含量最高;‘台农一号’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最高;‘Khiew Saway’的总酸含量最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农业》期刊2019年05期)

李静,吴翼,杨耀东,范海阔,弓淑芳[4](2019)在《不同成熟度椰子胚乳糖酸组分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椰子水和椰肉分别是椰子的液体胚乳和固体胚乳,本文探讨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度椰子果实发育过程中椰子胚乳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变化规律,为生产中选择合适成熟度的鲜食或加工用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本地高种和红矮椰子果实发育过程中,测定果实大小、重量,椰子水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椰肉厚度等生理指标,并取不同发育期椰子胚乳,使用气象色谱测定椰子胚乳中的可溶性糖及有机酸含量,分析各组分变化规律,评价不同成熟度椰子的营养价值及加工利用特性。【结果】椰子水在花后6至8月时达到最大体积,随着椰子果实的成熟逐渐减少。椰肉是在花后5个月时逐渐由果冻透明状逐渐增厚至白色硬质状,至果实成熟期(10~12月龄)椰肉厚度可达0.8 cm左右;椰子水和椰肉中可溶性糖主要为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木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其次为果糖,而木糖和葡萄糖的含量相对较低。两品种相比,红矮椰子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本地高种椰子;随着果实的逐渐成熟,椰子胚乳中的蔗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花后8个月时最大。椰子水和椰肉中的有机酸主要为烟酸,含量分别可达0.85 mg/mL和0.75 mg/g左右;果实在8月龄时椰子水和椰肉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结论】选择8月龄到10月龄的椰果作为鲜食和椰子水饮料制作较好,而在10月果龄到12月龄(成熟)的椰果,椰肉增厚,椰子水减少,此时的椰肉更适合加工椰子油和椰子粉等产品。(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潘军[5](2019)在《若干栽培措施对柿果实糖酸和单宁组分及含量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以'太秋'及'南通小方柿'为供试材料,分析了柿果实糖、酸及单宁组分和含量变化的特点,探讨了外源赤霉素、人工授粉和果实套袋对太秋'果实生长、糖酸和丹宁组分及含量变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通小方柿,及'太秋'果实糖组分由麦芽六糖、棉子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及甘露醇组成,为葡萄糖积累型果实;'南通小方柿'与'太秋'果实有机酸组分由草酸、酒石酸、奎宁酸、苹果酸、柠檬酸及琥珀酸组成,'南通小方柿'果实为柠檬酸优势型,而'太秋'果实为苹果酸优势型;'南通小方柿'及'太秋'果实可溶性单宁组分均由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儿茶素(CA)3种酚类化合物组成,'南通小方柿'可溶性单宁组分为没食子儿茶素优势型,而'太秋'果实为没食子酸优势型;'南通小方柿'可溶性单宁含量显着高于'太秋',但没食子儿茶素是果实涩味的关键酚类化合物;2、4℃干燥保存是柿花粉适宜贮存条件,果实糖酸组分和单宁含量变化与供试授粉品种或株系密切相关;'高邮2号'可作为扬州地区'太秋'栽培专用授粉品种的优选株系之一;3、GA3和GA4+7外源处理均能显着促进果实可溶性总糖累积,抑制蔗糖与棉子糖生物合成,影响葡萄糖、果糖及甘露醇含量的积累;增加果实苹果酸及奎宁酸含量,降低柠檬酸、草酸及琥珀酸的含量;GA3处理可显着提高果实可溶性单宁含量,对果实鲜重生长无显着影响,而GA4+7处理不仅显着降低果实可溶性单宁含量,且能显着促进果实鲜重生长,综合比较两种赤霉素对果实生长及品质形成的影响,生产上可推荐应用1.0%GA4+7萼片处理和1.5%GA4+7果柄处理;4、供试果实袋对'太秋'果实果重生长无显着影响,采用红色果袋可显着增加'太秋'果实可溶性总糖、葡萄糖及果糖含量,降低总有机酸含量及可溶性单宁含量。(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01)

穆茜,张丹丹,杨祎凡,张晶,胡晓璇[6](2018)在《不同海棠品种果实糖酸组分测定和聚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出适于食用和推广的海棠果实与品种,从而为海棠果实的开发利用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扬州市江都区国家种质资源圃中主栽的16个海棠品种果实为试材,测定其糖酸组分及含量,并对16个海棠品种的果实品质进行了评价和聚类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6个海棠品种果实中总糖的平均含量为1.613~4.827 mg?g-1,总酸的平均含量为4.686~17.073 mg?g-1,甜酸比的平均值为12.487~105.054;可溶性固形物的平均百分比为12.73%~17.40%,维生素C的平均含量为130.012~282.617 mg?g-1;其中,‘丽格’‘东哥’和‘萘微利’的感官评价总分最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个海棠品种果实可分为4类,前3类可用于鲜食及加工,第4类可用作景观、生态等用途树种。海棠成熟果实中糖分的积累类型均属于己糖积累型,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有机酸积累以苹果酸为主。筛选出的‘东哥’‘丽格’和‘萘微利’这3个品种果实的综合品质及口感均良好,其均为可鲜食的品种。(本文来源于《经济林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王小红[7](2018)在《‘蜂糖李’果实糖酸组分及其积累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蜂糖李’(P.salicina’Fengtang plum’)作为贵州独特的地方李品种,因其果实中糖含量极高,风味独特而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本文以‘蜂糖李’和对照’四月李’(P.salicina’Siyue plum’)为试材,研究其果实糖酸组分及含量特征、糖酸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关系,阐明‘蜂糖李’果实糖酸组分积累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其高糖积累特性提供基础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蜂糖李’果实成熟时可溶性总糖含量达到82.65 mg·g~(-1)FW,可滴定酸为6.81 mg·g~(-1)FW,其中糖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4种,以蔗糖为主,占总糖的40.36%,大致是’四月李’蔗糖含量的10倍;有机酸包括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草酸、莽草酸和琥珀酸,以苹果酸为主,占总酸含量的88%,显着低于’四月李’。在‘蜂糖李’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总糖含量呈增加趋势,而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含量的变化均先增后降,蔗糖含量在果实成熟期迅速增加,而’四月李’蔗糖在成熟期并没有显着增加。果实中苹果酸含量大量积累的关键时期在幼果期,整体变化趋势呈先增加后降低,草酸、酒石酸含量逐渐降低,而柠檬酸含量逐渐升高。与’四月李’相比,‘蜂糖李’果实中苹果酸、草酸、酒石酸及总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且苹果酸及总酸含量在整个过程中均显着低于’四月李’,而柠檬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2、‘蜂糖李’果实中蔗糖合酶-分解方向(sucrose synthase-cleavage direction,SS-cd)活性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逐渐降低,而蔗糖合酶-合成方向(sucrose synthase-synthesis direction,SS-sd)活性变化呈―升-降-升-降‖的趋势,并在果实成熟期增幅远大于’四月李’。蜂糖李’果实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活性在整个果实发育阶段变化都较大,而’四月李’较为平缓。‘蜂糖李’果实中酸性转化酶(acid invertase,AI)和中性转化酶(neutral invertase,NI)活性整体呈现先增后低的趋势,而’四月李’AI活性在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直不断增加。‘蜂糖李’果实中果糖激酶(fructose kinase,FK)和葡萄糖激酶(glucose kinase,GCK)活性不断升高,与’四月李’较为相近。‘蜂糖李’果实中山梨醇脱氢酶(sorbitol dehydrogenase,SDH)活性呈―降-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山梨醇氧化酶(sorbitol oxidase,SOX)活性先不断降低,但在成熟期有所升高。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蜂糖李’和’四月李’果实中NAD-苹果酸脱氢酶(NAD-Malate Dehydrogenase,NAD-MDH)活性差异较大。‘蜂糖李’果实中NAD-MDH活性在82.24~169.12 U·mg~(-1)FW范围内波动,而在’四月李’果实中呈现―M‖型。二者果实中NADP-苹果酸酶(NADP-malic enzyme,NADP-ME)活性的变化趋势整体相近,均表现为幼果期活性降低成熟期升高,但不同的是‘蜂糖李’果实中NADP-ME活性始终显着低于’四月李’。‘蜂糖李’果实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活性整体呈现―M‖型变化,除了果实成熟期其余时期均显着高于’四月李’。3、在‘蜂糖李’果实成熟期,蔗糖迅速大量积累主要是SPS和SS-sd活性在接近果实成熟时大幅度增强促进了蔗糖的合成以及SS-cd活性降低减少了蔗糖的分解。与’四月李’相比,‘蜂糖李’果实中AI和NI活性的强弱及变化趋势与之相近,但SPS和SS-sd活性整体显着高于’四月李’,SS-cd活性整体低于’四月李’,从而使得‘蜂糖李’果实中蔗糖含量极显着高于’四月李’。‘蜂糖李’和’四月李’果实中苹果酸含量均与NAD-MDH呈极显着正相关(0.97**、0.95**),与PEPC呈显着正相关(0.75*、0.73*),而与NADP-ME呈极显着负相关(-0.86**、-0.87**)。‘蜂糖李’果实中苹果酸在果实发育前期大量积累主要是该时期PEPC活性增强促进了苹果酸的大量合成以及NADP-ME活性降低减少苹果酸的分解,与NAD-MDH关系不大,而’四月李’苹果酸积累的关键酶是NAD-MDH。在果实成熟期,‘蜂糖李’及’四月李’NADP-ME活性迅速升高,前者PEPC活性减弱,后者NAD-MDH活性下降,使得二者果实中苹果酸的降解大于合成而呈降低趋势。4、‘蜂糖李’果实糖酸比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逐渐升高,果实成熟时糖酸比高达14.01。与’四月李’相比,‘蜂糖李’果实糖酸比的变化趋势与之一致,但在果实发育的整个阶段均明显高于’四月李’。通过分析糖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发现,‘蜂糖李’及’四月李’果实糖酸积累过程中,糖酸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1**、-0.93**,其中以草酸和莽草酸与各糖之间相关性较强。(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8-06-01)

李东霞,徐中亮,符海泉[8](2017)在《不同椰枣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特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溶性糖和有机酸是椰枣果实的重要营养成分,糖酸的构成和含量是决定椰枣果实甜酸风味的关键因素。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对海南收集的不同椰枣果实的糖酸组分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椰枣果实糖酸组分和含量差异大,其中L1比L2多了7种可溶性糖组分,它们为D-D-呋喃果糖、D-呋喃阿洛酮糖、D-吡喃果糖、β-D-呋喃半乳糖、β-D-吡喃木糖,α-D-吡喃甘露糖,β-D-吡喃葡萄糖;L2比L1多了1种有机酸组分中的丝氨酸。(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12)

朱更瑞,王新卫,曹珂,方伟超,陈昌文[9](2017)在《不同生态品种群桃果实糖酸及其组分含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涵盖我国6个生态品种群的118份桃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糖酸组分进行全面分析,以明确不同桃区果实糖酸组分分布特性,为优异糖酸种质筛选提供依据。应用斐林试剂测定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应用Na OH测定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果实糖组分,离子色谱技术测定果实酸组分。结果表明:西北高旱桃区的品种,主要以可滴定酸、柠檬酸、苹果酸、总酸表现出较高的分布水平,蔗糖、总糖、糖酸比、固酸比表现出较低的分布水平;华北平原及长江流域桃区的品种,主要以糖酸比、固酸比表现出较高的分布水平,可滴定酸、柠檬酸、苹果酸、总酸表现出较低的分布水平;云贵高原桃区的品种,主要以可溶性糖、蔗糖、总糖表现出较高的分布水平,糖酸比、固酸比表现出较低的分布水平;华南亚热带桃区的品种,主要以蔗糖、总糖、糖酸比、固酸比表现出较高的分布水平,可滴定酸、柠檬酸、苹果酸表现出较低的分布水平;东北高寒桃区的品种,主要以果糖表现出较高的分布水平,糖酸比、固酸比表现出较低的分布水平。6个生态品种群的品种,果糖所占比例以长江流域桃区最高,葡萄糖以西北高旱桃区最高,山梨醇以华南亚热带桃区最高,而东北高寒桃区最低,蔗糖所占比例在不同生态区无明显差别。柠檬酸所占比例以长江流域桃区最高,而华南亚热带桃区最低,奎宁酸所占比例以华南亚热带桃区最高,琥珀酸、苹果酸所占比例在不同生态品种群间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赵胜杰,高磊,路绪强,何楠,刘文革[10](2017)在《不同类型西瓜果实糖酸组分含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离子色谱法对20个不同西瓜种质资源成熟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西瓜果实中可溶性糖主要是果糖和蔗糖,共占总糖含量的80.06%,与总糖呈极显着正相关,在不同种质间变化幅度较大,变幅分别为3.02~41.58 mg·g~(-1)和0~46.03 mg·g~(-1);果实中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占总酸含量的83.88%,与总酸呈极显着正相关,变幅为1.66~5.38 mg·g~(-1);不同种质西瓜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黏籽西瓜中柠檬酸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了133%,而蔗糖的变异系数最小为0。研究结果为了解西瓜种质间的果实品质差异提供科学依据,以及为今后开展不同品种资源的品质评价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瓜菜》期刊2017年08期)

糖酸组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试验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的金兰柚贮藏特性差异及其糖酸含量变化,以确定其最佳采收成熟度。以花后158d(成熟度Ⅰ)、173d(成熟度Ⅱ)和188d(成熟度Ⅲ)采收的金兰柚为对象,检测了贮藏150d内果实的贮藏品质、外观品质、糖酸组分以及抗氧化衰老等生理生化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贮藏150d时成熟度Ⅲ的金兰柚果实腐烂率(10.00%)和失重率(2.78%)显着低于成熟度Ⅰ和Ⅱ。成熟度Ⅱ和Ⅲ的果实色差指数(CCⅠ)显着高于成熟度Ⅰ。高效液相色谱(HPLC)连续检测果实中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有机酸(柠檬酸、奎尼酸、苹果酸、酒石酸、草酸)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金兰柚果实中可溶性糖以蔗糖为主且含量在贮藏过程中逐渐增加,成熟度Ⅲ果实蔗糖含量显着高于其它两个成熟度;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次之,二者在贮藏过程中逐渐降低,成熟度Ⅲ的葡萄糖含量整体介于成熟度Ⅰ和Ⅱ之间,但果糖含量则低于其它两个时期;有机酸主要以柠檬酸为主,且成熟度Ⅲ的5种有机酸含量均低于其它两个成熟度。成熟度Ⅲ在整个贮藏期总糖含量均显着高于成熟度Ⅰ和Ⅱ,总酸含量则相反,且贮藏中期(30~120d)成熟度Ⅲ果实糖酸比显着高于成熟度Ⅰ和Ⅱ。抗氧化性相关指标表明成熟度Ⅲ金兰柚总酚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则介于成熟度Ⅰ和Ⅱ之间;抗坏血酸含量低于其它两个成熟度但铁离子还原力显着高于成熟度Ⅰ和Ⅱ;故成熟度Ⅲ金兰柚有较强的抗氧化性。综上所述,成熟度Ⅲ金兰柚耐贮性及风味品质最佳,花后188d是其最适采收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糖酸组分论文参考文献

[1].吴林,张强,臧慧明,徐振彪,徐德冰.云南丽江和吉林靖宇蓝莓糖酸组分差异化分析[J].中国果树.2019

[2].林雄,张亚男,马巧利,陈金印.不同采收成熟度对金兰柚贮藏特性及糖酸组分的影响[C].第叁届全国植物开花·衰老与采后生物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3].高贤玉,张发明,柏天琦,解德宏,张翠仙.云南10个芒果栽培品种糖酸组分分析[J].中国热带农业.2019

[4].李静,吴翼,杨耀东,范海阔,弓淑芳.不同成熟度椰子胚乳糖酸组分变化规律[J].西南农业学报.2019

[5].潘军.若干栽培措施对柿果实糖酸和单宁组分及含量变化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9

[6].穆茜,张丹丹,杨祎凡,张晶,胡晓璇.不同海棠品种果实糖酸组分测定和聚类分析[J].经济林研究.2018

[7].王小红.‘蜂糖李’果实糖酸组分及其积累规律[D].贵州大学.2018

[8].李东霞,徐中亮,符海泉.不同椰枣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特点的研究[C].2017年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7

[9].朱更瑞,王新卫,曹珂,方伟超,陈昌文.不同生态品种群桃果实糖酸及其组分含量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7

[10].赵胜杰,高磊,路绪强,何楠,刘文革.不同类型西瓜果实糖酸组分含量分析[J].中国瓜菜.2017

标签:;  ;  ;  ;  

糖酸组分论文-吴林,张强,臧慧明,徐振彪,徐德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