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长期定位试验土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期定位,土壤分割和搬迁,理化性质,容重
长期定位试验土壤论文文献综述
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1](2018)在《黑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冻土分割搬迁后土壤融合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土壤搬迁后与新址的融合效果,以一个搬迁土块为研究对象,明确搬迁土块间的接缝处土壤与距接缝处不同距离的中心土壤在理化特性上的不同。结果表明,0~20 cm层次土体中心50 cm处的田间持水量比接缝处高5%,容重低4%,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其他层次;20~40 cm层次,土壤的固相率和容重高于其他层次,田间持水量降低,土块横切面各部位物理性质均无明显差别;剖面底部80~100 cm层次接缝处土壤松散缝处的固相率比30 cm和土体中心处低4.3%,液相率低3.1%,气相率高出7.6%,容重下降8.3%。0~40 cm土层的缝处、距缝30 cm和距缝50 cm处的孔隙率均低于40~100 cm层次,其中80~100 cm层次的孔隙率最大,20~40cm孔隙率最低为44.2%;土壤饱和导水率0~20 cm层次为35.3~38.0 cm/d,随着深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均小于20cm/d;而80~100 cm层次缝处的饱和导水率值高达144.4 cm/d,是表层土壤的4倍。同一层次搬迁土块缝处与土块中心土壤速效养分无明显差别,缝处全氮含量均高于土块的其他位置,且与距缝30 cm和50 cm处的数值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pH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增大,碱解氮和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下降。长期定位土壤搬迁5 a后,深层土壤接缝处还处于疏松状态,下层土壤的融合要弱于上层土壤。(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8年01期)
闫洪奎,王欣然[2](2017)在《长期定位试验下秸秆还田配套深松对土壤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破解我国玉米生产存在的耕层过浅、地力低下的难题,探索合理有效的秸秆还田技术,采用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两因素裂区设计的5年定位试验,分析秸秆还田结合深松、增施氮素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降低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增加田间持水量、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秸秆还田降低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孔隙度、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秸秆还田配施氮素降低土壤容重、表层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下层有机质含量、表层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秸秆还田结合深松降低表层土壤孔隙度和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容重、下层孔隙度、田间持水量、表层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深松、秸秆还田、秸秆还田配施氮素、秸秆还田结合深松均有增产作用。(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7年S1期)
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3](2016)在《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胡敏酸荧光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地原状土搬迁的基础上,采用荧光光谱学方法分析了土壤中胡敏酸在搬迁前后不同年度间的荧光结构,旨在揭示黑土搬迁过程中胡敏酸结构的变化规律,为长期定位试验地原土搬迁提供可行性的依据。土壤胡敏酸的荧光光谱显示,胡敏酸在搬迁后第一年总体特征峰波长有不同程度的红移现象,即有了轻微的老化现象,分子芳构化及缩合度程度增加,在搬迁后第二年有所缓解,这种短期的老化现象在M、MNPK处理中更为明显,在两个不同土层中的变化没有明显不同。胡敏酸分子中的五环芳烃化合物及其它结构简单的芳烃化合物没有受到土壤搬迁的扰动。(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6年03期)
迟凤琴,刘晶鑫,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4](2015)在《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整体搬迁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采用PCR-DGGE及其特异性条带克隆测序的方法,对同为小麦茬的搬迁前2010年和搬迁后2013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DGGE图谱中搬迁前后两个土层不同处理所有样品之间具有相似性,进一步对细菌DGGE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可得,细菌群落结构在两个土层各处理中搬迁前后变化不大。再对细菌DGGE图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得,在0~20 cm土层细菌各处理的分布虽然搬迁前和搬迁后产生分异,但在搬迁前后两年中处理间的分布规律相似,在20~40 cm土层搬迁前和搬迁后细菌的MNPK和NPK处理分布规律发生了变化。研究说明,搬迁前和搬迁后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受到耕作方式、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等的影响远大于搬迁的扰动影响影响。(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5年06期)
张久明,迟凤琴,周宝库,匡恩俊,宿庆瑞[5](2015)在《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腐殖质组分数量及光学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壤搬迁对黑土不同处理腐殖质组成及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搬迁前后定位试验各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动态变化,但变化趋势为0~20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高于20~40cm土层的碳含量,各处理间以MNPK含量最高,并随着搬迁年限增加土壤有机碳呈现增加趋势。胡敏酸碳含量和富里酸碳含量在土层0~20cm和20~40cm呈现动态变化中,但整体趋势2013年较2010年略有下降;胡敏素碳含量呈增加趋势。胡敏酸的△log K值、E4/E6值在搬迁后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富里酸分子0~20cm土层各试验处理FA-E4/E6和FA-△log K变化相一致,大小顺序依次是MNPK>M>NPK>CK。随着耕作、施肥年限的增加,富里酸分子都向着芳构化、复杂化的方向转化,利于胡敏酸的形成。土壤腐殖质组分数量和有机碳含量变化与当季种植的作物和施肥变化密切相关,所以黑土长期定位试验的各处理有机碳动态变化进一步验证了搬迁对各处理没有产生客观影响。(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8期)
迟凤琴,刘晶鑫,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6](2015)在《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测定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整体搬迁前后四种处理(CK、NPK、M、MNPK)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变化,探讨搬迁的特定条件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搬迁前后5年各处理叁大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四种土壤酶活性在0~20 cm土层中均高于20~40 cm土层;2每年在两个土层中MNPK处理的叁大类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最高,CK处理均最低,而每年在两个土层中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CK和M处理均明显高于NPK和MNPK处理,而磷酸酶活性CK和M处理则低于NPK和MNPK处理,脲酶活性在4个处理中差异不大;3比较搬迁前后5年间各项微生物指标变化发现,各项指标年际间虽存在变化但程度不大,搬迁后2011年和2012年相对较高,同为小麦茬的搬迁前2010年和搬迁后2013年各项指标较为接近。研究说明,土壤深度和施肥对土壤各项生物指标影响较大,年际间变化也受到轮作方式的影响,搬迁对土壤微生物扰动影响远小于施肥和耕作方式等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郝雅珺[7](2015)在《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土壤及冬小麦的高光谱响应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作为世界上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影响世界的粮食安全。遥感技术是现代农业中监测土壤、植被等信息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快速、无损地获取田间农作物实时的生长状况,也可合理地指导水肥等田间管理措施,从而促使小麦高产优质。本文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同的轮作施肥系统,如小麦-豌豆轮作系统和小麦连作施肥系统,并采用不同氮、磷化肥施用水平,运用高光谱遥感、生理生化参数的测试以及小波去噪分析等技术,分析了不同轮作种植系统以及不同轮作施肥系统冬小麦的冠层高光谱以及一阶导数光谱特征,同时结合植被指数和光谱特征参数,建立了冬小麦不同处理的氮素、叶绿素以及叶面积指数的相关性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轮作种植系统和不同肥料施用量使土壤肥力发生变化,也使小麦植株吸收的养分量有所不同。与小麦-豌豆轮作相比,小麦连作系统中的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较高,而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含量较低,其碱解氮的含量为97.33mg/kg,增加了163.05%;而小麦-豌豆系统的碱解氮含量为75.56mg/kg,增加了104.21%。小麦连作和小麦-豌豆轮作系统使土壤有效磷分别增加了23.05 mg/kg和25.03mg/kg,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40.38%和52.28%。肥料配合施用能够均衡的增加土壤养分并有利于小麦吸收养分,单施氮肥和单施磷肥能明显增加土壤中氮、磷的含量,同时也提高了冬小麦对氮、磷养分的吸收。(2)不同处理在不同生育期的土壤光谱曲线基本相同,均随波长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处理的光谱反射率存在差异,尤其是轮作种植系统中的NPM和NP处理的光谱反射率较高,均达到0.45左右;在不同氮、磷施用水平下,随施肥量的增加,其光谱反射率有所增加,其中N180、N135和P180、P135处理的反射率最高达到0.45,其余均在0.4左右。(3)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光谱反射率差异明显。500-600nm的光谱反射率随冬小麦的生长逐渐降低,光谱曲线也趋于平缓,而在680-760nm之间,所有处理的光谱曲线都出现急剧的上升,这一波段被称为“红边”。从一阶导数可以看出,小麦-豌豆轮作和小麦连作施肥种植系统的肥料配合施用及长期施氮处理随施氮量的增加,使红边向长波方向移动,也就是“红移”现象。在近红外波段,从返青、拔节、抽穗到灌浆期,反射率逐渐增大。(4)不同的轮作种植系统下冬小麦的氮素、叶绿素和叶面积指数各不相同。轮作种植和连作种植系统的肥料配合施用处理的小麦叶绿素、叶面积指数和各个养分含量均高于其他单施肥处理;而长期施氮处理随施氮量的增加,其冬叶面积、叶绿素以及氮含量均显着增加,但长期施用磷肥效果不明显。从整体上看,抽穗期的模型的检验精度最高,模型也最优,尤其是抽穗期的PC-BP模型表现最佳。进一步分析发现冬小麦氮素含量与不同氮水平处理的光谱反射率有较高的相关性,叶绿素与小麦连作系统的光谱反射率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叶面积指数则同小麦-豌豆轮作系统的光谱反射率有较高的相关性。(5)研究了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植被指数(DV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不同的生育期反演冬小麦氮素、叶绿素和叶面积指数,发现其之间的决定系数非常高,尤其是NDVI植被指数,均达到0.9以上,在建模过程中优势更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1)
刘晶鑫[8](2015)在《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北黑土土质肥沃、质地疏松、有机质丰富,但近年来肥力呈下降趋势。长期定位试验在研究土壤肥力、环境演变和作物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深受国内外重视。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建立土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使一些长期定位试验面临被毁或搬迁的局面。土壤微生物对其生存的微环境十分敏感,可受到耕作方式、植被类型和土壤肥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测定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整体搬迁前后四种处理(CK、NPK、M、MNPK)两个土层(0~20 cm、20~40 cm)中土壤微生物量含量、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探讨搬迁的特定条件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比较搬迁前后5年间叁大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4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发现,各项生物指标年际间虽存在变化但变化程度并不大,其中搬迁后2011年和2012年相对较高,同为小麦茬的搬迁前2010年和搬迁后2013年各项生物指标均较为接近;(2)细菌DGGE图谱中搬迁前后两个土层不同处理所有样品之间具有相似性,而真菌DGGE条带的数量和亮度在搬迁前后两个土层不同处理样品之间存在部分变化;(3)对DGGE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可知,细菌群落结构在两个土层各处理中搬迁前后变化不大,而真菌有部分变化,其中真菌搬迁前后MNPK处理的变化较为显着;(4)对DGGE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知,在0~20 cm土层细菌和真菌各处理虽然搬迁前和搬迁后产生分异,但在2年中处理间的分布规律相一致,在20~40 cm土层中搬迁前和搬迁后细菌的MNPK和NPK处理分布规律发生了变化,真菌MNPK和CK处理发生了变化。(5)DGGE条带测序结果显示,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δ-andγ-))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是农田黑土中细菌的优势类群,并且稳定的存在于农田黑土中;担子菌门(Ascomycota)和子囊菌门(Basidiomycota)是农田黑土中真菌优势类群,也稳定的存在于农田黑土中。综合以上结果表明,搬迁对土壤微生物的扰动影响远小于耕作方式、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等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许卫剑,陈燕妮[9](2015)在《天台县耕地土壤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耕地土壤长期定位点,分析土壤肥力动态变化,提出耕地质量建设的对策措施,从而为实行农田养分管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腊金学[10](2014)在《昌吉叁工镇土壤肥力长期定位监测试验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定位监测整理汇总施肥与农作物生产水平,分析评价配方施肥盈亏现状,为科学指导农民施肥提供可靠依据。监测结果显示:合理施肥能促进营养元素间的交互作用,在同等管理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的处理比习惯施肥增产19.4%,配方区的投入产出比为1:3.70,习惯施肥区1:3.01,配方区每投入1元比习惯区增收0.69元。(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技》期刊2014年04期)
长期定位试验土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破解我国玉米生产存在的耕层过浅、地力低下的难题,探索合理有效的秸秆还田技术,采用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两因素裂区设计的5年定位试验,分析秸秆还田结合深松、增施氮素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降低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增加田间持水量、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秸秆还田降低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孔隙度、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秸秆还田配施氮素降低土壤容重、表层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下层有机质含量、表层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秸秆还田结合深松降低表层土壤孔隙度和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容重、下层孔隙度、田间持水量、表层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深松、秸秆还田、秸秆还田配施氮素、秸秆还田结合深松均有增产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期定位试验土壤论文参考文献
[1].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黑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冻土分割搬迁后土壤融合效果评价[J].土壤.2018
[2].闫洪奎,王欣然.长期定位试验下秸秆还田配套深松对土壤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7
[3].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胡敏酸荧光性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
[4].迟凤琴,刘晶鑫,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5
[5].张久明,迟凤琴,周宝库,匡恩俊,宿庆瑞.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腐殖质组分数量及光学特性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
[6].迟凤琴,刘晶鑫,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
[7].郝雅珺.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土壤及冬小麦的高光谱响应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8].刘晶鑫.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5
[9].许卫剑,陈燕妮.天台县耕地土壤长期定位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
[10].腊金学.昌吉叁工镇土壤肥力长期定位监测试验报告[J].新疆农业科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