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干式发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干式厌氧发酵,褐铁矿,固体含量,甲烷
干式发酵论文文献综述
王晨,许立峰,董丁硕,曹勇,范文瑞[1](2018)在《褐铁矿与固体含量对牛粪秸秆混合厌氧干式发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干式厌氧发酵是处理农业废弃物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总固体(TS)含量和外源添加剂是影响有机质产甲烷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以牛粪与水稻秸秆为例,研究了不同的褐铁矿添加量以及TS含量对牛粪秸秆混合厌氧干式发酵产甲烷过程的影响,并对沼渣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固定TS含量25%时,添加1%褐铁矿(基于底物TS含量)显着促进产甲烷过程,产气量比对照组增加了21 mL·g~(-1)(以VS计);对照组(无褐铁矿)和添加1%褐铁矿时,纤维素降解均随TS含量升高而降低;TS含量40%时,添加1%褐铁矿对产甲烷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甲烷产率相比于对照组(TS含量25%)降低了71%。可见只有当TS含量25%时,添加适量褐铁矿才能有效促进牛粪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甲烷过程。研究可为优化农业废弃物甲烷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余天红,欧阳云,韩振超,侯萌萌,兰砥中[2](2018)在《H_2O_2对干式发酵床废弃垫料猪粪农用后铜在土壤-作物体系中迁移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探究了20-100微摩尔浓度H_2O_2作用对施用富含铜的干式发酵床废弃垫料猪粪后铜在土壤-水稻体系中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微摩尔浓度H_2O_2模拟降水处理后,水稻根部铜含量均减少,低浓度H_2O_2处理下水稻根部铜含量减少最为显着,土壤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铜浓度有所减少,而有机结合态铜浓度有所增加,低浓度H_2O_2处理下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铜浓度减少最为显着,有机结合态Cu浓度增加最为显着。(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12期)
曹亚东,李欣欣,黄振峰,成刚,梁敬福[3](2018)在《干式发酵搅拌器流场数值分析及结构参数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干式发酵搅拌器的搅拌效果,通过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动网格模型和多相流模型对干式发酵搅拌器中的混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搅拌转速、搅拌桨长和搅拌桨层数等因素对搅拌功率、混合时间、混合能和扩散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低搅拌转速,有利于减小搅拌能耗,提高混合效率,但从工程效率角度,搅拌转速的选取不宜低于3 r/min;当搅拌桨长为1 200 mm时,搅拌的混合效率最高;当搅拌器搅拌转速大于6 r/min时,叁桨搅拌器混合效率高于四桨搅拌器。(本文来源于《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期刊2018年01期)
张健,王亚非,商鹏,强巴央宗[4](2017)在《高海拔地区干式发酵床饲养藏猪技术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选用两种益生菌来制作干式发酵床,以不添加任何益生菌的发酵床饲养藏猪作为对照,对饲养5个月的藏猪计算结测重、平均日增重和检测垫料的温度、湿度并观察藏猪的行为、健康状态。结果表明:2种添加益生菌制作的干式发酵床饲养的藏猪结测重差异不显着(P>0.05)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未添加任何益生菌的发酵床饲养藏猪生长缓慢,患病率高;通过测定,添加益生菌的干式发酵床垫料核心温度在17~28℃、湿度不超过30%,能较好的发酵降解粪便,能够减轻养猪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藏猪疾病发生,为高海拔地区饲养藏猪提供健康养殖技术和理论研究依据。(本文来源于《家畜生态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Arun,Lama[5](2016)在《不同预处理技术对脱水污泥干式发酵产甲烷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厌氧消化性能的提高可增加甲烷的产量,并从可生物降解废物(如,生活污水污泥)中回收更多的可再生能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文对厌氧消化的多种预处理方法及处理条件的优化设计开展了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强化脱水污泥(TS为17-20%)的厌氧消化水解能力,从而解决污泥干式发酵效率低的问题。基于生物产甲烷潜势(BMP)和有机物降解率(TS、VS和COD)两项指标,对机械法(超声波)、化学法(酸处理、臭氧)、及机械化学联合法(超声-臭氧)等多种预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其中,超声波预处理在各种单一技术中具有最好的效果,污泥BMP增加了51.15%,而TS、VS及COD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0.09%、36.92%和33.88%。相比于单一技术,机械化学联合法(超声-臭氧)效果更加显着。经过了联合预处理的污泥相比于对照组其BMP增加了58.01%,而TS、VS及COD降解率则分别提高了53.70%、63.74和57.31%。研究还表明,脱水污泥的BMP增加量与预处理中药剂投加量或能量密度呈正相关,例如,在联合预处理法中,保持超声波能量密度不变(53.5 k J/g VS),在0.05-0.11 O3/g VS投加范围时,BMP随臭氧剂量的增大而增加。本论文首次研究和评估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污泥干式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物理预处理方法优于化学法。这是因为超声波等物理预处理方法不仅能促使污泥菌胶团细胞裂解,强化大分子的水解,同时不会改变裂解所释放物质的化学性质,而直接作为后续厌氧消化的底物。此外,由于在一定范围内污泥BMP性能的增加与预处理能耗及药剂成本呈线性相关关系,在实际工程中,预处理技术的应用需要考虑能耗及药剂的成本。(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6-12-01)
姜岩,殷安全,蔡超,夏晓芳,师晓爽[6](2016)在《渗滤液回流次数对秸秆厌氧干式发酵技术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小试规模实验研究了秸秆厌氧干发酵渗滤液回流次数对产气量的影响,比较了发酵过程中氨氮、p H值、挥发性脂肪酸等理化性质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温35℃、接种物与原料的挥发性固体比为0.4:1条件下,发酵57天,回流次数为1、2和4时反应器的产气量显着提升,渗滤液各项理化性质呈现出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6年16期)
陈程[7](2015)在《中小型卧式沼气干式发酵装置控制系统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能源需求加大、生态环境不断改变的趋势下,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成为国务院《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其中沼气就作为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重点工程。而实现沼气工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工作对整个沼气生产环节起着关键作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安全性,简化生产过程。本文以适用于中小型户用沼气的卧式干式发酵装置为研究对象,借助于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结合西门子PLC、变频器、触摸屏等控制元件,研发了该发酵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以实现沼气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并减少人工操作,从而更精确的掌握沼气发酵状况,提高其产气率与安全性,推动我国沼气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沼气干式厌氧发酵工艺进行分析,针对沼气干式发酵装置的控制要求,提出了中小型沼气干式发酵系统的控制方案,包括转筒控制、出料控制、混料控制、提升控制和进料控制的控制功能。(2)对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方案进行分析,列出工作过程中所需采集的数据以及工作注意点,结合这些特点对PLC、触摸屏、变频器、执行元件和传感器主要硬件设备进行了分析选型。并根据所选元件设计了混料装置、进料装置、提升装置、出料装置、转筒装置以及信号灯的系统电路图,确定了PLC输入输出端的接线方案。(3)以PLC作为沼气干式发酵系统的控制核心,确定了变频器和PLC之间的通讯连接。完成了基于模块化的控制系统软件编程,通过人机界面实现对变频器、温度、流量、水阀开闭、电机转速和电机启停的监控。设计完成的触摸屏包括自动界面、手动界面、报警界面、设置界面和历史记录界面系列监控界面。最后进行实验调试,从而实现了整个沼气干式发酵监控系统的自动控制。沼气干式发酵装置控制系统已在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的沼气实验平台中操作使用,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期刊2015-12-01)
陈程,王金丽,郑勇,何真,张窝羊[8](2015)在《沼气干式发酵装置与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沼气干式发酵装置类型中的车库型发酵装置、机械式搅拌装置和推流式发酵装置等各装置的特点,并结合沼气工程相关数据采集元件与方法,分析了基于不同监控系统的上下位机在沼气工程中的应用特点,指出其广泛的研究前景,并提出了沼气工程未来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23期)
李红丽,曹霏霏,王岩[9](2014)在《挥发性脂肪酸对厌氧干式发酵产甲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中温干式厌氧间歇发酵效率,研究了发酵过程中间产物———挥发性脂肪酸对产甲烷的影响。实验分2批进行,第1批在牛粪发酵过程中分别添加乙酸、丙酸和丁酸,第2批发酵添加易产生挥发酸的厨余垃圾混合发酵。结果显示,添加单一挥发酸的发酵过程中,添加丙酸的产甲烷速度较慢,因为丙酸降解生成乙酸的速度较慢,减慢了甲烷的形成;混合发酵过程厨余垃圾产甲烷速度比牛粪快,发酵过程产生2个产气高峰;牛粪和厨余垃圾固体物质含量比在11∶1到5∶1范围内较好,比牛粪单独发酵产气多,产酸高但不酸败,产生的挥发酸主要是乙酸和丙酸,其中比例为7∶1混合发酵的产甲烷速率最大,为4.89 mL/(g VS·d)。实验表明,牛粪厌氧干式发酵过程添加一定量的厨余垃圾可加快挥发酸的产生并提高挥发酸产量,从而提高甲烷的产量,但是总挥发酸长时间超过10 000 mg/L,pH降到不适于产甲烷菌生长的范围时,将抑制甲烷的生成,挥发酸积累导致厌氧发酵酸败。(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王志春[10](2013)在《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混合干式发酵模式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生态学资源再生原理,总结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有针对性地对养殖废弃物和秸秆进行发酵专用的菌种及其制剂进行筛选和研制。通过研制纤维素降解菌ZQF,并利用该菌剂将单独处理的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发酵进行整合混配,作为基础物质进行腐熟发酵。养殖废弃物与农作物秸秆进行腐熟发酵处理,形成蝇蛆和蚯蚓养殖的饲料,生产的蝇蛆和蚯蚓再用于畜禽和水产养殖优质蛋白饲料,养殖蝇蛆与蚯蚓所产生基渣和蚯蚓粪便可作农田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的绿色环保肥料,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效益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12期)
干式发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实验探究了20-100微摩尔浓度H_2O_2作用对施用富含铜的干式发酵床废弃垫料猪粪后铜在土壤-水稻体系中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微摩尔浓度H_2O_2模拟降水处理后,水稻根部铜含量均减少,低浓度H_2O_2处理下水稻根部铜含量减少最为显着,土壤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铜浓度有所减少,而有机结合态铜浓度有所增加,低浓度H_2O_2处理下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铜浓度减少最为显着,有机结合态Cu浓度增加最为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干式发酵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晨,许立峰,董丁硕,曹勇,范文瑞.褐铁矿与固体含量对牛粪秸秆混合厌氧干式发酵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8
[2].余天红,欧阳云,韩振超,侯萌萌,兰砥中.H_2O_2对干式发酵床废弃垫料猪粪农用后铜在土壤-作物体系中迁移转化的影响[J].广东化工.2018
[3].曹亚东,李欣欣,黄振峰,成刚,梁敬福.干式发酵搅拌器流场数值分析及结构参数优选[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8
[4].张健,王亚非,商鹏,强巴央宗.高海拔地区干式发酵床饲养藏猪技术的初步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17
[5].Arun,Lama.不同预处理技术对脱水污泥干式发酵产甲烷性能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16
[6].姜岩,殷安全,蔡超,夏晓芳,师晓爽.渗滤液回流次数对秸秆厌氧干式发酵技术的影响研究[J].山东化工.2016
[7].陈程.中小型卧式沼气干式发酵装置控制系统研发[D].广东海洋大学.2015
[8].陈程,王金丽,郑勇,何真,张窝羊.沼气干式发酵装置与技术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
[9].李红丽,曹霏霏,王岩.挥发性脂肪酸对厌氧干式发酵产甲烷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4
[10].王志春.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混合干式发酵模式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