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论文-王学恩,左和祥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论文-王学恩,左和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源矩阵,IBO,IBS,IBI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论文文献综述

王学恩,左和祥[1](2004)在《液晶显示模块应用讲座(十二) 有源矩阵彩色液晶显示模块(下)》一文中研究指出五、指令系统HD66789R 的18位总线结构适应了高速的微处理器的高速接口,当控制信息存贮到指令寄存器(IR)和数据寄存器(DR)后 HD66789R 开始处理外部发送的18门6/9/8位数据。数据按照18位数据格式传送到内部 GRAM,通常内部 GRAM 的写数据指令用得最多,当数据写入内部 GRAM后,内部 GRAM 地址自动更新。视窗功能结合内部 GRAM地址自动更新,可以使数据传输减到最少和减少微处理器的(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04年12期)

王学恩,左和祥[2](2004)在《有源矩阵彩色液晶显示模块(上)》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概述1985年主动型有源矩阵的 TFT 彩色液晶显示器开发成功,至1992年10英寸的大型化商品量产,液晶显示器市场因此快速成长。TFT 液晶显示器为每个像素配置一个半导体开关器件,采用类似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加工工艺,有效克服了延时,使运动速度较快的图像(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04年11期)

靳宝安,牟强,马颖[3](2004)在《薄膜晶体管及其在有源矩阵液晶显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薄膜晶体管(TFT)是众多场效应晶体管(FET)中的一种。PC机及监视器等高清晰度液晶显示(LCD)中的TFT以有源矩阵的形式应用在点阵驱动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中。作为开关器件,AMLCD中的TFT工作在饱和模式,其源极总是连接数据总线(视频),漏极接像素电极。其结构为交错/反交错和共面/反共面两种基本类型。TFT的主要工艺与IC技术兼容,半导体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是a-Si。(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期刊2004年05期)

纪宗南[4](2002)在《有源矩阵液晶显示电源器件MAX1664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有源矩阵液晶显示电源器件MAX1664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并给出该器件的典型应用电路。(本文来源于《电子质量》期刊2002年02期)

张浩康,钟锐,黄蕙芬[5](2000)在《有源矩阵液晶显示用MIM薄膜二极管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用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的MIM薄膜二极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MIM薄膜二极管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表明,采用反应溅射/阳极氧化工艺制备Ta_2O_5膜作绝缘膜的MIM-TFD,其通断态电流之比约为10~3,非线性系数β=12,双向阈值电压均在16V左右;采用电子束加热蒸发/反应溅射/电子束加热蒸发法工艺制备Ta_2O_5膜作绝缘膜的MIM-TFD,其通断态电流之比约为10~4,非线性系数β=10。采用这两种工艺制备Ta_2O_5膜作MIM-TFD绝缘膜为改善MIM-TFD性能提供了一条较好的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华东叁省一市第叁届真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00-06-01)

叶巧明,何国平[6](1999)在《有源矩阵液晶显示玻璃基板的热收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玻璃基板,热尺寸收缩量是一个重要参数,本研究用模拟热循环处理工艺过程中的热收缩量来衡量。介绍了测定热收缩量的原理和方法;讨论了影响玻璃热收缩的主要因素。热收缩随着玻璃基板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退火后玻璃的热收缩量小于未退火坡璃;基板的热收缩随玻璃应变点的增高而降低。(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1999年06期)

杨虹,孙铁铮,黄锡珉,金圣经[7](1999)在《有源矩阵液晶显示集成驱动电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多晶硅薄膜晶体管(poly-SiTFT)的特性,分析了有源矩阵液晶显示(AMLCD)的扫描和数据驱动电路,以及用于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集成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期刊1999年05期)

刘传珍,杨柏梁,朱永福,李牧菊,袁剑峰[8](1999)在《硅基TFT有源矩阵液晶显示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薄膜晶体管(TFT),特别是p-Si(多晶硅)TFT矩阵寻址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制作工艺和电学特性,对器件参数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1999年02期)

黄蕙芬,庄大明,张浩康,刘云峰[9](1999)在《用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的Ta-Ta2O5-TaMIM薄膜二极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具有对称结构的MIM薄膜二极管,其中Ta2O5膜采用溅射/阳极氧化两步法制成。实验结果表明,用此法制备的氧化钽膜作绝缘层的MIM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开关特性,较大的通断比和较好的伏安特性对称性(本文来源于《真空电子技术》期刊1999年01期)

郑宝荣,黄河楫,郭海成[10](1997)在《有源矩阵液晶显示系统视频接口控制器的速成样机》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发出一种用于反射型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的视频接口控制器。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专用集成电路(ASIC),使系统设计具有灵活性,并能很快完成样机制作。该控制器可以采用不同的数据变换形式,传送顺序扫描的VGA和隔行扫描的MTSC信号。视频接口控制器和硅基AMLCD屏结合,可得到一个多功能的多媒体显示系统(本文来源于《现代显示》期刊1997年02期)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概述1985年主动型有源矩阵的 TFT 彩色液晶显示器开发成功,至1992年10英寸的大型化商品量产,液晶显示器市场因此快速成长。TFT 液晶显示器为每个像素配置一个半导体开关器件,采用类似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加工工艺,有效克服了延时,使运动速度较快的图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论文参考文献

[1].王学恩,左和祥.液晶显示模块应用讲座(十二)有源矩阵彩色液晶显示模块(下)[J].电子制作.2004

[2].王学恩,左和祥.有源矩阵彩色液晶显示模块(上)[J].电子制作.2004

[3].靳宝安,牟强,马颖.薄膜晶体管及其在有源矩阵液晶显示中的应用[J].微电子学.2004

[4].纪宗南.有源矩阵液晶显示电源器件MAX1664及其应用[J].电子质量.2002

[5].张浩康,钟锐,黄蕙芬.有源矩阵液晶显示用MIM薄膜二极管的工艺研究[C].华东叁省一市第叁届真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0

[6].叶巧明,何国平.有源矩阵液晶显示玻璃基板的热收缩研究[J].材料导报.1999

[7].杨虹,孙铁铮,黄锡珉,金圣经.有源矩阵液晶显示集成驱动电路[J].微电子学.1999

[8].刘传珍,杨柏梁,朱永福,李牧菊,袁剑峰.硅基TFT有源矩阵液晶显示技术[J].液晶与显示.1999

[9].黄蕙芬,庄大明,张浩康,刘云峰.用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的Ta-Ta2O5-TaMIM薄膜二极管[J].真空电子技术.1999

[10].郑宝荣,黄河楫,郭海成.有源矩阵液晶显示系统视频接口控制器的速成样机[J].现代显示.1997

标签:;  ;  ;  ;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论文-王学恩,左和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