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理论论文-葛浩阳

经济全球化理论论文-葛浩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经济全球化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球化理论,经济全球化,国家主权,罗德里克

经济全球化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葛浩阳[1](2019)在《全球经济的“不可能叁角”真的不可能吗——对丹尼·罗德里克全球化理论的批判性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经济的"不可能叁角"理论"全球经济的不可能叁角",又称"全球经济的叁元悖论"(Trilemma of Global Economy),该理论假说最早由国际经济领域的着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丹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提出,该理论指出:一国政府只能在经济全球化、政策主权和民主政体叁者之中任选两个,而无法做到叁个同时选择。"我们不能在拥有超级全球化的同时拥有民主制度和国家自主权。我们最多能在叁者中取二。如果我们想要超级全球化和民主制度,我们就要放弃国(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9年09期)

任晓聪,和军[2](2019)在《逆全球化现象的政治经济学解释——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理论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贸易增速持续放缓,并且仍面临着继续下行的风险。同时,随着平民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呼声愈来愈强烈,越来越多国家的政策偏向于内顾,一时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美国2016年的大选中所表现出的内部阶层分裂与社会分裂问题,使人们更加质疑全球化发展成果,逆经济全球化现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9年06期)

葛浩阳[3](2019)在《全球经济的“不可能叁角”真的不可能吗——对丹尼·罗德里克全球化理论的批判性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丹尼·罗德里克的全球经济"不可能叁角"理论揭示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描述了经济全球化、民主政体和国家主权叁者之间的复杂矛盾关系。不过,这一理论更多的只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上做了直观地分析,尚未揭示出矛盾的实质。民主政体和国家主权与经济全球化的矛盾关系,本质上是资本和劳动关系在一个更为复杂的博弈规则下的展开,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特定的产物,并不具有一般性。因此,全球经济的"不可能叁角"也就只具有特殊性,并非一定无可避免。问题的根本不是在叁者之间做表面上的艰难取舍,而是要考虑构建的是有利于资本还是有利于劳动的经济全球化,只有普惠型的经济全球化才能有效地解决叁元悖论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家》期刊2019年06期)

罗远旺[4](2019)在《“逆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企业发展策略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各种事件和数据都表明"逆经济全球化"现象正在发生。本文阐述了新一轮"逆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特征,然后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并运用资本的逐利性、"世界体系"理论、经济全球化的空间悖论、全球化的叁元悖论等分析了本轮"逆经济全球化"的内部原因,最后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在国际上所处的困境,提出了我国企业要立足国内市场,同时要坚持走对外开放、合作共赢道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正确适度的融入全球化之中,并且要肩负时代责任,引领新型经济全球化。(本文来源于《广西质量监督导报》期刊2019年05期)

钱晶晶[5](2019)在《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学界、文化界、政界乃至商界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也是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关于“是否存在经济全球化”、“什么是经济全球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什么”的问题,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经济全球化一词是一个集经济和政治为一体的概念,它以资本主义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外扩张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取剩余价值为特征,强调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为表相,也是资本主义从国内到国际的基本矛盾的一种体现。现代经济生活中,一个国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该国经济发展兴衰的重要指标。只有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不断调节自身以适应世界历史的趋势,才能确保该国能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得以前进。当前,我国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国际经济行为中的问题不断涌现,我国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理论对选择这一道路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都做出了科学的分析。马克思虽然从未使用过“经济全球化”这一字眼,但其理论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他从唯物史观和经济学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趋势,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经济全球化的一系列具体现象和具体规律做出了解释,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前提,论证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生成机制和根本性动力,充分体现了世界视域下唯物史观理论的科学正确性。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世界市场理论、国际分工理论和国际价值理论构成了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地位的分析,确认了资本主义开创世界历史的历史角色和历史地位,论证了经济全球化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当代的一个特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认为认识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充分意识到这一运动客观的历史进步性;另一方面,也决不能忽略经济全球化这一运动本身所带来的灾难和困境。这种科学辩证的态度,为全面研究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理论提供了方法论的依据,也为人们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指明了方向。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起到了支撑与丰富作用,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坚定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做出了论证,最终揭露了全球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和最后阶段和经济全球化为共产主义事业奠定基础这两大真相。由于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理论毕竟产生于170年前,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使得今天的经济全球化现实已经大大不同于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度来看,今天的全球化理论研究更多的不是去复述和照搬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理论,而是在这理论之精神实质的指导下,去研究我们这个时代所出现的新状况、新问题。所以我们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理论,既要遵循马克思理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又要不拘泥于马克思的某些具体论述,这就要求我们辩证地分析和理解。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在国际经济活动不断深入、国际市场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协作也更加密切。经济全球化释放出来的巨大的世界生产力动能,是推动世界巨变的根本动力,要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本文来源于《天津商业大学》期刊2019-05-01)

任晓聪,和军[6](2019)在《当代逆全球化现象探析——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与欧美政治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升级,逆经济全球化思潮涌现,其矛头直指中国。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经济全球化的现象、形成机制和产生原因的分析,发现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制定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措施,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弊端,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本增殖的方式。由此,我国要加快经济发展,继续保持投资的较快增长,加快完善自主创新机制,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应对逆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本文来源于《上海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张清俐[7](2018)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不同的资本集团总是打着各自的算盘,其利益博弈与利益均衡的最终结果,就表现为代表国内资本利益的新保守主义与代表跨国资本、华尔街利益的新自由主义之间的争锋与较量。近年来,欧美国家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逆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势头,引起学界的广泛(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5-29)

葛浩阳[8](2018)在《经济全球化真的逆转了吗——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两年来,逆经济全球化现象在欧美国家有逐步抬头的趋势,相关政策和数据都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为我们辨析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理论,也包括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们相继提出的帝国主义论、依附论、世界体系理论和新帝国主义理论。世界体系结构的动态演变理论、经济全球化的"空间悖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可能叁角"理论都为当前的逆经济全球化现象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的解读。生产社会化的日益深入使得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会逆转,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需要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作为指导。(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家》期刊2018年04期)

富丽明[9](2016)在《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就是空前发展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既把市场经济的高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优势拓展到全球,也把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拓展到全球;经济全球化既把资本追求最大化利润的动力拓展到全球,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财富分配的不公平;经济全球化既推动了国际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也使国家经济主权的安全面临威胁;经济全球化既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获得了经济利益,也加大了南北的经济水平差距。全球化既表现为全球经济活动的现象,也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经济制度的运动轨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虽然穷国和富国的世界经济结构依旧继续,但经济全球化也出现了很多新特点。发达国家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长乏力。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取得巨大成就,已成为世界经济浪潮的引领者,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增大。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也急需中国实施前瞻性的举措,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利于世界经济平衡发展和再繁荣。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建设新型国际合作关系的重大举措,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在国际社会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普遍认可的同时,一些质疑之声也随之而来,有观点认为中国以“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设为工具,对沿线国家进行“新殖民主义”侵略,“中国威胁论”之说泛起。那么,经济全球化究竟是发达国家借以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工具,还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面对全球经济的转型,广大发展中国家又该如何取得经济的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提供了两派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范式。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一派倾向于“剥削观”,一派倾向于“互利观”。实际上,现在热烈讨论的经济全球化问题,在历史上都有其学术渊源,深入挖掘两派理论的形成、演进及在历史上曾有过的争议,可以更深刻的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实质以及发展趋势,以便进一步认清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本文以经济全球化理论的“剥削观”和“互利观”的分歧为研究主线,在纵向上,结合经济发展现实,从全球化的动力、生产格局、国际交换、贸易利益分配、政策主张等视角详细梳理了两派全球化理论的路线演进,构建了两派理论的起源及嬗变的谱系,较为系统的阐释了每派理论的产生、内部修正、演进及最新发展。在横向上,对两派理论从研究对象、方法论、理论基础、理论体系、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比较,并评析了两派理论的争论焦点及其相互批判。本文进一步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为指导,借鉴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的优秀内核,深入研究当代世界经济结构的新变化,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然后,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全球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本文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对我国构建新型对外开放格局的指导意义和非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对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借鉴意义,并给“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由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剥削。但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发达国家垄断资本的能量,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决定了资本主义终将退出历史舞台。所以,全球化并不等于资本主义化。当然,广大人民的斗争为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化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在当代,任何一国都不能脱离全球化独立发展经济,由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既存在国际剥削的一面,又有使各国互利的一面,兼具破坏性和建设性。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中国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主创新能力来增强国际竞争力,要采取合理引导外资流向、防范金融风险等措施来抵抗国际剥削和霸权主义、保障本国经济安全,还要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争取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建立新型的国际合作关系。另外,中国也要借鉴非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全球化理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倡导自由贸易,优化资源配置,给经济注入活力。第叁,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逐步实施,更加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并不排斥非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基于经济技术分析的优秀内核,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指引下,中国不但能促进国内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也能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逐步建立公平、合理、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实现世界经济的再繁荣。(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6-10-01)

赵迎春[10](2016)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下的利用外资发展研究——对美国招商引资经验的几点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实践对西方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质疑、反思和挑战,促进了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进一步运用和发展。我国开放型经济统一在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理论的逻辑之中,吸收外商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发展契机。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吸引外国投资拥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外国直接投资(FDI)不仅带来了激增的资本和新兴的产业,而且使投资地引进了先进技术,增加了出口创汇,创造了就业岗位,带动了经济发展。(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6年13期)

经济全球化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贸易增速持续放缓,并且仍面临着继续下行的风险。同时,随着平民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呼声愈来愈强烈,越来越多国家的政策偏向于内顾,一时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美国2016年的大选中所表现出的内部阶层分裂与社会分裂问题,使人们更加质疑全球化发展成果,逆经济全球化现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济全球化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葛浩阳.全球经济的“不可能叁角”真的不可能吗——对丹尼·罗德里克全球化理论的批判性考察[J].社会科学文摘.2019

[2].任晓聪,和军.逆全球化现象的政治经济学解释——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理论的探析[J].社会科学文摘.2019

[3].葛浩阳.全球经济的“不可能叁角”真的不可能吗——对丹尼·罗德里克全球化理论的批判性考察[J].经济学家.2019

[4].罗远旺.“逆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企业发展策略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

[5].钱晶晶.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9

[6].任晓聪,和军.当代逆全球化现象探析——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球化理论[J].上海经济研究.2019

[7].张清俐.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8].葛浩阳.经济全球化真的逆转了吗——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的探析[J].经济学家.2018

[9].富丽明.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比较[D].辽宁大学.2016

[10].赵迎春.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下的利用外资发展研究——对美国招商引资经验的几点探究[J].商.2016

标签:;  ;  ;  ;  

经济全球化理论论文-葛浩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