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语类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语素,属性词,空语类
空语类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曹保平,赵睿[1](2017)在《空语类理论下的汉语属性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考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所标注的一类含动语素的属性词,考察发现:含动语素的属性词所修饰的名词是其空语类。由此可以分辨出哪些属性词其实是鱼目混珠,此类属性词哪些能修饰动词。了解其中的规律对语言学习有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蒋晨彧[2](2014)在《空语类理论及汉语空语类研究发展史》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空语类理论进入我国,此时期学者们就汉语空语类的分类、分布和所指展开了激烈争论。90年代,学者们发现前人争论的问题所在,即试图在GB理论框架内找寻汉语空语类的归宿,故而不少人跳脱GB理论框架的限制,将汉语空语类研究从句法扩充到语义、语用、词汇等领域。进入21世纪,汉语空语类研究出现两个新特点:一是将空语类理论与更多的汉语某单一语法现象结合研究,二是从语言类型学视角的空语类研究开始多起来,其中以英汉对比研究居多,也有方言研究。(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8期)
张玉娟[3](2013)在《空语类理论下的空屈折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句子里的功能语类———屈折成分包括定式屈折成分和非定式屈折成分。很多情况下句子中不存在显性屈折成分,这种成分被隐藏,也就是具有空曲折成分。本文以空语类理论为基础,对空屈折成分进行综合性分析和归类,并以此解释相关的语言现象。(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孟美菊[4](2011)在《空语类理论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将比较成熟的语法理论运用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利用空语类理论可以促进汉语补语、复杂句式教学。(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9期)
李艳惠[5](2007)在《空语类理论和汉语空语类的辨识与指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语类的分布和解读受制于各种不同的规则,但规则的交互作用导致某些空位置不能接受语言理论允许的任何空语类,因此我们得承认某些空位置是连空语类都不存在的。这种空位置(真空位)的分布和解读的研究能使我们对文献中汉语空语类的几个主要分析法所遗留的问题提出比较妥帖的解决办法,从而对语法和语用如何影响空成分的解读能有进一步的了解。(本文来源于《语言科学》期刊2007年02期)
韩景泉[6](1997)在《空语类理论与汉语空位宾语》一文中研究指出0.0.引言 空语类(empty categories)是乔姆斯基生成语法近十多年来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在乔姆斯基看来,空语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探讨哪些因素决定句法表达式和语义表达式及它们的形成规则,更重要的在于它有助于论证他的普遍语法观。要是能证明空语类的存在就可有效地支持他的语言天赋论。(本文来源于《国外语言学》期刊1997年04期)
空语类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80年代空语类理论进入我国,此时期学者们就汉语空语类的分类、分布和所指展开了激烈争论。90年代,学者们发现前人争论的问题所在,即试图在GB理论框架内找寻汉语空语类的归宿,故而不少人跳脱GB理论框架的限制,将汉语空语类研究从句法扩充到语义、语用、词汇等领域。进入21世纪,汉语空语类研究出现两个新特点:一是将空语类理论与更多的汉语某单一语法现象结合研究,二是从语言类型学视角的空语类研究开始多起来,其中以英汉对比研究居多,也有方言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语类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曹保平,赵睿.空语类理论下的汉语属性词分析[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
[2].蒋晨彧.空语类理论及汉语空语类研究发展史[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3].张玉娟.空语类理论下的空屈折成分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4].孟美菊.空语类理论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5].李艳惠.空语类理论和汉语空语类的辨识与指称研究[J].语言科学.2007
[6].韩景泉.空语类理论与汉语空位宾语[J].国外语言学.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