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干径流论文-盛飞,张旭

树干径流论文-盛飞,张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树干径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树干径流,测量,集水装置

树干径流论文文献综述

盛飞,张旭[1](2019)在《树干径流测量集水装置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现有树干径流测量集水装置的应用现状,结合自主研发装置的使用状况,介绍了树干径流测量集水装设计制作和应用,对森林生态效益监测工作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9年04期)

梁文俊,魏曦,朱宝才[2](2016)在《Gash模型对冀北山地人工油松林树干径流特征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更好地研究冀北地区水文特征,验证Gash模型对该地区树干径流的模拟效果.【方法】通过长期野外样地监测和室内数据处理,对油松人工林林外降雨与林内穿透雨、林冠截留、树干径流进行拟合,运用Gash模型对该林分树干径流进行模拟.【结果】2013年围场油松人工林林内降雨量、树干截留和树干径流分别占降水量的69.75%,26.87%,3.38%,树干径流比例不大.模型对该林分树干径流模拟的整体效果一般,实测值和模拟值分别为0.73mm和0.55mm,相对误差为24.5%.【结论】Gash修正模型基本上能够反映该地区的树干径流实际情况,在该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叶激华,吴初平,张骏,沈爱华,朱锦茹[3](2015)在《黑松阔叶林内不同树种树干径流对表层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黑松阔叶林内黑松(Pinus thunbergii)、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和樟(Cinnamomum camphora)3树种的树干径流对表层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大气降水,3树种的树干径流p H值均有所下降,化学元素浓度则有所提高,导致树干基部土壤p H值较低,但其影响主要局限在离树干90 cm范围之内;树干径流的养分输入增加了树干基部土壤的有机质和矿质养分含量;从树种看,黑松树干径流的p H值最低,化学元素浓度最高,但离树干不同距离土壤有机质含量均低于枫香树和樟,其原因是黑松的枯枝落叶比枫香树、樟不易分解,说明土壤养分更多地受枯枝落叶分解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6期)

叶激华,吴初平,张骏,沈爱华,朱锦茹[4](2015)在《沿海防护林主要树种的树干径流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分析了黑松(Pinus thunbergii)、马尾松(P.massoniana)、湿地松(P.elliottii)、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白栎(Q.fabri)、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樟(Cinnamomum camphora)9个沿海防护林主要树种的树干径流特性。结果表明:大气降雨的p H值为6.6,各树种的树干径流的p H值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黑松、马尾松等针叶树的下降幅度明显更大,而电导率和p H值刚好相反,针叶树树干径流的电导率明显高于阔叶树种和大气降雨;大气降雨中,受海水蒸发形成的盐雾影响较大的Cl-、Na+和Mg2+的浓度较高,而我国酸雨的主要阴离子成分NO3-和SO42-的浓度相对较低;树干径流中,各离子浓度均高于大气降雨,其中Cl-、NO3-、SO42-、Na+、Ca2+、Mg2+含量主要来源于降雨的淋洗作用,而K+则更多来源于枝叶的淋溶作用;从不同树种看,除K+是阔叶树种高于针叶树种外,其余离子含量都是针叶树种要高于阔叶树种。(本文来源于《浙江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2期)

吕茂奎,谢锦升,江淼华,罗水金,曾少娟[5](2014)在《米槠常绿阔叶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穿透雨和树干径流可溶性有机质浓度和质量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亚热带米槠常绿阔叶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定位观测了穿透雨和树干径流中可溶性有机质(DOM)浓度的变化,分析了DOM腐殖化程度和芳香性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米槠次生林穿透雨可溶性有机碳(DOC)浓度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杉木人工林,且前者DOC浓度显着高于后者,相比大气降水DOC浓度,分别增加了7.2和3.2倍.杉木人工林树干径流DOC浓度约为米槠次生林的2.5倍,且两种林分树干径流DOC浓度均呈现旱季高于雨季的趋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米槠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树干径流DOC浓度均与其相应的水量呈极显着负相关.米槠次生林穿透雨DOM腐殖化程度和芳香性均显着高于杉木人工林;相反,杉木人工林树干径流DOM腐殖化程度和芳香性均显着高于米槠次生林.说明米槠次生林穿透雨中DOM结构较复杂且具有较多的芳香族化合物,而杉木人工林树干径流中DOM结构复杂于米槠次生林.米槠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穿透雨和树干径流的DOM数量和质量具有明显差异,对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李从娟,雷加强,徐新文,王永东,范敬龙[6](2012)在《树干径流对梭梭“肥岛”和“盐岛”效应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荒漠灌木个体周围土壤养分和盐分的空间分布及其成因,以荒漠灌木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Bge.)为研究对象,对其周围土壤pH值,电导率,有机碳,全氮和有效磷的空间异质性以及树干径流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干周围出现显着的"肥岛"效应,且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有效磷的"肥岛"作用范围发生在距主根大约20—40 cm以内。土壤pH值和电导率在主根周围25 cm以内的值却显着低于外围,而在离主根25 cm处出现了"盐岛",即在梭梭主根中心形成了一种高养分、低盐和低pH值的环境。树干径流和自然降雨化学性质的对比研究表明:除pH值和CO23-外,树干径流中其他化学离子的含量均显着高于自然降雨中的含量,说明这种高养分、低盐分的环境是由树干径流引起的,也就是树干径流带给土壤养分的同时将盐分带走。(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2年15期)

王静,由文辉,石珺,虞伊林[7](2008)在《天童常绿阔叶林树干径流中硝态氮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测定天童常绿阔叶林2007年8月份降雨和树干径流中硝态氮含量,分析8月份全部降水过程树干径流中硝态氮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其它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树干径流中硝态氮含量与大气降水中硝态氮含量密切相关,二者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同,在一段时间的晴朗天气后,均会呈现较高的水平,而随着连续降雨天数的增加,二者均逐渐下降.干流量是影响干流中硝态氮含量的主要因子,二者呈极显着负相关,R=0.475,p=2.13×10-12.降雨量和降雨强度通过影响干流量对干流中硝态氮含量产生间接的影响.树冠面积作为主要的生物因子,与干流中的硝态氮含量呈显着负相关,这是由于树冠面积对植物的吸附能力和干流量都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干流中的硝态氮含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姚余君,张彦东,任向荣[8](2006)在《云杉和落叶松树干径流对土壤pH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树干径流对林下土壤pH的影响,在凉水自然保护区和哈尔滨市内,取样分析了云杉(Piceakoraiensis)和落叶松(Larixgmelinii)树干周围的土壤pH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两树种树干周围表层土壤(10cm)的pH均由树干基部向外围逐渐增加,pH最低值常出现在树干基部附近,有的树干周围土壤pH等值线呈近似同心圆的分布。云杉树干基部土壤的pH低于落叶松,云杉树干周围土壤pH出现下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表层。在哈尔滨市内,两树种树干周围表层土壤pH的下降程度均大于凉水自然保护区,说明树干径流对土壤pH的影响与大气污染相关。虽然两树种树干径流对土壤均产生了酸化作用,但由于云杉树干周围土壤pH并没有出现较强的酸性(水浸pH下降到5.13,盐浸pH下降到4.79),因此,还不能认为云杉的衰退死亡与树干径流的酸化作用有直接关系。(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阮士松[9](2006)在《一种新型的树干径流采集器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在森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观测中树干径流采集的新装置。常规的采集方法是用Φ12~Φ16的胶皮管,从中剖开,蛇形缠绕并固定在树干上,让树干径流沿剖开的胶管流入承水器中。该方法胶管易老化,径流易“跑”、“漏”,观测误差较大。CR2-Y型树干径流采集器对胸径大于15 cm的林木,采用特定横截面,抗老化的橡塑复合胶带,蛇形缠绕并固定在树干上。对树干径流进行有效导流,减少了树干径流的观测误差;对胸径小于或等于15 cm的林木则采用0.28mm厚的铝板按不同胸径预制成正圆锥管展开的扇形片,现场合围在树干上,经安装导水管,填充剂,密封胶处理后,用相应大小的喉箍固定在树干上。这样有效地截流,提高了树干径流观测中的精度,减少了观测误差。(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06年01期)

裴铁璠,郑远长[10](1996)在《林冠分配降雨过程模拟与模型 Ⅰ.常雨强下穿透降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系统论方法.从连续方程出发推演出次降雨通过林冠的穿透降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叁个过程模型均为n+1阶常系数微分方程。用方程表述穿透降雨和树干径流过程,旨在揭示林冠分配降雨特征与动态规律。以穿透降雨为例,其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比较,相对误差不超过2%,与野外观测比较,多次平均相对误差为6%。笔者发现次降雨通过林冠这一多孔介质的穿透降雨、树干径流过程与电学中R-L-C电路暂态过程的方程具有同一形式。(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1996年01期)

树干径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为了更好地研究冀北地区水文特征,验证Gash模型对该地区树干径流的模拟效果.【方法】通过长期野外样地监测和室内数据处理,对油松人工林林外降雨与林内穿透雨、林冠截留、树干径流进行拟合,运用Gash模型对该林分树干径流进行模拟.【结果】2013年围场油松人工林林内降雨量、树干截留和树干径流分别占降水量的69.75%,26.87%,3.38%,树干径流比例不大.模型对该林分树干径流模拟的整体效果一般,实测值和模拟值分别为0.73mm和0.55mm,相对误差为24.5%.【结论】Gash修正模型基本上能够反映该地区的树干径流实际情况,在该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树干径流论文参考文献

[1].盛飞,张旭.树干径流测量集水装置的研究与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

[2].梁文俊,魏曦,朱宝才.Gash模型对冀北山地人工油松林树干径流特征的模拟[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6

[3].叶激华,吴初平,张骏,沈爱华,朱锦茹.黑松阔叶林内不同树种树干径流对表层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浙江林业科技.2015

[4].叶激华,吴初平,张骏,沈爱华,朱锦茹.沿海防护林主要树种的树干径流特性[J].浙江林业科技.2015

[5].吕茂奎,谢锦升,江淼华,罗水金,曾少娟.米槠常绿阔叶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穿透雨和树干径流可溶性有机质浓度和质量的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2014

[6].李从娟,雷加强,徐新文,王永东,范敬龙.树干径流对梭梭“肥岛”和“盐岛”效应的作用机制[J].生态学报.2012

[7].王静,由文辉,石珺,虞伊林.天童常绿阔叶林树干径流中硝态氮特征[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8].姚余君,张彦东,任向荣.云杉和落叶松树干径流对土壤pH值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

[9].阮士松.一种新型的树干径流采集器的研制[J].四川林业科技.2006

[10].裴铁璠,郑远长.林冠分配降雨过程模拟与模型 Ⅰ.常雨强下穿透降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模型[J].林业科学.1996

标签:;  ;  ;  

树干径流论文-盛飞,张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