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治法论文-鲍路瑶,王楠

温病治法论文-鲍路瑶,王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温病治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银屑病,斑疹,卫气营血辨证,病因病机

温病治法论文文献综述

鲍路瑶,王楠[1](2019)在《杨进运用温病治法辨治银屑病撷要》一文中研究指出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疾病,病因复杂,病程漫长,迁延难愈。杨进教授从温病学角度提出,银屑病病机为邪热内伏,外邪引动而发。辨证时应重视辨斑疹与全身症状相结合,治疗时从卫气营血辨证出发,分急性期与慢性期辨证施治。附验案1则以佐证。(本文来源于《江苏中医药》期刊2019年09期)

董南希,蔡丹莉,毛威,王灵聪[2](2018)在《浅谈《黄帝内经》伏邪之说与温病治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伏气温病中"伏寒化温"说的理论来源,治疗上应根据病位病性辨证施治。本文通过对《内经》相关原文的剖析,旨在揭示《内经》对伏气温病的病因、发病、治疗及预防等的影响。1病因病机1.1从季节伏邪而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此为重阴必阳的一种诠释。冬于五行属于阴、寒亦属阴,因此便称为重阴,"必阳"即(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季秀丽,张诏[3](2018)在《温病治法在慢性咳嗽中的临床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种温病治法在治疗各种病因导致慢性咳嗽中每获良效。其中"辛凉微苦,祛风止痉""辛开苦泄,清化湿热""甘凉濡润,滋养肺胃"等温病治法分别适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在临床运用中,常须根据患者慢性咳嗽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细致辨证,结合运用上述多种治法方能收到更加突出的疗效。(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蒋文杰,杨进[4](2015)在《运用温病治法辨治过敏性紫癜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运用温病治法辨治过敏性紫癜的体会。认为伏热在里是过敏性紫癜的内在因素,风邪侵袭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分期治疗法,即急性期以凉血散血、活血化瘀为主,并重视兼证的治疗;慢性迁延期以滋补肝肾、培补正气为主,防止病情反复。(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肖寒,杨进,朱介宾[5](2010)在《以温病治法论治恶性肿瘤》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急性感染性疾病日益减少,温病学说的意义已不仅限于感染性疾病,温病的"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可以广泛的用于内科杂病的辨治。该文借鉴温病学辨证论治方法,探讨了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并应用于临床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0年08期)

肖寒,杨进[6](2010)在《以温病治法论治恶性肿瘤》一文中研究指出温病学说是明清时代形成的研究外感热病的理论,可运用于现代医学的多种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治。随着医学和卫生学的迅速发展,温病学说的意义已不仅限于感染性疾病,温病的辨治方法可以广泛的用于内科杂病。借鉴温病学辨证论治方法 ,探讨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并应用于临床恶性肿瘤的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边月娟,张思超[7](2008)在《从银翘散探析温病治法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银翘散用药质轻灵动,针对在表之邪气,用药芳香轻宣,使邪气从外而解;依据吴氏温病治疗不避辛温的治疗原则,在方中稍加少量辛温之品,辛而不烈,温而不燥,既透散邪热又避寒凉遏伏;又因"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故方中运用辛散苦泄的桔梗来开宣肺气;吴氏提出温病"始终以救阴精为主",故银翘散用芦根甘寒养阴,防止热邪伤阴。总之,银翘散药味虽少,但其用药和配伍的方法却对所有温病的治疗均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甘肃中医》期刊2008年11期)

任红艳[8](2008)在《温病治法之中庸之道——叶天士“卫气营血”治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庸之道乃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理学"的核心,中华文化中各个部分核心的总括。那么身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医学,其体系当中无疑会有中庸思想的存在及运用。故而本文就叶天士"卫气营血"治法,即"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从卫、气、营、血依次论述其中所包含的中庸之道,以揭示中医学通过调节机体,使其达到自我和谐而稳定发展之祛邪勿伤正的中医学治疗疾病之奥妙所在。(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08年08期)

刘宏艳,韩娟,肖照岑[9](2008)在《《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病条辨》以温热、湿热为两大纲。因湿性氤氲粘滞,故湿热类温病缠绵难愈,病情复杂多变。通过对《温病条辨》中湿温病所用方剂进行研究,探讨《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上、中、下叁焦证的治法。结论:湿热类温病治疗总以清热祛湿为法,但叁焦用药有别,属上焦者,以宣肺达祛湿之功;属中焦者,以芳香化湿及利水渗湿为祛湿之法,用药多苦寒与辛温相配以除湿热;属下焦者,除祛湿外,尚以温补固涩为主。(本文来源于《吉林中医药》期刊2008年02期)

刘宏艳,韩娟,萧照岑[10](2008)在《《温病条辨》温热类温病治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温病条辨》中"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为例,通过对其证治中应用的方剂进行分析,探讨该书温热类温病治疗的特色,即:上焦用清轻宣透为法,清热以保津;中焦用清热养阴法,有形热结用下法,急下以存阴;下焦则以补益为主。(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08年02期)

温病治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伏气温病中"伏寒化温"说的理论来源,治疗上应根据病位病性辨证施治。本文通过对《内经》相关原文的剖析,旨在揭示《内经》对伏气温病的病因、发病、治疗及预防等的影响。1病因病机1.1从季节伏邪而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此为重阴必阳的一种诠释。冬于五行属于阴、寒亦属阴,因此便称为重阴,"必阳"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病治法论文参考文献

[1].鲍路瑶,王楠.杨进运用温病治法辨治银屑病撷要[J].江苏中医药.2019

[2].董南希,蔡丹莉,毛威,王灵聪.浅谈《黄帝内经》伏邪之说与温病治法[J].浙江中医杂志.2018

[3].季秀丽,张诏.温病治法在慢性咳嗽中的临床运用[J].山东中医杂志.2018

[4].蒋文杰,杨进.运用温病治法辨治过敏性紫癜体会[J].中医杂志.2015

[5].肖寒,杨进,朱介宾.以温病治法论治恶性肿瘤[J].辽宁中医杂志.2010

[6].肖寒,杨进.以温病治法论治恶性肿瘤[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7].边月娟,张思超.从银翘散探析温病治法思想[J].甘肃中医.2008

[8].任红艳.温病治法之中庸之道——叶天士“卫气营血”治法[J].光明中医.2008

[9].刘宏艳,韩娟,肖照岑.《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8

[10].刘宏艳,韩娟,萧照岑.《温病条辨》温热类温病治法研究[J].河南中医.2008

标签:;  ;  ;  ;  

温病治法论文-鲍路瑶,王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