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进气管长度论文-李刚

可变进气管长度论文-李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变进气管长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燃机,进气管长度可变技术,结构特点

可变进气管长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刚[1](2009)在《发动机进气管长度可变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发动机进气管长度可变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进气管长度可变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09年01期)

刘霏霏[2](2008)在《TJ376QE汽油机可变进气管长度和可变配气相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换气过程进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进气和配气系统对汽油机充气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汽油机换气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其中,进气管长度可变技术可以使发动机较好地利用气体波动效应,改变传统发动机进气管长度单一固定的结构,提高其充气效率及动力性能,是改善发动机性能和减少有害排放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可变配气相位技术作为现代发动机的新技术之一,它改变了传统发动机配气相位固定不变的状态,在发动机运转工况范围内都能提供最佳的配气正时,提高充气效率,较好地解决了高转速与低转速下动力性与经济性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废气排放、怠速稳定性和低速平稳性。本文结合汽油机工作过程计算的基础和AVL BOOST软件计算原理,建立了TJ376QE汽油机的工作过程计算模型,并根据实际的发动机数据对模型的参数作了相应的设置,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对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对该汽油机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该汽油机的进气管长度和配气相位进行优化,计算结果采用MATLAB编制了相应的等高线图进行比较优选,从而确定可变进气和可变配气系统的转速切换点。在此基础上,利用汽油机工作过程模型,结合进气门座圈内径的大小,进行综合性能预测,以提高汽油机的充气效率,改善燃烧性能,为进一步改善该发动机性能指明了方向,从理论上探讨了可变进气和可变配气系统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08-06-16)

李云清,庹化金[3](2007)在《循环模拟技术在可变长度进气管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改进进气系统,提高充量系数是改善汽油机动力性能的一个重要措施。利用Boost软件建立循环模拟计算模型,研究进气管长度和直径对发动机充气效率以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利用循环模模拟技术设计可变长度进气管的工作流程。对某四缸汽油机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可变长度进气管结构,比原机有更高的充量系数,改善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动力装置》期刊2007年05期)

刘霏霏,姜水生,姜光军[4](2007)在《车用发动机可变进气管长度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气体的波动效应分析发动机进气管长度对发动机充气效率的影响.利用BOOST模拟计算软件,在原发动机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具有可变进气系统的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性能,同时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确定可变进气管长度切换点(速度转换点).利用可变进气管长度使发动机在各工况都获得较高的充气效率,从而改善发动机性能,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期刊2007年03期)

贾丽冬,陈传举[5](2004)在《内燃机进气管长度可变系统发展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内燃机进气管的长度变化对充气效率 ηv 的影响基理 ,总结了常见的进气管长度可变系统(VGIS)的结构特点。(本文来源于《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期刊2004年04期)

马南,刘耀武,张所金,郭玉山[6](2003)在《进气管长度可变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进气管长度可变系统的构成、主要技术参数和工作原理,指出了此系统的优点、发展趋势和故障检查方法。(本文来源于《车用发动机》期刊2003年04期)

钱人一[7](1999)在《汽车发动机可变进气管长度电子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车用发动机可变进气管长度电子控制原理,并举出了在奥迪VS(2.8升)发动机、欧宝Astra(1.8升)发动机上的应用实例。(本文来源于《上海汽车》期刊1999年08期)

钱人一,徐海[8](1999)在《汽车发动机可变进气管长度电子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1.概述 据了解,可变进气管长度电子控制技术即将为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下一代轿车(第叁代桑塔纳轿车)发动机所采用。这项技术可使发动机无论在高速还是在低速工况都获得较高的体积效率,从而获得较为平坦的扭矩曲线,明显地改善汽车的加速性。 2.可变进气管长度电子控制原理(本文来源于《汽车与配件》期刊1999年31期)

董力平,MauriceBOURION[9](1998)在《电控汽油机进气管长度连续可变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设计、计算,研制了一种进气管长度连续可变系统,使得赛车发动机在不同的工作转速均有较高的扭矩。(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工程》期刊1998年01期)

可变进气管长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换气过程进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进气和配气系统对汽油机充气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汽油机换气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其中,进气管长度可变技术可以使发动机较好地利用气体波动效应,改变传统发动机进气管长度单一固定的结构,提高其充气效率及动力性能,是改善发动机性能和减少有害排放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可变配气相位技术作为现代发动机的新技术之一,它改变了传统发动机配气相位固定不变的状态,在发动机运转工况范围内都能提供最佳的配气正时,提高充气效率,较好地解决了高转速与低转速下动力性与经济性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废气排放、怠速稳定性和低速平稳性。本文结合汽油机工作过程计算的基础和AVL BOOST软件计算原理,建立了TJ376QE汽油机的工作过程计算模型,并根据实际的发动机数据对模型的参数作了相应的设置,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对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对该汽油机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该汽油机的进气管长度和配气相位进行优化,计算结果采用MATLAB编制了相应的等高线图进行比较优选,从而确定可变进气和可变配气系统的转速切换点。在此基础上,利用汽油机工作过程模型,结合进气门座圈内径的大小,进行综合性能预测,以提高汽油机的充气效率,改善燃烧性能,为进一步改善该发动机性能指明了方向,从理论上探讨了可变进气和可变配气系统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变进气管长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李刚.发动机进气管长度可变技术的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09

[2].刘霏霏.TJ376QE汽油机可变进气管长度和可变配气相位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

[3].李云清,庹化金.循环模拟技术在可变长度进气管设计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07

[4].刘霏霏,姜水生,姜光军.车用发动机可变进气管长度的探讨[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

[5].贾丽冬,陈传举.内燃机进气管长度可变系统发展现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4

[6].马南,刘耀武,张所金,郭玉山.进气管长度可变系统的研究[J].车用发动机.2003

[7].钱人一.汽车发动机可变进气管长度电子控制[J].上海汽车.1999

[8].钱人一,徐海.汽车发动机可变进气管长度电子控制[J].汽车与配件.1999

[9].董力平,MauriceBOURION.电控汽油机进气管长度连续可变系统[J].内燃机工程.1998

标签:;  ;  ;  

可变进气管长度论文-李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