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重建肩关节功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关节功能
重建肩关节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项卫卫,何华,朱政,伦韦丹,何澄[1](2019)在《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58例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将其分为非保留组(29例)与保留组(29例),比较两组关节功能与关节稳定性。结果术后3个月,保留组患者各项目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非保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保留组患者KT-2000值均低于非保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术中接受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利于提高关节功能,改善关节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28期)
张翔,吴泱,王萧枫,张鸿振,骆国钢[2](2019)在《功能训练联合中医综合性治疗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合并前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功能训练联合中医综合性治疗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合并前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疗效评定。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诊断为半月板成形术合并前叉韧带重建术术后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微创术后均采用常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短波、脉冲磁疗及激光治疗。对照组:第1天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分5个阶段,共6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采取康复方式的基础上,同时联合中药熏蒸、局部温针灸法、局部冲击波"点面结合"法进行治疗,共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疼痛指数(VAS)评分法、ADL、伸膝肌力、站立平衡能力评分对比;同时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治疗4个月、治疗6个月进行Lysholm评分记录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月后分别进行VAS评分比较,治疗6月后对照组为3.05±1.31、治疗组为1.54±0.33,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VAS评分为1.54±0.33,较对照组疗效更佳(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ADL、伸膝肌力及站立平衡能力评分分别为87.47±1.50分、8.47±1.71分、5.37±1.09分,较对照组能够取得更佳的疗效(P<0.05)。治疗2月即可见两组较治疗前Lysholm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4月后治疗组为80.45±3.24分,对照组为72.01±1.62分;治疗6月后治疗组为92.14±4.11分,对照组为81.75±3.68分(P<0.05)。结论功能训练联合中医综合性治疗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合并前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明确疗效,同时结合中医综合性治疗不仅能够增加术后功能恢复,同时可促进患者患肢早期恢复正常运动方式,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赵龙,张财,艾晓光,吕全[3](2019)在《2型尺骨茎突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对腕关节功能重建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2型尺骨茎突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合并桡骨远端骨折的2型尺骨茎突骨折15例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内固定组),与同型骨折未予固定尺骨茎突骨折患者(未固定组)15例比较治疗后的下尺桡关节稳定程度、撞击疼痛、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及Gratlad-Werley评分,评价患者腕关节功能及预后。结果 2型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术治疗,术后12个月2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及Gratlad-Werley评分均有提高,内固定患者较未固定患者优良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尺骨茎突骨折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更利于恢复下尺桡关节稳定,使患者获益。(本文来源于《宁夏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张倩,孙蕾,谭向宇,石岩[4](2018)在《咬合重建对于口腔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咬合重建形式治疗口腔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3月~2017年3月因咬合紊乱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而入院治疗的1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固定桥修复、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或固定-可摘联合修复形式进行口腔治疗,并对出院的患者加以1个月、6个月、9年、1年、2年的定期回访,统计修复效果。结果 17例患者中有2例失败,成功率为88.23%。结论咬合重建形式对于口腔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治疗效果显着,可以后期推广。(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33期)
陈泽华,陈乐锋,曾锦浩,陈国荣,熊懿[5](2018)在《钩骨部分腕掌关节移位在重建近侧指间关节功能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钩骨部分腕掌关节移位在近侧指间关节功能重建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16例16指近侧指间关节缺损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钩骨部分腕掌关节移位来进行指间关节缺损修复,手术中借助微型螺钉支架对修复部位进行固定,术后2周指导患者进行适当限制性功能锻炼,术后30~45d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拆除外固定支架,逐渐加强关节功能锻炼。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本组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所有患者近侧指间关节骨折均为Ⅰ期愈合,近侧指间关节平均主动屈伸活动度:屈(67±6)°,伸(17±1)°;平均被动屈伸活动度:屈(71±7)°,伸(15±1)°,患者对关节活动情况比较满意。根据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标准进行评价,优8指,良5指,中2指,差1指,优良率81.25%。结论钩骨部分腕掌关节移位在修复和重建近侧指间关节中效果确切,利于患者关节活动情况的改善,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实用骨科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朱帅[6](2018)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在烧伤晚期关节功能重建的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在烧伤晚期关节功能重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烧伤晚期患者64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予以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时间;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应用于烧伤晚期可缩短治疗时间,有效修复关节损伤,促进关节功能重建。(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8年04期)
陈伯亮,王星,李军,白平利[7](2018)在《玻璃酸钠注射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预后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注射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观察组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玻璃酸钠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关节功能恢复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有显着提高,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对照组更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钙素、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玻璃酸钠注射应用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好,临床价值显着,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西部医学》期刊2018年08期)
蒋珊珊[8](2018)在《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前后近期疼痛减轻情况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提高(P<0.05),观察组Lysholm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联合康复训练有助于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单纯护理。(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8年12期)
王甫,赵衍斌,彭超,王辉,刘勇[9](2018)在《下胫腓韧带断裂重建联合皮质螺钉固定对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下胫腓韧带断裂重建联合皮质螺钉固定对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韧带断裂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33例,实验组33例。对照组行下胫腓韧带手术重建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皮质螺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下胫腓韧带断裂不同方式治疗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手术(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94%,对照组75.7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二次手术:对照组:9例(27.27%)实验组2例(6.1%),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O Danis-Weber分型,将两组患者又分为B、C、D叁型,型与型之间手术优良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下胫腓韧带重建联合皮质螺钉固定踝关节功能恢复显着优于单纯韧带重建手术治疗。(本文来源于《西藏医药》期刊2018年02期)
程海松[10](2018)在《内侧柱支撑重建术对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侧柱支撑重建术对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肱骨近骨端手术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患者术后骨折部位恢复情况,关节活动度,肩关节上举、外翻角度以及肱骨头内翻角度和肱骨颈干角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7.58±1.42)d、骨折部位痊愈时间(57.89±10.89)d、完全康复时间(85.89±17.67)d患者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肘关节(96.80±10.67)分和肩关节功能(85.54±9.36分)、Neer评分(78.57±8.35)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肩关节上举(109.34±9.45)°、外翻角度(24.46±3.67)°大于对照组患者,肱骨头内翻角度(1.27±0.24)°和肱骨颈干角度(2.56±0.68)°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柱支撑重建术对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8年03期)
重建肩关节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功能训练联合中医综合性治疗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合并前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疗效评定。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诊断为半月板成形术合并前叉韧带重建术术后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微创术后均采用常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短波、脉冲磁疗及激光治疗。对照组:第1天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分5个阶段,共6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采取康复方式的基础上,同时联合中药熏蒸、局部温针灸法、局部冲击波"点面结合"法进行治疗,共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疼痛指数(VAS)评分法、ADL、伸膝肌力、站立平衡能力评分对比;同时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治疗4个月、治疗6个月进行Lysholm评分记录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月后分别进行VAS评分比较,治疗6月后对照组为3.05±1.31、治疗组为1.54±0.33,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VAS评分为1.54±0.33,较对照组疗效更佳(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ADL、伸膝肌力及站立平衡能力评分分别为87.47±1.50分、8.47±1.71分、5.37±1.09分,较对照组能够取得更佳的疗效(P<0.05)。治疗2月即可见两组较治疗前Lysholm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4月后治疗组为80.45±3.24分,对照组为72.01±1.62分;治疗6月后治疗组为92.14±4.11分,对照组为81.75±3.68分(P<0.05)。结论功能训练联合中医综合性治疗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合并前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明确疗效,同时结合中医综合性治疗不仅能够增加术后功能恢复,同时可促进患者患肢早期恢复正常运动方式,值得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建肩关节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1].项卫卫,何华,朱政,伦韦丹,何澄.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9
[2].张翔,吴泱,王萧枫,张鸿振,骆国钢.功能训练联合中医综合性治疗对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合并前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赵龙,张财,艾晓光,吕全.2型尺骨茎突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对腕关节功能重建的效果评价[J].宁夏医学杂志.2019
[4].张倩,孙蕾,谭向宇,石岩.咬合重建对于口腔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
[5].陈泽华,陈乐锋,曾锦浩,陈国荣,熊懿.钩骨部分腕掌关节移位在重建近侧指间关节功能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骨科杂志.2018
[6].朱帅.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在烧伤晚期关节功能重建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
[7].陈伯亮,王星,李军,白平利.玻璃酸钠注射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预后影响[J].西部医学.2018
[8].蒋珊珊.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8
[9].王甫,赵衍斌,彭超,王辉,刘勇.下胫腓韧带断裂重建联合皮质螺钉固定对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J].西藏医药.2018
[10].程海松.内侧柱支撑重建术对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8
标签: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 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