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底泥再悬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黑臭水体,底泥再悬浮,上覆水,颗粒物粒径
底泥再悬浮论文文献综述
段余杰,刘小宁,陈光耀,张奇琦,周奎宇[1](2017)在《底泥再悬浮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水体黑臭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水体中的悬浮物是水体污染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典型黑臭河流底泥和上覆水构建试验系统,研究底泥再悬浮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底泥再悬浮后,上覆水中颗粒物粒径立即显着升高,上覆水透明度急剧降低至10 cm以下,氨氮质量浓度升高至15~22 mg·L~(-1),氧化还原电位低于-12 m V,溶解氧低于1.1 mg·L~(-1),底层水体溶解氧甚至低于0.2 mg·L~(-1)。这表明底泥再悬浮是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沉降前期,上覆水中颗粒物粒径(D50)随沉降时间延长而显着降低,而在沉降中后期,水柱中各取样点颗粒物粒径稳定在3~4μm(D50)的小粒径水平,维持时间可达20-100 h。随着再悬浮次数增加,水柱恢复澄清的时间延长。底泥再悬浮使水中大粒径颗粒物加速沉降,水体浑浊程度的改善时间缩短,但对致黑的小粒径颗粒物影响较小,与此同时水体褪黑所需时间延长。随着底泥再悬浮-沉降次数的增加,水中硝酸盐氮、磷酸盐、CODCr的质量浓度均显着升高。其中,硝酸盐氮由0.4 mg·L~(-1)升高至0.7 mg·L~(-1),磷酸盐由0.2 mg·L~(-1)升高至1.2 mg·L~(-1),COD_(Cr)由370 mg·L~(-1)升高至524 mg·L~(-1),增幅分别为75%、500%、42%。底泥再悬浮会进一步加剧底泥中污染物向上覆水的释放。(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黄宇波,罗浩,陈隽,毕永红,吕锦刚[2](2016)在《底泥再悬浮对东湖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底泥再悬浮对东湖初级生产力的影响,通过模拟东湖通道施工导致的底泥再悬浮过程,用原位黑白瓶法测量了水体初级生产力,同步测定受试水体的光强、营养盐以及藻类叶绿素荧光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再悬浮底泥含量的增加,水体出现明显的光衰减现象,光强显着降低(P<0.05);总氮总磷浓度升高;藻类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上升;水体呼吸作用显着增强(P<0.05),总初级生产力与净初级生产力先增大后减小。与不含再悬浮底泥的对照组相比,水体再悬浮底泥含量50—100 g/L处理组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相对其他处理组,再悬浮底泥含量200 g/L处理组的初级生产力显着降低(P<0.05),且其净初级生产力为负值。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的底泥再悬浮通过增加水体营养盐含量的方式提高水体初级生产力,较大含量的再悬浮底泥则通过影响水体光强降低初级生产力,该结果确认了东湖通道施工引起的底泥再悬浮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李勇,张振廷,花剑岚,黄漫丽,周超[3](2015)在《排污流速比对河流水体中悬浮物沉降和底泥再悬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数值模拟和水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河道排污口不同排污流速比(R分别为4.5、7.2和9.9)对悬浮物在排污口下游区域沉降和底泥再悬浮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速比的增加,紊动越剧烈,污染云团扩散范围越大,沉降和悬浮作用也越明显。不同流速比情况下,通过底部水平面的沉降通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先增加、后稳定,通量总量随着流速比增大而增加;由于临界起动流速(对应于R=5.8)的存在导致低流速比(R=4.5)情况下再悬浮通量增长缓慢,而中流速比(R=7.2)和高流速比(R=9.9)情况下再悬浮通量增长迅速。由此可见,排污流速对排污口下游区域悬浮物的沉降和底泥再悬浮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谭谈[4](2015)在《不同流速下沉水植物对于底泥再悬浮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底泥再悬浮影响着水生态系统的稳定,而水体流速影响着底泥再悬浮的程度。沉水植物对底泥具有固着作用,对底泥的再悬浮具有再沉降的作用。一方面沉水植物的根对底泥具有固定作用,另一方面沉水植物的茎叶可以降低水体的流速,使得水体的悬浮颗粒物可以再次沉降到底泥中或者附着在沉水植物茎叶的表面。为明确不同流速下沉水植物对底泥再悬浮的抑制效果,以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inn.f.)Royle)和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和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两组受试植物,分别于夏季和冬季,在室内水槽中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在水体流速分别为0,10,20,40,60,80 cm/s,沉水植物生物量为1 kg/m2时,菹草组和苦草组对底泥再悬浮都具有抑制效果,对浊度的抑制率分别为47%~60%,57%~93%;对总氮的抑制率分别为23%~35.8%,31%~47.1%;对总磷的抑制率分别为19.3%~30.6%,19.8%~43%。菹草的抑制效果优于苦草。对照组、菹草组以及苦草组对应的将动未动状态的流速为:20 cm/s、20 cm/s、10 cm/s;对应的少量动状态的流速为:40 cm/s、40 cm/s、20 cm/s;对应的普遍动状态的流速为:60 cm/s、60 cm/s、40 cm/s,菹草和苦草的种植虽然改变了底泥起动状态的流速,但对每种起动状态下水体浊度影响不大。因此,菹草与苦草的种植可以有效的降低底泥再悬浮对水体影响,能有效的固着底泥,对于维持湖泊生态环境的稳定具有良好的效果。(2)在水体的流速分别为0,10,20,40,60,80 cm/s,沉水植物生物量为2 kg/m2时,黑藻组和狐尾藻组对底泥再悬浮都具有抑制效果,对总悬浮固体含量的抑制率分别为68%~85%,33%~50%;对浊度的抑制率分别为71%~83%,30%~52%;对总氮的抑制率分别为53%~57%,26%~31%;对总磷的抑制率分别为39%~51%,16%~36%。黑藻的抑制效果优于狐尾藻。对照组、黑藻组以及狐尾藻组对应的将动未动状态的流速为:40 cm/s、40 cm/s、20 cm/s;对应的少量动状态的流速为:60 cm/s、60 cm/s、20 cm/s;对应的普遍动状态的流速为:80 cm/s、80 cm/s、40 cm/s,黑藻和狐尾藻的种植虽然改变了底泥起动状态的流速,但对每种起动状态下总悬浮固体含量以及水体浊度影响不大。因此,黑藻与狐尾藻的种植可以有效的降低底泥再悬浮对水体影响,能有效的固着底泥,对于维持湖泊生态环境的稳定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5-04-01)
孙玮玮,胡蓓蓓[5](2014)在《河口区底泥中重金属再悬浮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重金属在全球主要河口区再悬浮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过程进展,并概述了用实验室模拟再悬浮的方法来判别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的进展。(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4年11期)
王道增,周旭,朱红伟,程鹏达,钟宝昌[6](2014)在《再悬浮底泥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分层释放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环形水槽实验,该文研究了水流条件和含沙量对悬浮泥沙污染物在水体中动态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泥沙污染物的分布和流速及泥沙浓度有着"亦步亦趋"的紧密关系,流速变化和泥沙浓度变化能明显地改变水体中污染物的释放特征。水流流速是改变水体污染物浓度分布的主要动力因素,水槽中清水和挟沙水流在流速的垂向分布上有着显着的不同,挟沙水流靠近水表面的流速比平均流速更大,近底流速更接近于平均流速。在一定的水力条件和含沙量条件下,悬浮黏性泥沙在水体中存在明显的分层结构,浓度突变点在水深的叁分之一处,并随深度向水面及水底变小。污染物的垂向分布形成略滞后于泥沙浓度分层和水流流速分层,且污染物的垂向浓度分布更加均匀。水流的流速越大,泥沙污染物的分布随着深度的变化差异也越大;水体的含沙量越大,泥沙污染物的垂向分布越趋向于均匀。(本文来源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期刊2014年05期)
胡国毅[7](2014)在《沉水植物对水流及底泥再悬浮特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道中的沉水植物能够有效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防止水土流失,起到美化环境、固滩固岸的作用。但沉水植物改变了原有河道的水流结构及底泥再悬浮特性,使河道水力学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前人对含沉水植物河道的水流及底泥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采用天然的沉水植物开展试验研究的并不多见,对这种特殊而复杂的水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研究成果对指导开展河道生态修复及环境保护等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含植物河道水流特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天然的沉水植物-苦草在水槽中进行了系列模拟试验,利用先进的叁维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对不同工况下的水流参数进行了测量,采用自制微扰动虹吸采样器取水样,利用浊度仪器测量试验水槽上覆水浊度的变化,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对比分析了无沉水植物和含沉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对水流及底泥再悬浮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表明:(1)沉水植物明显改变种植区的水流流速及紊动特性,减小河道底部切应力;上覆水浊度变化值亦表明试验条件下沉水植物可一定程度上抑制河道底泥再悬浮。(2)横向种植间距对水流特性影响明显,间距越小,近底流速减速效应越明显,更有利于减小底部水流紊动效应,抑制底泥再悬浮;纵向种植间距对水流特性影响程度不及横向间距,但沉水植物段上覆水浊度随纵向种植间距增大仍有所增大,这表明纵向种植间距对底泥再悬浮也有一定的影响。(3)随着弗汝德数的增大,种植沉水植物前后流速分布曲线差异性增大;不同弗汝德数条件下,紊动强度最大值、紊动能最大值、雷诺应力最大值的大多数位于植物顶部附近;种植密度增大,可明显降低底部紊动能和底部切应力,对底泥再悬浮的抑制效果较明显。(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期刊2014-06-01)
王晓慧,毕春娟,韩景超[8](2014)在《再悬浮过程中河流底泥PAHs的迁移与释放》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再悬浮模拟(particle entrainment simulator,PES)装置模拟了河流底泥在受到上层扰动力后的再悬浮过程.结果表明,沉积物性质如粒径组成及PAHs含量对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中PAHs的释放影响显着.再悬浮过程中上覆水体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solids,TSS)含量与颗粒态PAHs之间存在极显着相关关系.切应力对再悬浮过程中PAHs释放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单位体积的颗粒态PAHs随切应力增大而增大;另一方面,悬浮颗粒上PAHs的富集效应随切应力增大而减弱,是由于切应力强烈导致吸附作用弱的大颗粒进入水体.上覆水体中的PAHs总量在一段时间上升后于120 min或240min趋于稳定,而颗粒态与溶解态之间具有良好响应.高低环PAHs释放行为差异显着,由于中高环PAHs的疏水性,上覆水体中检测到的多为3~4环个体.(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王超,张微敏,王沛芳,雷阳,郑莎莎[9](2014)在《风浪扰动条件下沉水植物对水流结构及底泥再悬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太湖底泥在风浪条件下的再悬浮及其与上覆水体之间污染物的释放扩散特性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水生植物的影响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在鼓风式环形水槽种植天然沉水植物苦草,利用叁维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研究水流特性,用悬浮颗粒物SPM质量浓度表征底泥再悬浮量,分析不同风速条件下沉水植物水流结构的变化及对底泥再悬浮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大风(8.78m/s)、中风(5.95 m/s)、小风(3.21 m/s)扰动作用下,对照组水槽中水流结构均服从指数分布,且距离水体表层10 cm以内区域流速受风速的影响最明显,垂向变化梯度最大,随水深增加,变化梯度逐渐减小。试验组有沉水植物的水槽水流流速均小于对照组流速,水流结构明显改变,植物有效高度内流速变化缓慢,大、中、小风情况下分别稳定在0.7 cm/s、1.5 cm/s、2.1 cm/s左右;植物层以上区域流速变化梯度则较大,特别是在中风情况下,从1.7 cm/s增加到9.35 cm/s,增加了4.5倍。同时,沉水植物对底泥再悬浮有显着抑制作用,上覆水悬浮物质量浓度降低了90%以上,并最终保持在6.3~13.3 mg/L的低质量浓度状态。(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郭辉,黄国兵[10](2013)在《水生植物、水流及底泥再悬浮耦合影响规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完整的水体概念包括上覆水、底泥以及水生植物等各种环境条件,水生植物、水流和底泥再悬浮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是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耦合演变过程。从水生植物对水流的影响、水流对水生植物的影响、水生植物对底泥再悬浮的影响3个方面,分析了水生植物、水流及底泥再悬浮耦合影响规律方面的研究进展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包括:①基于人工模拟水生植物影响下的水流特性研究成果较丰富,而天然水生植物生物形态特性与水流、底泥再悬浮之间的定量影响研究尚需深入开展;②常规或极端水文事件影响下的水生植物生长繁殖过程与水流、底泥再悬浮之间的定量影响研究成果较少;③多种天然水生植物群落生物特性与水流、底泥再悬浮之间的定量影响研究尚有待推进。(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3年08期)
底泥再悬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底泥再悬浮对东湖初级生产力的影响,通过模拟东湖通道施工导致的底泥再悬浮过程,用原位黑白瓶法测量了水体初级生产力,同步测定受试水体的光强、营养盐以及藻类叶绿素荧光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再悬浮底泥含量的增加,水体出现明显的光衰减现象,光强显着降低(P<0.05);总氮总磷浓度升高;藻类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上升;水体呼吸作用显着增强(P<0.05),总初级生产力与净初级生产力先增大后减小。与不含再悬浮底泥的对照组相比,水体再悬浮底泥含量50—100 g/L处理组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相对其他处理组,再悬浮底泥含量200 g/L处理组的初级生产力显着降低(P<0.05),且其净初级生产力为负值。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的底泥再悬浮通过增加水体营养盐含量的方式提高水体初级生产力,较大含量的再悬浮底泥则通过影响水体光强降低初级生产力,该结果确认了东湖通道施工引起的底泥再悬浮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底泥再悬浮论文参考文献
[1].段余杰,刘小宁,陈光耀,张奇琦,周奎宇.底泥再悬浮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7
[2].黄宇波,罗浩,陈隽,毕永红,吕锦刚.底泥再悬浮对东湖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16
[3].李勇,张振廷,花剑岚,黄漫丽,周超.排污流速比对河流水体中悬浮物沉降和底泥再悬浮的影响[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谭谈.不同流速下沉水植物对于底泥再悬浮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
[5].孙玮玮,胡蓓蓓.河口区底泥中重金属再悬浮的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14
[6].王道增,周旭,朱红伟,程鹏达,钟宝昌.再悬浮底泥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分层释放特征[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4
[7].胡国毅.沉水植物对水流及底泥再悬浮特性影响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4
[8].王晓慧,毕春娟,韩景超.再悬浮过程中河流底泥PAHs的迁移与释放[J].环境科学.2014
[9].王超,张微敏,王沛芳,雷阳,郑莎莎.风浪扰动条件下沉水植物对水流结构及底泥再悬浮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
[10].郭辉,黄国兵.水生植物、水流及底泥再悬浮耦合影响规律研究进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