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肾Ⅱ号治疗糖尿病肾病43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刘健辉[1](2021)在《糖肾康颗粒对糖尿病肾脏疾病Notch1、Hes1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
孙越,刘阳[2](202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糖尿病肾病(DN)极易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死亡率较高。DN的西医发病机制研究尚未十分透彻,目前尚未发现显着延缓或控制DN进展的药物。总结近年来DN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进展,揭示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优势。
安至超[3](2021)在《基于肝肾同源探讨芪地糖肾方干预DN小鼠纤维化及胆汁酸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目的糖尿病肾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肾脏纤维化是糖尿病肾脏病重要的病理表现之一。既往的研究认为,胆汁酸与糖脂代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学者发现肾脏中也存在着丰富的胆汁酸受体,有证据显示胆汁酸通路与纤维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肝肾同源是重要的中医学概念,对于糖尿病肾脏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胆汁酸——肾脏纤维化”通路与中医肝肾同源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现在还不甚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胆汁酸和肾脏纤维化指标的水平与肝肾同源相关证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而阐释肝肾同源的物质基础,以丰富肝肾同源的科学内涵。蛋白尿是糖尿病肾脏病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前期研究认为芪地糖肾方能够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蛋白尿水平但是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芪地糖肾方是否通过胆汁酸途径降低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纤维化状态和糖尿病肾脏病蛋白尿的问题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通过芪地糖肾方干预db/db糖尿病肾脏病小鼠模型,揭示了该组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通过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以及附近社区体检中的糖尿病肾脏病和糖尿病患者83例,收集患者的一般基础资料和尿液、血清标本,根据本团队的中医证素量表对收集的患者进行相关症状采集和评分,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值将入组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和糖尿病肾脏病(DKD)组,用Elisa方法检测上述患者的尿液胆汁酸、P-ⅢCOL、Ⅳ-COL、LN、HA和血清中TGF-β 1。分别比较DM组和DKD组患者肝虚证和肾虚证相关证素和胆汁酸、P-ⅢCOL、Ⅳ-COL、LN、HA和血清中TGF-β 1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胆汁酸、P-ⅢCOL、Ⅳ-COL、LN、HA和TGF-β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肝虚证和肾虚证相关证素和症状的相关性。实验部分通过饲养8周龄肥胖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雄性小鼠(SPF级)以制备糖尿病肾病模型,同时购买30只8周龄的C57BL/6J雄性小鼠做为对照组。将14周龄的小鼠进行分组,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正常组20只、造模组45只。其中正常鼠分为正常组和正常给药组,造模组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各组用生理盐水配制具体药物药灌胃,每天1次,灌胃液体积相等,具体药量依据前期研究有效剂量。给药期间所有小鼠每2周称重,每2周尾尖采血测血糖,每4周放入代谢笼中收集8小时尿液。于给药后的第12周末取材,检测各组小鼠血肌酐、甘油三酯、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HE和Masson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结构和纤维化染色改变,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病理结构表现,免疫组化观察肾脏纤维化指标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小鼠血清胆汁酸谱,分析胆汁酸谱与肾脏纤维化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之上,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小鼠肾组织FXR表达,初步探究胆汁酸调节肾脏纤维化的机制。结果临床部分与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肾脏病组ALT、AST、尿素氮、eGFR、肌酐、总胆固醇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肾脏病组肝纤维化四项、胆汁酸和TGF-β 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肾脏病组患者肝血虚评分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证候评分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胆汁酸、TGF-β 1、P-ⅢCOL、Ⅳ-COL、LN、HA分别与肝虚、肾虚、肝血虚、肝阴虚、肾阴虚、肾阳虚、肾精亏虚和肝肾亏虚评分及相关症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胆汁酸与肝血虚评分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A与肾精亏虚评分以及肝肾亏虚评分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胶原3与肾精亏虚评分和肝肾亏虚评分呈现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LN与视物昏花评分呈现负相关(P<0.05),TGF-β 1与视物昏花评分呈现正相关(P<0.05),胆汁酸与视物昏花评分呈现负相关(P<0.05),LN与腰膝冷痛评分呈现负相关(P<0.05),HA与耳轮干枯萎缩评分呈正相关(P<0.05),HA与小便短赤、腰膝冷痛评分呈负相关(P<0.05),胆汁酸与精神萎靡评分呈现正相关(P<0.05)。实验部分与正常组相比,正常给药组生化指标之间变化无差异(P>0.05),西药组谷草转氨酶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谷草转氨酶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谷丙转氨酶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正常给药组血糖和体重变化无差异(P>0.05),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中药组血糖和体重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灌胃前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之后三次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灌胃前西药组和中药组无差异,灌胃后三次检测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GF-β 1、Smad2、Smad3和α-SMA水平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中药组TGF-β 1、Smad2、Smad3和α-SMA水平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Masson染色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其间质纤维化增生改变更为明显,而对于西药组和中药组来说,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并不明显,肾小球基底膜也未见明显增厚,尤其是肾间质纤维蛋白沉积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好转。在胆汁酸成分分析中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CA、Tβ-MC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β-MCA、T β-MCA和TC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WB方法检测肾脏FXR水平发现,各组水平变化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各胆汁酸成分与纤维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TBAs、CDCA、α-MCA、TCDCA、Tβ-MCA 与 Smad3 呈正相关,T β-MCA 与 TGF-β 1呈正相关,T β-MCA和TCA与Smad2呈正相关。结论对于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而言,胆汁酸和纤维化因子与肝虚证和肾虚证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丰富了肝肾同源理论的科学内涵。芪地糖肾方可以调节胆汁酸的分泌,进而改善肾脏的纤维化,也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王建昆[4](2021)在《基于GEO差异基因分析及网络药理学研究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第一部分为张大宁教授“糖肾方”以补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Ⅲ~Ⅳ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验证其有效性与安全性;第二部分基于GEO差异基因分析联合网络药理学研究“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药理机制。通过对药物活性成分的靶点与疾病差异基因构建网络药理关联,探讨药物针对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观察病例来源于丁字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天津市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符合纳入标准者68例,治疗中脱落5例,最终有效病例63例,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配合“糖肾方”加减汤药口服治疗,对照组西医对症治疗,疗程为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血肌酐、尿素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能等以判定疗效,最后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临床数据分析。2.在TCMSP、TCMID等药物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补充“糖肾方”药物成分,根据ADME(药代动力学)性质筛选活性成分并预测分子靶点。在GEO数据库中检索有关DKD疾病的基因芯片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将二者取交集绘制venn图,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图。交集基因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得到PPI核心蛋白互作网络。同时通过Cytoscape3.7.2软件进行拓扑分析,通过R软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等。结果:第一部分:1.西医疗效评定: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13%、45.16%,两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71.88%。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内比较:治疗组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血尿素氮明显上升(P<0.05),糖化血红蛋白得到明显改善(P<0.05)。4.组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第二部分:1.通过数据库及文献补充筛选出139种药物有效成分,药物靶点343个。GEO差异基因通过校正P value得出差异基因1046个,取交集后关联基因32个。经过GO和KEGG富集分析得出关联基因的生物功能及作用通路,如内皮细胞增殖、调节,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增殖的积极调节等生物过程;含胶原的胞外基质、囊泡腔、细胞质小泡腔等细胞组分;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丝氨酸水解酶活性、视黄醇脱氢酶活性等分子功能,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传导途径、HIF-1信号传导途径等通路。结论:1.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上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较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临床疗效更佳显着,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延缓DKD进展。2.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主要有:抗炎、降糖、抑制氧化应激、抑制肾脏纤维化等,为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学锋[5](2021)在《糖肾方改善糖尿病肾脏纤维化和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一种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约为9.3%(4.63亿人),这一数字预计将在2045年上升到10.9%(7亿人),大约4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变成DKD患者。DKD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肾脏纤维化是DKD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病理进程,目前针对DKD肾脏纤维化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证明,TGFβ1/Smad3通路能够通过调节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调节肾脏纤维化。相关研究发现,LncRNA MEG3(GENEID:55384)的过表达加重了细胞增殖,并诱导了细胞凋亡。LncRNA MEG3可以通过调节miR-181a/Egr-1/TLR4轴调节DKD大鼠的肾脏纤维化和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在DKD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活性氧的过量产生可引起DKD患者早期系膜细胞肥大、系膜扩张、细胞外基质蛋白积聚、肾小球硬化、内皮细胞损伤、足细胞凋亡、蛋白尿、肾脏功能障碍。Keap1/Nrf2是非常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途径。DKD属于中医学“水肿”、“肾消”、“消渴”、“关格”等病证范畴。DKD肾脏纤维化属于典型的“久病入络”、“肾络瘀阻”。DKD之气阴两虚、肾络亏虚,产生痰浊、瘀血等产物阻滞肾络,痰瘀互结日久则络脉淤塞成积,治疗应该益气养阴,通络祛邪。糖肾方是本课题组负责人李平教授研制的治疗DKD的中药复方,由黄芪、生地黄、山茱萸、卫矛、三七、熟大黄、枳壳共七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功效。前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试验证实糖肾方能够显着降低DKD患者的蛋白尿水平,并且改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但是糖肾方治疗DKD肾脏纤维化以及氧化应激损伤的潜在机制仍未被深入探索。因此本课题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体内外实验验证糖肾方治疗DKD肾脏纤维化、氧化应激损伤的分子机制。目的1.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糖肾方治疗DKD肾脏纤维化的潜在机制;2.基于单侧肾切除合并STZ注射诱导的DKD大鼠模型,明确不同剂量糖肾方的治疗作用。3.基于单侧肾切除合并STZ注射诱导的DKD大鼠模型以及高糖诱导的HK2细胞损伤模型,探索糖肾方对DKD肾脏纤维化和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利用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糖肾方治疗DKD肾脏纤维化的主要活性化合物、作用靶点、参与活动以及作用通路。利用Cytoscape软件绘制可视化网络结构图、PPI图,并进行数据分析。2.利用单侧肾切除合并STZ注射诱导的DKD大鼠模型,观察糖肾方低剂量、糖肾方中剂量、糖肾方高剂量的疗效。8周龄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3天,测量基础数据:体重、血糖、尿量、尿蛋白定量。然后根据血糖和体重随机分组,Sham组和DKD组,DKD组进行单侧肾切除以及STZ注射造模手术;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以下5组:DKD组、DKD+糖肾方低剂量组(1.2 g/kg/d)、DKD+糖肾方中剂量组(2.4g/kg/d)、DKD+糖肾方高剂量组(4.8g/kg/d)、福辛普利钠组(1.33mg/kg/d)。实验动物10周龄开始灌胃给药,实验期间每周测体重,每4周测血糖,连续灌胃给药20周后结束实验。取材,收集大鼠血清、肾脏、肝脏等标本,并进行血、尿生化检测,Elisa测定尿蛋白等。病理组织切片PAS、MASSON染色等评估肾脏损伤情况。3.利用单侧肾切除合并STZ注射诱导的DKD大鼠模型以及高糖诱导的HK2细胞损伤纤维化模型研究糖肾方治疗DKD肾脏纤维化机制。基于药效学实验结果,选择糖肾方低剂量组完成本章节机制研究。利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Real-time PCR 等实验技术评估糖肾方对 DKD 大鼠的肾脏皮质中 Collagen Ⅰ,Collagen Ⅳ,Fibronectin,TGFβ1,Smad 3,p-Smad 3,p-Smad 2/3,LncRNA MEG3 表达水平的影响。糖肾方给药干预高糖诱导的HK2细胞之后,观察HK2细胞中Collagen Ⅰ,Fibronectin,p-Smad 2/3,LncRNA MEG3mRNA 的变化情况。4.利用单侧肾切除合并STZ注射诱导的DKD大鼠模型以及高糖诱导的HK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研究糖肾方治疗DKD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实验分组与方法3相同,利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Real-time PCR等实验技术评估糖肾方对DKD大鼠的肾脏皮质中Keap1,Nrf2,HO1,3-NT的影响。利用DHE染色法检测DKD大鼠的肾脏皮质中ROS的含量。糖肾方给药干预高糖诱导的HK2细胞之后,观察HK2细胞中Keap1,Nrf2,HO1的变化情况。结果1.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糖肾方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槲皮素,beta-谷甾醇,山奈酚,DiincarviloneA,阿魏酸甲酯,地黄苦苷元,羟基-3-甲氧基肉桂醛,豆甾醇,4-羟基肉桂酸甲酯,7-O-methylisomucronulatol;糖肾方治疗DKD肾脏纤维化的核心靶点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EGFR),纤连蛋白 1(fibronectin 1,FN1),TGFβ1,SMAD3,SMAD2等。GO富集分析发现糖肾方参与了抗氧化的生物过程,据此,我们挖掘了与糖肾方有关的氧化应激相关靶点,超氧化物歧物酶1(Superoxidedismutase,SOD1),HO1,Keap1,Nrf2。糖肾方治疗DKD肾脏纤维化可能是通过调整TGFβ/Smad通路以及Keap1/Nrf2抗氧化应激来实现的。2.药效学结果证明糖肾方能够改善DKD大鼠的肾脏损伤。DKD组大鼠从实验开始时,体重和状态较Sham组较差,随着实验的进行,体重差异持续增加。药物干预第20周时,与DKD组相比较,各给药组的大鼠状态均有改善。糖肾方低剂量、中剂量组大鼠体重从药物干预第14周时体重高于DKD组,并持续到实验结束。DKD组大鼠血糖水平从实验开始时即明显高于Sham组,直到实验结束。糖肾方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以及福辛普利钠组的血糖水平从实验药物干预第16周开始下降,持续到实验第20周时,显着低于DKD组血糖水平。DKD大鼠的脏器指数、24h尿量、尿蛋白/肌酐比值、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脂水平等均显着高于Sham组,糖肾方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以及福辛普利钠治疗DKD大鼠20周之后,均能够显着降低24h尿量,减少尿蛋白排泄量,改善肾脏功能、肝脏功能,纠正血脂紊乱;PAS和Masson’s Trichrome染色显示,DKD组大鼠肾脏出现了显着的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和肾小管损伤,肾间质纤维化,糖肾方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以及福辛普利钠干预治疗后,能够改善DKD大鼠肾脏的病理损伤.3.糖肾方能够通过调节TGFβ1/Smad 3通路以及LncRNA MEG3改善DKD肾脏纤维化。与Sham组相比较,DKD大鼠肾脏皮质中Collagen Ⅰ,Collagen Ⅳ,Fibronectin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DKD大鼠肾脏皮质中的TGFβ1,p-Smad 2/3,Smad3,p-Smad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DKD大鼠肾脏皮质中LncRNA MEG3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给予糖肾方干预治疗20周后,可以显着降低DKD大鼠的Collagen Ⅰ,Collagen Ⅳ,Fibronectin,TGFβ1,p-Smad2/3,Smad3,p-Smad3,LncRNA MEG3的表达。糖肾方可以改善高糖诱导的HK2细胞中Collagen Ⅰ,Fibronectin蛋白的沉积以及Smad 2/3蛋白的磷酸化。下调TGFβ1 mRNA以及Lnc RNA MEG3 mRNA的表达水平。4.糖肾方能够通过调控Keap1/Nrf2信号通路改善DKD氧化应激损伤。DKD大鼠中MDA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SOD含量明显低于Sham组。DKD大鼠肾脏皮质中的3-NT、Keap1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DKD大鼠肾脏皮质中的ROS含量增加;给予糖肾方干预治疗20周后,能够显着降低DKD大鼠3-NT、Keap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DKD大鼠肾脏皮质中Nrf2、HO1的蛋白表达水平。此外,糖肾方可以降低NOX4基因表达水平,提高TXNRD1和GCLC基因表达水平。糖肾方可以减少高糖诱导的HK2细胞中ROS的含量,提高Nrf2蛋白以及基因表达水平,降低Keap1蛋白以及基因表达水平。结论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糖肾方治疗DKD肾脏纤维化的潜在靶点,并在DKD动物模型以及HG诱导的HK2细胞中进行验证,明确了糖肾方通过调节TGFβ1/Smad3通路以及LncRNA MEG3改善DKD肾脏纤维化;通过调控Keap1/Nrf 2信号通路改善DKD氧化应激损伤。
陈泽欣[6](2021)在《健脾益肾降浊汤治疗糖肾Ⅳ期脾肾气虚湿热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健脾益肾降浊汤对糖尿病肾病Ⅳ期脾肾气虚湿热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血清中脂联素浓度的影响,来探讨“健脾益肾降浊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选取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肾病Ⅳ期脾肾气虚湿热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试验组予常规治疗+健脾益肾降浊汤。疗程为8周。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2.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Scr、BUN、Ccr)、尿常规(pro)、微量白蛋白(m Alb)、血脂(TG、CHOL)、血糖((Hb A1c%、FPG)、血清脂联素(ADPN)等相关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情况。结果:1.临床总疗效的比较:选取的60例患者经治疗后,试验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2.实验室指标比较: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蛋白尿相关测定(m Alb、24HUP、尿常规)、肾功(Scr、BUN、Ccr)、血脂(TG、CHOL),均较前明显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3.血清脂联素指标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治疗后血清脂联素的浓度相比较,差异显着(P<0.05),试验组组优于对照组。4.中医症状疗效的比较:经治疗后试验组疗法对中医症状缓解明显,试验疗效更佳,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健脾益肾降浊汤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湿热型患者的倦怠乏力、浮肿、食少纳呆、腰脊酸痛、尿频夜尿多、咽喉肿痛、小便不利等脾肾气虚湿热相关临床症状中医症候。改善肾功能((Scr)、BUN、Ccr)、有效降低蛋白尿排泄水平、降低血清中脂联素(ADPN)浓度水平。通过ADPN水平在疗程中变化情况,提示健脾益肾降浊汤可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改善肾脏的氧化应激状态,减轻内皮炎性反应,保护肾脏,减慢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进展速度,达到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的治疗目的,缓解ADPN对肾脏保护的代偿状态。
胡开理[7](2021)在《温和灸背俞穴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温和灸背俞穴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ACR)及炎性因子的变化,评估温和灸背俞穴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防治DKD,延缓病情进展,提供实践及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DKD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调控血糖、血压、血脂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和灸背俞穴治疗,总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ACR及血清炎性因子(hs-CRP、IL-6)水平及其变化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治疗后的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ACR比较:治疗后的两组ACR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ACR的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血清hs-CRP、IL-6的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血清hs-CRP、IL-6的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6.7%,观察组9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和灸背俞穴可以明显改善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ACR及血清炎性因子(hs-CRP、IL-6)水平,保护肾功能,延缓DKD进展。
谢静[8](2021)在《丹蛭降糖胶囊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疗效观察及大鼠肾脏组织TLR4、NF-κB及MyD88等关键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目的:研究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DKD)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对糖尿病肾病炎性反应的相关炎症信号通路蛋白和基因等病理指标的分析,探讨丹蛭降糖胶囊在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过程中的机制,为提升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1临床研究筛选出80例符合要求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两组患者都一致进行糖尿病肾病相关生活习惯方面的教育、控制其饮食,开展运动疗法,降低血糖和血压,调控血脂。2组患者均口服缬沙坦80mg,1次/d。观察组,在服用缬沙坦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丹蛭降糖胶囊,每次5粒,每天3次,治疗12周。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 ALB)、血尿素氮(BUN)以及血清肌酐(Scr)等指标。2实验研究65只雄性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把所有大鼠通过普通饲料喂养一周,随机选择其中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的大鼠进行造模。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一周后注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值4.2);而造模组在饲喂普通饲料一周后,开始进行高糖高脂饲养,持续六周时间后,对造模大鼠进行首次1%STZ溶液(35mg/kg)注射,注射前12小时造模大鼠停止饲喂,但自由饮水。最终选择出造模成功的大鼠50只,再随机等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270mg/kg)、中剂量组(540mg/kg)、高剂量组(1080mg/kg)和阳性组(缬沙坦);未进行造模的正常组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对于正常组和模型组的大鼠,给予蒸馏水,其他给药组则按照既定计量,每日两次喂药,连续8周。在大鼠饲养的过程中,定期观察各组大鼠的摄食和进水情况,身体成长状态,检测体重变化。在饲养的第0周、喂药第4周以及第8周分别采集大鼠的尾尖部血液,测量其空腹血糖(FPG),另外在最后一次喂药后,采集大鼠主动脉血。通过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FPG和Hb A1c的变化。在最后一周喂药后,禁食12小时,将从大鼠主动脉采集的血液,检测Scr和BUN等指标;将大鼠麻醉后,取出大鼠的肾脏,而后将其进行脱水(不同浓度的酒精75%-100%)、石蜡包埋以及切片等处理,形成4μm的石蜡切片,并对切片进行HE、TUNEL和PASM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切片,分析丹蛭降糖胶囊对大鼠肾脏结构的影响。另外,通过Western blot法和RT-q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炎症反应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丹蛭降糖胶囊对大鼠肾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干预作用机制。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的证候积分都减小(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血常规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且口服缬沙坦后又联合丹蛭降糖胶囊的观察组降糖效果优于单一服用缬沙坦的对照组。治疗后丹蛭降糖胶囊治疗组对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等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2动物实验结果模型组大鼠(造模成功后)血糖在治疗前后则显着升高,而与正常组相比,治疗前后的血糖都显着高于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2型糖尿病各造模组大鼠的FPG都显着高于正常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组的血糖水平都有所降低,但丹蛭降糖胶囊各剂量组比缬沙坦组更低,且高剂量组的血糖水平最低。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的Scr和BUN均降低,与缬沙坦组比较,丹蛭降糖胶囊组的Scr和BUN也出现降低,降低水平随着丹蛭降糖胶囊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另外,给药各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蛋白尿水平在治疗后都出现下降,丹蛭降糖胶囊干预组的大鼠比缬沙坦组的大鼠蛋白尿水平更低,且随着丹蛭降糖胶囊的剂量升高,蛋白尿降低水平也有一定提高。丹蛭降糖胶囊饲喂对造模后大鼠一般情况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HE染色和PASM染色结果显示药物干预组的肾小球及肾小管病变都有一定程度缓解,尤以丹蛭降糖胶囊高剂量组病情缓解更显着。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的肾脏病理结构的差别显示丹蛭降糖胶囊可以改善大鼠肾脏损伤。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药物干预导致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β-Actin、PIκB Alpha、TLR4、caspase-8、My D88、NF-κB和MAP3/TAK1蛋白表达显着;与模型组相比,丹蛭降糖胶囊干预和缬沙坦干预导致P-IκB Alpha蛋白相对表达量具有明显提高。而丹蛭降糖胶囊和缬沙坦给药8周后大鼠肾脏组织TLR4 mRNA、My D88 mRNA、caspase-8 mRNA、MAP3 mRNA、IKBa mRNA和NF-κB p65 mRNA表达不同程度降低;与模型组比,丹蛭降糖胶囊各剂量组和缬沙坦组有显着性差异。说明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脏组织炎症信号通路被激活,而丹蛭降糖胶囊可有效抑制炎症信号通路基因的过度表达。研究结论: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动物实验表明,丹蛭降糖胶囊能够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组织炎症过程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通过对大鼠炎症反应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检测发现,丹蛭降糖胶囊能够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
连心逸[9](2020)在《芪地糖肾颗粒治疗DKD患者蛋白尿的作用及其干预nephrin、podocin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及目的: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由糖尿病而导致的微血管病变和肾小球硬化产生的肾功能受损,临床以高血压、蛋白尿、肢体及颜面部不同程度水肿等为常见表现,是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在病变早期以微量白蛋白尿为临床表现,病理上则出现肾小球及小管的病理改变。中医对于糖尿病肾脏病的病因病机认知不一,但多认为其由气阴两虚为基,在本虚基础上夹杂瘀、痰、湿、热等标实因素致病,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如络病学说、微型症瘕学说等多种观点。导师植根于张景岳“真阴精气理论”,提出精损络痹为糖尿病肾脏病的根本病因,并审因求治,制定了以补肾填精为核心、注重活血通络、兼顾清热的芪地糖肾方,该药在临床应用中效果较为理想,且前期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中已证明其具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本研究旨在采用较大数量的临床样本研究芪地糖肾颗粒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通过观察气阴两虚、瘀热阻络DKDⅢ-Ⅳ期(CKD1-2期)的DKD患者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变化的情况,评价芪地糖肾颗粒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检测患者尿液中脱落的尿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podocin用药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探寻芪地糖肾颗粒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式纳入80例气阴两虚、瘀热阻络的DKDⅢ-Ⅳ期(CKD1-2期)患者,导入期对其进行包括降压、降脂、降糖及生活指导在内的基础治疗,导入期结束后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进行临床观察。治疗时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芪地糖肾颗粒,对照组则加服安慰剂,每月患者随访并连续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改善程度、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lbumin/Creatininerate,ACR)、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脂相关指标、尿 neprhin、尿 podocin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本试验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气阴两虚、瘀热阻络DKDⅢ-Ⅳ期(CKD1-2期)患者80例,其中观察组脱落4例,共36例;对照组脱落4例,共36例,最终完成试验患者总计72例。2.治疗开始前两组患者包括性别、年龄、DM病程、DKD病程在内的一般情况、ACR、eGFR等实验室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2.22%和33.33%,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减分率分别为66.67%和36.1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及证候积分减分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观察组ACR水平较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患者ACR水平较前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eGFR较前均有所上升,但组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PG、HbA1c、TC、LDLC有降低的趋势,TG、HDLC未见降低,指标组内、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离子等安全性指标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变化,组内及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7.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尿nephrin和尿podocin排泄量均较前略有上升,组内及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podocin排泄量差值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芪地糖肾颗粒临床疗效显着,且可明显缓解DKD患者中医症状,可明显减轻DKD患者的蛋白尿排泄水平,但降糖、降脂作用不明显。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podocin增长幅度明显降低,推测芪地糖肾颗粒可能对肾小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可通过减少足细胞裂孔膜蛋白脱落的方式延缓糖尿病肾脏病进展,但尚需多临床观察进行佐证。
范婷[10](2020)在《糖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及老年糖尿病肾病与衰弱的关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地评估益气补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观察糖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初步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与衰弱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分三部分1.益气补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 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10月28日。并且手工检索《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近两年的相关文献,对采用益气补肾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筛选,按照Cochrane Handbook 5.1标准进行资料提取、文献质量的评价,运用Rev Man 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2.糖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观察。采用开放、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法。每组样本量21例,共42例。纳入病例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早期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42例患者按就诊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糖肾汤颗粒剂,糖肾汤为免煎中药配方颗粒,水冲200ml,早晚各一次温服,日一剂。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实验周期6个月。观察时点:治疗组在0月、3个月、6个月,共3次,对照组在0月、6个月,共2次;疗效性指标: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分别进行疗效评估的评测。安全性指标:在0个月、6个月各作一次,分别在治疗前1周内及治疗后1周内检查,密切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做好记录。进行疗效评价,包括A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GFR、空腹血糖等相关临床指标,中医症状积分量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DSQL。进行药物临床安全性评价。3.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与衰弱的相关性。按照国家《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的证候判定标准及病变脏腑诊断标准,同时应用《中西医结合老年衰弱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衰弱指数,根据《临床衰弱量表》计算患者的衰弱分级情况,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斯皮尔曼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比较不同证候的衰弱指数及衰弱分级情况。结果:1.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共纳入12项研究。纳入的研究质量普遍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联合使用相比,单用益气补肾方在减少尿蛋白[RR=-0.74,95%CI=(-0.89,-0.59)]、降低糖化血红蛋白[RR=-0.28,95%CI=(-0.58,0.01)]和空腹血糖[RR=-0.56,95%CI=(-0.77,-0.36)]方面更加具有优势。2.临床疗效观察2.1组间比较主要疗效指标:6个月治疗周期干预后,治疗组在ACR指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糖化血红蛋白上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ACR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率,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次要疗效指标:在空腹血糖及GFR上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中,6个月治疗周期的干预后,治疗组在治疗维度上,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三个维度及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症状积分量表中,6个月治疗周期的干预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症状改善率均不明显,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2组内比较:主要疗效指标:治疗组用药3个月,ACR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干预后的ACR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个月干预后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干预后与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HbA1c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可以观察到糖肾汤治疗降低HbA1c的作用在3个月时优于6个月。治疗组ACR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率,3个月的总有效率高于6个月,治疗组两时间段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次要疗效指标:治疗组3个月干预后的空腹血糖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干预后的空腹血糖亦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干预后与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空腹血糖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可以观察到糖肾汤治疗降低空腹血糖作用明显,并且在3个月时优于6个月。治疗组3个月及6个月干预后的GFR有升高趋势,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治疗组在3个月时的中医症状积分有下降趋势,3个月及6个月干预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个月干预后中医症状积分高于干预前,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3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与衰弱的相关性通过本研究44例患者观察显示,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衰弱指数与衰弱分级逐渐增加,衰弱指数和衰弱分级呈正相关,衰弱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不论是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还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其兼夹证候越多,衰弱指数及衰弱等级便越高;病程越长,衰弱指数及衰弱等级便越高;并发症越多,衰弱指数及衰弱等级便越高;病程越长,并发症越多。44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以气虚、阴虚证候最为多见;在老年糖尿病肾病多见证候气虚及阴虚患者中,病程越长,衰弱等级越高;并发症越多,衰弱指数及衰弱等级便越高;病程越长,并发症越多;病程与衰弱指数无关;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与年龄、病程、辨证、并发症、衰弱分级及FI指数无显着相关性。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衰弱指数在阳虚、痰浊、血瘀证候下有差异,指数在气虚、血虚、阴虚、气滞、湿、火热、毒证候下无差异;各证候中痰浊、血瘀与衰弱分级相关,而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滞、火热、湿、毒与衰弱分级无显着相关性。结论:1、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提示益气补肾方能够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减少蛋白尿,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且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2、糖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Ⅲ期)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调节糖代谢,并在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疾病进展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临床观察期间未发现严重的相关不良反应,证明糖肾汤安全性良好且风险较低,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方法之一,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3、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部分中医证候与衰弱程度密切相关。
二、糖肾Ⅱ号治疗糖尿病肾病43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肾Ⅱ号治疗糖尿病肾病43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医发病机制 |
1.1 miRNA |
1.2 高糖状态与多种因素协同作用 |
1.3 代谢途径异常 |
1.3.1 PKC通路的激活 |
1.3.2 多元醇通路 |
1.3.3 AGEs的形成 |
1.4 氧化应激与多种因素协同作用 |
1.5 足细胞损伤 |
1.6 自噬 |
1.7 炎症反应 |
2 病因病机 |
3 中医药治疗DN |
3.1 中医经方治疗DN |
3.2 自拟验方治疗DN |
3.3 中成药治疗DN |
3.4 中药及其提取物对DN的作用 |
3.5 中医外治法治疗DN |
4 结语 |
(3)基于肝肾同源探讨芪地糖肾方干预DN小鼠纤维化及胆汁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肾脏病与肝、肾关系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糖尿病与肝脏的关系 |
2 胆汁酸和FXR的研究进展 |
3 纤维化与胆汁酸及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糖尿病肾病与肝肾相关中医研究进展 |
1 古代文献对“肝”、“肾”相关以及和消渴病肾病关系的论述 |
2 现代中医学肝肾相关研究及其在糖尿病肾脏病中的应用 |
3 胆汁酸和FXR与中医相关研究进展 |
4 纤维化与中医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糖尿病肾脏病胆汁酸及纤维化因子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芪地糖肾方对db/db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肾脏纤维化因子的干预研究 |
1 实验方案 |
2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芪地糖肾方对db/db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胆汁酸通路影响的研究 |
1 实验方案 |
2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db/db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胆汁酸成分与纤维化因子相关性的研究 |
1 实验方案 |
2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中医证候评定表 |
个人简介 |
(4)基于GEO差异基因分析及网络药理学研究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观察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案 |
3 资料与分析 |
讨论 |
1 研究背景 |
2 历史沿革 |
3 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
4 张大宁学术特色及组方思想 |
5 单味中药药理分析 |
6 临床疗效评定 |
7 不足与展望 |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 GEO 差异基因分析研究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
1 生物信息平台及软件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讨论 |
1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及中医药领域前景 |
2 “糖肾方”治疗DKD网络药理分析 |
3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糖肾方改善糖尿病肾脏纤维化和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一 LncRNA在DKD肾脏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中药改善DKD氧化应激损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糖肾方治疗DKD肾脏纤维化的机制 |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章 糖肾方治疗单侧肾切除合并STZ注射诱导的DKD大鼠的疗效观察 |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 |
第三章 糖肾方通过调控TGFβ1/Smad3和LncRNA MEG3改善DKD肾脏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 |
第四章 糖肾方通过调控Keap1/Nrf2减轻DKD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研究 |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健脾益肾降浊汤治疗糖肾Ⅳ期脾肾气虚湿热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对照缩略语照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
3.分组 |
4.治疗方法 |
4.1 常规治疗方法 |
4.2 课题选方煎服法 |
4.3 分组治疗方案 |
5.观察指标 |
5.1 安全性检测指标 |
5.2 疗效性观测指标 |
5.4 疗效评定标准 |
5.5 统计学处理 |
临床资料 |
1.基本资料 |
2.分组 |
研究结果 |
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上总疗效 |
2.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中医证候疗效 |
3.比较中医的各个症状 |
4.比较两组患者的舌、脉象 |
5.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的变化 |
6.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
6.1 两组尿微量白蛋白、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
6.2 两组尿常规中尿蛋白的比较 |
6.3 两组肾功、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比较 |
6.4 两组血脂的比较 |
6.5 两组ADPN的比较 |
6.6 两组患者血糖比较 |
6.7 两组肝功能对比 |
6.8 两组血常规比较 |
7.其它安全指标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
讨论 |
1.祖国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理解及研究近况 |
1.1 祖国医学文献对糖尿病肾病名称的认识 |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湿热证的认识 |
1.4 导师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2.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3、ADPN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
4 中药组方分析 |
4.1 方剂组成及方义分析 |
4.2 主要药物药理研究 |
5.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分析及探讨 |
5.1 临床总疗效分析 |
5.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
5.3 健脾益肾降浊汤对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湿热型患者中医症状的比较 |
5.4 健脾益肾降浊汤对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湿热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24 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
5.5 健脾益肾降浊汤对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湿热型尿常规(pro)的影响 |
5.6 健脾益肾降浊汤对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湿热型患者肾功的影响 |
5.7 健脾益肾降浊汤对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湿热型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
5.8 健脾益肾降浊汤降浊汤对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湿热型患者血脂的影响 |
5.9 健脾益肾降浊汤降浊汤对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湿热型患者ADPN的影响 |
6.对安全性指标的评估 |
7.课题研究特色 |
8.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
一、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1.1 中医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二、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 |
2.1 辩证分型论治 |
2.2 分期论治 |
2.3 专方论治 |
2.4 单味中药 |
2.5 中成药 |
三、脂联素与糖尿病肾病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表 |
附录2 疗效评定标准表 |
附录3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 |
附录4 疗效观察表 |
附录5 参与者须知.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7)温和灸背俞穴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文献研究 |
1 西医学对DKD的认识 |
2 中医学对DKD的认识 |
二、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纳入、排除、剔除与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观察指标 |
5 疗效评定 |
6 统计学方法 |
7 研究结果 |
8 发生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措施 |
三、讨论 |
1 温和灸立法依据 |
2 温和灸选穴依据 |
3 治疗结果分析 |
4 安全性评价 |
四、结论 |
五、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丹蛭降糖胶囊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疗效观察及大鼠肾脏组织TLR4、NF-κB及MyD88等关键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研究病例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与试剂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试验样血采集与检测 |
2.5 尿液样本采集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FPG、2h PG和 HbA1c比较 |
3.3 UAER、Bcr和 BUN比较 |
3.4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5 NAG和 mALB比较 |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 |
1 一般材料 |
1.1 实验动物及饲料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试剂 |
1.4 观察药品 |
1.5 配制链脲佐菌素(STZ)溶液 |
2 实验方法 |
2.1 DKD大鼠造模 |
2.2 动物分组和给药 |
2.3 标本采集及处理 |
2.4 大鼠一般体征观察 |
2.5 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测 |
2.6 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相关蛋白表达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对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3.2 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
3.3 对大鼠血糖的影响 |
3.4 对大鼠Scr、BUN的影响 |
3.5 对大鼠24h尿蛋白量的影响 |
3.6 丹蛭降糖胶囊对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3.7 丹蛭降糖胶囊对大鼠肾脏组织炎症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干预作用 |
3.8 丹蛭降糖胶囊对大鼠肾脏组织炎症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干预作用 |
3.9 丹蛭降糖胶囊对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 |
第三部分 丹蛭降糖胶囊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作用机理探讨 |
1.1 对患者及大鼠血糖的影响 |
1.2 对患者及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
1.3 大鼠一般情况、摄食和体重的变化 |
1.4 对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1.5 对大鼠肾脏组织炎症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干预作用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芪地糖肾颗粒治疗DKD患者蛋白尿的作用及其干预nephrin、podocin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肾脏病的中西医认知及治疗 |
1. 糖尿病肾脏病的中医认知 |
2. 糖尿病肾脏病的中医治疗 |
3. 糖尿病肾脏病的西医认知 |
4. 糖尿病肾脏病的西医治疗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对于足细胞的保护作用 |
1. 中药复方治疗 |
2. 中成药治疗 |
3. 中药单药及有效成分治疗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芪地糖肾颗粒治疗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样本量计算 |
3. 纳入标准 |
4. 病例筛选 |
5. 试验用药物 |
6. 研究方法 |
7. 质量控制 |
8. 统计学方法 |
二、试验结果 |
1. 病例一般情况及基线特征 |
2. 临床疗效 |
3. 实验室指标 |
4. 药物安全性评价 |
三、讨论与结论 |
1. 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病机制 |
2. 肾小球滤过率对糖尿病肾脏病的诊断价值及其计算方式的选择 |
3.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在DKD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意义 |
4. 糖尿病肾病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与中医肾精及络脉的关联 |
5. 导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学术观点及芪地糖肾方的组方思路 |
6. 芪地糖肾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芪地糖肾颗粒对DKD患者尿液nephrin、podocin的影响 |
一、实验内容及方法 |
1. 标本来源 |
2. 观察指标 |
3. 标本采集 |
4. 试剂盒准备与操作步骤 |
5. 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1. 治疗前两组患者尿nephrin、podocin 比较 |
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nephrin、podocin差值比较 |
3. 两组患者尿nephrin与podocin排泄量相关性分析 |
三、分析与讨论 |
1. 肾脏结构功能异常对DKD蛋白尿的影响 |
2. nephrin、podocin与糖尿病肾脏病的关系 |
3. 精损络痹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 |
4. 芪地糖肾颗粒对于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podocin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中医证候评分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糖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及老年糖尿病肾病与衰弱的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1.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1.1 概述 |
1.2 古代医学认识 |
1.3 中医病名探究 |
1.4 病因病机 |
1.5 中医治疗 |
1.6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2. 糖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相关药理学研究探讨 |
2.1 概述 |
2.2 黄芪 |
2.3 黄连 |
2.4 芡实 |
2.5 金樱子 |
2.6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益气补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1 资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2. 糖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III期)的临床观察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药物和使用相关规定 |
2.4 研究流程 |
2.5 评定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2.7 结果 |
2.8 药物安全性评定 |
2.9 讨论 |
2.10 结论 |
3.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与衰弱程度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
3.1 临床资料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四、糖肾Ⅱ号治疗糖尿病肾病43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糖肾康颗粒对糖尿病肾脏疾病Notch1、Hes1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刘健辉.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
- [2]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孙越,刘阳. 亚太传统医药, 2021(05)
- [3]基于肝肾同源探讨芪地糖肾方干预DN小鼠纤维化及胆汁酸的研究[D]. 安至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GEO差异基因分析及网络药理学研究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观察[D]. 王建昆.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糖肾方改善糖尿病肾脏纤维化和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研究[D]. 周学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健脾益肾降浊汤治疗糖肾Ⅳ期脾肾气虚湿热证的临床观察[D]. 陈泽欣.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温和灸背俞穴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D]. 胡开理.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丹蛭降糖胶囊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疗效观察及大鼠肾脏组织TLR4、NF-κB及MyD88等关键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D]. 谢静.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芪地糖肾颗粒治疗DKD患者蛋白尿的作用及其干预nephrin、podocin的机制研究[D]. 连心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糖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及老年糖尿病肾病与衰弱的关联[D]. 范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糖尿病肾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肾脏论文; 糖尿病前期论文;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