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式论文-岳珂林,斯蒂芬·罗,沈尧

街区式论文-岳珂林,斯蒂芬·罗,沈尧

导读:本文包含了街区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旧城区更新,赫斯维克工作室,场所创造,公众可达性

街区式论文文献综述

岳珂林,斯蒂芬·罗,沈尧[1](2019)在《城市更新中街区式建筑的创造——以英国国王十字落煤场建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英国国王十字落煤场建筑改造为例,从3个层面探讨城市更新中街区式零售空间的创造。首先是通过创意和设计创造出与原建筑有机结合形体;其次再通过对建筑细节处的关注,丰富使用者的建筑体验,创造具有人文精神的场所;最后通过空间句法作为研究工具来探讨是否有通过改善空间连接度增加区域自然人流的可能。(本文来源于《城市设计》期刊2019年05期)

江璇[2](2019)在《城区式与街区式“双创”产业绅士化研究——以南京市软件谷与珠江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新时期产业转型和社会空间转型的双重背景下,探讨"双创"产业驱动的绅士化特殊机制。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初步发现新兴的"双创"产业空间已经跳出传统城郊园区形式,向"城区式"和"街区式"两种集聚类型转变。以南京市软件谷和珠江路为例,首先梳理其产业发展和社会空间变更的不同历程;接着从产业植入或替换、社会特征重构、物质空间更新等方面寻找证据,验证其确实有绅士化现象发生;最后结合供需两条分析途径,搭建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认为在供给端,"双创"产业绅士化的发生遵循创新产业的潜在效益低于实际收益这一规律;而在需求端,创客个性化偏好对社会空间产生了更新改造,且供给与需求两者间不同的先后组合会形成城区式和街区式两类不同的产业绅士化机制。(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期刊2019-10-19)

王一,王溯凡[3](2019)在《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热舒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环境是影响公共空间品质的因素之一,文章从提升人体热舒适性的角度出发,结合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形态特征,通过街道密度、街区内街道交叉口数量以及街道方向叁个形态控制指标,表征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总结和归纳具有代表性的空间原型,以Envi-met为工具,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手段,研究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形态特征与热舒适性之间的关联性;并通过理想模型与上海市区内两处具有代表性的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实例进行验证,探索基于提升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空间热舒适性的外部空间形态控制指标,并提出一定的量化范围,为设计师提供决策与判断依据。(本文来源于《住宅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林崇华,杨尚宇[4](2019)在《城市商业街区式综合体景观设计——以深圳市深国际智慧港先期启动项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商业综合体建设量的急剧增长,千城一面的设计使本土文化大量缺失,景观设计作为文化体现的重要载体,文脉传承在其中的应用尤为重要。文章以深圳市深国际智慧港先期启动项目中的商业街区式综合体景观设计为例,融合当地特色文化,以链接、人文、弹性、品质为理念,从入口广场、植物营造、道路铺装、景观小品、标识系统五个方面对商业景观进行设计,为恢复地域文脉,提升适宜本土的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在商业遍布的深圳打造富有特色的商业项目,体现前海首期项目的差异化,打造富有特色的前海生活,传达自然、人文、街区的生活价值观。(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一,李丽莎[5](2018)在《基于ArcGIS平台的热舒适性与行为耦合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叁个街区式商业综合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形态对热舒适性和人的行为产生双重影响。文章以叁个街区式商业综合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NVI_MET进行室外空间的热环境模拟,结合行为注记法、实地观察等方法调研空间环境行为,对"热舒适区域"及"行为聚集斑块"进行空间迭图研究并分析其耦合度。发展出基于ArcGIS平台的热舒适性与行为耦合评价的技术方法。研究发现,总体形态布局的差异性会对热舒适性同行为的耦合度产生影响,但在给定的建成环境条件下,业态布局、景观配置、建筑界面等因素也会对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耦合度。(本文来源于《住宅科技》期刊2018年12期)

陆尘,杨晓梅,王志华[6](2018)在《基于样本自动扩充的街区式农村居民地遥感提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基于非监督分类机制的居民地提取方法相比较,基于监督分类机制的居民地提取方法具有较高的提取精度。但是,基于监督分类机制的方法依赖于人工标注的训练样本,繁琐的标注工作限制了这类方法在遥感大数据时代的应用。利用监督居民地提取方法具有较高提取精度的优点,同时克服这类方法需要人工标注样本的缺点,能够建立更为实用的居民地提取方法。为此,针对中国华北平原广泛分布的街区式农村居民地,提出一种基于监督分类机制且仅需单个人工标注样本的居民地遥感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居民地在遥感影像上的特征设计居民地排除规则,对划分的影像块进行初步分类;然后,从划分为非居民地的影像块中随机挑选一定量的影像块作为负样本,以人工标注的单个正样本为基础进行正样本扩充;最后,采用k-近邻分类法训练居民地分类器,对初步判定为居民地的影像块做进一步分类。试验结果表明,方法能够准确地提取影像中的居民地,对地物背景存在差异的遥感影像具有良好的提取效果。(本文来源于《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李登月,张东辉[7](2018)在《开放街区式住区与城市的互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传统封闭式住区与城市之间的矛盾,认识到住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及推行开放街区式住区的迫切性。从空间结构、功能组成、行为活动等方面提出了与城市互动的开放街区式住区的设计策略,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城市住区朝着开放、可持续、与城市互动的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建筑技艺》期刊2018年07期)

王科奇,王嘉仪[8](2018)在《基于减弱被害恐惧感的街区式居住建筑外环境防卫安全设计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全性是人们对环境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安全的建筑外环境是人们进行休闲娱乐、邻里交往的基本前提,病态的物质环境会增加人们的被害恐惧感。文章以CPTED理论为基础,以长春市街区式居住建筑外环境为调研对象,试图通过对居住建筑外环境的设计与改善,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从心理层面上减弱居民的被害恐惧感,为居民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行为环境。(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8年06期)

王新宇[9](2018)在《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空间协同建筑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针对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空间协同建筑设计展开的研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商业综合体的蓬勃发展,而城市发展也推动了我国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的兴起。虽然我国商业综合体总量在不断增加,同时,商业综合体空间空置率也在上升。从实际使用来看,出现部分空间可达性差、使用率低等问题,空间之间缺乏联系互动;既降低了整体空间价值,也影响使用者的体验感受。街区式商业综合体是商业综合体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虽然已经有部分建成的实际案例,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理论;尤其是对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究竟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空间协同、产生协同效应等缺乏全面认识。因此,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空间协同建筑设计需要展开研究。论文第一章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对本课题要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以及如何研究进行了论述,为下文展开研究做铺垫。论文第二章首先对商业综合体发展简要回顾,阐述商业综合体自身特点和类型,及商业综合体空间发展现存问题。其次对街区式商业综合体产生背景和建设现状进行阐述,并将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和集中式商业综合体对比分析。然后对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空间系统进行类型化分析,论述了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空间构成,及空间组织与联系方式,为空间协同研究打下基础。最后将空间协同视角导入,论述了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空间协同的理论基础、空间价值以及空间协同的设计目标。为下文的案例研究分析提供了基础。论文第叁章首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之上,根据条件筛选出要重点研究的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实地调研与研究分析,一是采用收集资料、现场踏勘测量、图示等方法对空间构成类型与组织联系方式进行研究,二是采用人流计数法和快照记录法对空间中使用者人流量和行为活动分布进行研究。然后对不同案例的数据资料,借助Excel统计学软件进行纵、横向分析比较,最后得出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空间协同要素。论文第四章在二、叁章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空间协同建筑设计策略。策略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空间与城市空间外部协同设计策略,第二个层面是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空间内部协同设计策略。论文第五章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提出论文研究展望。研究结论包括:1、街区式商业综合体产生背景原因及自身特点;2、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空间构成及组织联系方式;3、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空间价值;4、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空间协同要素;5、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空间协同建筑设计策略。(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8-06-01)

王典[10](2018)在《街区式住区环境设计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路网系统通达性差,而城市建设中多以封闭式小区为主,更是加大了城市交通压力,割裂了人与城市的和谐共存关系。街区型住区作为一种紧凑高效的住区模式,将住区与城市之间紧密联系起来,促使居民生活与城市发展和谐统一,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规律,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本文探讨了街区式住区的概念和优势,并以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两个层面为基础,对街区式住区的环境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以期为我国街区式住区环境设计规划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8年10期)

街区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新时期产业转型和社会空间转型的双重背景下,探讨"双创"产业驱动的绅士化特殊机制。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初步发现新兴的"双创"产业空间已经跳出传统城郊园区形式,向"城区式"和"街区式"两种集聚类型转变。以南京市软件谷和珠江路为例,首先梳理其产业发展和社会空间变更的不同历程;接着从产业植入或替换、社会特征重构、物质空间更新等方面寻找证据,验证其确实有绅士化现象发生;最后结合供需两条分析途径,搭建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认为在供给端,"双创"产业绅士化的发生遵循创新产业的潜在效益低于实际收益这一规律;而在需求端,创客个性化偏好对社会空间产生了更新改造,且供给与需求两者间不同的先后组合会形成城区式和街区式两类不同的产业绅士化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街区式论文参考文献

[1].岳珂林,斯蒂芬·罗,沈尧.城市更新中街区式建筑的创造——以英国国王十字落煤场建筑为例[J].城市设计.2019

[2].江璇.城区式与街区式“双创”产业绅士化研究——以南京市软件谷与珠江路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2019

[3].王一,王溯凡.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热舒适性研究[J].住宅科技.2019

[4].林崇华,杨尚宇.城市商业街区式综合体景观设计——以深圳市深国际智慧港先期启动项目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

[5].王一,李丽莎.基于ArcGIS平台的热舒适性与行为耦合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叁个街区式商业综合体为例[J].住宅科技.2018

[6].陆尘,杨晓梅,王志华.基于样本自动扩充的街区式农村居民地遥感提取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8

[7].李登月,张东辉.开放街区式住区与城市的互动性研究[J].建筑技艺.2018

[8].王科奇,王嘉仪.基于减弱被害恐惧感的街区式居住建筑外环境防卫安全设计浅析[J].建筑与文化.2018

[9].王新宇.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空间协同建筑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

[10].王典.街区式住区环境设计策略研究[J].明日风尚.2018

标签:;  ;  ;  ;  

街区式论文-岳珂林,斯蒂芬·罗,沈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