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精神弑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俄狄浦斯王》,认知过程
精神弑父论文文献综述
徐晶晶,陈敬玺[1](2015)在《“弑父娶母”,自我认知过程中的精神阵痛——浅析《俄狄浦斯王》》一文中研究指出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希腊悲剧不重于悲,而重在严肃事件。悲剧应包括使人惊异的内容。它摹仿的不仅仅是一个完整的行动,而且是能引发怜悯和恐惧的事件,此类事件若是发生的出人意外,那就最能取得上述效果。"【1】亚氏据此认为"希腊最为典范的悲剧"应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本文即以《俄狄浦斯王》这一悲剧文本为分析对象,从其中的弑父、娶母两个关键情节入手,对剧本进行一定深度的文本剖析。(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5年04期)
张良丛[2](2014)在《弑父的玫瑰:迟子建小说《晚安玫瑰》的精神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家迟子建的新作《晚安玫瑰》具有明显的弑父主题倾向性。但这种弑父并不是根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而是源于厄勒克特拉情结。由于父亲在生命中的缺席和对父亲的依恋,构成了小说中叁个女主人公寻找父亲的情节与意象,具有明显的精神分析意义。迟子建通过弑父主题的表达,探讨了人类自我救赎的问题,即通过爱情、宗教和审美叁种升华的方式获得精神救赎。(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邓利苹,黄德志[3](2013)在《论张爱玲与萧红作品中的精神“弑父”》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爱玲和萧红在成长中均因遭受父亲的粗暴对待,精神上产生对父亲的厌恶情绪,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精神"弑父",发泄内心的原欲。对父亲形象的"弑杀"实质上是对以父权为中心的男性文化的冲击;女性意识的苏醒,更坚定了她们与男权中心文化的对抗,作品中彰显普世价值观。(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1期)
陈含慈[4](2011)在《“弑父”:儿童成长的精神意向——论电影《小偷》中儿子角色的性格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影片《小偷》讲述了一个孩子从缺父到弑父的成长过程。从一开始对父亲的热切想象和满心向往,到寻父过程中矛盾与挣扎的痛苦纠葛,到最后通过弑父来实现个人身份的确立。经由"弑父"这一意向,完成儿童步入根本的另我性的象征界的成长。(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1年01期)
潘洁玉[5](2009)在《沈从文作品中的精神弑父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个“非主流”作家,沈从文作品中的精神弑父方式在五四那个精神弑父的时代也是非主流而被人忽视的,但却又是独特而闪亮的。沈从文作品中的精神弑父现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把父亲形象置于一个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地位,使父亲成为文本的缺席者和沉默者;二是对具有现代文明的父亲形象进行丑化书写;叁是作品里的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无父的快意和自由;四是无奈地把自己铸造的具有传统文明的父亲形象推倒。在沈从文的作品里,父亲不仅仅是一种权威,而是代表人性的本真与失落。这些父亲形象的出场,象征着传统与现代两种不同的人性,与五四时代主流作家拥抱新生,弑去作为传统的、封建的、罪恶的、权威的、禁锢自由的父亲不同,“传统的父亲”在沈从文这里获得了本真的含义,获得了尊重和肯定。沈从文是以原始的本真的父亲来反对现代都市文明的父亲,反对人性的失落;也正是借助这种精神弑父和精神铸父的方式,来批判现代文明,守护传统古老的人性。然而,现实对传统的摧毁与现代都市文明的入侵,使沈从文清醒地意识到守护的艰难,他为此展现出来的悲怆、矛盾与决绝,正是中国古老文明的现代命运使然。在铸父和推倒之际,沈从文以一种永难重建的眷恋,为古老文明所代表的本真人性唱响了挽歌。(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9-05-01)
精神弑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家迟子建的新作《晚安玫瑰》具有明显的弑父主题倾向性。但这种弑父并不是根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而是源于厄勒克特拉情结。由于父亲在生命中的缺席和对父亲的依恋,构成了小说中叁个女主人公寻找父亲的情节与意象,具有明显的精神分析意义。迟子建通过弑父主题的表达,探讨了人类自我救赎的问题,即通过爱情、宗教和审美叁种升华的方式获得精神救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精神弑父论文参考文献
[1].徐晶晶,陈敬玺.“弑父娶母”,自我认知过程中的精神阵痛——浅析《俄狄浦斯王》[J].唐山文学.2015
[2].张良丛.弑父的玫瑰:迟子建小说《晚安玫瑰》的精神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邓利苹,黄德志.论张爱玲与萧红作品中的精神“弑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
[4].陈含慈.“弑父”:儿童成长的精神意向——论电影《小偷》中儿子角色的性格塑造[J].大众文艺.2011
[5].潘洁玉.沈从文作品中的精神弑父现象[D].暨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