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催化动力系统论文-柳扬,杨琦,冯恩民,修志龙

酶催化动力系统论文-柳扬,杨琦,冯恩民,修志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酶催化动力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线性动力系统,线性变分系统,基本矩阵解,强稳定性

酶催化动力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柳扬,杨琦,冯恩民,修志龙[1](2019)在《一簇微生物间歇发酵酶催化非线性动力系统强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分段线性连续函数各参量的微生物间歇发酵酶催化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状态变量及其变化速率的充分光滑性以及辨识参量的分段线性等特征,应用比较原理证明此类非线性动力系统及子动力系统解对应的线性变分系统的基本矩阵解的有界性.提出没有平衡点的非线性动力系统解关于初始点及一列解点上扰动后的强稳定性定义.在适当条件下证明了一簇非线性动力系统NLDS(u(g,t))的强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邵娇娇[2](2015)在《微生物间歇发酵中酶催化非线性时滞动力系统的最优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微生物(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甘油歧化生产1,3-丙二醇(简记1,3-PD)的间歇发酵过程作为背景展开研究,考虑了一种酶催化非线性时滞动力系统及相应的最优控制模型,并得出了最优的控制参数解.这项研究结果,一方面有利于对最优控制的理论与优化算法和时滞微分方程的研究;另一方面为实现1,3-PD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一些理论参考.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在微生物间歇发酵的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本论文在甘油和1,3-PD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主被动运输相结合的假设下,在生物量的浓度中加入时滞,建立了相应的酶催化非线性时滞动力系统.并利用常微分方程和最优控制的有关理论讨论了该系统解的一些基本性质,包括解的存在唯一性、一致有界性以及解的连续性.2.针对所研究的非线性时滞系统,以1,3-PD的终点时刻的生产强度作为性能指标,以甘油、微生物的初始浓度以及终端时刻为控制参数,构建了描述该时滞系统的最优控制模型,并证明了最优控制的存在性.3.为了寻求最优控制模型的最优解,我们利用控制转录技术和连续状态处理技术,建构了一种改进的Nelder-Mead算法,并求出了最优解.最优的数值结果显示,最优控制下1,3-PD在终端时刻的产率能够被显着提高,这为1,3-PD的间歇发酵过程的最优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李晓红,吕艳玲,李航飞,冯恩民,修志龙[3](2015)在《间歇发酵非线性酶催化混杂动力S系统及参数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微生物间歇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实验确定甘油和1,3-丙二醇跨膜运输方式。本文以此为背景,建立相应的非线性酶催化混杂动力S系统,进而以胞外物质浓度的相对误差为性能指标,以非线性酶催化混杂动力S系统为约束条件,建立参数辨识模型,并证明辨识模型最优解的存在性。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参数辨识问题进行求解,推断出甘油和1,3-丙二醇最有可能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被动运输相结合。(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袁金龙,冯殊伦,冯恩民[4](2014)在《甘油间歇发酵酶催化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强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油生物转化生产1,3-丙二醇(简记为1,3-PD)的间歇发酵酶催化过程为背景,研究一类既无法求得解析解、又没有平衡点的非线性动力系统.论述了该类系统关于初始状态的解集的紧性以及对应的线性变分系统基本矩阵解的性质,并证明了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强稳定性.所做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的数值计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控制与决策》期刊2014年08期)

李想[5](2014)在《甘油间歇发酵酶催化—基因调控动力系统的参数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K.pneumoniae菌间歇发酵甘油生产1,3-丙二醇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反应进行中伴随着3-羟基丙醛、乙酸、乙醇等物质的生成,同时细胞内的酶及基因也指导蛋白的合成,促进反应的进行。由于甘油脱水酶和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是反应过程中两种重要的酶,能催化反应,故研究反应过程生成的酶与基因的浓度变化,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发酵过程,对于今后更加深入的研究多阶段模型以及最优控制模型起到积极的推进意义。本文研究了K.pneumoniae菌间歇发酵甘油生产1,3-丙二醇的14维的非线性酶催化-基因调控动力系统。为了能更好的研究发酵过程,我们建立了参数辨识模型,并对系统中的33个参数进行了辨识。对于转化过程的研究,可以控制物料的添加时间及浓度调节,因而,该项研究具有指导现实生产的意义,受到了中国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973计划的支持,还有863项目的支持。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如下:1.将各个描述实际反应的动力学方程,抽象成了一个非线性的酶催化-基因调控动力系统,该系统中有33个参数。研究了动力系统的性质,并对这些性质进行了证明。2.首先,对于胞外可测量的物质浓度,定义了测量数据与计算数据之间的误差。然后,对于胞内不可测量的物质浓度,给出了生物系统鲁棒性关于参数扰动的数学定义,将此特性用数学表达式定量的表达出来。最后,建立了一个不可微的优化问题,并证明了该优化问题解的性质。3.对于上述优化问题,我们的目的是辨识动力系统中的参数,因而需要求解该优化问题。粒子群算法可用于求解不可微的优化问题,但由于该问题计算量较大,因而存在着运算时间长的弊端,由此提出了一个并行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数值结果表明,这个优化算法是有效的并且此酶催化-基因调控动力系统有助于理解胞内物质的反应过程。(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4-05-01)

王新颖[6](2013)在《非线性多阶段酶催化动力系统的鲁棒性分析及参数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生物领域中的一个实际研究课题-甘油歧化微生物(克雷伯氏杆菌)生产1,3-丙二醇(简写为1,3-PD)的间歇发酵方式为研究背景,根据发酵的实际过程以及生物群体生长的动态行为的特点,研究了一类非线性多阶段的酶催化动力系统及其参数辨识问题,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甘油生物歧化过程.该项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而且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支持以及“973”计划和“863”计划等的资助.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甘油歧化微生物生成1,3-PD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本文以甘油间歇发酵为研究背景,在甘油和1,3-PD的跨膜运输方式均为主被动结合的前提下,基于生物群体生长的动态行为特征,以比生长速率时间曲线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种非线性多阶段的酶催化动力系统模型,并利用常微分方程的理论,证明了解的存在唯一性以及解关于参数的连续依赖性.2.针对胞内物质浓度信息匮乏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甘油间歇发酵下的生物鲁棒性的定量描述,并将其和胞外叁种物质的相对误差作为性能指标,建立了参数辨识模型,同时证明了辨识模型的最优解的存在性.3.由于模型中具有27个待辨识参数,而八维方程是非线性、非光滑、无法求的解析解的.因此我们需要借助计算机求的近似解.本文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个粒子群优化算法,运用C++语言进行编程计算,并且数值结果显示改进的非线性多阶段的动力系统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甘油间歇发酵的过程.(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3-05-01)

张誉铎,张玉娟,冯恩民[7](2011)在《微生物连续发酵酶催化动力系统的鲁棒性与并行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甘油连续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非线性酶催化动力系统.针对1,3-丙二醇可能存在的跨膜运输方式建立相应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酶催化动力系统的定量鲁棒性定义,并建立了以鲁棒性为性能指标、非线性动力系统为主要约束的参数辨识模型.由于求解该辨识问题的数值计算量大,在普通的PC机上难以完成,因此本文构建了相应的并行算法.根据数值结果推断出1,3-丙二醇最有可能的跨膜运输方式,这对于进一步研究甘油连续发酵的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生物数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蔡荣河[8](2009)在《甘油连续发酵酶催化动力系统的最优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微生物连续发酵生产1,3-丙二醇为实际背景,研究甘油连续发酵酶催化动力系统的稳定性与最优控制。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非线性动力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条件,并以该系统为主要约束,建立了非线性最优控制模型并证明了最优解的存在性。本文取得的主要结果可概括如下:1、对甘油连续发酵酶催化非线性动力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给出了平衡点存在的条件和平衡点稳定性条件,从理论上解释了实验中出现的震荡或分叉现象。说明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可选择适当的稀释速率与注入甘油浓度,使系统达到稳定的平衡态。2、研究了甘油连续发酵酶催化过程的最优控制问题。以产物1,3-丙二醇的生产强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并以该过程的非线性动力系统为主要约束,建立最优控制模型,分析了系统及其解的性质,进而证明模型最优解的存在性。从理论上说明可以通过最优控制模型,找到使1,3-丙二醇生产强度最大的操作条件。(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9-05-24)

王爱翠[9](2009)在《酶催化动力系统参数辨识与鲁棒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微生物歧化甘油生产1,3-丙二醇(1,3-PD)的连续发酵过程为背景,根据发酵过程的特性和动态行为,研究了甘油连续发酵的酶催化动力学模型,并根据定量的鲁棒性分析对连续发酵中1,3-PD的跨膜运输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推断。本课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类复杂网络上非光滑动力力系统的优化理论与算法”(编号为10871033)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柴油与1,3-丙二醇联产工艺优化研究”(编号为2007AA022208)的资助。此项研究为实现1,3-PD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取得的主要结果可概括如下:1、研究了微生物连续发酵生产1,3-PD的酶催化动力系统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以及解关于参数的连续依赖性和可微性。以酶催化动力系统为约束建立了参数辨识模型,分析了动力系统关于参数的灵敏度,证明了该辨识问题最优解的存在性并构造了优化算法对系统进行了参数辨识。数值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2、根据1,3-PD可能存在的叁种不同跨膜运输方式,建立了相应的叁个微生物发酵酶催化动力系统。提出了生物发酵动力系统的定量鲁棒性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各个动力系统的鲁棒性指标推断出了具有较高鲁棒性能的酶催化动力系统,从而对甘油发酵的代谢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推断。(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9-05-01)

酶催化动力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微生物(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甘油歧化生产1,3-丙二醇(简记1,3-PD)的间歇发酵过程作为背景展开研究,考虑了一种酶催化非线性时滞动力系统及相应的最优控制模型,并得出了最优的控制参数解.这项研究结果,一方面有利于对最优控制的理论与优化算法和时滞微分方程的研究;另一方面为实现1,3-PD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一些理论参考.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在微生物间歇发酵的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本论文在甘油和1,3-PD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主被动运输相结合的假设下,在生物量的浓度中加入时滞,建立了相应的酶催化非线性时滞动力系统.并利用常微分方程和最优控制的有关理论讨论了该系统解的一些基本性质,包括解的存在唯一性、一致有界性以及解的连续性.2.针对所研究的非线性时滞系统,以1,3-PD的终点时刻的生产强度作为性能指标,以甘油、微生物的初始浓度以及终端时刻为控制参数,构建了描述该时滞系统的最优控制模型,并证明了最优控制的存在性.3.为了寻求最优控制模型的最优解,我们利用控制转录技术和连续状态处理技术,建构了一种改进的Nelder-Mead算法,并求出了最优解.最优的数值结果显示,最优控制下1,3-PD在终端时刻的产率能够被显着提高,这为1,3-PD的间歇发酵过程的最优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酶催化动力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柳扬,杨琦,冯恩民,修志龙.一簇微生物间歇发酵酶催化非线性动力系统强稳定性[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9

[2].邵娇娇.微生物间歇发酵中酶催化非线性时滞动力系统的最优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3].李晓红,吕艳玲,李航飞,冯恩民,修志龙.间歇发酵非线性酶催化混杂动力S系统及参数辨识[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5

[4].袁金龙,冯殊伦,冯恩民.甘油间歇发酵酶催化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强稳定性[J].控制与决策.2014

[5].李想.甘油间歇发酵酶催化—基因调控动力系统的参数辨识[D].大连理工大学.2014

[6].王新颖.非线性多阶段酶催化动力系统的鲁棒性分析及参数辨识[D].大连理工大学.2013

[7].张誉铎,张玉娟,冯恩民.微生物连续发酵酶催化动力系统的鲁棒性与并行计算[J].生物数学学报.2011

[8].蔡荣河.甘油连续发酵酶催化动力系统的最优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9].王爱翠.酶催化动力系统参数辨识与鲁棒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

标签:;  ;  ;  ;  

酶催化动力系统论文-柳扬,杨琦,冯恩民,修志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