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论文-张乐川

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论文-张乐川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日本国民年金基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金私有化

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张乐川[1](2016)在《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困境的探讨——基于日本国民年金基金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在国民年金制度基础之上的日本国民年金基金制度,是日本政府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结构改革的一种措施。尽管该制度相对于传统的公共养老制度而言,有着更多个人制度参与和财务选择的自由,但是在实践中,其始终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日本国民年金基金的困境成因,在于其制度设定不能同时有效满足多数日本国民对于公共和私人化养老保险体系的实际需求。对于日本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在"私有化"改革实践中的无效问题,我国在对应的制度改革中应有所警醒并努力规避。(本文来源于《现代日本经济》期刊2016年03期)

王琳[2](2016)在《中国养老保险从“双轨制”到“并轨”的福利分析—兼论日本公共年金制度“一元化”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养老保险制度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目的是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实现社会再分配及社会公平。2015年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实行的是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即“双轨制”。养老保险“双轨制”在计划经济时期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再适用于现行的经济体制,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双轨制”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在资金来源、养老金的计发方式和退休待遇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使企业与机关事业单养老金的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大,两个群体并没得到同等的福利,有损社会公平,引起企业职工的不满。并且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与待遇不挂钩,养老保险费由政府负担,给我国的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首先介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养老保险“双轨制”下存在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其次研究了日本公共年金制度的“一元化”改革,日本将共济年金并入厚生年金,统一了企业职员和公职人员的年金制度,对我国养老保险“并轨”改革具有借鉴意义。文章最后分析预测了养老保险“并轨”后带来的预期福利。从福利分析的角度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前后做了研究对比,并得出结论“并轨”后能逐渐消除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的差异,实现社会公平、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人员流动、降低财政负担、增加社会福利。(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6-05-01)

张士斌,黎源[3](2011)在《欧洲债务危机与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于公共养老金替代率视角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障财政收支失衡与欧债危机密切相关。欧洲国家刚性的养老金替代率在人口持续老龄化和经济增长缓慢前提下必然导致养老金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国家财政债务危机不断升级。较高的养老金替代率实际上反映了代际负担的不可持续性,所以合适的养老金替代率的确定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未富先老的中国应该坚持带有生产主义特征的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构筑多支柱、多来源的退休金体系,适当降低基础养老金替代率,并构建养老金负担与给付的自动调整机制,从而保障养老金财政的长期平衡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1年11期)

陈静旭[4](2008)在《瑞典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瑞典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养老金改革,无疑是世界养老金改革的一次典范,尤其是其率先开创的名义账户制,更是成为众多国家学习的典范。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在进行“统账”分离的试点改革,改革也遇到了许多困难,这些困难可能动摇人们对现行制度的信心。如果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养老金制度的选择又将陷入无谓的争论。由此,对养老金改革新趋势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了。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在研究瑞典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养老金改革的基础上,述评了中国养老金改革的历程,并提出今后中国养老金改革的方向。本文在考察瑞典养老金的新体系,尤其是名义账户制的运行状况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养老金的筹资方式与给付方式是两回事,为了建立缴费与给付一一对应的激励机制,并不是在筹资方式上只能选择积累制,完全可以选择现收现付制。第二,除了必须的基本福利外,政府不应承诺更多的责任。对于中国来说,虽然没有因为很高的福利开支而使政府面临困境,但为了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完善基本的养老金制度的同时,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考虑减少未来的负担。第叁,改变目前我国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状况,建立名义账户制。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以及目前养老保险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的转制成本,所有的问题指向以及条件准备都告诉我们目前在我国已具备建立名义账户制的条件。(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8-05-01)

[5](2008)在《改革中的养老保险制度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社会保障教学与研究委员会主办,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改革中的养老保险制度”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27日在西北大学南校区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隆重召开。西北大学文科科研处刘丰处长在开幕式上致辞,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翟四虎副厅长、劳(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边恕[6](2003)在《日本公共年金的支付危机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的公共年金是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通过现收现付的方式维持着资金的运营,然而随着经济萧条与人口危机的出现,现收现付制将引起代际之间收入转移的严重失衡并引起年金的支付危机,而这种危机是现行制度无法克服的,因此,将迫使日本对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本文来源于《日本研究》期刊2003年03期)

王宗凡[7](1998)在《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国际比较(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国际比较(下)王宗凡2.转轨费用的筹集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转轨需要筹集一笔相当大的资金作为转轨费用,用于填补旧制度遗留下来的养老金债务。各国筹集转轨费用的办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国家财政直接补贴。在发行认可债券的拉美国家,劳动者...(本文来源于《外国经济与管理》期刊1998年03期)

王宗凡[8](1998)在《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国际比较(上)》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国际比较(上)王宗凡一、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普遍趋势与措施鉴于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危机和制度缺陷,各国政府纷纷认识到改革现行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80年代初,智利率先对现收现付式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建立了私营化...(本文来源于《外国经济与管理》期刊1998年02期)

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养老保险制度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目的是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实现社会再分配及社会公平。2015年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实行的是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即“双轨制”。养老保险“双轨制”在计划经济时期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再适用于现行的经济体制,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双轨制”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在资金来源、养老金的计发方式和退休待遇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使企业与机关事业单养老金的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大,两个群体并没得到同等的福利,有损社会公平,引起企业职工的不满。并且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与待遇不挂钩,养老保险费由政府负担,给我国的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首先介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养老保险“双轨制”下存在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其次研究了日本公共年金制度的“一元化”改革,日本将共济年金并入厚生年金,统一了企业职员和公职人员的年金制度,对我国养老保险“并轨”改革具有借鉴意义。文章最后分析预测了养老保险“并轨”后带来的预期福利。从福利分析的角度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前后做了研究对比,并得出结论“并轨”后能逐渐消除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的差异,实现社会公平、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人员流动、降低财政负担、增加社会福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1].张乐川.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困境的探讨——基于日本国民年金基金的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6

[2].王琳.中国养老保险从“双轨制”到“并轨”的福利分析—兼论日本公共年金制度“一元化”改革[D].河北大学.2016

[3].张士斌,黎源.欧洲债务危机与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于公共养老金替代率视角的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1

[4].陈静旭.瑞典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5].薛.改革中的养老保险制度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召开[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6].边恕.日本公共年金的支付危机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日本研究.2003

[7].王宗凡.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国际比较(下)[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8

[8].王宗凡.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国际比较(上)[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8

标签:;  ;  ;  ;  

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论文-张乐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