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学术评价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学术评价,社会科学评价,京清,指标体系,周洪宇,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人大常委会,习近平,立德树人
学术评价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高莹[1](2019)在《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学术评价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高莹)11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第六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原会长姜增伟,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2-02)
张娓[2](2019)在《学术年鉴助力“叁大体系”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蓬勃发展,学术年鉴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1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京联合举办“加强学科建设:构建学术年鉴评价体系研讨会暨首届年鉴主编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22)
黄欣荣,张魏欣[3](2019)在《建构智能化学术评价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评价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关涉到国家的科研体制、部门的科研管理和个人的学术荣誉,以及学术公平、公正、繁荣等重要问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可能为学术评价带来变革机遇,有助于实现评价数据的完整性、评价过程的智能性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当前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0-22)
李琰,许宏超,姚瑶[4](2019)在《职业院校教师学术评价体系现状及重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院校教师学术评价体系是深化职业院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学术创新氛围的重要举措,职业院校教师要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除了需要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外,还要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如何有效地激励职业院校教师完成学术成果,引导教师将实现学术绩效目标与承担教学任务结合起来,就需要在充分考虑职业院校办学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术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学术评价标准。(本文来源于《时代经贸》期刊2019年29期)
赵芳,袁海占[5](2019)在《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学术诚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其学术诚信问题与科研创新软环境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有重要意义。基于数据与学术监督的紧密关联性,引入大数据应用技术,建立大学生学术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对大学生学术诚信系统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期刊2019年10期)
朱晓华,高春东[6](2019)在《中文权威核心期刊学术论文价值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地理学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入解读中国科研评价中存在的3个现象,即过度重视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唯高影响因子"和"唯发表成果为王"。其中,过度重视SCI/SSCI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唯高影响因子"和"唯发表成果为王"现象的出现,成为中国学术界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科研评价和学术地位认定政策""学术成果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评价"是影响中文权威核心期刊学术论文价值认可度的3大公因子。结合对中国地理学领域为主的近千位科研人员的感知调查,构建了包括期刊影响因子、论文被引频次、论文下载量、论文社会价值以及论文创新性5个指标的新的学术论文价值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从国家、部委、学会、期刊和学者层面分别提出改革过度推崇SCI/SSCI的学术评定政策、树立科研成果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导向;强化政策执行力与构建服务于学术本质的考核标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及制定和完善评价体系;提升文化自信、凸显特色化和差异化、强化市场化和增值多元化;增强母语成果自信和提升在中文权威核心期刊建立学术地位的动力等实践建议。(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叶祝弟[7](2019)在《综合性学术期刊评价困境蠡测——综合性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建构略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性不是制约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的"陷阱",而是优势,应探求以问题导向为中心,以跨学科研究为基点,以专题策划为抓手,以个性和特色为追求,以推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动力,以推进学术研究、探求真理知识和服务现实需要为旨归的综合性。综合性学术期刊评价应充分尊重、保障和促进有特色和个性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发展,应充分估计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复杂性,评估的前提是做好科学的划分,科学划分的标准是各类期刊都能得到发展和客观公正评估。综合性学术期刊评估应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主体性,重建基于"共同的信念、价值和规范"的跨学科学术共同体。此外,应该坚持将学术性和思想性作为学术期刊学术产品评价的根本标准;学术评价最终应回归学术批评,让学术批评真正成为学术评价生态重建的基石和关键。(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9年08期)
李石勇[8](2019)在《坚守学术本真 构建全面学术评价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中,论文是学术生态链上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生态链中,论文是考核指标,是利益工具,是晋升渠道,没有论文万万不行,勤发论文、多发论文、早发论文才是“正道”。因此,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 “发论文大军”中。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科研人员迫于论文(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8-06)
张熠,耿冰倩,张翼[9](2019)在《用户体验视角下国内学术虚拟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D-S证据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构建基于用户体验视角的学术虚拟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既有利于提升学术虚拟社区的知识服务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其影响力与竞争力,对于学术虚拟社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从用户体验视角出发,以D-S证据理论为基础,运用D-S证据合成方法,构建用户体验视角下学术虚拟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结论]最终得到包含8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的学术虚拟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可靠性权重为0.2568,易用性权重为0.0625,规范性权重为0.0407,互动性权重为0.0888,关怀性权重为0.1176,丰富性权重为0.0322,有用性权重为0.1784,时效性权重为0.2230。最后以小木虫为例进行了评价分析。(本文来源于《现代情报》期刊2019年08期)
卜元石[10](2019)在《德国法学学术评价体系——探寻预支信任与问责要求之间的平衡》一文中研究指出面临由国际压力导致的社会与政界对大学与科研机构问责要求的提高,德国学术界近十五年来对学术评价体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逐步的探索并引入了新的改革措施,总体上呈现出一种量化发展的趋势。在这个大背景下,法学因为学科特点,采取的仍然是一种定性评价。在实践中,教职设置的单一性以及对于第叁方课题经费依赖有限,导致法学这个学科对官方评价体系的实际需求不大。支撑德国法学定性评价的基础是传统的力量以及德国法学的发达。这一评价体系更多偏向了科研自由,但是否满足学术成果衡量透明化要求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学术评价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蓬勃发展,学术年鉴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1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京联合举办“加强学科建设:构建学术年鉴评价体系研讨会暨首届年鉴主编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学术评价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高莹.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学术评价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张娓.学术年鉴助力“叁大体系”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3].黄欣荣,张魏欣.建构智能化学术评价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4].李琰,许宏超,姚瑶.职业院校教师学术评价体系现状及重构分析[J].时代经贸.2019
[5].赵芳,袁海占.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学术诚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
[6].朱晓华,高春东.中文权威核心期刊学术论文价值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地理学科为例[J].地理科学.2019
[7].叶祝弟.综合性学术期刊评价困境蠡测——综合性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建构略论[J].学术界.2019
[8].李石勇.坚守学术本真构建全面学术评价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9].张熠,耿冰倩,张翼.用户体验视角下国内学术虚拟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D-S证据理论[J].现代情报.2019
[10].卜元石.德国法学学术评价体系——探寻预支信任与问责要求之间的平衡[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
标签:学术评价; 社会科学评价; 京清; 指标体系; 周洪宇; 营商环境; 综合评价; 人大常委会; 习近平; 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