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袱”变成聚宝盆(论文文献综述)
孙雪[1](2020)在《回望“天堂”:“徐水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8年,河北省徐水县因集体化的农田水利建设创造出“徐水经验”,得到毛泽东的青睐,所进行的“共产主义试点”,更一度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焦点,在环境史、革命史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关注和考察。安肃(徐水)县由于西部群山环抱、山土薄瘠,东南临近淀泊、地洼土碱,境内漕、瀑、萍三条河流河身狭小、源短流急,气候寒暑皆烈,降水不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使农业生产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自然条件的有限性,水、旱、风、雹、虫等灾害的频繁发生,都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近代以来,在灾害与战争的消耗中,徐水陷入了深刻而持续的自然与社会危机之中。全面抗战以来,徐水军民更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中共积极介入徐水后,处于游击区的徐水党政军民互助合作坚持生产,使张瑞合作社发展成晋察冀合作社的一面旗帜。解放战争期间,以集体化为导向的生产革命运动进一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贫困与灾荒的历史包袱,“组织起来”成为人民的选择。围绕农业生产,徐水的党政军民开展起生产救灾、互助合作,走上了“大家发财、共同富裕”的集体化道路,使大规模的群众性集体化劳作成为可能。1957年冬—1958年春,徐水县通过全县统一规划领导,实现了水利化。经过陈正人的总结,“徐水经验”初步形成。1958年3月成都会议上毛泽东批示“徐水的经验普遍推广”,徐水成为领导大跃进的先进典型而受到全国瞩目。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徐水开展起全县范围的“劳动大协作”和“全民食堂化”,呈现出“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特征,被盛赞为共产主义性质的萌芽。伴随着毛泽东视察徐水,“徐水经验”得到质的提升与固化,其核心“三化”在北戴河会议上作为“人民公社”的特征而内化、泛化到全国;暴得大名的徐水则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开展起“共产主义试点”的实践,出现许多过火行为,遭到“冷处理”而黯淡收场。当然,“共产主义试点”的失败不足以否定徐水人民的浩大实践,对“徐水经验”的考察则有助于理解中共前三十年的集体化理想传承与变迁。
向本贵[2](2020)在《两河口》文中研究说明一两河口村的名声真正响亮起来,是这年年底两河口村差点就被评为龙坪县最美示范村了。村支书兼村主任丁有旺从县里开会回来,先是召开群众大会,高喉咙大嗓子地说,已经进入了终评,就差一点点,那块最美示范村的牌子就给捧回来了。虽然遗憾也值得高兴啊,全县不知多少美丽村寨想争那个示范村的荣耀。过后,又让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万隆使出看家
李攀[3](2019)在《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文中认为近代意义上的合作运动源于西方,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合作社的思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从1844年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成立至今,合作社的发展历经一个半世纪。在这一长期历史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合作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论断,成为指导合作社发展的科学指南。二十世纪初叶,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时,合作思想作为一种“救世”学说被引入中国,中华大地上各种政治势力、各类社会团体出于各自目的,曾试办过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共产党与合作社渊源颇深,中共自诞生伊始就把发展合作社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1922年9月,毛泽东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从此合作社的种子开始在各个革命根据地生根发芽,其中,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陕甘宁边区的南区合作社是其典型代表,也是供销合作社的雏形。1950年7月,组建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全国的供销、消费、手工业等合作社具体业务。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那时起,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也经受了不少挫折。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它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左”的观念的影响,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曾发生过多次改变,经营管理机构也屡遭撤并,和国营商业“三分三合”,尽管如此,其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办社宗旨始终没有变化,即便在“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左”的错误的影响下,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依然坚守岗位,为稳定农业、发展生产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供销合作系统进行了改革,一度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遭遇经营困境,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90年代中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得以重建,供销合作系统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一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引领未来。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决策层对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认识过程、决策过程,考察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探究供销合作社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正在进行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镜鉴和参考。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难点等基本情况。第一章,回顾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建国前中共领导合作社的历史进行归纳,勾勒出供销合作社萌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轨迹。第二章,主要研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重点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梳理供销合作社发展方针的演化、确立过程。研究供销合作社超常规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具体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供销合作社落实“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做法举措及成效。探讨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村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过程。第四章,探究“大跃进”期间,供销合作社所有制性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研究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之后,供销合作社被“下放”为人民公社“供销部”的实际影响。研究中央恢复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和实际效果。第五章,研究文革对供销合作社造成的严重损失。探讨文革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为稳定农业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六章,研究探讨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效果。对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进行总体评价。第七章,探究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陷入经营困境的具体原因。研究供销合作系统摆脱困境的历史过程。第八章,对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总结党领导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经验。
叶舟[4](2019)在《叶舟“丝绸之路三部曲”之敦煌本纪(第三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卷二十二印光法师的突然造访,比头顶上的月亮出血,更让人意外。梵义策马跑了一程,已是大汗淋漓,不由得慢了下来。管家苏食骑着另一匹马,追撵而至。苏食一番绍介,说约摸吃夜饭时,家里的门被叩响了,丫鬟去应门,见一老一少站着,手里捧着食钵,便以为是坊外的乞丐。收秋前后,自新疆和河西一线跑来的乞丐不在少数,敦煌人少粮多,容易活命,谁也不嫌弃谁。
李琦[5](2018)在《上海接财神习俗及仪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中国的财神信仰日渐升温,接财神已成为道观、寺庙新年期间的一项重要宗教活动。本文在民俗学视域下,对接财神习俗及仪式加以考察,通过梳理地方志、竹枝词、小说、宝卷、近现代报刊等历史文献,厘清上海财神信仰传入时间及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根据对四个宗教场所接财神仪式的调查,分析其基本状况及特色活动,剖析接财神习俗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本文所讨论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上海财神信仰的传入和流行,主要阐述了五路财神的前身——吴越地区的路头神及其传入上海后的信仰概况,介绍了近代上海信奉的主要财神;二、上海接财神习俗的演变轨迹,主要梳理了上海接财神习俗的历史脉络,分流行期、由盛转衰期、恢复兴盛期三个时间段进行历时性考察,勾画上海财神信仰的发展演变轨迹;三、在实地调查基础上考察上海城隍庙新年财神开光仪式,从世俗和神圣二元结构的角度阐述城隍庙接财神仪式;四、对浦东崇福道院接财神仪式加以分析,讨论香头作为“财神”代言人的角色定位和《财神经》的文本内容;五、描述上海财神庙的接财神仪式,重点对财神灯的供养现状、三月十五财神圣诞加以概述分析;六、对上海玉佛寺迎财星法会进行过程阐述,分析法会中的撞钟仪式,并对佛道二教接财神仪式进行比较;七、上海接财神习俗的文化分析,分别对接财神习俗隐含的财富观、接财神习俗体现的生活理想、接财神习俗体现的文化心理等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施静[6](2018)在《南通土布服饰研究》文中认为南通土布服饰是江苏南通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服饰之一,是以包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通色织土布与蓝印花布在内的土制纺织品为原材料的传统土布服饰。秉承中国传统汉服饰文化精髓,融入南通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在与区域人群意识与情感的融合中,南通土布服饰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审美取向、民俗特征和艺术形式。中国汉服饰研究多数集中于汉族服饰整体的评述上,地方性的平民服饰用布虽有研究但也多数从纺织制造的角度进行研究。至于南通地域平民的服饰研究也只在南通土布研究中零星有所涉及,缺乏系统的研究。基于这种研究现状,笔者针对南通土布服饰展开相关的探讨。本文以南通话为方言的人群流传下来的传统土布服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史籍、资料、土布研究的相关成果等进行分析,集中对口操南通方言的老南通群体居住的集中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参与当地人相关的仪式活动,调研本地相关博物馆藏,对南通土布服饰的历史渊源、民俗遗风、服饰形制、工艺遗存、审美文化,思维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南通土布文化的物态、行为、精神的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对南通地方政府所推崇的文化产业经济有着积极现实意义。论文研究的内在联系如下。(1)对南通土布服饰存在的“文化生态”1进行研究与分析。论文通过对南通地理自然条件,成陆历史进行梳理,对南通特有的亚文化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对于南通土布服饰用布的历史、品类和用途进行了脉络整理,并对南通地区的民俗文化遗风进行了田野调研和资料整理。对南通土布服饰文化存在的社会历史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物质基础进行系统的梳理,为后续研究打好铺垫。(2)论文就南通土布文化的物态形态进行研究。一方面,通过田野采风和博物馆调研,对遗存的土布服饰进行分类整理,并参考汉服研究的服饰服制中首服、主服、足服体系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具有南通特色的土布服制体系。探讨了南通以巾帕为主形式的土布首服,以褂子、长袍子、马褂子、襦裙与围裙、1-2-3裤子为代表的土布主服,以及不同鞋口形状和装饰特色的土布鞋,并进行实物特征说明。此外还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服饰和包袱饰品进行了阐述。另一方面,就土布服饰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归纳出了民间制作技艺遗存要点,并解析了和尚领襁褓衫裤工艺、女式土布单衣、土布鞋纳底与上帮工艺要点,基本涵盖了典型土布服饰的工艺要点。并对土布服饰纹样进行了归纳总结。(3)论文就南通土布文化的行为形态进行研究。通过田野考察和民间采风,结合地方民俗文献对相关的南通地区民俗进行整理与分析,整理出婴幼儿服饰中的民俗、服装裁剪缝制民俗、婚庆中的服饰民俗、丧葬中的服饰习俗等服饰文化现象,并记录了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服饰行为,包括穿衣搭配、服饰礼仪、服饰裁剪与制作等。(4)论文就南通土布服饰文化的精神形态进行研究。在土布服饰文化精神形态的研究中着重于从人对服饰的审美与象征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论文结合土布服饰所在的“生态场”进行分析,分析了服饰审美形成的客观因素,提炼出南通土布服饰审美特征。通过对服饰文化的物态象征与行为象征所带来精神需求满足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分析其思维模式与根源。借助中国象征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对南通土布服饰中的象征现象进行特征提炼,并论证了土布服饰文化表层象征系统和象征深层系统,厘清了土布服饰物质、行为与精神形态三者之间的关联,揭示了服饰文化精神形态产生的机制和内在关系。(5)论文就南通土布服饰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分析了以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进行南通土布服饰文化传承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以产品开发案例实践论述了借用“文化基因”原理实现文创产品开发的设计方法与途径;并对文创产品开发中文化基因的保留量、消费者本原需求中的矛盾、特色区域文化元素保留、文创产品的实用价值与体验价值进行了探讨。
邹滋源[7](2018)在《探析徽州糕饼模艺术及其在织物上的转化应用》文中提出徽州糕饼模艺术是徽州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与工艺美术价值,并且在模印工艺上与传统织物印花模印工艺有着极为相似的一面。前期通过资料的收集与归纳了解糕饼模的起源与发展,结合徽州的地域文化特色对徽州糕饼模的模印型制分类、制作工艺、使用形式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然后重点以艺术设计的角度对徽州糕饼模的图案进行了深入的分类剖析。最后探寻徽州糕饼模模印工艺与织物印花工艺的相似之处,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索糕饼模模印至织物印花模印的转化,从而实现糕饼模模印图案至织物印花图案的转化应用。无论是徽州糕饼模艺术还是传统织物印花艺术都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弘扬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与手工艺,并且提倡“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背景下,探析传统手工艺之间的转化融合设计应用是一种对传统手工艺创新性的复兴、传承与保护方法。对实现徽州糕饼模模印艺术至织物印花模印艺术转化的研究,不仅是为了复兴、传承与保护徽州糕饼模艺术,同时也是为了拓展传统手工织物印花图案的内涵与形式。
张雷[8](2018)在《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很多举世闻名的印染技艺,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和纺织技术水平是形成传统纺织印染风格的重要原因;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信仰风俗、文化趣味是解读传统纺织印染艺术符号意蕴的深层背景;印染背后蕴藏着的技术文化,更体现出技术水平和艺术境界之间的联系,印染文化成为地域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天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于2011年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传承古代“染缬”技艺,在纹样、构图及寓意上有着鲜明的特征,这种技术工艺特征成为荆楚地区、江汉平原劳动者精神的重要载体,由此形成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成为天门蓝印花布区别于其他地方蓝印花布的显着特点。在古代纺织工程和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对于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文献较多,对于某些地方蓝印花布(如南通蓝印花布、湖南蓝印花布、山东蓝印花布等)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学术界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关注度明显不够。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天门蓝印花布传统染织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期更加客观地展示荆楚地区的传统染织技艺和染织文化。论文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变化进行了简单阐述,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细致地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发掘、整理天门蓝印花布从原料到工艺、从成品到社会应用的全过程,在史实、口述、试验等基础上,力争完整地探究其概念、特征、分类、特点、价值,深入研究其工艺、技术与文化特征,挖掘荆楚地区传统印染技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获得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信息。接下来对天门蓝印花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二章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从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等三个方面详细印证了天门蓝印花布历史的渊源,从兴盛与衰落两个方面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变迁。第三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制造的工具、工艺过程以及现代创新技术工艺。第四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和文化特征进行了概述。分别从天门蓝印花布色彩艺术、图案艺术、与其他地域蓝印花布民间工艺的比较、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以及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重点是分析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及实验方法,并对蓝印花布织物传统与现代的保护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第六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进行了展望。结合天门蓝印花布工艺特点及发展趋势,对现代创新应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结合保护传承、文化回归、工艺创新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对保护纺织类“非遗”的看法。通过研究,本文有以下新的认识:1、考证中国古代蓝染植物的相关文献。蓝印花布艺术源于植蓝制蓝,文献记载中的植蓝制蓝从夏商开始,明清以后用来染色的蓝靛才被大量制作和使用。蓝染植物并非一种,古书记载和民间称谓长期处于混杂状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代文献田野调查以及植物学知识进行初步辨识,认为文献多记载的蓝草有5种,但沿用至今的只有蓼蓝、木蓝、菘蓝、板蓝4种;《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关于蓝染植物的记载与现代蓝草称谓有一定差异,即前者所谓的菘蓝、板蓝、大叶冬蓝为现在的菘蓝,后者所谓的菘蓝是现在的板蓝,两者均将现代的菘蓝记作马蓝。2、理清蓝印花布的发展脉络。在系统梳理中国蓝印花布防染印花技法历史沿革基础上,重新理顺了传统纺织品印花的分类,总结绘制出了蓝印花布的防染印花技法发展脉络图。通过对中国最早防染印花织物以及蓝白色印花织物的考辨,认为中国传统防染印花技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东汉是从直接印花向防染印花过渡的重要转折时期;明确了蓝印花布防染技法是夹缬和灰缬衍生出的一种印花方式,与其他印花方法和印花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纺织印花中历史最长,工艺方法最为多样的印花产品,包括蜡缬、绞缬、夹缬、灰缬等不同加工方法,现代意义上的蓝印花布是传统刮浆防染技艺的具体展现。3、探讨型版印花的起源问题。笔者与学界大多数学者持相同观点,认为江西贵溪鱼塘崖墓中发现的双面印花苎麻织物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印花织物,同时否定了《中华印刷通史》在印花型式定位上认为是漏版印制的结论,对有关学者提出的否定观点给予反驳。笔者认为,应将文献和文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双重依据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从文献资料、出土的文物以及笔者挖掘的新史料证明,春秋战国时期染色和印花工艺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该时期出现印花织物极有可能,在未发现新史料的情况下应保持纺织考古的客观性。4、提炼天门蓝印花布花版制作中的“断刀”技术。雕花漏版是印染的重要工具,天门多称漏花版为“蓝扎花”和“白扎花”,艺人善用“断刀”技术,技艺精湛。在设计时,遇到图案线条过长或弯曲弧度大的造型时,需采用“断刀”(平断刀和斜断刀)的表现手法,“断刀”的使用在于刻版艺人在前期构思时要有点、线、面的概念,可以使花样做到“笔断意连”。5、分析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在构图中注重画面和谐统一,恰当地运用了点、线、面;纹样工艺特点讲究求吉求利的纹样、求“满”求“全”的构图、求联求续的点线;根据图案设计多采用格律体构成法、平衡式的散点排列法、带方向的直立式的排列法、适合纹样的排列法,这些表现手法不仅是技术的凝练,也具有艺术的审美特征。天门蓝印花布纹样与楚文化(荆楚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楚文化是天门蓝印花布传统纹样的“根”和“灵魂”。基于荆州战国楚墓出土的相关纺织类文物以及与其他民间艺术的比较分析,楚文化中所呈现的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与浪漫主义情怀正是后来荆楚地区民间工艺传统纹样设计的灵感源泉,因此,在同一视阈下比较发现天门蓝印花布与荆楚地区诸艺术品种之间同根同源,现代设计中多呈现“荆楚遗风”。6、提出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现代数字化保护方式。笔者探讨了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技术、数字化文化复原及再现技术、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认为数字化“生态”博物馆是比较完善的非遗文化、社会保护传承系统,顺应了非遗现代传承的需要,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数字化保护方式,可以实现纺织类非遗织物更好的传承和保护。7、辩证看待天门蓝印花布现代服饰的创新。笔者认为天门蓝印花布是民族的产物,服饰创新应将民族的元素时尚化,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纵轴为脉络,突出色彩、纹样、织物、表现形式上的新变化;同时认为创新也不是无限制的,需要把握现代与传统相互“掺和”的度,使其呈现出“民族风、现代感”的自然融合。
凯伦·罗巴德斯,汤永明,冷唐蒀,刘剑钊[9](2014)在《最后的幸存者》文中研究表明夏莉这个时候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贾兰德的存在,他们两个靠得很近,夏莉手一伸就能碰到他的身体。贾兰德站在厨房和会客间之间,挡住了厨房的唯一出路。他那轮廓分明的脸庞和宛如雕塑的身材,处处性感袭人,但也让人望而生畏——因为夏莉知道他是一个什么货色。贾兰德看上去力大无比,身材高大得让人心生惊讶,他的幽灵如同一堵墙,实实在在地立在夏莉面前。
刘水清[10](2013)在《金沙滩的女人和男人》文中提出神秘的失踪事情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次强奸案说起。婉儿是金沙滩一带最美的女人,她的美主要在于她那一笑就有两缕皱褶的小鼻子,随之而来是两个甜甜的小酒窝儿,她的皮肤非常白皙,比浪花还白,身板又是那么高挑,颤盈盈的,就像一杆被风吹拂的修竹。婉儿是三叔王积辉的女人,喜欢赶海。这一天,她挎着小篮儿,又要去赶海。那天的海风平浪静,天空如洗,蓝莹莹的,就像一床铺满浩渺宇宙的毯
二、“包袱”变成聚宝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包袱”变成聚宝盆(论文提纲范文)
(1)回望“天堂”:“徐水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山河为患:徐水的自然环境与居民的生计选择 |
(一) 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结构 |
(二) 连年被灾之下的生计选择与社会关系 |
第二章 “大家发财”:集体化导向在徐水的初步形成和发展 |
(一) 抗战与灾荒中的党政军民互助合作 |
(二) 解放战争时期徐水的土改、救灾与生产 |
第三章 “铁打的江山金饭碗”:新中国成立后徐水的集体化实践 |
(一) 救荒、治贫、共富:上下互动中的集体化理想与实践 |
(二) 改土、造田、治水:1957年徐水农田水利建设的浩大实践 |
(三) 生活、劳动、战斗:1958年徐水生产生活方式的急剧调整 |
第四章 从沸腾到冷却:“徐水经验”的幕后与台前 |
(一) 陈正人与“徐水经验”的初步总结 |
(二) “沸腾的徐水”:毛泽东的徐水之行 |
(三) 北戴河会议与“徐水经验”的泛化和异化 |
(四) “徐水经验”的冷处理及时人的反思 |
结论: 中共集体化理想的传承与变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两河口(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3)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的有关论述 |
(二)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实践 |
二、近代中国合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
(一)合作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
(二)新中国成立前中共领导的合作社运动 |
第二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兴起与扩张(1949-1952) |
一、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 |
(一)政治动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
(二)经济动因:城乡物资交流的迫切需要 |
(三)重要因素:为工业化提供有效支撑 |
二、供销合作理论的建构与政策体系的形成 |
(一)供销合作理论的初步建构 |
(二)政策举措的密集出台 |
三、“放手发展供销合作社” |
(一)整顿老社 |
(二)发展新社 |
第三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功能提升(1953-1956)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供销合作社新任务的提出 |
二、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善和规范管理的加强 |
(一)加强组织建设 |
(二)强化民主管理 |
(三)健全管理制度 |
三、“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全面贯彻 |
(一)供应生产资料 |
(二)扶持农村副业生产 |
(三)新仓经验与“结合合同”的普遍推行 |
(四)开展生产救灾 |
四、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改造背景和改造形式 |
(二)对农村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对农村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下放”与 “恢复”(1957-1965) |
一、农村基层供销社下放“人民公社” |
(一)县以上机构合并及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
(二)农村基层社“下放”人民公社 |
二、大跃进狂飙中的“大购大销”风潮 |
三、“多重压力”下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恢复 |
(一)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 |
(二)供销合作系统的重建 |
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继续发展 |
(一)“轻装上阵”——开展“三清”运动 |
(二)“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三)“拓展服务网点”——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店 |
第五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徘徊与曲折发展(1966-1976) |
一、对供销合作社的“大批判”及后果 |
(一)“大批判”引发思想混乱 |
(二)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撤并和性质变化 |
(三)“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普遍推行 |
二、在“文革”中的曲折发展 |
(一)供销合作社的再次恢复 |
(二)为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关键作用 |
第六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1977-1991)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有关争论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农村市场的变化 |
(二)改革大潮中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的有关争论 |
二、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
(一)恢复“三性”,启动供销合作社改革(1979-1983) |
(二)实行“五个突破”,变“官办”为“民办”(1984-1985) |
(三)抓好“六个发展”,建立综合服务体系(1986-1991) |
三、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总体评价 |
第七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脱困”与“新生”(1992-2002)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经营困境 |
(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供销社陷入经营困境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困境的多维分析 |
二、全行业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 |
(一)《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明方向路径 |
(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恢复为“脱困”提供组织保障 |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为脱困提供政策保障 |
三、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
第八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演进的基本经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叶舟“丝绸之路三部曲”之敦煌本纪(第三部)(论文提纲范文)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5)上海接财神习俗及仪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一、对财神本体及分类的研究 |
二、对财神职能的研究 |
三、对财神信仰的研究 |
四、对接财神习俗的研究 |
第二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与尚存问题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尚存问题 |
第一章 上海财神信仰的传入和流行 |
第一节 吴越地区的财神——路头神 |
一、路头神的来历 |
二、明代小说中的五路财神 |
三、宝卷中的五路财神 |
第二节 五路财神信仰传入上海 |
一、传入时间 |
二、开埠后上海的社会环境变化 |
三、近代上海接财神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近现代上海信奉的主要财神 |
一、赵公明 |
二、关羽 |
第四节 旧时店铺的接财神仪式 |
第二章 上海接财神习俗的演变轨迹 |
第一节 上海接财神习俗的肇始-流行期 |
一、文人竹枝词描写的近代接财神 |
二、《申报》对新年接财神的报道 |
第二节 上海接财神习俗的鼎盛-衰落期 |
一、民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
二、改历法出新政 |
三、接财神习俗受到批判 |
四、“文革”时期接财神习俗基本消失 |
第三节 当代上海接财神习俗恢复-兴盛期 |
一、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形态 |
二、接财神习俗恢复之初 |
三、上海财神信仰与接财神习俗的复兴原因 |
四、接财神习俗的衍生物——招财猫 |
第三章 上海城隍庙新年财神开光仪式考察 |
第一节 城隍庙的基本概况 |
一、城隍庙的历史沿革 |
二、城隍庙财神殿的变迁 |
三、财神出巡 |
第二节 当代城隍庙的接财神仪式 |
一、道士口述的接财神仪式 |
二、接财神仪式的法物 |
三、正月初五子时的财神开光仪式 |
第四章 上海崇福道院接财神仪式考察 |
第一节 崇福道院及其接财神仪式 |
一、崇福道院的基本概况 |
二、正月初五子时的接财神仪式 |
第二节 接财神仪式中的香头 |
一、何谓香头? |
二、香头作为主祭人参与的待财神仪式 |
三、被建构的“财神”代言人 |
第三节 接财神仪式中的《财神经》 |
第五章 上海财神庙接财神仪式考察 |
第一节 上海财神庙概况 |
一、从虹桥庙到财神庙 |
二、财神庙供奉的财神 |
第二节 当代财神庙的接财神仪式 |
一、正月初三的接财神仪式 |
二、正月初四的迎财神仪式 |
三、正月初五的接财神仪式 |
第三节 接财神仪式中的独特祈财形式 |
一、点财神灯 |
二、烧财神香、请财神像、撞财神钟 |
第四节 财神诞辰的祭拜仪式 |
一、准备工作 |
二、仪式过程 |
第六章 上海玉佛寺迎财星法会考察 |
第一节 玉佛寺概况 |
一、玉佛寺的历史沿革 |
二、玉佛寺的“财神殿” |
第二节 玉佛寺的迎财星法会 |
一、玉佛寺迎财星活动 |
二、2017年迎财星法会 |
三、撞财神钟 |
四、烧财神香 |
第三节 佛道二教接财神之异同 |
一、佛道二教财神异同 |
二、玉佛寺迎财星与城隍庙接财神仪式比较 |
第七章 上海接财神习俗的文化分析 |
第一节 接财神习俗隐含的财富观 |
一、民间财神崇拜的劣质化 |
二、道教与佛教的财富观 |
三、宗教财富观对民间财神崇拜的匡扶作用 |
第二节 接财神习俗体现的生活理想 |
一、对富裕的追求 |
二、对平安的期待 |
三、对幸福的呼唤 |
第三节 接财神习俗体现的文化心理 |
一、务实的生活态度 |
二、以家庭为本位的生活取向 |
三、重视现世的生活观念 |
四、兼容并包的宗教心态 |
结语 |
第一节 辩证看待上海接财神习俗及财神信仰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录 |
附录二 正乙玄坛和合招财喜神法忏 |
附录三《长阿含经·善生经》和《佛说善生子经》 |
附录四 上海城隍庙竹枝词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南通土布服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动机及意义 |
(一)课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内容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南通区域文化与南通土布概述 |
第一节 南通独特的地理条件 |
第二节 南通特殊的亚区域文化 |
一、南通区域的特色文化 |
二、服饰文化的民俗背景 |
第三节 南通土布概述 |
一、历史久远 |
二、品类繁多 |
三、用途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南通传统土布服饰种类及相关民俗 |
第一节 南通土布服饰渊流概述 |
一、服饰用土布的历史变迁 |
二、本土居民衣着风尚的变迁 |
三、南通土布服饰款式典型元素的变迁 |
四、棉稻耕作文化下服饰女红 |
第二节 南通传统土布服饰种类及特征 |
一、巾帕 |
二、主服 |
三、足服 |
四、儿童服饰 |
五、包袱布 |
第三节 南通土布服饰相关民俗 |
一、婴幼儿服饰中的民俗 |
二、服饰裁剪中的民俗 |
三、婚庆中的服饰民俗 |
四、丧葬中的服饰习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通传统土布服饰手工制作技艺遗存 |
第一节 可圈可点的手工技艺 |
一、模糊计量的裁剪技巧 |
二、数比折叠定位技巧 |
三、材美工巧的工艺细节 |
四、五步夹棉技法 |
五、整齐变化的手缝针法 |
六、灵巧多变的指尖技巧 |
七、脱卸两便的细节设计 |
第二节 典型土布服饰工艺解析 |
一、和尚领襁褓衫 |
二、襁褓裤 |
三、土布单衣 |
四、土布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通土布服饰纹样 |
第一节 土布服饰图案纹样的种类 |
一、织布纹样 |
二、印花纹样 |
三、刺绣纹样 |
第二节 土布服饰纹样元素与组织形式 |
一、纹样元素 |
二、组织形式 |
第三节 纹样的服饰装饰构成形式 |
一、点状构成 |
二、线状构成 |
三、面状构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通传统土布服饰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南通传统土布服饰文化的内涵 |
一、先祖汉服文化的追随与变迁 |
二、身边人、事、物的感知与撷取 |
三、江海棉稻农耕生活的体现与融合 |
四、美好生活追求的向往与寄予 |
第二节 南通民间传统土布服饰审美的形成 |
一、服装礼法传承的阶层取向 |
二、愉悦体验的跨越阶层性 |
三、民族隐寓思维模式下的文化传承 |
四、服饰服用功能型的实用主义 |
五、农耕生活中服饰女红崇尚 |
第三节 南通民间传统土布服饰的审美特征 |
一、技艺之美 |
二、实用之美 |
三、搭配之美 |
四、象征之美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通土布服饰文化中象征体系 |
第一节 象征现象与思维模式 |
第二节 南通土布服饰文化中象征现象的特征 |
一、数元性 |
二、符号性 |
三、多义性 |
四、变异性 |
五、区域性 |
第三节 南通土布服饰象征体系 |
一、表层象征系统 |
二、深层象征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南通土布服饰文化传承与文创产品 |
第一节 文创产业、文创产品与传统文化传承 |
第二节 土布服饰文创产品开发的意义 |
一、推动土布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 |
二、实现文脉价值向商业价值转化 |
三、助力南通文创产业的发展 |
第三节 “文化基因”与土布服饰文创产品开发案例 |
一、“文化基因”分析 |
二、文化生态环境分析 |
三、创作实践案例分析 |
第四节 土布服饰文创产品开发与文化传承中的几个思考 |
一、“文化基因”保留量的把握 |
二、文创产品本原需求中的矛盾 |
三、特色区域文化元素的保留 |
四、文创产品的使用价值与体验价值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7)探析徽州糕饼模艺术及其在织物上的转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缘起 |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三、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糕饼模概述 |
第一节 糕饼模的概念及其发展 |
一、糕饼模与饮食文化 |
二、糕饼模的起源和发展 |
第二节 糕饼模的分布 |
一、国内地域分布 |
二、徽州糕饼模的地域分布 |
第二章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徽州糕饼模艺术 |
第一节 “徽刻”技艺影响下的糕饼模艺术 |
一、“徽刻”产业与徽州糕饼模 |
二、徽州糕饼模与徽州墨模 |
第二节 传统佳节和民俗影响下的徽州糕饼模艺术 |
一、徽州糕饼模与传统佳节 |
二、徽州糕饼模与当地特色民俗 |
第三节 徽州糕饼模艺术现状——“打食桃”的衰落与复兴 |
第三章 徽州糕饼模的型制与工艺 |
第一节 徽州糕饼模的型制分类 |
一、“眼” |
二、组合方式 |
三、材质 |
第二节 徽州糕饼模的制作工艺 |
一、制作工艺 |
二、工艺传承 |
第四章 徽州糕饼模的图案艺术分析 |
第一节 图案题材分析 |
一、传承明清吉祥纹样风格的题材形式 |
二、具有徽州文化内涵的题材形式 |
第二节 图案的造型分析 |
一、点、线、面相结合的造型特征 |
二、造型规律 |
三、图案构成形式 |
第五章 徽州糕饼模在织物上的转化应用 |
第一节 模印工艺在织物上的转化应用 |
一、织物的模印——型版印花 |
二、模型的转化——从饼模到织物印花 |
三、织物上“戳印”成纹的艺术特色 |
第二节 糕饼模图案的转化应用 |
一、糕饼模原生图案在纺织面料上的四方连续应用 |
二、饼模图案的创新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正文表格中图片来源 |
附录二 :论文中饼模图案的绘制资料与转化实物 |
致谢 |
(8)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 |
1.1.1 天门蓝印花布概念的界定 |
1.1.2 天门蓝印花布的地域分布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前人的研究与不足 |
1.3.1 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 |
1.3.2 现有的天门蓝印花布研究 |
1.3.3 现有天门蓝印花布研究的不足与空白 |
1.4 本文的切入点与框架 |
1.4.1 本文的切入点 |
1.4.2 本文的框架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与创新 |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2 本文的创新 |
1.5.3 未来的展望 |
1.6 本章小结 |
1.7 本章参考文献 |
2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 |
2.1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 |
2.1.1 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 |
2.1.2 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 |
2.1.3 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 |
2.2 天门蓝印花布的行业变迁 |
2.2.1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兴盛 |
2.2.2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衰落 |
2.3 本章小结 |
2.4 本章参考文献 |
3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
3.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造工具 |
3.2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
3.2.1 染料的制作 |
3.2.2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作程序 |
3.3 天门蓝印花布的现代创新技术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3.5 本章参考文献 |
4 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与文化特征 |
4.1 天门蓝印花布的色彩艺术 |
4.2 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 |
4.2.1 地域文化与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 |
4.2.2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表现手法 |
4.2.3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象征意义 |
4.2.4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应用功能 |
4.3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其他地域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
4.3.1 天门蓝印花布与南通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
4.3.2 天门蓝印花布与山东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
4.3.3 天门蓝印花布与湖南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
4.3.4 天门蓝印花布与日本型版印花的比较分析 |
4.4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
4.4.1 天门蓝印花布与孝感雕花剪纸的比较分析 |
4.4.2 天门蓝印花布与老河口木版年画的比较分析 |
4.5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 |
4.5.1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 |
4.5.2 天门蓝印花布的故事传说 |
4.6 本章小结 |
4.7 本章参考文献 |
5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 |
5.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概述 |
5.2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保护技术 |
5.2.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分析 |
5.2.2 天门蓝印花布织物的保护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5.4 本章参考文献 |
6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展望 |
6.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应用 |
6.1.1 天门蓝印花布在服饰中的创新应用 |
6.1.2 天门蓝印花布在家用纺织品中的创新应用 |
6.1.3 天门蓝印花布在其他载体中的创新应用 |
6.2 天门蓝印花布的展望 |
6.2.1 天门蓝印花布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现状 |
6.2.2 文化回归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
6.2.3 工艺创新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
6.3 本章小结 |
6.4 本章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最后的幸存者(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第二十六章 |
第二十七章 |
第二十八章 |
第二十九章 |
第三十章 |
第三十一章 |
第三十二章 |
第三十三章 |
第三十四章 |
第三十五章 |
第三十六章 |
最后的幸存者 |
四、“包袱”变成聚宝盆(论文参考文献)
- [1]回望“天堂”:“徐水经验”研究[D]. 孙雪. 山东大学, 2020(01)
- [2]两河口[J]. 向本贵. 民族文学, 2020(01)
- [3]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D]. 李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叶舟“丝绸之路三部曲”之敦煌本纪(第三部)[J]. 叶舟. 芳草, 2019(02)
- [5]上海接财神习俗及仪式研究[D]. 李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6]南通土布服饰研究[D]. 施静. 苏州大学, 2018(12)
- [7]探析徽州糕饼模艺术及其在织物上的转化应用[D]. 邹滋源. 苏州大学, 2018(01)
- [8]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D]. 张雷. 东华大学, 2018(10)
- [9]最后的幸存者[J]. 凯伦·罗巴德斯,汤永明,冷唐蒀,刘剑钊. 译林, 2014(05)
- [10]金沙滩的女人和男人[J]. 刘水清. 百花洲,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