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成形极限论文-王建勋

应力成形极限论文-王建勋

导读:本文包含了应力成形极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成形极限,厚向应力,屈服准则,失稳准则

应力成形极限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勋[1](2019)在《涉及厚向应力的板料成形极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成形极限图是评定金属板材料成形性能最直观的形式,在金属塑性成形领域具有绝对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理论成形极限图(FLD)是基于平应力条件所建立的,但是对于很多塑性加工工艺来说,厚度方向的应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FLD描述材料的极限应变,精确度就会大大降低。对于迅速发展的板料成形行业,新的材料、新的加工工艺层出不穷,对板料加工的精度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更加完整的成形极限图,即考虑到厚向应力的FLD研究已经非常迫切。本文基于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C-H和MMFC失稳理论,考虑厚向应力的影响,求解理论成形极限曲线。计算过程中,将厚向应力为恒定的厚向应力和在板料变形过程中诱发的厚向应力两种形式进行考虑,讨论了两种不同形式的厚向应力对理论成形极限图和成形极限应力图的影响。分析了引入厚向应力后材料性能系数对成形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向应力的引入会改变其对FLD影响的敏感性。对胀形实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证实了板料在变形过程中必然会诱发厚向应力,对课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应用材料TRIP780、304不锈钢、AA5182铝合金和57540铝合金对引入厚向应力后的理论成形极限曲线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引入厚向应力后的成形极限图会更加吻合实验数据,证实了考虑到厚向应力求解成形极限的必要性。M-K失稳准则是目前求解理论成形极限曲线应用最为广泛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板料在初始状态存在一个初始厚度不均,失稳正是从这个凹槽处出开始。本文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提出在一些表面足够光滑的材料中,初始厚度不均并不是引发料发生破坏的最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材料形状细微的不规则或者加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其内部应力不均匀,正是这个应力不均引发了材料最终的破坏。针对此思想,修正M-K理论为初始应力不均,讨论了初始应力不均度对FLD的影响,并基于修正的M-K理论,引入恒定的厚向应力,研究其对FLD影响;最后通过材料TRIP780、304不锈钢,验证其精度。(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19-05-17)

阎昱,王建勋[2](2019)在《基于C-H失稳准则下恒定厚向拉应力对板料成形极限的影响及其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板料在变形过程中,厚向应力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在研究板料成形极限时,将厚向应力引入考虑会更加符合实际成形条件.本文根据C-H理论,在Swift本构方程模型下,基于Hosford屈服准则,进行成形极限理论计算.分析了引入厚向应力后,厚向异性系数、应力指数对成形极限的影响变化,其结论为厚向拉应力的引入,增大了应力指数a值对成形极限影响的敏感性,降低的厚向异性系数r值对成形极限影响的敏感性.并得出,当考虑厚度方向拉应力时,成形极限曲线变得更低.最后,选用两种钢系列材料TRIP780和304钢进行理论与实验验证,其结果显示,对于材料TRIP780和304钢,考虑厚向应力后的成形极限曲线与实验数据吻合度更高.(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阎昱,王建勋,鄂宏伟,周伟,莫莉花[3](2017)在《基于C-H失稳准则包含厚向应力的理论成形极限图》一文中研究指出成形极限是金属板材成形领域中重要的性能指标和工艺参数。成形极限图(Forminglimit diagram-FLD)是判断金属板材料塑性成形成功与失败的一个重要判据。成形极限图的准确获得与应用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针对FLD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应用CH理论,在Swift本构方程模型下,基于Hosford屈服准则,进行成形极限理论计算。通过计算,得出考虑厚向应力时成形极限图的变化趋势,同时与不考虑厚向应力时的成形极限图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当考虑厚度方向拉应力时,成形极限图变得更低。(本文来源于《创新塑性加工技术,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第十五届全国塑性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七届全球华人塑性加工技术交流会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10-13)

R.SAFDARIAN[4](2016)在《基于应力成形极限图的6061铝合金成形特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成形极限图准则和韧性断裂准则两个数值准则对6061铝合金的成形特征进行预测。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所得成形极限图和冲头力-位移图进行对比。采用Hecker半圆形冲头计算实验成形极限图。将实验成形极限图转化为成形极限应力图并导入Abaqus软件中对样品的缩颈进行预测。将成形极限应力图预测结果与实验所得成形极限应力图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韧性断裂准则对6061铝合金成形极限图和成形极限应力图的预测精度较高。冲头的力-位移图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6年09期)

周里群,何鹏程,龙文宝[5](2014)在《基于应力成形极限镀镍钢带的合理压边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RG2000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镀镍钢带进行冲压试验,研究了镀镍钢带在不同压边力下的成型性能。并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FLSD判据对此过程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该镀镍钢带较合理的压边力范围是1 200 N~1 300 N,当压边力为1 100 N时,容易产生起皱的缺陷,相反,当压边力达到1 400N时,镀镍钢带板很容易产生开裂的失效。(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龙文宝[6](2013)在《镀镍钢带的应力成形极限图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镀镍钢带是典型的复合材料层合板,通过在基体表面电镀镍涂层,从而对基体薄板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基体的耐腐蚀性、耐磨性,或者改善基体的其它特殊性能。镀镍钢带被普遍地应用于高性能电池、电动工具、汽车零部件等诸多行业。但是,镀镍钢带一般都需要进行冲压成形加工,才能成为可以使用的产品。如果不提前分析镀镍钢带的冲压成形性能,盲目地进行冲压加工。这将导致镀镍钢带的利用率低、产品不合格率高、耐磨性差、耐腐性不好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怎样快速准确地分析预测其冲压成形性能,已是镀镍钢带成形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以往,通常采用成形极限图(Forming Limit Diagram,FLD)对板料成形性能进行研究,然而,FLD受加载路径影响很大。相反,应力成形极限图(Forming Limit Stress Diagram,FLSD)与加载路径无关。本文将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实验验证这叁种方法相结合,结合FLSD和FLSD损伤准则对镀镍钢带的成形性能开展了一些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采用Hill48屈服理论和分散性失稳理论推导了镀镍钢带的FLSD理论计算模型,通过引用和分析相应的实验数据,检验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2)应用这种FLSD理论模型计算了镀镍钢带在不同基体厚向异性条件下的FLSD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基体的厚向异性越大,镀镍钢带的冲压成形性能越好。(3)采用FLSD失效判据对镀镍钢带的冲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有限元模拟的结果表明:若压边力太小,容易导致起皱的失效,若压边力太大,容易导致开裂的失效。本文针对特定的电池用镀镍钢带进行了冲压模拟,得到了镀镍钢带较合理的压边力范围是1200N~1300N。(4)设计了实验装置,并应用该套装置完成了镀镍钢带的冲压实验。该实验很好地检验了理论计算结果和仿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3-06-01)

崔晓磊,王小松,苑世剑[7](2013)在《法向应力对板料成形极限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板料成形过程中应力状态对板料(板材和管材)的成形极限有很大影响,通过对板料施加法向应力可以提高板料的成形极限。文章综述并分析了法向应力对板料成形极限影响的理论模型、有限元模型以及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理论模型方面的主要进展,是根据经典塑性失稳理论和M-K理论,建立了考虑法向应力影响的成形极限理论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法向应力对板料成形极限的影响;有限元分析的主要进展,是在韧性断裂准则的基础上,利用体单元建立了考虑法向应力影响的数值模型;有关实验研究方面只是初步的探索,还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影响法向应力提高板料成形极限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张树艳,马叙,王志华,杨继宏,杨全禄[8](2013)在《冷轧深冲板应力成形极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极限应力构成的成形极限应力图(FLSD),不依赖加载应变路径,是目前冷轧深冲板成形研究的热点。该文以SPCEN-SD和DC04两种深冲级别的冷轧薄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刚模胀形试验获得成形极限应变图(FLSD),根据Hill48准则下的应力应变转换方程构建FLSD图。研究不同应变硬化指数n、塑性应变比r和强度系数K对FLSD图的影响,得到SPCEN-SD和DC04两种冷轧薄板FLSD的成形极限应力图,根据n值、r值和K值的变化情况,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重型机械》期刊2013年02期)

方刚,刘清俊,雷丽萍,曾攀[9](2012)在《基于应变和应力的1060铝合金板成形极限比较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线性和非线性应变路径的板料成形实验,研究1060铝合金的成形极限图(FLD)和成形应力极限图(FLSD)。利用Stoughton方法,基于板料成形实验中测得的应变数据,计算得到了FLSD。结果表明:对于1060铝合金板料,FLD与应变路径是相关的,而FLSD对应变路径却不敏感,所以FLSD可以很方便地作为多道次板料成形的极限准则。通过对比Hill’s48,Hill’s79和Hosford非二次式3种材料屈服准则,分析了它们从FLD到FLSD转换对应力计算的影响,Hosford非二次式屈服准则更适合1060铝合金的FLSD计算。通过与单向拉伸实验数据的比较,材料硬化准则中Voce硬化准则比Swift准则更适合该材料。在MATLAB上开发了由应变到应力的计算以及FLD和FLSD显示的程序,通过输入实验中测得的应变数据可以得出FLD和FLSD。(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2年S2期)

王海波,万敏,阎昱[10](2012)在《流动应力-应变关系对5754O铝合金板成形极限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合理描述单向拉伸试验曲线,给出了一种修正的Swift型流动应力—应变关系。基于两种流动应力—应变关系,采用Yld2000-2d屈服准则计算5754O铝合金板的成形极限应变图(FLD-strain)。通过对比理论和实验结果,发现基于修正的Swift型的应力—应变关系所计算的FLD-strain能够合理地描述实验结果。虽然常用的Voce型应力—应变关系能够精确地描述均匀变形阶段的变形行为,但基于该应力—应变关系计算的FLD-strain明显低于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板料的强化率越高则相应的成形极限也越高。为了描述板料在非均匀变形阶段的变形行为和成形极限,建议了一种用于确定合理的流动应力—应变关系的方法。(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2年10期)

应力成形极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板料在变形过程中,厚向应力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在研究板料成形极限时,将厚向应力引入考虑会更加符合实际成形条件.本文根据C-H理论,在Swift本构方程模型下,基于Hosford屈服准则,进行成形极限理论计算.分析了引入厚向应力后,厚向异性系数、应力指数对成形极限的影响变化,其结论为厚向拉应力的引入,增大了应力指数a值对成形极限影响的敏感性,降低的厚向异性系数r值对成形极限影响的敏感性.并得出,当考虑厚度方向拉应力时,成形极限曲线变得更低.最后,选用两种钢系列材料TRIP780和304钢进行理论与实验验证,其结果显示,对于材料TRIP780和304钢,考虑厚向应力后的成形极限曲线与实验数据吻合度更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应力成形极限论文参考文献

[1].王建勋.涉及厚向应力的板料成形极限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

[2].阎昱,王建勋.基于C-H失稳准则下恒定厚向拉应力对板料成形极限的影响及其验证[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9

[3].阎昱,王建勋,鄂宏伟,周伟,莫莉花.基于C-H失稳准则包含厚向应力的理论成形极限图[C].创新塑性加工技术,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第十五届全国塑性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七届全球华人塑性加工技术交流会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4].R.SAFDARIAN.基于应力成形极限图的6061铝合金成形特征(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6

[5].周里群,何鹏程,龙文宝.基于应力成形极限镀镍钢带的合理压边力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4

[6].龙文宝.镀镍钢带的应力成形极限图研究与应用[D].湘潭大学.2013

[7].崔晓磊,王小松,苑世剑.法向应力对板料成形极限影响的研究进展[J].塑性工程学报.2013

[8].张树艳,马叙,王志华,杨继宏,杨全禄.冷轧深冲板应力成形极限的研究[J].重型机械.2013

[9].方刚,刘清俊,雷丽萍,曾攀.基于应变和应力的1060铝合金板成形极限比较分析(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2

[10].王海波,万敏,阎昱.流动应力-应变关系对5754O铝合金板成形极限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2

标签:;  ;  ;  ;  

应力成形极限论文-王建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