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梅(泉州市中医院门诊西药房362000)
【摘要】目的在门诊药房调剂中进行风险管理,以提高门诊的调剂质量。方法在门诊药房建立药房调剂内差错登记本、服务投诉登记本、不合理处方登记表和院内外的药房调剂纠纷事件记录本,评估总结与药房调剂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药房调剂差错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风险管理的实施,提高了门诊药房的调剂工作质量。
【关键词】药房调剂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370-01
人们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都希望药品是安全有效的,安全的药品是以合理的风险最大限度的获得预期的治疗利益。作为特殊商品的药品,其风险管理已经深深地影响着医院的工作模式,加强药品的风险管理,关系到医院避免医疗纠纷和患者治疗的安全。
1资料
来源于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4年间的门诊药房调剂内差错登记本、服务投诉登记本、不合理处方登记表和院内外的药房调剂纠纷事件记录本。
2方法
成立专门处理药品风险的管理小组,小组的参加人员有管理人员、专家、药剂师和一般工作人员组成,分析归纳资料,对调剂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办法来回避和控制风险[1]。
2.1识别药品调剂风险
识别调剂风险容易发生时间、部位和过程,分析资料后归纳出调剂风险包括以下三大因素,一是药品因素,如药品品项相似,未按规定摆放药品,分发过期药品,药品效期管理不足等;二是药房职工因素,如药学人员技术水平欠缺,精神状态不好,调剂人员缺乏预见差错事故发生的能力、法律意识薄弱、用法用量未说明清楚;三是环境因素,如药房布局不良,调剂台过小、患者排队等候时间长等。
2.2评估药品调剂风险
在识别的基础上分析产生风险的环节和类型,对风险进行重要程度的排序,分清致命的风险,重要的风险和一般风险,发现调剂风险因素中62%的风险在药品品项上发生,从调剂时间上看38%的风险在高峰调剂时段发生,因此在风险管理中我们集中解决药品品项差错与特殊时段差错上。
2.3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办法
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后,管理者要选择消除风险的措施,对于药品品项差错,我们制定了强调口头提醒与作业单据提醒,调剂时如果遇到曾经混淆的药品或是容易混淆的药名相近、包装相似等药品时,要求二人以上进行核对,在电脑处方作业单据界面也要标上不同颜色来提醒。对于特殊时段易发的调剂风险,我们在调剂高峰时段,将每个调剂窗口加派1名工作人员,由以往2人复核调剂改为3人复核,既要检查病人用药记录、适应症,禁忌症等,又要检查药品本身的质量、品名、数量、包装效期等,这样既可以节省单人调配所需时间。为防止因配伍不当、禁忌症用药带来的风险,要加强药学人员的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制作常用药物配伍禁忌提示单与溶媒提示单,收集总结药库药品说明书,将用药前须做皮试的药品、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的药品等制作成提示单发给药学人员,并组织学习。
3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药房调剂差错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由风险管理前实施的平均月44件降至月平均12件;患者在高峰时段排队取药时间减少,由风险管理前实施的平均20min减少至平均7min;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在医院组织的满意度测评中没有对药剂科服务不满意的。
4讨论
医院风险管理是指重视、识别、评估风险,采取应对策略,制定相关措施,规避各项管理风险,控制并保证医院业务、服务和工作质量,维护医院和员工的发展利益,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2]。
药品调剂药师职责是按医生处方调配并发放药品,调配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是调配差错,如发错药,标签、包装错误,药品变质、未注意配伍禁忌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国内还没有专门对药师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规定的法律条文,药师要明确《处方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做好“四查十对”、用药交代和保证药品调剂环节准确无误[3]。
通过实施门诊药房调剂风险管理后,员工积极性、工作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切实地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许江涛,蔡昭和.门诊药房差错事故的心理学分析和对策[J].海峡药学,2006,2:175.
[2]马乃营.现代医院医疗风险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当代医学,2009,15(13):321.
[3]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Z].卫医发[2009]53号,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