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论文-孟丽梅

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论文-孟丽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脑小血管,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尼莫地平

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论文文献综述

孟丽梅[1](2018)在《脑小血管病患者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情况及尼莫地平疗效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脑小血管病患者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情况及尼莫地平疗效。方法抽取78例脑小血管病患者,其中,38例白质疏松(WML)患者,40例腔隙灶脑梗死(LI)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研究组(常规治疗+尼莫地平治疗),每组均39例,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在MoCA、MMSE以及数字符号检测中,LI组的评分均高于WML组;在Stroop测验中,LI组的评分明显低于WML组(P <0.05);治疗后,对照组中LI组和WML组的各项认识功能评分在治疗前后数据变化差异不大(P> 0.05),研究组中LI组的患者在MoCA评分上有所上升,Stroop测验的评分下降(P <0.05);研究组中WML组的患者在MoCA、MMSE中的评分均有升高,Stroop测验的评分下降(P <0.05)。结论脑小血管的亚型不同,其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情况不同,在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上,LI患者的程度比WML轻,尼莫地平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效果良好,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注意力,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8年33期)

翟瑞雪[2](2018)在《血清胆红素和纤维蛋白原浓度与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no dementia,VCIND)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浓度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寻找VCIND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为早期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以下简称“我科”)住院病人82例为VCIND组,年龄54~87岁;收集与病例组同期就诊于我院门诊及体检中心认知能力正常者70例为对照组,年龄55~82岁;收集所有入组者的基本临床资料,采集空腹隔夜10小时清晨血标本,检测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以及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的浓度,并对其进行常规及排它的实验室检验和影像学检查;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cale,CDR)等对入组者全部行认知功能评估。比较两组间胆红素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及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比较两组检测结果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VCIND的影响因素。结果(1)VCIND组平均年龄(72.38±7.99)岁较对照组(68.53±7.54)岁高,而教育年限(8.13±3.36)年较对照组(10.63±3.56)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CIND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1.46±4.46)μmol/L较对照组的(14.27±5.35)μmol/L低,而FIB浓度(3.4±0.72)g/L较对照组(2.6±0.47)g/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VCIND组MMSE评分(25.40±2.33)分和MoCA评分(22.40±2.08)分较对照组(28.44±1.11、27.44±1.04)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68,P=0.000;t=-10.644,P=0.000)。(4)血清胆红素水平与MMSE评分和MoCA评分总得分(r=0.271,P=0.042;r=0.341,P=0.009)及其子项目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延迟回忆等评分均呈正相关(r=0.322,P=0.024;r=0.232,P=0.034;r=0.307,P=0.005),与命名、语言功能、抽象思维、定向力无明显相关性(P>0.05);血浆FIB水平与MMSE评分和MoCA总评分(r=-0.538,P=0.001;r=-0.464,P=0.007)及其子项目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延迟回忆、抽象思维等评分均呈负相关(r=-0.321,P=0.013;r=-0.305,P=0.016;r=-0.376,P=0.003;r=-0.295,P=0.017),与命名、语言、定向无明显相关性(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多种因素后,高龄和高FIB浓度与认知功能为负性相关关系(β=0.115,P=0.001;β=2.818,P=0.000),高教育程度和总胆红素水平与与认知功能为正性相关关系(β=-0.281,P=0.000;β=-0.101,P=0.035)。结论VCIND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减低,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且与认知功能呈负性相关。较高的年龄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是VCIND的危险因素,而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及总胆红素水平是保护性因素。(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8-09-01)

翟瑞雪,汤其强[3](2018)在《血清胆红素和纤维蛋白原浓度与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no dementia,VCIND)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浓度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82例VCIND组和70例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清胆红素的浓度;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入组者行神经心理学评价;比较两组间胆红素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及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VCIND的影响因素。结果 VCIND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较对照组降低,而血浆FIB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VCIND组MMSE评分(25.40±2.33)和MoCA评分(22.40±2.08)较对照组(28.44±1.11、27.44±1.04)偏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t=-8.368,P=0.000;t=-10.644,P=0.000);血清胆红素水平与MMSE评分和MoCA评分总得分(r=0.271,P=0.042;r=0.341,P=0.009)及其子项目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延迟回忆等评分均呈正相关(r=0.322,P=0.024;r=0.232,P=0.034;r=0.307,P=0.005),血浆FIB水平与MMSE评分和MoCA总评分(r=-0.538,P=0.001;r=-0.464,P=0.007)及其子项目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延迟回忆、抽象思维等评分均呈负相关(r=-0.321,P=0.013;r=-0.305,P=0.016;r=-0.376,P=0.003;r=-0.295,P=0.01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多种因素后,高龄和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认知功能为负性相关关系(β=0.115,P=0.001;β=2.818,P=0.000),高教育程度和总胆红素水平与与认知功能为正性相关关系(β=-0.281,P=0.000;β=-0.101,P=0.035)。结论 VCIND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血浆FIB升高,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较高年龄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是VCIND的危险因素,而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及总胆红素水平是保护性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杨文明,张山伟,张振兴[4](2018)在《脑小血管病非痴呆患者脑微出血(CMBs)数量、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脑小血管病非痴呆患者脑微出血(CMBs)数量、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13日至2016年3月21日收治的100例脑小血管病非痴呆伴有脑微出血的患者,均进行MRI与SWI等影像学检查,对患者CMBS的数量、部位详细记录。结果该类疾病患者疫基底节、额叶与颞叶作为好发部位;分析CMBS的数量与Mo CA总分为负相关性,P<0.05。结论脑微出血为脑小血管病的一类重要的标志物,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临床上可依据CMBs的数量、部位对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指导疾病的治疗。(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62期)

陈娟[5](2018)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认知损害特点及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的低频振幅(ALFF)分析方法和神经心理学量表,研究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处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阶段的认知损害特点、脑自发活动特征及两者之间相关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或病房所有有认知障碍主诉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病史、个人史、家族史,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定和常规MRI检查,最终VCIND入组9例,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组(NC组)10例进行rs-fMRI检查。比较两组受试者神经心理学量表得分分析VCIN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领域,利用DPARSF软件包对入组受试者的rs-fMRI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有受试者全脑ALFF值,比较两组受试者全脑ALFF值有显着差异的脑区,分析两组脑自发活动的差异。将神经心理学量表得分与VCIND组全脑ALFF值做相关性,分析认知损害与脑自发活动的关系。结果1两组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病史和家族史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 VCIND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听觉词汇学习量表(AVLT)即刻回忆、延迟回忆、延迟再认得分均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oCA各子项得分比较除命名和定向力外其视空间与执行力、注意力、语言、抽象能力和延迟回忆平均得分均低于NC组,并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与NC组比较,VCIND组ALFF值增高的脑区有左侧小脑后叶、左侧梭状回、两侧颞叶、左枕叶、左侧胼胝体压部、左侧楔前叶、右顶叶、右侧顶下小叶,本研究结果中未发现ALFF值下降的脑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P<0.05)。4 VCIND组全脑ALFF值与量表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右侧颞叶和右侧海马旁回、左侧额上回ALFF值与AVLT延迟回忆得分呈显着负相关(r=﹣0.96,r=﹣0.91,P<0.05),右侧顶叶、右侧顶下小叶ALFF值与AVLT延迟再认得分呈显着负相关性(r=﹣0.94,P<0.05)。结论1 VCIND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下降和全面记忆类型的损害,命名和定向力相对保留。2 VCIND患者存在脑神经元自发活动异常增高,尤其是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颞叶、顶下小叶、楔前叶等部位。3 VCIND患者记忆功能下降和多个脑区自发活动具有相关性,包括右侧颞叶、右侧海马旁回、左侧额上回、右顶叶、右侧顶下小叶等脑区。(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10)

王京京[6](2018)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患者的体质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VCIND人群中医体质分布,探讨VCIND疾病中医体质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通过辨病与体质相结合预防VCIND和治疗VCIND提供新思路。方法:对脑血管病患者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研究。观察对象的临床数据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ADL)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等来进行筛选。使用《中医体质分类和判断表》(中国中医药体质分会)确定体质类型。结果:入组患者病例共257例,经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显示平和质72例,占总病例数23.3%,偏颇体质237例,占总病例数的76.7%。根据出现频率的高低排列偏倚,前四位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不同体质男女差别不大。在50-59岁,平和质的人群居多,年龄在60-69岁的人多数是痰湿质、气虚质、血瘀质。70-80岁年龄段气虚质、阴虚质人群居多,平和质、痰湿质、阴虚质在年龄段分组中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与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具有相关性。糖尿病与痰湿质、阴虚质具有相关性。冠心病与血瘀质具有相关性。结论:VCIND的患病率与体质类型分布具有相关性,VCIND患者偏颇体质居多,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是主要体质。年龄与体质分布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人口增多。平和质人群减少。(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3-01)

武建朝[7](2018)在《脑小血管病非痴呆患者脑微出血(CMBs)数量、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脑小血管病非痴呆患者脑微出血(CMBs)数量、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进行脑小血管病检查的患者120例进行临床研究。根据患者MRI检查结果确定CMBs的数量和部位,对所有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20例患者检测后有427枚CMBs,其中基底节CMBs有91枚占21.31%,其次为颞叶和额叶,分别为65枚、50枚,占15.22%、11.71%。MoCA评分≥26患者CMBs数量低于MoCA评分<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VD患者MoCA总分、记忆力与CMBs数量有负相关(P<0.05)。视空间执行与额叶CMBs,语言、定向与枕叶CMBs,注意力与岛叶、DPWM、基底节CMBs,MoCA总分与DPWM部位CMBs,记忆与DPWM部位CMBs,语言与DPWM部位CMBs呈负相关(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非痴呆患者的脑微出血部位和数量,与认知功能损害具有密切关联。(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8年04期)

刘致利,郑加平,董丽华,隋世华,江秀丽[8](2016)在《轻度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损害及与扣带回后部和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认知损害程度及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关系,探讨其对AD与V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 AD组28例、VD组30例、健康对照组22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进行认知功能评分;采用刺激回波序列进行检测,计算双侧海马和扣带回后部的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NAA/Cr)、肌醇/肌酸(MI/Cr)、胆碱/肌酸(Cho/Cr)、N-乙酰天冬氨酸/肌醇(NAA/MI)等的比值;比较各组间认知功能评分和各代谢物比值的差别,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AD组和VD组的Mo CA总分、MM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高于AD组和对照组(P<0.05);(2)AD组和VD组左侧海马、扣带回后部的NAA/Cr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AD组和VD组扣带回后部的Cho/Cr比值低于对照组;AD组和VD组左侧海马、扣带回后部的MI/Cr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AD组和VD组左侧海马、扣带回后部的NAA/MI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VD组相比,AD组左侧海马、扣带回后部的NAA/Cr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扣带回后部的Cho/Cr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海马、扣带回后部的MI/Cr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D组和VD组的Mo CA总分、MMSE评分与左侧海马、扣带回后部的NAA/Cr存在正相关(P<0.05),AD组MMSE评分与扣带回后部的NAA/MI存在正相关(P<0.05),而VD组MMSE评分与扣带回后部的NAA/MI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认知损害程度方面轻度AD患者与VD患者具有相似性,且认知损害程度与左侧海马、扣带回后部的1H-MRS具有相关性,认知功能评分与1H-MRS结合可作为AD和VD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重要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期刊2016年18期)

吴春芳[9](2016)在《血脂水平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关系的研究。方法:通过MoCA量表筛选缺血性脑卒中后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患者和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检测血脂全套中各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VCIND组的TC、LDL、ApoB和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和ApoA/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ApoA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LDL、HDL、ApoB、Lp(a)和ApoA/B水平的高低与VCIND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可增加VCIND的发生风险。(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孙庆娜,程焱,任洪磊,邵晶皓,张楠[10](2016)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自由回忆损害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iac-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与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no dementia,VCIND)在词语自由回忆中的记忆策略和系列位置效应的特点。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4月~2015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认知障碍专科门诊就诊的aMCI患者(aMCI组)和VCIND患者(VCIND组)各50例,同时纳入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38例为对照组。通过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试评估3组记忆力、语义聚集率和系列位置效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CI组和VCIND组的学习回忆[(18.87±3.93)分、(19.38±4.02)分vs(25.24±3.69)分]、延迟回忆[(4.13±1.52)分、(5.93±1.51)分vs(8.55±1.46)分]、学习语义聚集率[(0.31±0.09)%、(0.36±0.09)%vs(0.41±0.10)%]、延迟语义聚集率[(0.28±0.13)%、(0.41±0.14)%vs(0.52±0.12)%]和首因效应(0.29±0.08,0.32±0.09 vs 0.38±0.05)均降低(P<0.01),而3组学习回忆的近因效应无明显差异(P>0.05)。与VCIND组比较,aMCI组延迟回忆中的正确回忆和语义聚集率及首因效应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aMCI与VCIND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语义记忆和位置记忆策略受损,且aMCI组更严重;aMCI和VCIND的近因效应相对保留。(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no dementia,VCIND)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浓度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寻找VCIND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为早期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以下简称“我科”)住院病人82例为VCIND组,年龄54~87岁;收集与病例组同期就诊于我院门诊及体检中心认知能力正常者70例为对照组,年龄55~82岁;收集所有入组者的基本临床资料,采集空腹隔夜10小时清晨血标本,检测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以及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的浓度,并对其进行常规及排它的实验室检验和影像学检查;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cale,CDR)等对入组者全部行认知功能评估。比较两组间胆红素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及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比较两组检测结果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VCIND的影响因素。结果(1)VCIND组平均年龄(72.38±7.99)岁较对照组(68.53±7.54)岁高,而教育年限(8.13±3.36)年较对照组(10.63±3.56)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CIND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1.46±4.46)μmol/L较对照组的(14.27±5.35)μmol/L低,而FIB浓度(3.4±0.72)g/L较对照组(2.6±0.47)g/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VCIND组MMSE评分(25.40±2.33)分和MoCA评分(22.40±2.08)分较对照组(28.44±1.11、27.44±1.04)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68,P=0.000;t=-10.644,P=0.000)。(4)血清胆红素水平与MMSE评分和MoCA评分总得分(r=0.271,P=0.042;r=0.341,P=0.009)及其子项目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延迟回忆等评分均呈正相关(r=0.322,P=0.024;r=0.232,P=0.034;r=0.307,P=0.005),与命名、语言功能、抽象思维、定向力无明显相关性(P>0.05);血浆FIB水平与MMSE评分和MoCA总评分(r=-0.538,P=0.001;r=-0.464,P=0.007)及其子项目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延迟回忆、抽象思维等评分均呈负相关(r=-0.321,P=0.013;r=-0.305,P=0.016;r=-0.376,P=0.003;r=-0.295,P=0.017),与命名、语言、定向无明显相关性(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多种因素后,高龄和高FIB浓度与认知功能为负性相关关系(β=0.115,P=0.001;β=2.818,P=0.000),高教育程度和总胆红素水平与与认知功能为正性相关关系(β=-0.281,P=0.000;β=-0.101,P=0.035)。结论VCIND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减低,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且与认知功能呈负性相关。较高的年龄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是VCIND的危险因素,而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及总胆红素水平是保护性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论文参考文献

[1].孟丽梅.脑小血管病患者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情况及尼莫地平疗效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

[2].翟瑞雪.血清胆红素和纤维蛋白原浓度与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8

[3].翟瑞雪,汤其强.血清胆红素和纤维蛋白原浓度与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的相关性[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8

[4].杨文明,张山伟,张振兴.脑小血管病非痴呆患者脑微出血(CMBs)数量、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5].陈娟.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认知损害特点及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8

[6].王京京.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患者的体质相关性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8

[7].武建朝.脑小血管病非痴呆患者脑微出血(CMBs)数量、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8

[8].刘致利,郑加平,董丽华,隋世华,江秀丽.轻度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损害及与扣带回后部和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

[9].吴春芳.血脂水平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关系的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

[10].孙庆娜,程焱,任洪磊,邵晶皓,张楠.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自由回忆损害特点[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

标签:;  ;  ;  ;  

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论文-孟丽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