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之花弹跳指尖

让智慧之花弹跳指尖

游晓芳福建省永安西门小学366000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可如何让学生乐于动笔,让智慧之花开放,却是困扰老师的难题。体验性作文,让我在学习与实践中,获得了新的感悟,也让我们班的孩子们不再那么害怕,让智慧之花不断盛开。

一、从文入情,有感而发

现在有很多老师苦于不知给什么题目让孩子练笔,但我认为课文是学生练笔的好平台。比如在教学《舟过安仁》时,古诗意思简单明了,诗中孩童淘气顽皮,让孩子们甚是喜欢。看着孩子们兴致高涨地议论诗中人物,我及时引导孩子们合理想象当时场景,提示可用上人物之间的对话、心理活动等描写。因为课文刚学,人物历历在目,加之课文插图,降低了写作难度,孩子们个个挥笔速写,让人欣慰。你看宁艺,“安仁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竟然巧妙地将描写《桂林山水》中的水的句子变成自己眼中杨万里所见,不能不让人佩服的奇思妙想。沛予的心理描写同样精彩:“你看,他们那水灵灵的眼睛,玲珑的小身子,多可爱呀。咦,他们为什么只划一会儿就把竹竿和船桨收了起来,而撑起一把伞,举过头顶,这时压根没雨呀?哈哈,那是因为他们不是遮雨,而是利用这时的风让船前进,他们这主意真好,真是两个古灵精怪的小家伙。少年有为啊!”从语句中,不仅可以看出孩子们理解了古诗,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与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在教学《杨氏之子》一文时,孩子们在理解文意后,对杨氏之子的聪惠赞不绝口,我抓住契机,抛出一个问题:“杨氏之子长相如何?”此言一出,激起千波浪,你一言,我一语,热闹非凡。“比比看,谁能通过文字描写,让导演根据书写选定演员。”话一落地,孩子们个个动笔,不过几分钟时间,原本抽象的杨氏之子活灵活现,如在身边,“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头乌黑的头发却用一块蓝色头巾萦绕头顶,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既显得稚气,又显得机灵。”“此子大眼,厚嘴唇,招风耳,伶俐小嘴,甚有气质。”……不满足于此,我又追问“谁人端果?你还能针对此文提出什么问题?并把这问题通过你写的故事解决?注意故事情节不变,人物性格特点要突出哦。”于是,《杨氏之子》故事新编新鲜出炉。瞧:“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清晨,孔君平来拜见杨老爷,他轻扣门扉,问道:‘请问杨老爷在家吗?’开门的是一个男仆,他揉了揉眼,说:‘老爷一大早,便出去了,请问你有事吗?’过了一会儿,头系绿丝带,身披紫金长袍的杨修笑容满面地出来了,他上前拱手作揖对孔君平说:‘今天先生来拜见家父,甚是高兴,可家父不在,请您到府内休息休息吧。’孔君平很是惊叹,回家告诉了朋友。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说杨修不简单。杨修果然也不负众望,以后考进了全国最好的书院,成了一个博学多闻的学者。”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孩子们在与作者心灵一次次的碰撞和对接后,必定有新的感悟和启发,此时适时地给孩子们尽情倾诉的机会,不仅有感而发,有话可写,而且在自己的多次修正,同学评价,老师点评、鼓励中,文字表达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联系生活,真实倾诉

有了课文的平台还不够,还可从生活中寻找。生活多彩,无处不是素材,但如切入点没找准,孩子们同样无话可写。经常看到很多孩子们写老师的文章,事例虽不同,但中心却无一例外是在赞扬老师。单调之于,也让人产生疑惑:为什么每次写《我的老师》时,很多同学叫苦不迭,事例毫无新意,不是批改作业到深夜就是上课用眼神提醒注意呢?于是我萌生了一个念头,让孩子们写写老师的缺点。果然,听到此话的孩子们砸开了锅,“写真实的吗?”“不会秋后算帐吧?”在得到我肯定的回答后,孩子们如过年般开心,有的甚至大叫:“可让我等到这一天了。”同时我提出为了你的发现更有说服力,记得要用事例说明。要求听清后,个个把自己眼中老师的缺点列于纸上,收到一看,孩子们用生动的案例描写了老师各种缺点,如有的写了老师不给面子当众批评,让人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写老师拖课让人厌恶,有的写老师独特的“武功”,让人害怕......不仅没了往日描写不具体的毛病,更是让人看了不禁汗颜。读着文章,不仅感受到孩子们敏锐的观察力,更让我体验到只有真实,让孩子们写出来才不是负担。于是,我又把目光投向了家长、同学,这些与孩子们紧密相连的人,因为真实,孩子们在《劝说》、《我想当大人》等文中都有精彩表现。

三、横向拓展,相映成趣

作文素材除了在以上两方面中寻找,我发现在其他学科同样也隐藏着孩子们乐于书写的内容。因同时兼任科学老师,我发现孩子们在上完科学课后,对在课堂中完成的实验侃侃而谈,眉飞色舞,谈性甚浓,可因下课时间有限,他们七嘴八舌,听不甚清,于是让其以文字形式告诉,结果令人满意。如在写《神奇的铜球》中,有俊华的:“只见老师拿着铁圈,迅速穿梭在铜球上下。在常温状态下,铜球可以轻易穿过铁圈,那你们猜猜铜球受热后会怎样?说着,老师把酒精灯点着,不断地为铜球加热,过了两三分钟,老师学着刘谦的语气说:‘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同学们屏息凝神,目不转睛地看着,奇迹真的出现了,铜球卡在了铁圈上,不能穿过。”|也有林洁用实验步骤的方法介绍了实验的过程,而细心的恺捷却用时间来描写试验的进行,也有写自己从中获得的认识,如宇杭同学认识到的“这次实验,我知道了铜也会热胀冷缩。但并不能说金属都会热胀冷缩。这让我知道在写作中,每一个词的表达都应细思量。”在以后的写作中,也有许多孩子认识到了用词的准确对表述的重要性。

标签:;  ;  ;  

让智慧之花弹跳指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