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报国论文-屠国元

翻译报国论文-屠国元

导读:本文包含了翻译报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胡适,拜伦,《哀希腊》,翻译

翻译报国论文文献综述

屠国元[1](2017)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胡适翻译拜伦《哀希腊》的报国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激励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奴役的《哀希腊》诗不啻于一篇讨伐外族侵略者的战斗檄文,对于全世界受压迫的民族而言,具有普适的借鉴价值与鞭策意义,故而在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被有志之士不断译介。其中,民国初年远在美国留学的青年胡适继晚清梁启超、马君武、苏曼殊的译介之后,也在拜伦的译介史上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留美期间,胡适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目标是做国人的导师,引领中国文化思想界的航向,再造中国的文明,建立民主自由国家。把胡适1914年翻译拜伦《哀希腊》的事件置放在他爱国思想体系的坐标中进行定位,清晰地廓示出译者胡适蕴含其中的"执笔报国"思想。(本文来源于《中国翻译》期刊2017年06期)

袁斌业[2](2009)在《马君武经济文献翻译活动及其翻译报国思想介绍》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君武是民国第一任实业部次长,他为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他翻译经济文献的翻译活动是这种贡献的一部分,他积极参与经济文献的翻译活动与他强烈的翻译报国思想密切相关。文章介绍马君武的经济文献翻译活动和他的翻译报国思想。(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09年16期)

袁斌业[3](2009)在《翻译报国,译随境变:马君武的翻译思想和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辛亥革命的先驱之一和着名翻译家马君武的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本论文全面剖析了马君武翻译思想的内容、特色、价值,总结其翻译策略,探讨其翻译成果的价值,研判他本人作为翻译思想家和翻译家在中国翻译史中的地位。本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马君武追随孙中山为推翻腐败无能的清王朝,参加辛亥革命的前期活动而进行英勇无畏的斗争和为国家的发展竭思尽力的不凡经历,然后论述马君武的东西方文化修养和着译成就、马君武其人其着译研究的现状,最后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框架、研究范围和研究材料。第二章是对马君武翻译思想的全面观照。能够体现马君武翻译思想的产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马君武本人的翻译作品,二是马君武本人所阐述的对翻译行为的认识、看法和观点。因此,本章首先概述马君武的翻译历程、简论其部分翻译作品,然后,根据他的翻译实践,概括出他的四种翻译思想:译者与原作者关系动态性的思想、异化和归化相融性的思想、文学翻译创造性的思想和翻译适应选择的思想。接着观照他另一部分的翻译思想,即他所阐述的对翻译行为的认识、看法和观点。这一部分的翻译思想包括:关于“翻译报国”的思想、关于“翻译与图存”关系的思想、关于翻译世界名着与国家荣誉的思想、“信”和“达”动态性的翻译标准的思想、可译性的思想、译以致用的思想、社会科学着作与自然科学着作翻译并重的思想、多层面翻译目的和单一层面翻译目的的思想、译者应以最新版本为据的思想、关于翻译与汉语科学性的思想、翻译非易事的思想、关于术语翻译的思想和译者应投入自己主观感情的思想。第叁章是对马君武上述翻译思想的评价。首先,本章指出马君武以上翻译思想的叁点特色:时代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关于时代性,论文认为,马君武的翻译思想立足于当时中国国民的思想观念现实、适应救亡图存和国家建设的需要、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具有相当程度的时代意义;关于应用性,论文指出,马君武是一个注重实践且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翻译家,他既在文学翻译的汹涌大海中涵泳,又在科学翻译的崎岖道路上跋涉,他那些明确表述的翻译思想都是来自于他在这海洋上的搏风击浪和陆地上的披荆斩棘,因此,他的翻译思想具有极强的直接性、务实性和应用性;关于创新性,论文提出,第一,马君武关于翻译标准的思想具有某种程度的创新性。马君武对“信”和“达”的主张是对前辈译者和译论家关于翻译标准的继承,而他秉持的“‘信’‘达’孰为首,语境来定夺”则是对前辈译者和译论家关于翻译标准认识的新发展,在20世纪初年的中国译坛具有某种程度的创新性;第二,马君武关于术语翻译的思想具有某种程度的创新性。在术语翻译中,马君武主张沿用中国旧名、自创译名和借用日本人的雅驯名词,这是对前辈译者和译论家术语翻译思想的继承,而他在翻译实践中使用的音译加原文加解释、零翻译是想前辈译者和译论家术语翻译之所未想,这一部分翻译思想具有某种程度的创新性;第叁,马君武关于翻译世界名着与国家荣誉的思想和多层面翻译目的和单一层面翻译目的的思想具有较大程度的创新性。从我国迄今传统翻译研究成果看,马君武的这两种翻译思想言前辈译者和译论家之未所言,具有相当程度的创新性。其次,讨论了马君武翻译思想的价值。创新性是马君武某些翻译思想的价值之一。另外,与今天我们所了解到的某些西方翻译思想相比较,马君武有些翻译思想的价值也较为明显。第一,马君武在原作者和译者关系问题上的动态观比当代西方文化学派在同一问题上的“仆主”思想有较强的解释力。在原作者和译者关系问题上持“仆主”论的西方文化学派翻译思想可以解释那些偏离原作的翻译现象,但却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那些不增不减不改写原作内容和保持形式的翻译现象,而马君武在原作者和译者关系问题上的动态观,即“仆主”论和“主仆”论,不但能令人信服地解释前者,也能有根有据地说明后者;第二,马君武关于语言层面上的异化和归化相融合的翻译思想比施莱尔马赫异化和归化相对立的思想更加符合翻译的实践。施莱尔马赫认为语言层面上的异化和归化不能混合使用。马君武通过自己的翻译实践表明,语言层面上的异化和归化不是相互排斥,水火不容的,译者完全可以把它们结合起来完成跨文化交际的任务;第叁,马君武多层面翻译目的和单一层面翻译目的的思想不但比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的西方翻译目的思想早问世半个多世纪,而且在认识上比后者较为全面。第四章是对马君武科学翻译实践的研究。马君武的科学翻译不是在真空里发生的,而是与当时的社会语境互联互动,因此本章首先介绍马君武从事科学翻译的社会语境和20世纪30年代以前我国科学翻译的概况。关于这一点,论文提出,马君武翻译西方科学着作启迪民众以摆脱亡国灭种命运和强国富民不仅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马君武等很多先进志士的主观愿望。正是这种客观需要和主观愿望促使马君武等时代俊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我国译坛上勤耕精耘,其所取得的翻译成就使西方的近代文明成果在我国得到全面的传播,使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马君武本人的科学翻译既有我国当时科学翻译的特色,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次,讨论马君武科学翻译实践中使用的策略:达旨、直译、一词多译、音译、译后加原文、音译加原文加解释、零翻译、音译零翻译的结合、沿用中国旧译名、借用日本译名、自创译名,而达旨和直译又有各种子策略;第叁,探讨马君武科学翻译的价值。这包括马君武科学译作的价值和马君武达旨和直译两种翻译策略的价值。关于马君武科学译作的价值,论文提出八点:1)马君武开创的我国科学翻译史上的数个“首译”使他的科学翻译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2)马君武的《达尔文物种由来》(卷一)和《达尔文物种原始》使国人首次了解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原貌;3)马君武的部分科学译作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好评;4)与晚清民初其他文笔古奥雅驯的译文相比,马君武的浅近文言译文更利于广泛的传播;5)马君武的部分科学译作吸引后来重译者的参考;6)马君武的部分科学译作在一些书评家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分量;7)马君武的翻译实践给我们今天的翻译工作者颇多有益的启示;8)马君武的科学译作对我国读者和相关领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为这最后一点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所以论文辟专节进行讨论。在这一节的讨论中,笔者提出五点:1)马君武的进化论译作促进了进化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2)马君武的女权译作促进了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3)马君武的科学翻译促进了我国近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4)马君武的达尔文进化论译作推进了我国生物学研究和教学事业的发展;5)马君武的科学翻译改善了晚清至抗战前中国人西学输入的格局。关于马君武达旨翻译策略的价值,论文提出两点:1)达旨在晚清民初是最佳的译介西学方式;2)达旨使我国译坛拥有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对马君武直译的价值,笔者提出四点:1)马君武式的直译是提高汉语科学性的重要手段;2)马君武式的直译有利于输入原汁原味的外来文化;3)马君武式的直译在当时对于推进中国语言的现代化具有特殊的意义;4)马君武式的直译尤其是五四以前的直译在当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第四是对马君武科学译作评论的评论。针对有学者提到“马君武的进化论译作信达雅兼备”、“马君武的《达尔文物种原始》是The Origin of Species的权威汉译文等观点,笔者通过对译文的具体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五章是对马君武诗歌翻译实践的研究。第一是考察马君武诗歌翻译的社会语境和我国近代外国诗歌中译概况;第二是探讨马君武诗歌翻译所使用的两种策略:忠实创造性翻译和叛逆创造性翻译;第叁,笔者就有学者提出的观点“马君武诗歌创作方面的创新受其诗歌翻译影响”提出看法;第四,讨论马君武译诗的价值。就此论文提出五点:1)马君武的某些译诗在我国外国诗歌翻译史上是“首译”,有珍贵的文献价值;2)马君武的译诗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专家学者和译者的关注;3)马君武译诗一直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喜爱或好评;4)马君武的译诗为丰富中国近代外域诗歌中译的宝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5)马君武的《米丽容歌》开创了我国外国诗歌直译的先河。第五是针对胡适、柳无忌、符家钦等学者对马君武诗歌翻译评论的评论。第六章是对马君武戏剧翻译实践的研究。就如前两章那样,本章首先介绍马君武从事戏剧翻译的社会语境和我国近代外国戏剧中译的概况;第二,讨论马君武戏剧翻译的策略,这包括概括性翻译、添加、窜改、添删窜改的结合、概括性翻译加窜改、异化和归化的结合;第叁,叩探马君武戏剧翻译的价值。就此论文指出这样叁点:1)马君武译本既是Wilhelm Tell同时也是席勒所有作品的第一部中译本,作为这样的首译本,其价值之珍贵不言而喻;2)马君武的《威廉退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多次重版,一直受到相关专家学者和译者的关注和赞赏;3)马君武的《威廉退尔》在鼓舞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七章从叁个译论视角审视马君武的翻译实践。从传统翻译理论视角看,马君武的有些翻译因为背离原作,因而似乎不能算是翻译,而有些翻译因为语怪句缠,因而算不上理想的翻译,但从翻译目的论、操纵译论和译者反操纵论来看,马君武的这些翻译完全正确。第八章是结语。首先,对马君武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做出判断。笔者认为,无论是在翻译思想还是在翻译实践方面,马君武都做出了许多译坛人士所难以企及的成就和贡献,他的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在我国翻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本人是当之无愧的翻译思想家和翻译家。然后,总结本论文研究的意义,指出本研究目前的局限及后续研究展望。关于本研究的意义,论文提出以下五点:1)本研究填补了中国现代翻译史研究的一个缺漏;2)本研究丰富了我国的翻译理论宝库;3)本研究有助于正本清源,纠正了关于马君武某些翻译的不当评论;4)本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马君武,充实和深化了马君武的学术活动研究;5)本研究有助于当下中国译坛的译风建设。(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翻译报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君武是民国第一任实业部次长,他为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他翻译经济文献的翻译活动是这种贡献的一部分,他积极参与经济文献的翻译活动与他强烈的翻译报国思想密切相关。文章介绍马君武的经济文献翻译活动和他的翻译报国思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翻译报国论文参考文献

[1].屠国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胡适翻译拜伦《哀希腊》的报国思想研究[J].中国翻译.2017

[2].袁斌业.马君武经济文献翻译活动及其翻译报国思想介绍[J].商场现代化.2009

[3].袁斌业.翻译报国,译随境变:马君武的翻译思想和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标签:;  ;  ;  ;  

翻译报国论文-屠国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