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氧化物催化剂论文-解亚琼,金丽瑛,马斌,王博远,郭季

锰氧化物催化剂论文-解亚琼,金丽瑛,马斌,王博远,郭季

导读:本文包含了锰氧化物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钙钛矿,掺杂,甲烷催化燃烧

锰氧化物催化剂论文文献综述

解亚琼,金丽瑛,马斌,王博远,郭季[1](2019)在《镧钴镍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甲烷燃烧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共沉淀法制备LaNi_(1-x)Co_xO_3系列催化剂(x=0,0.2,0.4,0.6,0.8,1.0),研究B位离子Co的掺杂对钙钛矿LaNiO_3催化甲烷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程序升温还原、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考察。以催化甲烷燃烧为目标,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o离子的掺杂会改变钙钛矿的晶型结构,改善催化活性,当x=0.8时,LaNi_(0.2)Co_(0.8)O_3的催化甲烷燃烧活性最高,其比表面积为22.4 m~2·g~(-1),T_(10%)(起燃温度)为475℃,T_(90%)(完全转化温度)为610℃。(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Jacques,C.Védrine[2](2019)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多相催化中的重要性、特点和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金属氧化物在多相催化中诸多应用的现状,涉及固体催化剂上的液相和气相反应混合物,讨论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主要类型、制备方法和催化的主要反应(酸碱催化、选择性和完全氧化、双功能催化、光催化、生物质处理、环境催化和某些工业应用),以及该领域的挑战和前景.(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期刊2019年11期)

丝梦,沈伯雄[3](2019)在《臭氧联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氧化NO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0%MnO_x/TiO_2、10%CoO_x/TiO_2、10%CrO_x/TiO_2、10%CeO_x/TiO_2催化剂进行NO催化氧化活性测试及联合低浓度臭氧氧化NO的实验,发现在50~400℃反应温度内10%MnO_x/TiO_2的催化活性最好。250℃以下,臭氧的引入显着提升了NO的氧化效率,同时催化剂在低温和高温下的抗水和抗硫性能也得以提升,尤其是在低温下能保持催化氧化NO的效率几乎不变。原位红外测试中发现臭氧的引入使得硝酸盐物种,如:单齿硝酸盐以及桥接硝酸盐,在催化剂表面更为迅速且大量的产生,特别是出现了无臭氧条件下未明显产生的单齿硝酸盐,从而促进了NO氧化为NO_2。(本文来源于《河北冶金》期刊2019年S1期)

马田林,刘晶晶,陈新夷,马超凡,孙浩[4](2019)在《甘油脱水制丙烯醛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催化甘油选择性脱水制备丙烯醛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生物质转化反应。反应使用的固体酸催化剂包括无机酸及其盐、稀土焦磷酸盐、金属氧化物、杂多酸和分子筛等。相比于其它类型的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甘油脱水制丙烯醛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简要分析了氧化物催化甘油脱水反应的机理,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9年10期)

韦力,张明森,赵清锐,王雪[5](2019)在《低温甲烷氧化偶联稀土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OCM)反应中,在700℃以下具有显着催化活性的催化剂称为低温催化剂。从低温催化剂的组成、制备方法及催化性能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Re_xO_y(Re=La、Y、Sm和Nd等稀土元素)稀土氧化物类低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对于具有潜在工业化应用前景的催化剂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来源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期刊2019年07期)

高寒[6](2019)在《负载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热催化分解甲基膦酸二甲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毒剂防护技术为无铬浸渍炭吸附技术,存在防护谱窄、饱和失效和陈化失活等问题,不适应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学威胁防护需求,替代技术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热催化分解净化技术可将毒剂分子催化分解为无毒或低毒的小分子物质,显示出广阔的军事应用前景。然而,毒剂分子所含的杂原子易造成催化剂失活,研制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是该技术的关键。负载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展现出热催化分解毒剂的研究价值。本论文的目标是通过研究负载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沙林模拟剂—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的热催化分解性能,获得较优的催化剂组分,并利用多种表征分析手段,研究热催化分解DMMP的产物组成,探讨热催化分解DMMP的反应途径及催化剂活性下降的原因。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单活性组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γ-Al_2O_3分别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Ni、Fe、Cu、Mn、Co、Ce)对DMMP的热催化分解性能;考察了叁种常用催化剂载体(γ-Al_2O_3、TiO_2、ZrO_2)负载最优活性组分时催化剂的热催化分解性能;在最优组分催化剂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活性组分的负载量,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空速条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负载型过渡金属氧化物MO_x/γ-Al_2O_3(M为Mn、Ni、Fe、Co、Cu和Ce)中,CuO组分显示出了较好的热催化分解性能,5%CuO/γ-Al_2O_3在400℃下对DMMP的防护时间达到377 min;在以γ-Al_2O_3、TiO_2和ZrO_2为载体的负载型CuO催化剂中,CuO/γ-Al_2O_3的热催化分解性能最佳;CuO负载量对CuO/γ-Al_2O_3的热催化分解性能有显着影响,5%是负载CuO的最适比例;升高反应温度能够延长5%CuO/γ-Al_2O_3对DMMP的防护时间,降低反应空速有利于提高5%CuO/γ-Al_2O_3对DMMP的处理量。通过多种分析手段对DMMP在5%CuO/γ-Al_2O_3上的热催化分解产物展开研究。质谱和红外气体分析仪的结果显示,DMMP在5%CuO/γ-Al_2O_3上热催化分解的气态产物包括甲烷、甲醇、氢气和二氧化碳,未检测到一氧化碳和有机磷产物;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离子色谱和ICP-OES的分析结果显示,被穿透的5%CuO/γ-Al_2O_3表面和体相中均含有较多磷元素,催化剂表面的磷物种包括磷酸和甲基膦酸。表面磷物种的沉积和金属磷酸盐的生成破坏了催化剂的孔结构和晶体结构,是5%CuO/γ-Al_2O_3热催化分解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改善负载型CuO催化剂对DMMP的热催化分解性能,通过共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双活性组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uO-MO_x/γ-Al_2O_3(M为Fe、Mn或Ce),考察了第二活性组分对CuO-MO_x/γ-Al_2O_3热催化分解DMMP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第二活性组分的最佳负载量,探讨了第二活性组分影响催化剂反应性能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负载型双活性组分催化剂CuO-MO_x/γ-Al_2O_3(M为Fe、Mn或Ce)均表现出了优于5%CuO/γ-Al_2O_3的热催化分解性能,其中,CeO_2作为第二活性组分时,催化剂的性能最佳;当CuO的负载量为5%时,随着CeO_2负载量的增加(1%、5%、10%),负载型铜铈催化剂的防护时间先升高后降低,CeO_2的最佳负载量为5%,其在350℃下对DMMP的防护时间达到237 min。XRD、XPS和H_2-TPR等表征结果显示,该催化剂中的Cu、Ce组分产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其作用方式可能包含Cu组分对CeO_2晶格的掺杂,相互作用促进了表面吸附氧的生成,有利于催化剂对DMMP的热催化分解反应。(本文来源于《军事科学院》期刊2019-06-06)

崔维怡,王成,吴军,谭乃迪[7](2019)在《锰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锰氧化物具有活性高、毒性低、资源丰富、合成方法多样等优点,常作为许多催化反应的催化剂或载体材料。该文综述了近年来锰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单一锰氧化物、掺杂改性的锰氧化物以及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在甲醛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讨论了形貌、晶型结构以及其他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归纳了一部分甲醛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最后指出要发展高效、经济、环保的锰氧化物催化剂,通过构建更多的缺陷、添加助剂、掺杂改性等方法,增加活性面和活性位的数量,来提高锰氧化物的催化性能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9年12期)

韩增艳[8](2019)在《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构建合成及尾气净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轻型机动车尾气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叁效催化技术(Three Way Catalytic Technology)作为治理汽油车尾气的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汽油车尾气中的NO_x、CO和碳氢化合物(HC)。铈锆固溶体储氧材料在高温条件下会因比表面积降低导致催化活性减弱,Al元素的加入能够有效抑制铈锆的烧结,铈锆固溶体经过高温还原-中温氧化形成阳离子有序结构——κ-Ce_2Zr_2O_8固溶体,具有较高的储氧能力,可以拓宽空燃比窗口、提升叁效催化活性。柴油车采用的稀燃发动机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NO_x,可以通过NO_x存储还原(NSR)技术有效去除,钙钛矿因制备方法简单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广泛用于NSR领域,其钙钛矿的A位点通常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可以作为NO_x的存储位点,研究发现酸碱刻蚀催化剂表面能够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本文研究了不同还原温度对铈锆基固溶体晶相的影响,以及碱洗处理对样品的氧化还原性能、动态储氧性能及叁效催化活性的影响。XRD表征发现通过高温还原-中温氧化成功制备了具有超结构的铈锆基复合氧化物,还原热处理的温度越高被还原的Ce~(4+)越多,且掺杂Al的样品分相越严重;通过H_2-TPR、DOSC表征及叁效催化活性测试知样品进行碱洗处理后负载贵金属,能够提高样品的氧化还原性能、动态储氧性能以及叁效催化活性。本文利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BaTiO_3钙钛矿,并进行碱洗处理负载贵金属Pt,通过XRD、BET、SEM等发现BaTiO_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经过碱洗后比表面积发生变化但仍能维持钙钛矿结构;通过研究样品的氧化还原能力、NO_x存储性能及NSR性能发现,碱洗后载Pt能够显着提高样品的氧化还原能力及NO氧化能力,NO_x存储活性的提高使碱洗处理的样品拥有更高的NSR活性,我们成功制备出较高NSR活性的催化剂。Pt/BTO系列催化剂的NO_x吸附路径主要以亚硝酸盐路径为主,碱洗样品在NO_x吸附过程中更容易生成亚硝酸盐,有助于促进贫富燃切换过程中NO_x的存储和释放,促进存储位点的再生,提高NSR催化活性。同样利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BaTi_(0.97)Pd_(0.03)O_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通过XRD、BET、SEM及H_2-TPR等表征发现样品经过碱洗后在催化剂表面生成高度分散的PdO_x物种,氧化还原性能提高,通过NO氧化性能、NO_x存储性能及NSR活性测试发现碱洗促进NO氧化活性和NO_x存储性能,碱洗0.5 h的样品NSR活性最高,BTPO催化剂的NO_x存储路径同样以亚硝酸盐吸附路径为主,随后亚硝酸盐被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9-06-01)

艾利杰[9](2019)在《镧/镨基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碳烟颗粒的催化燃烧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催化颗粒过滤捕集器(CDPF)是目前用于柴油车排放细颗粒物(PM)净化的一项最有前景的技术,该技术的核心之一是PM氧化催化剂的开发与优化。基于传统贵金属催化剂与商业应用催化剂的局限性,开发出廉价且高效的催化剂仍然是有必要的。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是一类由稀土元素与其他元素(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等)复合形成的氧化物材料,它们一般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氧化能力。烧绿石(A_2B_2O_7)和钙钛矿(ABO_3)是两类比较常见的稀土复合氧化物材料,它们可以耐受广泛的化学取代与结构调变,并且也可作为载体材料担载贵金属或碱金属等活性金属成分,以达到活性成分高度分散且改善活泼金属稳定性的目的。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合成了La/Pr基烧绿石催化剂以及La基钙钛矿催化剂,以贵金属Pd、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等为掺杂剂对它们进行了改性,旨在分析改性前后催化剂理化性质以及催化活性所发生的变化,并对催化氧化碳烟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解析,具体内容如下:采用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辅助溶胶-凝胶法结合浸渍法合成了两种Pd改性的La_2Sn_2O_7烧绿石氧化物催化剂。研究发现,Pd的存在形态强烈影响催化剂的氧空位浓度和氧化还原性。Pd表面负载得到的Pd/LS催化剂对NO氧化和碳烟燃烧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表面Pd物种为催化剂带来了大量的表面与体相氧空位,且表面存在的Pd/PdO氧化还原对引起了金属氧化物-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改善了催化剂的低温氧化还原性能。而对于Pd体相掺杂获得的Pd-LS样品,大部分Pd被固定在烧绿石结构中难以参与到表面反应,因此Pd-LS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适中的活性。基于所有表征结果,揭示了Pd改性的烧绿石催化剂催化氧化碳烟的几种反应途径,包括活性吸附氧的直接氧化,Pd/PdO氧化还原对参与的快速氧化和NO_2辅助氧化。为了进一步调变烧绿石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采用Ca和Co部分取代烧绿石A、B位制备了系列镧锡烧绿石催化剂。Ca和Co的双重取代改善了催化剂的织构属性和氧化还原性能。XPS和PL分析发现双取代引起的电荷不平衡性为催化剂带来了大量的表面和体相氧空位,这些空位的出现提高了反应物分子(O_2、NO_2)的吸附和活化速率,进而促进了催化氧化过程。与单取代的催化剂相比,双掺杂样品LCSC催化碳烟氧化的起燃温度明显降低,揭示了Ca和Co在催化碳烟燃烧反应中的协同效应。此外,通过DRIFT技术考察了催化剂上NO吸附氧化过程,主要分两个阶段:低温阶段(<250-300°C)和高温阶段(>300°C),低温吸附阶段主要与弱吸附的亚硝酸盐物质有关,这些亚硝酸盐物质的分解产物NO_2参与了碳烟的起燃过程。采用CTAB辅助水热法结合浸渍法合成了不同负载量的K促进-Pr_2Sn_2O_7烧绿石催化剂。研究发现当K负载量不高于10 wt.%时,K物种可在Pr_2Sn_2O_7纳米球簇的表面高度分散;K的主要存在形态有:高度分散的K_2CO_3、高度分散的KO_2和体相KO_2。H_2-TPR结果表明低剂量表面分散的K物种改善了催化剂表面氧的还原行为,K负载量过高时由于对活性成分的覆盖使其还原能力下降。10K/PrSn具有最佳的催化碳烟氧化活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松接触和紧接触对比实验证明表面K物种降低了催化剂对碳烟-催化剂接触模式的敏感性;通过Soot-TPR实验推测了K/PrSn催化碳烟燃烧的反应机理。采用溶液燃烧法合成了La基过渡金属钙钛矿催化剂(LaMO_3,M=Mn,Fe,Co,Ni),并利用碱土金属Sr对它们进行了掺杂改性。Sr掺杂剂对各钙钛矿氧化物的氧化还原性影响不同。对于LM和LN,尽管晶格中金属离子的价态分布在Sr掺杂后发生了改变,但氧化还原能力没有提高;对于LF和LC,由于表面吸附氧的增多和活性金属成分裸露程度的改善,它们的低温氧化还原性能在Sr掺杂后均得到了改善。在所有催化剂样品中,LSC表现出最好的NO氧化与碳烟氧化的催化活性,这归因于Sr的掺杂增大了LC的比表面和表面活性金属的裸露程度,且诱导产生了大量的氧空位,加快了氧迁移速率,进而加快了催化氧化的速率。这部分研究为La基钙钛矿催化剂的优选与改性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9-06-01)

陈婷婷[10](2019)在《镍钴基氧化物催化剂的构建及其催化氧化苯乙烯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烃类的催化氧化在石油化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各类有机合成的氧化反应中,利用氧化手段生成环氧化物等含氧化物,其产品用途广、附加值高、需求量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也使得烯烃的催化环氧化反应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环氧苯乙烷(SO)作为一种重要的环氧化物,也是制药工业和精细化工产品生产中的重要中间体,广泛用于表面涂料、精细化学品、化妆品和环氧树脂等的生产过程中。SO的传统生产方法使用卤醇法,产生大量有害物质,环境危害大,且SO的选择性差。因此,从经济性、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化学的观点来看,研究使用H2O2,O2或有机氢过氧化物作为氧化剂来制取SO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制备了具有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镍钴基金属氧化物多相催化剂,探究了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形貌以及表面金属价态与反应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并以苯乙烯选择性氧化制备SO反应为探针,研究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一、NiCo2O4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采用简单温和的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NiCo2O4催化剂。运用XRD、TEM、HRTEM、SEM、N2吸脱附、EDS、XRF等测试表征技术对合成的催化剂NiCo2O4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显示,该催化剂为尖晶石结构,且合成的NiCo2O4催化剂是由纳米颗粒形成的针状组装成花状形貌,呈现出叁维(3D)多级介孔结构。将合成的催化剂NiCo2O4应用于苯乙烯选择性氧化反应体系中,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氧化剂,乙腈为溶剂,考察了 NiCo204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探究了反应温度、苯乙烯/TBHP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0.1 g(为苯乙烯质量的6%),苯乙烯15 mmol,叔丁基过氧化氢75 mmol,反应温度为80℃,以乙腈为溶剂的反应条件下,NiCo2O4催化剂反应6 h时展示出最佳的苯乙烯转化率以及环氧苯乙烷的收率,其中苯乙烯转化率为99.2%,SO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79.9%和79.3%。将催化剂循环使用五次以后发现NiCo204的活性只有微弱的降低,表明催化剂拥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能。二、NiO/NiCo2O4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采用简单温和的一步水热法,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叁维(3D)多级结构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NiO/NiCo2O4。采用 XRD、TEM、HRTEM、SEM、EDS、XPS、XRF、N2 吸脱附等表征测试技术对合成的催化剂NiO/NiCo2O4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NiO/NiCo2O4催化剂呈现特殊的叁维(3D)中空海胆状结构,且由纳米颗粒形成的针状自组装而成。N2吸脱附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介孔结构,比表面积达40.2m2g-1。XRF分析结果证明该催化剂是由59 wt%的NiO和41 wt%的NiCo204组成的复合金属氧化物材料。由于其高比表面积、独特的叁维中空结构、丰富的NiO/NiCo204两相界面以及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与单金属氧化物NiO和Co3O4相比,NiO/NiCo204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性能。将合成的催化剂NiO/NiCo204应用于苯乙烯选择性氧化反应体系中,对该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筛选了反应条件,探究了反应温度、苯乙烯/TBHP的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0.1 g(为苯乙烯质量的6%),苯乙烯15 mmol,叔丁基过氧化氢75 mmol,反应温度为80℃,以乙腈为溶剂的反应条件下,NiO/NiCo204催化剂反应5 h时展示出最佳的苯乙烯的转化率以及SO收率,其中苯乙烯转化率89.6%,此的SO选择性为90.8%,SO收率81.4%。将催化剂循环使用五次以后发现NiO/NiCo204的活性没有明显降低,说明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能。叁、液相还原处理多级结构的OD/2DCo3O4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采用简易的液相NaBH4还原策略对催化剂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制备了一种具有多级结构且富含氧空位的OD/2DCo3O4催化剂。采用XRD、SEM、HRTEM、EDS、Raman、XPS和N2吸脱附等分析测试技术对材料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显示,液相还原处理使得初始的二维多孔的Co3O4片演变为具有多级结构的0D/2D Co3O4材料,比表面积增大,且表面出现丰富的氧空位,具有更多的Co2+物种。在催化剂样品表面制造氧空位,产生结构缺陷,经过这种表面改性处理之后,样品显示出更优异的环氧化活性和更高的催化性能,且大量氧空位的生成更利于吸附苯乙烯和氧化剂,从而可以加快氧化反应速率。将合成的催化剂应用于苯乙烯选择性氧化反应体系中,发现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富含氧空位的0D/2D Co304催化剂的苯乙烯转化率和SO选择性分别达到99.3%和71.4%,且具有较好的循环使用性能,SO收率(70.9%)较初始的2D Co3O4催化剂(33.2%)提高一倍多。结果表明,在0D/2DCo3O4催化剂表面构造氧空位和氧缺陷,使得样品表面元素价态发生改变以及其多级的形貌结构所产生的协同作用,使得催化剂对苯乙烯的的催化活性大幅提升。结合催化剂表征结果和对反应催化性能的评价,本文提出了苯乙烯选择性氧化制SO在催化剂0D/2D Co3O4作用下的反应机理。本论文合成的镍钴基多相催化剂拥有高活性与高环氧选择性的同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以及易分离回收的特点,为新型高效催化剂的构建提供了借鉴思路。(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01)

锰氧化物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综述了金属氧化物在多相催化中诸多应用的现状,涉及固体催化剂上的液相和气相反应混合物,讨论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主要类型、制备方法和催化的主要反应(酸碱催化、选择性和完全氧化、双功能催化、光催化、生物质处理、环境催化和某些工业应用),以及该领域的挑战和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锰氧化物催化剂论文参考文献

[1].解亚琼,金丽瑛,马斌,王博远,郭季.镧钴镍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甲烷燃烧活性研究[J].化学通报.2019

[2].Jacques,C.Védrine.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多相催化中的重要性、特点和应用(英文)[J].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2019

[3].丝梦,沈伯雄.臭氧联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氧化NO的研究[J].河北冶金.2019

[4].马田林,刘晶晶,陈新夷,马超凡,孙浩.甘油脱水制丙烯醛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研究进展[J].合成化学.2019

[5].韦力,张明森,赵清锐,王雪.低温甲烷氧化偶联稀土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9

[6].高寒.负载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热催化分解甲基膦酸二甲酯的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9

[7].崔维怡,王成,吴军,谭乃迪.锰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的研究进展[J].精细化工.2019

[8].韩增艳.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构建合成及尾气净化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9

[9].艾利杰.镧/镨基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碳烟颗粒的催化燃烧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9

[10].陈婷婷.镍钴基氧化物催化剂的构建及其催化氧化苯乙烯性能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9

标签:;  ;  ;  

锰氧化物催化剂论文-解亚琼,金丽瑛,马斌,王博远,郭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