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停留时间及其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流化床,平均停留时间,纵向挡板,宽筛分颗粒
停留时间及其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赵虎[1](2017)在《流化床中不同粒径颗粒停留时间及其分布的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粒径颗粒在流化床中的停留时间及其分布对产物的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有重要影响。在实际工业过程中要实现不同粒径颗粒的同步转化,则需要粗细颗粒平均停留时间与完全转化时间匹配。然而传统的流化床对不同粒径颗粒的停留时间差异的调控能力较差,往往会出现颗粒停留时间与转化时间不匹配的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并导致过程能耗增加。因此,研究改善不同粒径颗粒停留时间和反应时间的匹配度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设计了纵向挡板流化床和有侧出口的新型复合流化床,调控不同粒径颗粒停留时间差异。通过实验研究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其应用于钛铁矿流态化氧化焙烧过程,达到了不同粒径颗粒同步转化的目的。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考察了不同粒径颗粒在纵向挡板流化床中的停留时间及其分布规律。不同粒径颗粒在纵向挡板流化床内停留时间分布差异较小,特别是在混合进料时,无论是二元颗粒的混合物还是多元颗粒的混合物,不同粒径颗粒停留时间分布差异均很小。挡板高度对颗粒停留时间分布有明显影响,挡板高度越高,颗粒返混越大,颗粒停留时间分布越接近全混流,但对不同粒径颗粒平均停留时间差异影响较小。虽然气速也是影响颗粒平均停留时间的因素(气速与颗粒平均停留时间反相关),但在纵向挡板流化床内,气速对不同粒径颗粒平均停留时间差异的调控能力较差,不能满足不同粒径颗粒同步转化的要求。2)在新型复合流化床内,研究了气速和不同颗粒组成对不同粒径颗粒平均停留时间差异的影响。粗细颗粒的平均停留时间比率随着气速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转变点在粗颗粒的终端速度附近。增大进料组成中粗颗粒的比例或者提高进料组成中粗颗粒的粒径,有利于增加粗细颗粒的平均停留时间差异。不同粒径颗粒停留时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颗粒分级,通过调节气速、增加粗颗粒浓度和粒径比率可以强化颗粒分级,达到增大不同粒径颗粒停留时间差异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新型复合流化床调控不同粒径颗粒平均停留时间差异,可以满足化学反应控制和灰层扩散控制对不同粒径颗粒同步转化的需求。3)通过Fluent流体模拟软件对不同粒径颗粒在新型复合流化床中的流动进行了模拟。在相同床层高度时,粗颗粒的径向固含率明显大于细颗粒的,这是粗颗粒的平均停留时间大于细颗粒的直接原因。粗颗粒和细颗粒在浓相区的速度差异很小,使得粗细颗粒速度差的累积效应对不同粒径颗粒停留时间比率的影响较小。在侧出口位置不同粒径颗粒的速度方向不同,使得不同粒径颗粒发生分级,这是气速小于粗颗粒终端速度时,不同粒径颗粒停留时间差异增加的根本原因。4)采用新型复合流化床对不同粒径钛铁矿流态化氧化焙烧过程中的床内平均停留时间进行调控。结果表明,钛铁矿的氧化速率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和灰层扩散控制共同影响。通过分析氧化动力学数据和不同粒径颗粒停留时间比率的变化规律得出:粒径比为2.6的不同粒径钛铁矿,在温度为900℃,气速为0.34 m/s时,可以实现不同粒径钛铁矿的同步转化,很好地验证了冷态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期刊2017-12-01)
杨绮云,赵静静[2](2006)在《食品双螺杆挤出机内物料停留时间及其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流体分析软件对熔体在食品双螺杆挤出机中的叁维等温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粒子的运动轨迹,在此基础上作出了物料在挤出机内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这种模拟方法与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有着极大的优越性,为食品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并可将该方法推广到与之相近的流体分析中。(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06-11-01)
杨绮云,赵静静[3](2006)在《食品双螺杆挤出机内物料停留时间及其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流体分析软件对熔体在食品双螺杆挤出机中的叁维等温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粒子的运动轨迹,在此基础上作出了物料在挤出机内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这种模拟方法与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有着极大的优越性,为食品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并可将该方法推广到与之相近的流体分析中。(本文来源于《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06-11-01)
杨绮云,赵静静[4](2006)在《食品双螺杆挤出机内物料停留时间及其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流体分析软件对熔体在食品双螺杆挤出机中的叁维等温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粒子的运动轨迹,在此基础上作出了物料在挤出机内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这种模拟方法与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有着极大的优越性,为食品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并可将该方法推广到与之相近的流体分析中。(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06年08期)
张鹰,司林旭,郑安呐,朱中南[5](2002)在《苯乙烯聚合反应挤出过程中停留时间及其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苯乙烯单体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聚合反应的停留时间及其分布。结果表明 ,聚合过程中单体及其聚合物在双螺杆中的停留时间分布于 1 min~ 4min范围内 ,平均停留时间在较大程度上受螺杆的转速、进料速度、聚合物平均分子量等因素的影响。聚合反应主要发生在螺杆的60 0 mm处 ,约于 85 0 mm处聚合反应完成。根据因次分析得到了平均停留时间的模型 ,实验表明该模型与实测结果吻合。(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5期)
郑安呐,司林旭,杨海波[6](2001)在《苯乙烯聚合反应挤出过程中停留时间及其分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苯乙烯单体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聚合反应的停留时间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过程中单体及其聚合体在双螺杆中的停留时间分布介于1~4min范围内,平均停留时间在较大程度上受螺杆的转速、进料速度、聚合物平均分子量等因素的影响。聚合主要发生在螺杆的60cm处,约于85cm处聚合反应完成。根据因次分析得到了平均停留时间的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与实测结果十分吻合。(本文来源于《第二届中国国际工程塑料展览会论文集》期刊2001-05-01)
停留时间及其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流体分析软件对熔体在食品双螺杆挤出机中的叁维等温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粒子的运动轨迹,在此基础上作出了物料在挤出机内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这种模拟方法与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有着极大的优越性,为食品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并可将该方法推广到与之相近的流体分析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停留时间及其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赵虎.流化床中不同粒径颗粒停留时间及其分布的调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
[2].杨绮云,赵静静.食品双螺杆挤出机内物料停留时间及其分布研究[C].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06
[3].杨绮云,赵静静.食品双螺杆挤出机内物料停留时间及其分布研究[C].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2006
[4].杨绮云,赵静静.食品双螺杆挤出机内物料停留时间及其分布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6
[5].张鹰,司林旭,郑安呐,朱中南.苯乙烯聚合反应挤出过程中停留时间及其分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2
[6].郑安呐,司林旭,杨海波.苯乙烯聚合反应挤出过程中停留时间及其分布的研究[C].第二届中国国际工程塑料展览会论文集.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