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人化影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摄影艺术,个人化影像,个人化传播
个人化影像论文文献综述
王承砚[1](2008)在《从“个人化影像”到“个人化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网络和数码相机的普及,一种极具个性化的摄影影像在国内悄然兴起,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这种“个人化影像”开始凸显其影响力和渗透力。作为新媒体(主要是WEB2.0)上新人类(主要是“80后”)的一种新的摄影艺术形式、传播符号、文化现象,个人化影像有其独特的成因和时代意义:从摄影艺术形式的角度而言,个人化影像是对传统摄影技法的继承和颠覆,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效果;从传播角度而言,个人化影像是对现实空间的情感式的主观反映,并且从某些程度上体现了传播渠道最前沿的融合特性;从文化角度而言,个人化影像更是体现了新一代中国青年的对传统“话语权”的“争夺”。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在进行问卷调查之后,糅合艺术学、传播学、社会学、符号学等不同视角,深入“个人化影像”本体及其扩展层面,对拍摄“个人化影像”这种行为,对“个人化影像”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这种传播符号进行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就目前我国社会而言,以“80后”青年为代表的新的社会群体已经出现并逐步融入主流社会群体:与此同时,新的媒介也在不断涌现,各种媒介的融合已经逐步加快脚步,无论是传统和现代还是技术与思维,都在不断的进行继承、颠覆、消解、融合。在这样的前提下,个人化影像作为其中的一张“试纸”,可以给予我们一些启示。依靠这些启示,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这种艺术形式和作品,也可以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其背后的创作者们——即将成为主流社会群体一部分的“80后”青年;甚至,它还暗示出了媒介融合的发展方向——个人化传播时代的到来。(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8-06-30)
吴东永[2](2007)在《准个体时代的小人物与大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90年代以来,社会语境的变化使得对宏大历史的叙述陷入困境,时间的形而上意义遭到解构。在电影的书写中,个人化历史影像突显出来,主体性的介入使得历史显现出更多的生命性,沟通着现实和历史的意义联系。小人物如何面对大历史,大历史如何介入小人物的生命,以及如何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则是问题的焦点所在。本文认为90年代自身并不是一个大时代,而是一个文化准备期和精神过渡期,具备了“个体文化时代”的某些属性,尚未具备“个体文化时代”的本质特征,因此称之为“准个体时代”。同时,本文以新历史主义为立足点,通过对90年代以来历史影像的描述,来考察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年代历史与当下个体处于怎样的互动关系中,这是因为新历史主义打破了关于历史的宏大叙事,冲破了种种形而上的历史观念的迷雾,打通了历史与个体的关联,把个体叙事推到了前台本文首先在第一章中以新历史主义为理论基点,从个人化的角度进入对准个体时代历史影像的整体考察,描绘出这个时期历史影像的整体转型特征,即可写性、个人化、平民性。接着,在第二章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代人对历史的态度,以及历史对当代人的意义所在上,分别从娱乐、怀旧、沉思叁个角度分析个体是如何以及应当如何面对大历史的问题,细致地梳理电影文本中对历史的书写方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态度和历史观念,指出其优点和不足。最后一章通过对个体与整体、民族化与现代性等问题作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论述,同时尽力对欧美各国尤其日韩的历史影像作一个比较研究,寻找可供借鉴的书写方式,以求为当前中国的历史影像创作和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考。(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7-06-03)
林小彬[3](2007)在《小城镇影像与个人化历史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都市影像纵横的影坛,贾樟柯却始终把目光投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内陆小城,并用影像实践纪录了变革中的小城风貌。贾樟柯通过十几年的影像努力,其作品独特的表现对象和美学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小城镇作品体系。贾樟柯由于自身独特的小城镇成长经历,所以在进行影像创作时把镜头对准了界于城乡之间的中国小城,把长期被遮蔽的小城镇中小人物的生存现实搬上了银幕,丰富了中国电影的表达对象,开拓了新的电影空间,还原了现实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贾樟柯通过声音和色彩等电影元素的应用完成了小城镇空间的银幕建构,呈现出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小城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与五彩缤纷的都市景观和先锋时尚的都市文化不同,小城因为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传统文化,因而也呈现出别样的风彩。社会在变化,小城也在发生巨大的变迁,贾樟柯用具有个人化历史记忆特征的影像纪录了小城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变化,并呈现了社会转型中小城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困惑。贾樟柯电影以独特的方式对中国的现实进行反思。本文以内部的文本分析为主,辅之以外部的社会历史研究,采用内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贾樟柯电影的独特价值。(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李启军[4](2005)在《DV电影:影像的“个人化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将DV电影的本质特征概括为“个人化写作”,并进而阐述了“个人化写作”的内涵、DV电影“个人化写作”的技术、经济基础及其美学原则。(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6期)
李敏州[5](2003)在《个人化的影像创作新时代即将来临》一文中研究指出依稀记得好几年前,那时互联网刚开始流行个人电子杂志,不少网站都提供了“个人办杂志”的功能。只要上网去注册一个帐号,就能创立一份属于自己的杂志。互联网的特性正在于这种“平民化”。也因此当时就已让人隐约感觉到“个人出版”时代的来(本文来源于《办公自动化》期刊2003年07期)
个人化影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90年代以来,社会语境的变化使得对宏大历史的叙述陷入困境,时间的形而上意义遭到解构。在电影的书写中,个人化历史影像突显出来,主体性的介入使得历史显现出更多的生命性,沟通着现实和历史的意义联系。小人物如何面对大历史,大历史如何介入小人物的生命,以及如何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则是问题的焦点所在。本文认为90年代自身并不是一个大时代,而是一个文化准备期和精神过渡期,具备了“个体文化时代”的某些属性,尚未具备“个体文化时代”的本质特征,因此称之为“准个体时代”。同时,本文以新历史主义为立足点,通过对90年代以来历史影像的描述,来考察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年代历史与当下个体处于怎样的互动关系中,这是因为新历史主义打破了关于历史的宏大叙事,冲破了种种形而上的历史观念的迷雾,打通了历史与个体的关联,把个体叙事推到了前台本文首先在第一章中以新历史主义为理论基点,从个人化的角度进入对准个体时代历史影像的整体考察,描绘出这个时期历史影像的整体转型特征,即可写性、个人化、平民性。接着,在第二章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代人对历史的态度,以及历史对当代人的意义所在上,分别从娱乐、怀旧、沉思叁个角度分析个体是如何以及应当如何面对大历史的问题,细致地梳理电影文本中对历史的书写方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态度和历史观念,指出其优点和不足。最后一章通过对个体与整体、民族化与现代性等问题作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论述,同时尽力对欧美各国尤其日韩的历史影像作一个比较研究,寻找可供借鉴的书写方式,以求为当前中国的历史影像创作和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人化影像论文参考文献
[1].王承砚.从“个人化影像”到“个人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吴东永.准个体时代的小人物与大历史[D].浙江大学.2007
[3].林小彬.小城镇影像与个人化历史记忆[D].福建师范大学.2007
[4].李启军.DV电影:影像的“个人化写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5].李敏州.个人化的影像创作新时代即将来临[J].办公自动化.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