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史论文-孙冬梅

西方文化史论文-孙冬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西方文化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圣经,翻译,西方文化,关系

西方文化史论文文献综述

孙冬梅[1](2019)在《浅谈圣经翻译史与西方文化史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圣经在西方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圣经的研究也是一直从未间断。圣经对西方文化影响深远,笔者从《圣经》出发,想要探讨其翻译史与西方文化史之间的关系。在西方历史中,《圣经》的翻译主要集中于叁个时期:希腊-罗马时期、宗教改革时期和现代。笔者从这叁个角度对比圣经翻译和西方文化的发展状况,以此发掘圣经翻译史和西方文化史的关系。笔者最终得出:在圣经翻译集中的叁个主要时期,西方文化也经历着繁荣发展,也就是说,二者的发展高峰期惊人的相似,可以说,圣经翻译史在某种程度上是西方文化史的缩影。(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32期)

若凡[2](2019)在《光明与黑暗 西方文化史中的镜像》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对于镜像的认知,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从平静水面到光滑岩石,从金属制造到玻璃研磨,从千金难求到随处可见,人类为了美而照镜子的历史延续了数千年。这种对于镜像的热切追求,不仅使镜子的发明制造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让镜子广泛地出现在神话、哲学、文学、绘画等西方文化史的重要载体中。镜子,既能照己,又能照人,既能反射光线,又能制造幻影;同样,镜像,不仅象征着自我的凝视与他者空间的敞开,更象征着真理的光明与虚无的黑暗。(本文来源于《文明》期刊2019年09期)

马书红[3](2019)在《建构主义视域下西方文化史课的教学目的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文化史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从整体了解塑造西方文化的深层动因,包括信仰系统、价值观、哲学体系等,从而使学生把握西方文化的内在本质与特征;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文化觉知、提升睿智与德性;冲破母语文化的价值思维惯性和单一的价值标准,不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普世标准来批判它文化;使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的人才。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设置具有深度的课前预习思考题;为降低学生的焦虑与紧张,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课堂回答思考题;采用视频、音频和实物教具介绍新知识,激发学生从听、视、说等多渠道对新信息进行解析,并通过小组讨论、画思维导图等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类、重组与内化,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批判性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表达力,使他们积极而主动地探索、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的建构。(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18期)

丁美娜[4](2017)在《中西方文化史中数学与诗歌的比较和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中西方文化史中数学与诗歌的比较在西方历史的发展中,有两个惊人的时期,一个是古希腊文化的鼎盛时期,一个是文艺复兴时期.如果我们从人类理性的建构和结构放大意义上分析,可以发现这两个时期恰恰是数学理性的建构放大时期.前者表明数学理性初创时期的建构放大作用;后者表明,在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之后,特别是基督教对数学理性的广泛传播之后,数学以深沉凝重的理性意识显示出它的建构放大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方文化中,数学在古希腊是一种理(本文来源于《数学学习与研究》期刊2017年17期)

张凤阳,于京东,罗宇维[5](2017)在《西方文化史上的一场话语之争——基于概念史视角的“区隔-歧视-排斥”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像古代中国的"华夷之辩"一样,古罗马也以"gens"对"natio"的方式表达了"内-外"、"高-下"的二元区隔。在《圣经》武加大拉丁文本中,作为罗马帝国征服对象的以色列人,用实质上是大写的"natio"指代,以示上帝从万民中间的特别拣选;而本是古罗马高贵世系的"gentes",则因非基督的偶像崇拜而被贬为"异教徒"。但基督教在解构古罗马价值系统的同时,又发展出了一套新的"区隔-歧视-排斥"模式,十字军东征即为典型。从西方文明进程的大历史尺度来看,高贵的"gens"渐次失落与边缘化的"natio"慢慢向中心位移,适成鲜明比照,仿佛是在一个微小的聚焦点上折射了一场历时逾千年的话语竞争或话语战争。联系实然层面的政治社会文化变迁来分析这场话语战争的经典修辞手法,或能为理解当今世界的话语权争夺策略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江山,胡爱国[6](2016)在《西方文化史中的人与动物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西方文化史中,人与动物的关系可以说就是一部西方文明史,它的多样性、复杂性、矛盾性无不反映在西方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或让动物为自己劳动,或提供食物,或陪伴狩猎,或消遣娱乐,将动物划分为"可食用"和"不可食用"动物、"可驯服"和"不可驯服"动物、"有用"和"有害"动物甚至"美"和"丑"的动物,这些思想在西方宗教、道德伦理、文学、造型艺术、音乐以及科学研究中都有表露。可以说,他们在将动物作为自己亲密伙伴的同时,又将其视为自己的奴役对象和劳动工具。所以,在整个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就一直和动物处在一种既相互亲密又彼此敌视的矛盾关系中。与此同时,西方文化史中这种落后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也促使我们需要对人与动物的关系作一个正确的思考,因为它已成为当今生态文明时代进步的一个巨大障碍。面对今天环境不断恶化、动物濒临灭绝的现实,历史赋予我们人类以新的任务,要求我们人类在生态文明时代的今天认真思考:如何与动物缔结友好条约,赋予它们完全的合法地位;如何以一种谦卑、友好和平等的态度与动物和谐相处,赋予动物以生态民主权利,让其和其他自然万物一道协同进化。这是我们在人类文明新阶段应认真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可提供新的启发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丁翀[7](2015)在《血脉贯通 价值统摄——人教版必修3“西方文化史”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文化的发展源流。教科书将西方文化的源头追溯至古希腊时代,叙述西方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的启蒙运动,近现代西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繁荣,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脉络清晰、时序完整,自成一个严密合理的叙事系统。有些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因学习与储备不足而恪守教科书,认为教科书中关于西方文化史的内容(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15年15期)

姜守明[8](2015)在《浅析“西方文化史”的特点及主导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它忠实地记录着人类适应自然、改造社会,不断推进文明进步的发展历程;历史也是包罗万象的,"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但是在正统史学的支配下,长期以来,丰富多彩而又包罗万象的历史,有意、无意被剪裁、被简约,几乎成为了政治史、经济史、外交史的代称,而其他历史的内容往往被置于边缘化地位,或者干脆从教科书中删除。仅就中国学界而论,由于国史地位凸显和习惯因素的影响,不但重视西方文化史的研究者不多,而且从学科(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期刊2015年05期)

丁新华[9](2014)在《巧借课外读物突破历史教学难点——从阅读《西方文化史》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师生普遍反映必修Ⅲ模块(人教版,下同)比较难,特别是西方文化史部分难教和难学。主要原因是这一模块有叁大单元的知识涉及大家相对陌生的西方文化,即第叁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所谓"难教",首先难在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包含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内容,而且还包含政治史、思想史、人物史等内容。其次难在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够。所谓"难学",首先难在学生没有(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刘晓娟[10](2013)在《浅谈大学文化教育的改革——以《西方文化史》课程建设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的文化教育和文化建设是中国目前文化主题的主要组成部分。文化史课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大学校园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文化教育的水平,增加大学校园的文化气息和底蕴,而且可增加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深度和广度。为此,西方文化史的课程建设要达到这样的宗旨,即在课程内容上为大学寻求文化因素;在讲台叙述主题上为大学寻求文化表达;在课程体例上为大学寻求知识体系的文化视角,争取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广大高校师生,使文化史课程成为大学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和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旬)》期刊2013年08期)

西方文化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类对于镜像的认知,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从平静水面到光滑岩石,从金属制造到玻璃研磨,从千金难求到随处可见,人类为了美而照镜子的历史延续了数千年。这种对于镜像的热切追求,不仅使镜子的发明制造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让镜子广泛地出现在神话、哲学、文学、绘画等西方文化史的重要载体中。镜子,既能照己,又能照人,既能反射光线,又能制造幻影;同样,镜像,不仅象征着自我的凝视与他者空间的敞开,更象征着真理的光明与虚无的黑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方文化史论文参考文献

[1].孙冬梅.浅谈圣经翻译史与西方文化史的关系[J].青年文学家.2019

[2].若凡.光明与黑暗西方文化史中的镜像[J].文明.2019

[3].马书红.建构主义视域下西方文化史课的教学目的与方法[J].青年与社会.2019

[4].丁美娜.中西方文化史中数学与诗歌的比较和启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

[5].张凤阳,于京东,罗宇维.西方文化史上的一场话语之争——基于概念史视角的“区隔-歧视-排斥”模式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7

[6].江山,胡爱国.西方文化史中的人与动物关系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7].丁翀.血脉贯通价值统摄——人教版必修3“西方文化史”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

[8].姜守明.浅析“西方文化史”的特点及主导思想[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

[9].丁新华.巧借课外读物突破历史教学难点——从阅读《西方文化史》说起[J].基础教育研究.2014

[10].刘晓娟.浅谈大学文化教育的改革——以《西方文化史》课程建设为中心[J].美与时代(下旬).2013

标签:;  ;  ;  ;  

西方文化史论文-孙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