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沉思冲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认知风格,审慎型,冲动型,口语能力
沉思冲动论文文献综述
袁平华,黄师兰[1](2017)在《沉思-冲动型认知风格对英语学习者口语能力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学习者认知风格对语言学习效果的影响已受到英语教学界的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沉思-冲动型认知风格对英语学习者口语能力的影响。经过对国内某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110名学生调查发现,沉思型学生的英语口语准确性要比冲动型学生好,而冲动型学生在流利性方面比沉思型学生有更好的表现。慢而不准型学生无论是流利性还是准确性所得的分数都相对较低,而快且准型学生在流利性和准确性方面的得分都相对较高。认知风格的不同能影响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能力。(本文来源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李佳[2](2015)在《大学课堂中认知风格与批判性思维的融合教育——以沉思型和冲动型认知风格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批判性思维在我国各大高校各个学科火热推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作者认识到中西方惯有的思维方式、沉思型和冲动型等认知风格的差异使得学生在面对批判性问题时表现不同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先对中西方思维方式做了简要对比,分析两种认知风格的差异,结合大卫·库伯体验学习的循环过程,提出如何改善两种风格使其互补,如何针对两种认知风格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提出客观条件的创设,使其推进更为顺利。(本文来源于《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四卷)》期刊2015-05-01)
倪绍梅[3](2015)在《沉思—冲动型初中生数学学习特征的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调查法、定量和定性分析(包括作业行为观察、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讨论沉思—冲动型学生数学特征的差异。使用匹配熟悉图形测验(MFFT20)测定179名初一学生的认知方式。对沉思型与冲动型认知方式的学生实施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在数学非智力因素和元认知水平的差异,依据数学考试中的表现分析两组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的数学学习特征无显着性差异,但冲动型学生中的学困生较多,沉思型学生在数学考试中的表现比冲动型学生好。(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中下旬刊)》期刊2015年07期)
倪绍梅[4](2014)在《沉思型—冲动型初中生数学学习特征的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十多年来,对认知方式的应用研究在教育领域显得越来越重要。认知方式作为衡量个体差异的变量,受到教育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国外对认知方式的研究已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国内的大部分研究是关于场认知风格的,而沉思-冲动型的实证研究很少见。本研究采用了调查法、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包括作业行为观察、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沉思-冲动型两组学生数学特征的差异。使用匹配熟悉图形测验20(MFFT20)测定179名初一学生的认知方式。对测定的沉思型与冲动型两组认知方式的学生实施问卷调查,采用学生能力国际评价计划(PISA)的学生问卷及自编的元认知问卷对学生的数学非智力因素和元认知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显着性差异分析,同时通过两组学生在数学考试中的表现分析两组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沉思-冲动型学生的数学特征无显着性差异,但冲动型学生中的学困生较多,沉思型学生在数学考试中的表现比冲动型学生好。总之,两种认知方式的学生的数学特征无显着性差异,但个体间仍存在差别。教师在尊重学生认知方式差异的同时,需要对学困生进行解题策略的指导与元认知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4-11-08)
金玉华,李寿欣[5](2006)在《沉思—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研究与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沉思—冲动型(reflectivity-Impulsivity,简称R-I)认知方式是认知方式家族中一个重要的成员,主要指在不确定条件下,个体做出决定时速度上的差异。这一认知方式维度从1964年由卡根(Kagan)提出后,诸多研究者围绕这一认知方式维度开展了大量研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对冲动性的神经生理机制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些研究对教育实践有直接的启发与指导意义,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1期)
沉思冲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批判性思维在我国各大高校各个学科火热推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作者认识到中西方惯有的思维方式、沉思型和冲动型等认知风格的差异使得学生在面对批判性问题时表现不同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先对中西方思维方式做了简要对比,分析两种认知风格的差异,结合大卫·库伯体验学习的循环过程,提出如何改善两种风格使其互补,如何针对两种认知风格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提出客观条件的创设,使其推进更为顺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沉思冲动论文参考文献
[1].袁平华,黄师兰.沉思-冲动型认知风格对英语学习者口语能力的影响研究[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
[2].李佳.大学课堂中认知风格与批判性思维的融合教育——以沉思型和冲动型认知风格为例[C].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四卷).2015
[3].倪绍梅.沉思—冲动型初中生数学学习特征的差异分析[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
[4].倪绍梅.沉思型—冲动型初中生数学学习特征的差异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4
[5].金玉华,李寿欣.沉思—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研究与进展[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