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草原交错区论文-王瑞利

森林草原交错区论文-王瑞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森林草原交错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森林-草原交错带,CENTURY模型,DNDC模型,生物量

森林草原交错区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利[1](2017)在《基于多模型的森林—草原交错带碳动态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动态研究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准确评估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关系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的响应和反馈作用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森林-草原交错带是生态交错带中受人类活动干扰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具有对气候变化的潜在指示作用。本研究以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这一典型森林-草原交错带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区域的草地生态系统,利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CENTURY模型和DNDC模型),将样地实测数据、站点观测数据、遥感影像和模型模拟耦合在一起,进行了一系列的参数本地化、模型验证和分析,将验证好的模型进一步分析森林-草原交错带草地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和自然保护条件下的碳动态情况。主要结论如下:(1)经过大量参数本地化后的CENTURY模型、DNDC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研究区的碳动态,都通过了实测数据、文献数据的多方位检验和验证。在模拟精度方面,以日为时间步长的DNDC模型要比以月为时间步长的CENTURY模型精度高,在一些动态分析上更具有优势。(2)在过去的55年中,研究区地上生物量为71.01gC/m2,地下生物量为601.96gC/m2,总生物量为672.97gC/m2。研究区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与年降水量一致,与年平均气温关系不明显。降水是影响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重要气象因子。(3)自1961年以来,研究区单位面积碳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68年、1988年和2006年出现急剧下降,随后持续上升。总碳储量密度为73295.41kgC/hm2,其中,植被碳密度为6729.69kgC/hm2,土壤碳密度(0-50cm)为66565.73kgC//hm2,总碳储量为 0.22TgC。(4)研究区55年当中,共有17年为碳源,其余均为碳汇。1961-2015年共增加碳蓄积22108.24kgC/hm2,平均每年增汇量为401.96kgC/hm2。研究发现,碳汇与地上生物量、降水量、总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相对湿度为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地上生物量和降水量的相关系统分别达到0.785和0.756;碳汇与潜在蒸散量和日平均气温为极显着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637和-0.395。(5)基于CENTURY模型预测未来30-50年,研究区地上、地下生物量和单位面积土壤碳储量呈略增态势。(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潘学平,冯朝阳,刘乙淼[2](2015)在《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近30年NPP动态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是全球变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应用遥感影像、气象数据、光能利用率遥感模型,逐像元分析1982-2010年呼伦贝尔林草交错区NPP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NPP平均值由大兴安岭山地向东西两侧逐渐降低,呼伦贝尔草原区最低(均值0~350g C·m-2a-1),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林区(450~520g C·m-2a-1);2)近30a大兴安岭林区中北部区域像元尺度NPP呈弱增长(0~5)趋势,其他林区和岭西林草交错区呈弱下降(-5~0)趋势,草原区越向西下降越明显(-25~-5);3)研究区北部森林区年NPP与生长季气温关系较密切,草原区NPP则主要受降水控制。(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5年03期)

杜梦婷[3](2014)在《森林—草原交错带鸟类群落及栖息地尺度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景观格局的尺度效应是指实验区中植被或水体、裸地等景观组成的格局随尺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从中找出景观的特征尺度,进而可以对景观格局的掌握更加准确。而鸟类栖息地的景观格局的研究,可以将鸟类的栖息和分布与尺度的关系认识的更近一步。我国的森林-草原交错带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与众不同的生态特点,对它进行景观格局的尺度效应研究意义十分重大,但目前有关该区景观格局的尺度效应尤其是基于特征尺度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遥感TM影像,通过分类聚合、景观指数法以及小波分析法等生态统计学方法系统研究了内蒙古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鸟类栖息地的尺度效应,确定其景观特征尺度,并在特征尺度下对该区进行景观格局的分析。同时应用样带调查法和SPSS分析技术,对研究区鸟类群落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按照尺度分别从数量和种类对其进行统计,最后将鸟类群落的分布与景观格局进行比对。研究结果如下:小波分析法和景观指数法相结合,确定景观特征尺度为15km。本实验中景观指数的确定分小尺度和大尺度两种尺度进行,分别得出两组特征尺度,再结合小波分析的结果,得出准确的特征尺度。在特征尺度下对研究区进行景观格局分析,在Fragstats软件中计算景观指数的值。其中在斑块类型水平上,植被类型中最大的是森林斑块,占植被面积的77.42%,针叶林、阔叶林、草地以及裸地的斑块形状均不规则,阔叶林的LSI值最大。四种类型斑块的MPFD值较低,表明空间复杂性低。各类型斑块聚集度高,尤其阔叶林和裸地的AI值达到80以上。在景观水平上,平均斑块面积比尺度30m时大的多,整个景观形状复杂性不高,AWMIS值为1.3218,SHDI为1.0033,景观呈现破碎度低的自然景观,并且格局稳定。同时,SHEI为0.7237,接近1,表明景观优势度低,各类型斑块分布比较均匀,景观丰度密度极低,斑块类型少。鸟类群落种类数、个体数以及α多样性指数尺度效应分析结果显示,鸟类群落的最佳观测尺度应设在各参数值达到平稳或小幅增长的尺度处,并用达到平稳时的α多样性指数以及种类数和个体数值来描述鸟类群落各参数的水平才更能体现鸟类群落的本质特征。鸟类群落α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变异结果显示,在样带上鸟类群落α多样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观测尺度增大,只能减少这种差异,而不能使其彻底消失。鸟类群落参数与景观格局之间相关性大,主要受指数NP、LPI、AI、SHDI以及MPFD的影响较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斑块数量NP。景观特征尺度下对鸟类群落进行调查是合理的。只有建立在特征尺度的基础上才能更准确的掌握景观的格局与过程。正确了解鸟类栖息地的景观格局对鸟类的保护与利用意义十分重大。(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14-05-28)

高立杰,侯建华,安哲,高宝嘉[4](2013)在《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对这一地区不同植被地带中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土壤动物53 722只,隶属于6门11纲27目(类)。大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鞘翅目、柄眼目、小蚓类、弹尾目和膜翅目,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弹尾目和蜱螨目,湿生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小杆目。研究表明,由森林带向草原带过渡,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呈减少趋势,森林带和森林-草甸区具有最高的类群数,交错带草甸-草原区和森林带具有最高的个体数量;不同植被地带土壤动物优势类群的组成与数量存在差异;DG指数、J指数和C指数差异显着。不同植被地带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夏季各个植被地带土壤动物具有最高的类群数,秋季森林带和森林-草甸带具有最高的个体数量;DG指数在不同植被地带中(森林带除外)存在显着的季节差异;不同季节土壤动物优势类群的组成与数量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刘明阳[5](2013)在《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气候时空演变及生态系统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交错区和周边的草原区、森林区之间的分析对比,对气候时空演变特征和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进行气候时空演变的研究中,本文分别从时间、空间、典型站点叁个方面分析了研究区域的气候特点。从时间上,研究区域气温在52年间正在逐渐地升高,气温增高的趋势先由慢增快,后由快减慢;而降水则经历了一个先增多又减少的过程,1959~1980年间降水是减少的,1981-1990年是增多的,1991~2010年降水又是减少的;而干旱指数则随着时间的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在1959~2000年间上升的趋势较为缓慢,而2001~2010年则上升趋势较快,且研究区域大部分区域都有所上升。在空间上,研究区域的气温大致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研究区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是研究区域气温最高的地方,研究区域的北部温度最低。就52年气温变化趋势而言,研究区域的中部偏东南地区,即海拉尔市及其周围区域的温度上升趋势最快,研究区域的东北部,即根河市东北部区域次之、而研究区域的西北部和东南部的气温上升趋势最慢;研究区域的降水在空间上主要是由西向东成阶梯状分布,这与草原区、森林草原交错区、森林区的分布相对应;研究区域的最北部的降水量增大的趋势最大,西南部次之,而研究区域的东部和中部,降水量随时间推移减少的,却东部地区减少的趋势最大;干旱指数的空间分布是从研究区域西南部到东北部递减,在52年间,整个研究区域的干旱指数都是呈上升趋势的,即整个研究区域都在变得越来越干旱,干旱指数的变化趋势快慢也是从研究区域西南部到东北部递减。即西南部的趋于干旱的速度较快,中部次之,而东北部趋于干旱的速度则较慢。在典型站点方面,我们发现在叁个典型地区的气温并无明显区别,这是因为草原区、森林草原交错区、森林区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分布的,而前面已经研究出气温是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典型站点气温的研究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六个典型站点的气温都是呈上升趋势的;森林区的两个站点的年均降水量明显高于森林草原交错区的两个站点,而森林草原交错区的两个站点的降水量又明显高于草原区的两个站点;六个站点的干旱指数都是呈上升趋势的,干旱指数的变化趋势由森林区、森林草原交错区、草原区依次变快,这也是与干旱指数空间动态格局相对应的。在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中,对生态系统时空演变特征和研究区域气候的时空规律进行时空对比,定量分析了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在生态系统时空演变分析中,通过1995年和2004年的生态系统分布特点对比,揭示了生态系统时空格局的变化特征和演变趋势。在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中,利用遥感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域的NDVI数据,据此计算净初级生产力(NPP),从而以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与气候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和空间分析,揭示了生态系统对气候的响应。通过对森林草原交错区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变化的分析,从而掌握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格局的影响,对于我国东北大兴安岭森林区和呼伦贝尔草原区的生态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为其他区域的生态系统保护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3-03-10)

韩艳[6](2012)在《气候波动对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带生产力格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带属于大中尺度的生态交错带,是我国着名的大兴安岭森林与呼伦贝尔草原唇齿相依的关键区域,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对维护东北乃至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区域内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已成为制约区域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问题。为此,本文以2000~2010年共11期的Modis/Terra的NDVI影像为数据源,结合气象资料和社会统计数据,分析了呼伦贝尔地区森林草原交错带在气温波动和降水波动驱动下的植被生产力格局动态变化情况,对增强畜牧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调整土地利用政策和扩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辐射效应等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分别以新巴尔虎右旗、额尔古纳市和博克图作为草原生态系统、林草交错带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样区,从年和月两个时间尺度对各自在1961~2010年期间的水热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呼伦贝尔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具有区域差异性。(2)过去的50年里,呼伦贝尔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呈波动式变化,总体表现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气候呈“暖干化”的变化趋势。研究区在2000~2010年期间的暖干化程度较之1961~2010年期间的要高。(3)呼伦贝尔地区水热分布的季节性特点明显,全年气温冬冷夏暖,温差较大,降水多集中在植物生长旺期,且雨热同期。其次,从景观指数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两方面入手,兼顾区域差异性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特在额尔古纳市、陈巴尔虎旗和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森林草原交错带内各选取了叁个研究样区,对其在2000~2010年期间的生产力格局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景观指数动态分析:从景观尺度的角度看,研究期间森林草原交错带内景观破碎化的程度在增加,同类型斑块间的分布离散程度在不断变化,尤其以2008~2010年期间离散程度较大;从类型水平的角度看,不同生产力水平的斑块在数量和面积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其中NPP水平在200-400g/m~2之间的斑块构成林草交错带的主要斑块类型。不同生产力水平的斑块其斑块数量和斑块面积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均有所不同。(2)区域生产力动态分析: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带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在整个研究期间呈波动式变化,以2006为分界线。最后,以额尔古纳市森林草原交错带为例,就其在2000~2010年期间气温和降水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与年均温和年降水之间均无明显的线性关系,逐月、关键期和逐年叁种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单因素与植被NPP的关联特点明显但不显着,依据7月降水量与同期气温、年降水量和关键期平均气温等与植被NPP构建的生产力估算模型,能较好的反映气候因素与植被NPP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研究区内温度和降水的波动对草地NPP的影响是一个综合过程,其中大气温度对植被NPP的影响是负作用,而降水量的增加有利于NPP的积累。(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2-04-16)

朱新玉,高宝嘉,胡云川[7](2011)在《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节肢动物同功能种团组成及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森林草原交错带地区土壤节肢动物的野外调查,研究交错带地区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同功能种团组成、分布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节肢动物营养方式以腐食性为主,捕食性、植食性土壤节肢动物较少,反映出土壤节肢动物对地上生态系统的适应。森林-草甸带中腐食性和植食性土壤节肢动物相对较为贫乏,系统养分来源不足,土壤肥力较为贫乏。各营养功能团的类群和个体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质量,其中腐食性同功能团具有衡量生态系统功能强弱与土壤质量高低的生物指标潜力。(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03期)

侯建华[8](2008)在《森林—草原交错带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交错带(Ecotone)是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是生态结构和功能在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上变化较快的区域,是生物多样性出现区、全球变化敏感区、边缘效应表达区,而特定的生态交错带只能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尺度才能监测到,因此,生态交错带的研究成为人们进行早期生态预警以及生态管理理论探讨和实践的核心问题。森林-草原交错带是陆地生态交错带的重要类型之一,目前有关我国森林草原交错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学的研究上,而有关我国森林草原交错带动物群落的研究尚缺乏资料系统报道。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位于河北省围场县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以及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的接壤处(116°32′-117°33′E,42°10′-43°18′N),为内蒙古高原东南缘与大兴安岭和冀北山地的交汇地带,植被呈森林和草原镶嵌排列,系我国典型的大尺度森林-草原交错带。2004年4月至2007年10月,利用样带调查法,采取人工网捕法、高枝剪抽样法、全株调查法、Tullgren干漏斗法、Baermann湿漏斗法、样线法等方法对该地区节肢动物、土壤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动物群落组成比较丰富。共有节肢动物2纲15目77科326种;土壤动物6门11纲27目(类),陆生脊椎动物4纲23目54科126属195种。其中,优势类群和优势种类包括节肢动物的蜘蛛目、双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大型土壤动物的小蚓类、鞘翅目、柄眼目,中小型土壤动物的蜱螨目、弹尾目,湿生土壤动物的小杆目;脊椎动物的丽斑麻蜥,沼泽山雀、黄眉柳莺、叁道眉草鸦、北红尾鸲、喜鹊、红尾伯劳,草兔、达乌尔黄鼠、花鼠等。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随交错带水平环境梯度变化而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在各个动物类群中,交错带均具有最高的动物个体数、物种(类群)数和物种(类群)多样性,且高于或显着高于两侧的森林带和草原带,表明大尺度森林草原交错带具有显着的边缘效应;且脊椎动物(鸟类)物种替代速率随植被地带逐级发生显着变化,物种替代速率与环境梯度“陡度”有密切关系。不同植被类型之间动物群落差异显着,但不同动物类群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节肢动物在林间带具有最高的物种数、个体数、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同坡向多数针叶林比阔叶林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多数阔叶林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与类群数高于针叶林。针叶林鸟类的物种数和密度高于阔叶林。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随交错带垂直环境梯度变化而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节肢动物群落在林冠层、灌木层、草间层和枯落物层4个垂直层次之间有极显着差异,草间层具有最高的物种数、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土壤动物在枯枝落叶层、0-5cm层、5-10cm层和10-15am层4个垂直层次之间存在垂直变化,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均以枯枝落叶层最多,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其中,从枯枝落叶层到0-5cm层这一阶段变化最为显着,0-5cm层到10-15cm层变化不显着,但油松林类群数具有反层的现象。鸟类群落在不同植被地带表现出不同的垂直变化规律;在栖息高度(地面、0~5m、5~10m、10~15m和>15m五个层次)维上,森林带和森林草甸区物种多样性最高的范围是5~10m,草甸草原区物种多样性最高的范围是0~5m;在栖位(树干、树枝和地面叁个层次)维上,各植被地带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栖位均为树枝层。不同动物类群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均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节肢动物群落在7月下旬-8月初具有最高的物种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土壤动物群落在夏季具有最高的类群数,秋季具有最高的个体数量和多样性指数;鸟类群落在春季具有最高的鸟种组成,春夏季节鸟类群落的主体是候鸟(夏候鸟),秋冬季节鸟类群落的主体是留鸟。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均匀度与森林斑块数和森林覆盖率呈显着相关性,个体数、物种数均与森林斑块数、森林斑块平均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呈显着相关性;土壤动物群落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量与土壤PH值和湿度呈显着的正相关,物种多样性与PH值呈负相关而与湿度呈正相关;鸟类物种数、密度和物种多样性与森林斑块数呈显着正相关。节肢动物群落和脊椎动物(鸟类)群落与大尺度空间环境因子密切相关,森林斑块数、森林斑块平均面积或森林覆盖率是影响其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土壤PH值和湿度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主要因素。人工针叶林恢复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和鸟类取食集团具有重要影响。经过40a人工恢复形成的人工针叶林提供了当地58.97%的鸟种数。同自然恢复相比,人工针叶林恢复不仅提高了鸟类群落的物种数,还显着提高了鸟类的密度,特别是显着提高了沼泽山雀、黄眉柳莺的密度。在鸟类4个取食集团中,经过40a演替的人工针叶林可以显着提高食虫鸟的密度。(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6)

刘立成[9](2008)在《呼伦贝尔森林—草原生态交错区景观格局时空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属于中大尺度的生态交错带,是我国着名的大兴安岭林区与呼伦贝尔大草原唇齿相依的区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最近十几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交错区林线上移、森林资源缩减,植被退化、草地沙化、水土流失日趋激烈,并已严重制约当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今,国内有关森林-草原交错区景观结构、功能特征动态变化分析的案例还较少,交错区景观变化的方向和速率,未来景观变化的趋势,以及到目前为止已采取的各项有关森林、草原的保护政策、措施在该区域景观变化中的成效如何,这些问题都还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研究。本研究基于GIS与RS相结合的方法,解译并提取了1988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四期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的景观格局空间分布信息,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17年来研究区内各景观类型之间的面积转移规律与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的时空动态趋势,以及交错区景观格局随地形因子的变化规律,并借助与马尔柯夫模型,对交错区未来景观格局变化的方向进行了模拟预测。主要研究结论为:(1)1988~2005年期间,研究区内各景观类型之间转换频繁。其中,林地面积减少量最多,达7858.15km2,动态度最大值为1.89,主要转换为草地与耕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量最多,净增4087.25km2,动态度最大值达到了14.91,增加的面积主要来源于草地和林地。主要景观类型质心向东偏移,其中,林地景观的质心向东南方向偏移了50.22°大约4.48km;草地景观整体向东北方向偏移了79.96°大约29.93km。(2)景观和类型两种不同尺度下的景观特征指数的分析反映了,随着时间的迁移,研究区景观呈现出破碎化、异质化、多元化逐步增加的趋势;各景观类型的斑块数量增多,斑块面积减小,斑块形状越来不规则,分散程度增加,主要景观类型的优势作用越来越不明显的特点。并且,通过景观持续性的研究,研究区景观动态变化的这种趋势仍将进一步的延续。(3)通过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景观格局地形因子分异研究表明:随着海拔、坡度和坡向的变化,研究区景观格局也随之发生有规律性的变化,而且在不同地形因子分级水平下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呈明显地规律性分布。主要景观类型大多分布在海拔400~1200米、坡度≤25°的范围之内。(4)基于Markov模型的景观类型之间面积转移规律的模拟预测表明,从2005年到2020年,草地面积所占比例由35.08%下降到了32.529%;耕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增长幅度最大,到2020年为止,耕地和未利用土地这两种景观类型所占交错带总面积的比例将分别达到7.573%和6.132%。主要景观类型向其他景观类型转移的趋势将仍会延续,但是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叁北防护林工程”、“围栏封育”等一些措施的实施,面积转移的幅度将会逐步减小,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愈加频繁,交错区受到的干扰也在随之增加,进一步加强和实施科学管理、有效保护资源,维护交错区可持续发展将势在必行。(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8-05-01)

刘立成,卢欣石,吕世海,林栋[10](2008)在《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景观持续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988、1995、2000和2004年4期的TM遥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利用GIS图像、数据处理功能,获取了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的景观格局空间分布信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尺度下的景观格局特征指数的持续性分析,揭示了该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景观尺度下,景观多样性指数与分维数指数的持续性增加,而优势度的持续性降低,说明研究区景观格局正在朝着更为破碎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类型尺度下,景观斑块分维数、形状指数、分离度的持续性在以林地、草地、耕地、未利用土地为代表的景观类型中均增幅明显,各类型都呈现出景观斑块形状越来越不规则,分布越来越分散的特征。(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08年03期)

森林草原交错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是全球变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应用遥感影像、气象数据、光能利用率遥感模型,逐像元分析1982-2010年呼伦贝尔林草交错区NPP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NPP平均值由大兴安岭山地向东西两侧逐渐降低,呼伦贝尔草原区最低(均值0~350g C·m-2a-1),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林区(450~520g C·m-2a-1);2)近30a大兴安岭林区中北部区域像元尺度NPP呈弱增长(0~5)趋势,其他林区和岭西林草交错区呈弱下降(-5~0)趋势,草原区越向西下降越明显(-25~-5);3)研究区北部森林区年NPP与生长季气温关系较密切,草原区NPP则主要受降水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森林草原交错区论文参考文献

[1].王瑞利.基于多模型的森林—草原交错带碳动态模拟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

[2].潘学平,冯朝阳,刘乙淼.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近30年NPP动态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

[3].杜梦婷.森林—草原交错带鸟类群落及栖息地尺度效应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4

[4].高立杰,侯建华,安哲,高宝嘉.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动物群落特征[J].草业学报.2013

[5].刘明阳.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气候时空演变及生态系统的响应[D].河北师范大学.2013

[6].韩艳.气候波动对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带生产力格局的影响[D].鲁东大学.2012

[7].朱新玉,高宝嘉,胡云川.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节肢动物同功能种团组成及分布[J].江苏农业科学.2011

[8].侯建华.森林—草原交错带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

[9].刘立成.呼伦贝尔森林—草原生态交错区景观格局时空动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10].刘立成,卢欣石,吕世海,林栋.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景观持续性分析[J].草业科学.2008

标签:;  ;  ;  ;  

森林草原交错区论文-王瑞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