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纪实手法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

运用纪实手法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

张琼(甘肃省临夏州广播电视台,甘肃临夏731100)

摘要:新闻现场感是新闻事件的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采访拍摄中,要深入实际,认真了解和掌握现场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新闻事实,及时抓住最能反映新闻事实的本质的现场气氛,用充满活力的画面和声音营造强烈的现场感,把观众置身于新闻事件的现场。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采访;特别节目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099-01

在我们日常的新闻采访中,叙述一件事情的经过,几个镜头就可以省略的进行交代,而对一些重要内容,则采取文字稿件介绍、采访、交代背景等手段进行表述,镜头的长短和角度的选择往往都会受到记者主观的控制,有时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采访内容,记者还要设计场景和镜头进行摆拍。而纪录片中镜头的运用则主要采用纪实的手法,同时在叙事上尊重客观事件和事实为第一要素,所有的镜头语言都要遵从事件本身的一些客观的逻辑和情绪,事件行为的完整性也要求纪录片创作者保持冷静的旁观立场。不过分参与到事件本身中,对事件进行完整的观察和记录,保持事件的连续性,不采用人为的割裂或者进行蒙太奇的剪辑是纪录片的一些常用手法,也是纪录片真实、感人之处。在我们日常的新闻采访中,针对某些社会新闻或重大事件,我们也可以学习和运用纪录片的这种纪实风格,提高新闻节目可故事性和可视性。

试以临夏州广播电视台播出的新闻特别节目《临夏回族自治州五十年大庆特别报道》为例,该节目以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表彰活动为报道主题,向人们描述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来历经风雨洗礼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共同奋斗下,迎来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巨大发展和变化的喜人局面,《临夏回族自治州五十年大庆特别报道》一改传统采访方式,整个节目框架由三个现场报道构成:一是记者在现场报道升旗仪式,大会实况及表彰活动,同步记录事件的发展过程;二是安排另一组记者,对与会党政、政法、教育部门代表、驻地部队、学生代表、自治州同龄人等进行现场采访,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抒发心中的感慨之情;三是在庆祝活动同时派出记者深入居民家庭,对观看现场直播的各界群众进行采访。环节对三个现场报道环节的精心串编,有机结合,使整个节目立体化,收到了良好的播出效果。

与传统电视新闻报道不同的是,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五十年大庆特别报道》中,节目的叙事、拍摄等环节充分运用了纪实手法,大量现场同期声,突出现场气氛,所有的镜头语言和叙事手法都遵从事件本身的一些客观的逻辑和情绪,从而保持了事件的完整性。同时在制作这篇报道时,栏目负责人把后期“把关”的环节从编辑室移到了事件现场,除了编辑部领导对采访提纲和有关资料的审定、节目导播对现场采访群众的同期声进行筛选外,利用记者的现场主持,贯穿采访全过程,采取此种方式,向观众口头报道当时“刚刚发生”、“正在发展变化”的新闻事实,使这篇报道极具现场感强、真实感强和很强的参与感,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把观众直接带到新闻事件的现场,增强了新闻的冲击力、可信性和真实感。

再如临夏州广播电视台《民生在线》栏目制作播出的一篇报道《一双隐形的翅膀》,讲述了东乡族自治县一位因患小儿麻痹症,双腿双脚严重变形的残疾儿童,身残志坚,刻苦求学的事迹。在这篇报道中,记者一改以往的拍摄和镜头组接方式,选取了主人公起床洗脸、穿鞋出门、在崎岖的山路上长途跋涉五六公里路程,艰难求学的几个片段,进行长镜头跟拍,特别是记者捕捉到的,孩子在家中用绳子反复捆扎双脚上的布鞋,上学途中和同伴高唱国歌,在教室里朗诵课文,下课后与同伴嬉闹玩耍,回家后母亲为他脱鞋揉脚时的谈话等细节和现场声的运用,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整个新闻没有太多的解说词,利用几组长镜头组接而成,并在节目背景音乐中加入了隐形的翅膀这首歌曲,节目播出后,许多观众都被富有冲击力的画面和现场声中的点滴细节所感动,社会各界纷纷献出爱心,向节目中的残疾学子伸出了援助之手,随后栏目组又精心策划,推出系列报道,最终引起州县残联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孩子被送往省上一家医院,接受免费的下肢矫正手术治疗,这篇报道也在全州广播电视节目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

由此看来,纪实手法的合理运用对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首先,采访中,记者要能及时捕捉到最能反映新闻事实本质的现场镜头来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这就要求我们记者在现场要能抢拍、抓拍到最能反映新闻事件本质的镜头。现场感与现场拍摄两者截然不同,所有的电视新闻都是在现场拍摄的,但并非现场拍摄的电视新闻都具有现场感。现场感就是要求记者在拍摄现场能迅速明确主题,做出快速的反应,特别是面对重大题材或者突发事件时,应该学习借鉴纪录片中的长镜头拍摄方式,及时在现场捕捉抓拍到自然、真实的、能反映整条新闻核心内容的镜头和生动场面,这样就能更好地给新闻报道增强现场感。如果我们的记者在现场缺乏新闻嗅觉,采访不深入,到了现场对新闻事件理解不深,只是简单地拍几个镜头,漏掉了现场最真实的、说明事物本质和充满活力的、最具现场感的画面,就会使整条新闻大为失色了。

其次,除了抓拍好现场外,要运用好现场同期声,一则电视新闻能够正确地运用好同期声,就会使新闻大大地增强现场感,给观众带来亲切感。也能更好地强化新闻的主题。因此,现场的同期声,必须为表现新闻主题服务。现场感强的报道除了记者出镜外,更重要的特征是让观众看到、听到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报道过程中所经历的细节。记者应当随着事态的发生和发展,边观察,边采访,边叙述,同时还要重视现场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目击者,运用他们的同期声采访,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视性。

参考文献:

[1]杜荣进.《新闻采写借鉴集成》.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10

[2]魏超,白玉兵.《深度报道:传统媒体的优势》.2003.12.3

[3]刘仁圣.《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0

标签:;  ;  ;  

运用纪实手法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