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脊椎炎论文-屈瑾,雷新玮,祁吉

结核性脊椎炎论文-屈瑾,雷新玮,祁吉

导读:本文包含了结核性脊椎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结核,脊椎炎,磁共振成像

结核性脊椎炎论文文献综述

屈瑾,雷新玮,祁吉[1](2010)在《早期不典型脊椎结核和化脓性脊椎炎的MR鉴别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不典型脊椎结核及化脓性脊椎炎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表现不典型的早期脊椎结核患者6例及化脓性脊椎炎患者7例,均经临床及病理证实。分析其椎体、椎间盘、周围软组织及增强检查后MR特点。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病例的MRI特征。结果化脓性脊椎炎中早期椎间隙变窄(8/10,80.00%)、椎体上/下部条状异常信号(12/18,66.67%)、终板下线样高信号(13/18,72.22%)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脊椎结核(均无以上征象)。脊椎结核中椎体前部局限异常信号(4/12,33.33%)、跨椎体脓肿(5/6,83.33%)发生率明显高于化脓性脊椎炎(均无以上征象)。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能鉴别早期表现不典型的脊椎结核及化脓性脊椎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0年02期)

弓建国,许文联[2](2009)在《布鲁菌性脊椎炎误诊为脊椎结核的CT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经手术、血清学检查证实的7例布鲁菌氏脊柱炎患者的CT扫描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比较布鲁菌氏脊柱炎和脊柱结核的CT特征,总结误诊原因,以期提高布鲁菌氏脊柱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009年误诊为有脊柱结核的7例布氏杆菌脊柱炎患者,分别观察其椎体骨质、附件、椎间盘破坏形态、椎旁软组织肿块、腰大肌脓肿改变,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布鲁菌氏脊柱炎主要侵犯腰椎,可同时累及2~3个椎体,椎间隙变窄、韧带发生骨化和钙化,可在受累椎体前后韧带处呈窄条状钙化影,骨破坏小(<5mm)而多发,多局限于椎体边缘,病灶周围增生硬化明显,新生骨组织中又有新破坏灶形成,椎间盘破坏,关节增生硬化和相邻骨密度增高,少或无椎旁脓肿形成,即使存在椎旁脓肿,其范围限于病变节段周围并有全身多关节受累倾向。脊柱结核以椎体和椎间盘破坏为主,破坏灶较大并有死骨形成,椎旁脓肿和骨质疏松多显着,椎旁脓肿境界清楚,上下跨越范围大全身多关节受累少见,密切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其诊断多易于鉴别。(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09年36期)

康笑水,魏华刚[3](2009)在《22例结核性脊椎炎的磁共振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结核性脊椎炎的磁共振特点方法:2007年2月~2009年2月在我院行MRI检查并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以及经临床随访证实的结核性脊椎炎22例(陈旧性结核除外)。设备:采用(本文来源于《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09-09-23)

陆建国,丁庆国[4](2009)在《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结核性脊椎炎中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常规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结核性(TBS)脊椎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3例TBS,均作了常规MRI及DWI,分析病变椎体、椎间盘、周围软组织肿块MRI、DWI表现。结果13例TBS,累及椎体达2个或2个以上节段,病变椎体DWI上均呈高信号;10例椎间盘累及,11例周围脓肿形成,脓肿壁呈薄壁规则环状强化。结论TBS具有较为特征性的MRI和DWI表现。(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09年26期)

吕巍巍[5](2009)在《MRI对结核性脊椎炎与化脓性脊椎炎的鉴别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结核性脊椎炎(tuberculous spondylitis,TBS)与化脓性脊椎炎(pyogenic spondylitis,PS)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以提高结核性脊椎炎(TBS)与化脓性脊椎炎(PS)的磁共振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局部病灶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证实的结核性脊椎炎12例和经病理证实的化脓性脊椎炎6例,回顾性的比较二者的MRI特点,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二者的磁共振成像特点进行比较:1、胸椎受累;2、腰椎受累;3、椎体破坏变性;4、椎间隙变窄;5、T2WI椎间盘信号特点(点、线、条状高信号);6、椎旁脓肿形成;7、脓肿上下范围大于受累椎体数;8、脓肿壁是否薄而光滑;9、韧带下蔓延;10、韧带下蔓延上下范围大于受累椎体数;11、椎弓根、棘突、横突受累。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下MRI表现TBS与PS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核性脊椎炎胸椎受累椎体数16个,占总的33个受累椎体数的48.49%,而化脓性脊椎炎未见胸椎受累;结核性脊椎炎腰椎受累椎体数14个,占42.42%,而化脓性脊椎炎腰椎椎体10个受累,占全部12个受累椎体的83.33%;椎体破坏变形结核性脊椎炎9例,占75%,而化脓性脊椎炎1例,占16.67%;脓肿壁薄而光滑结核性脊椎炎8例,占66.67%,而化脓性脊椎炎1例,占16.67%。结论MRI检查能够为PS与TBS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信息。脊柱受累的节段、椎体破坏的程度、椎旁脓肿壁的厚薄及光滑程度对结核性脊椎炎和化脓性脊椎炎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05-10)

丁庆国[6](2009)在《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结核性与化脓性脊椎炎中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结核性(TBS)与化脓性脊椎炎(P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7例感染性脊椎炎(9例TBS,8例PS),均作了常规MRI及DWI,分析两组病变椎体、椎间盘、周围软组织肿块MRI、DWI表现,定量比较两组相对ADC(RADC)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9例TBS,累及椎体达2个或2个以上节段,病变椎体DWI上均呈高信号;6例椎间盘累及,8例周围脓肿形成,脓肿壁呈薄壁规则环状强化;8例PS,2例单个节段,6例2个节段,DWI上5例呈高信号,2例稍高信号,1例等信号;4例椎间盘累及;5例伴周围软组织肿块,5例PS软组织肿块均匀强化。两组RADC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BS与PS具有较为特征性的MRI表现,DWI及RADC对鉴别两者价值有限。(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09年01期)

崔虎山[7](2006)在《结核性脊椎炎治疗中前方移植骨固定术及后方金属固定术之间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最近开始肩用的后方金属固定术治疗结核性脊柱炎在保证脊柱的稳定性方面非常有用,但是存在着可能引起或者加重感染的忧虑。这次研究中,我们通过与前方移植骨固定术的比较来了解结核性脊椎炎的手术治疗中后方器械固定术的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国际COA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11-01)

王洪新,郭玖,许健[8](2006)在《化脓性脊椎炎与结核性脊椎炎的MRI鉴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高化脓性脊椎炎(PS)与结核性脊椎炎(TBS)的MRI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局部病灶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证实的20例化脓性脊椎炎和30例结核性脊椎炎,比较其MRI表现,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下MRI表现PS与TBS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胸椎受累(PS为14.3%,TBS为56.9%);腰椎受累(68.6%,33.8%);病变椎体破坏变形(0,56.7%);椎旁软组织受累(30%,70%);椎旁脓肿形成(0,70%);韧带下蔓延(20%,63.3%);T2WI高信号(35%,70%)。结论:MRI检查能够为PS与TBS的鉴别提供可靠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期刊2006年05期)

哈振国,蔡中,黄嗣王[9](1998)在《慢性布鲁菌性脊椎炎和脊椎结核CT表现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慢性布鲁菌性脊椎炎和脊椎结核的CT特征以及对鉴别诊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对经临床确诊,X线阳性的15例布鲁菌性脊椎炎和17例脊椎结核患者作CT扫描。其中6例布鲁菌病患者于6年前作过同部位CT扫描。结果:布鲁菌病:骨破坏灶小(2~5mm)而多发,多局限于椎体边缘,病灶周围明显增生硬化,新生骨组织中又有新破坏灶形成,椎间盘破坏,关节面增生硬化,相邻骨密度增高,少或无椎旁脓疡形成。结核:以椎体和椎间盘骨破坏为主并有死骨形成,椎旁脓疡(脓肿)和骨质疏松变化比较常见。结论:根据CT特征及临床,布鲁菌病脊椎炎和脊椎结核不难诊断(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1998年05期)

李文元,黄恭康[10](1997)在《结核性和化脓性脊椎炎的MR影像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MR上相邻椎体和椎间盘信号异常是感染性脊椎炎的特征。注身Gd-DTPA后,椎骨和椎旁软组织内多环状强化,和(或)感染组织内钙化,均强烈提示结核性脊椎炎。血源性化脓性脊椎炎。Gd-DTPA增强有助于早期诊断。T_2WI病变椎骨弥漫高信号,注射Gd-DTPA后弥漫强化,结合患者发热、ESR增高,一般均可提示为急性感染性脊椎炎。(本文来源于《解剖与临床》期刊1997年01期)

结核性脊椎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经手术、血清学检查证实的7例布鲁菌氏脊柱炎患者的CT扫描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比较布鲁菌氏脊柱炎和脊柱结核的CT特征,总结误诊原因,以期提高布鲁菌氏脊柱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009年误诊为有脊柱结核的7例布氏杆菌脊柱炎患者,分别观察其椎体骨质、附件、椎间盘破坏形态、椎旁软组织肿块、腰大肌脓肿改变,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布鲁菌氏脊柱炎主要侵犯腰椎,可同时累及2~3个椎体,椎间隙变窄、韧带发生骨化和钙化,可在受累椎体前后韧带处呈窄条状钙化影,骨破坏小(<5mm)而多发,多局限于椎体边缘,病灶周围增生硬化明显,新生骨组织中又有新破坏灶形成,椎间盘破坏,关节增生硬化和相邻骨密度增高,少或无椎旁脓肿形成,即使存在椎旁脓肿,其范围限于病变节段周围并有全身多关节受累倾向。脊柱结核以椎体和椎间盘破坏为主,破坏灶较大并有死骨形成,椎旁脓肿和骨质疏松多显着,椎旁脓肿境界清楚,上下跨越范围大全身多关节受累少见,密切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其诊断多易于鉴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结核性脊椎炎论文参考文献

[1].屈瑾,雷新玮,祁吉.早期不典型脊椎结核和化脓性脊椎炎的MR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

[2].弓建国,许文联.布鲁菌性脊椎炎误诊为脊椎结核的CT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09

[3].康笑水,魏华刚.22例结核性脊椎炎的磁共振特点分析[C].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2009

[4].陆建国,丁庆国.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结核性脊椎炎中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09

[5].吕巍巍.MRI对结核性脊椎炎与化脓性脊椎炎的鉴别诊断价值[D].山东大学.2009

[6].丁庆国.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结核性与化脓性脊椎炎中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

[7].崔虎山.结核性脊椎炎治疗中前方移植骨固定术及后方金属固定术之间的比较[C].中华医学会第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国际COA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6

[8].王洪新,郭玖,许健.化脓性脊椎炎与结核性脊椎炎的MRI鉴别[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6

[9].哈振国,蔡中,黄嗣王.慢性布鲁菌性脊椎炎和脊椎结核CT表现比较[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8

[10].李文元,黄恭康.结核性和化脓性脊椎炎的MR影像诊断[J].解剖与临床.1997

标签:;  ;  ;  

结核性脊椎炎论文-屈瑾,雷新玮,祁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