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类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方性本科高校,生物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高等素质教育
生物类专业论文文献综述
张亚楠,朱秀云,尹彩云,李璐璐,徐继伟[1](2019)在《高等地方性本科院校生物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淮北师范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积极响应我国高等素质教育下人才培养体系的号召,本文基于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前提,围绕生物类专业本科教学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探究过程中以我校生物学相关专业为例,针对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引入学生、教师及高校叁者间的矛盾与联系,并致力于通过探讨叁者的关系,真正在高校实现和推广素质教育,并希望以生物类专业教学为例,将新引入的体系运用到更多的教学领域中去.(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曾晓希,黄钊,李文,马靓[2](2019)在《基于科研的化学生物类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基于科研的"四阶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科研案例激发创新意识;以科研问题拓展创新思维;以科研实践训练创新技能;以科研课题提升创新能力。结合学院现状,在化学和生物专业学生中进行了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20期)
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迪丽努尔·塔力甫[3](2019)在《基于生物类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针对生物类专业在大一开设的第一门重要的必修实验课。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是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同步进行而又相对独立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本文针对生物类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实验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实验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课效果,最终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科学研究打好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18期)
金晓弟,张义贤[4](2019)在《地方高校生物类专业“四结合”实验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学学科具有实验性强的特点,实验教学是生物学科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以山西大学生物类实验教学为例,探讨了地方高校生物类专业"四结合"实验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本文来源于《山西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赵奇志,许锋,王尔茂,陈建华,王舰平[5](2019)在《高职生物 食品 药品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打造职业教育金课,必须以提升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为抓手,制订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基于推进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探讨相关专业课程实训及实践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9年16期)
李波,张晓雪,付学鹏,刘丽杰,孙婴宁[6](2019)在《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生物类专业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提出了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通过各种科技活动的实施,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实现生物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9年08期)
江力,刘长轩,袁怀波[7](2019)在《以能力为导向的食品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化学是高等学校食品学院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从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科学评价和持续改进等方面探讨了我校以能力为导向的食品类专业生物化学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33期)
温崇庆,薛明[8](2019)在《探索“本科生进实验室”与“毕业论文实践”有机结合以培养生物类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鼓励本科生进实验室进行理论知识实践与创新能力锻炼是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之一,本科毕业论文实践始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四年大学时间培养生物类专业学生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科研素质尤为必要。本文就本科生早期阶段进入微生物学科研实验室学习,后期阶段连续完成毕业论文的可行性、制度措施、效果、建议及展望进行阐述,以期真正提高生物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满足社会对生物类本科毕业生较高的科学素质及从事生物学相关科研行业的能力要求。(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61期)
何崚,李黄金,陈伟,张荣信[9](2019)在《无缝对接行业需求的生物医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以广东药科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医药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广药生科院于2014年重新修订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构建"与生物医药行业无缝对接的"生物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包括:①生物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准定位问题;②生物类本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如何与生物医药行业对接的问题;③如何建立生物类本科专业可行的协同育人机制问题。(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58期)
王婧,吴凯,黄琼,尹明华,罗朝晖[10](2019)在《基于研究生复试浅谈地方院校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认为地方院校师资、教学资源不如重点院校,以致地方院校本科生的培养质量不被认同,本科生考取名校难度加大,这一问题值得关注。研究生入学复试环节涉及本科生科研素质的考查,用以选拔具有科研潜质的学生,因此,招生单位关注哪些具体的科研素质应受到地方院校重视。通过对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018届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4个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园林、园艺)复试环节进行研究,发现研究生招生院校和导师注重专业英语、专业知识、实验技能等科研素质或能力。且与普通院校相比,双一流院校更注重专业英语能力考查。为此,提出通过专业培养、科研培养、实践培养叁个方面提高地方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也为提高地方院校本科生升研率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生物类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基于科研的"四阶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科研案例激发创新意识;以科研问题拓展创新思维;以科研实践训练创新技能;以科研课题提升创新能力。结合学院现状,在化学和生物专业学生中进行了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类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1].张亚楠,朱秀云,尹彩云,李璐璐,徐继伟.高等地方性本科院校生物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淮北师范大学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
[2].曾晓希,黄钊,李文,马靓.基于科研的化学生物类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山东化工.2019
[3].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迪丽努尔·塔力甫.基于生物类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探讨[J].山东化工.2019
[4].金晓弟,张义贤.地方高校生物类专业“四结合”实验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山西科技.2019
[5].赵奇志,许锋,王尔茂,陈建华,王舰平.高职生物食品药品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9
[6].李波,张晓雪,付学鹏,刘丽杰,孙婴宁.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7].江力,刘长轩,袁怀波.以能力为导向的食品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
[8].温崇庆,薛明.探索“本科生进实验室”与“毕业论文实践”有机结合以培养生物类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J].教育现代化.2019
[9].何崚,李黄金,陈伟,张荣信.无缝对接行业需求的生物医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以广东药科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
[10].王婧,吴凯,黄琼,尹明华,罗朝晖.基于研究生复试浅谈地方院校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