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叙事学论文-马菊玲

认知叙事学论文-马菊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认知叙事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学叙事交际,认知叙事学,叙事层次,文本世界理论

认知叙事学论文文献综述

马菊玲[1](2019)在《文学叙事交际的认知叙事学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叙事交际模式及其交流层次一直是叙事学的研究热点,认知叙事学对叙事交际认知过程的描写可以补充经典叙事学和修辞叙事学研究。以文本世界理论为基础探讨文学叙事交际的认知建构,可以考察叙事参与者多层面的认知体验,阐释读者阅读过程的认知机制及情感反应。文本世界理论的层级结构及其对语篇世界中真实读者的重视,为文学叙事交际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刘木丹[2](2019)在《《可爱的骨头》的认知叙事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可爱的骨头》是美国新生代作家艾丽斯·西伯德的小说处女作,它非传统的的叙事模式和独特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需要读者不断打破头脑中的认知图式才能完整构建小说的故事世界,但是读者在建构故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审美时间。本文从认知叙事学角度出发并结合图式理论分析读者对小说中的叙事图式、人物认知图式和图式映射的建构过程,揭示叙事的交流和认知功效。(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吴小锋[3](2019)在《弗卢德尼克和赫尔曼认知叙事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叙事学将注意力转向日常口头叙事和读者认知,揭示读者和文本在意义产生过程中的互动。从语境的角度出发,大大补充了经典叙事学的缺陷。(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0期)

邱小轻[4](2018)在《从认知叙事学视角看《鱼年》对《叶限》的改编策略与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鱼年》(2007年)这部"美国现代童话"英语电影无论从片名、片中人物、叙事视角、故事情节等方面均让熟悉中国文化的观众启动关于中国灰姑娘故事《叶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框架。此外,偷渡美国的主人公叶限在纽约唐人街的遭遇,折射了她对唐人街采取自上而下的认知策略是一种认知偏差。认知叙事学强调文类认知规约,注重读者/观众对文本的认知过程,也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别、不同阶层的读者/观众的认知过程,关注文本内人物的独特认知。假如我们熟悉中国文化,认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我们如何看待影片对经典童话叙事框架的改写?对故事发生地——二十一世纪初的唐人街——的认知是否与叶限一样经历了一个修正过程?又如何认识叶限这个现代灰姑娘以及童话这个文体在现当代的功能?本文将从叁个方面一一回答这叁个问题,试图找出《鱼年》对《叶限》的改写改编策略与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刘汉君[5](2018)在《戴维·赫尔曼的认知叙事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戴维·赫尔曼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在当今叙事学界有着极高的学术地位和重要影响。作为认知叙事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赫尔曼一方面继承了经典叙事学,将其作为自己研究叙事的理论基础,并对之进行语境化处理,使叙事学、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等学科相互结合,为认知叙事学的产生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赫尔曼注意与修辞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等后经典叙事学流派展开对话,不仅从中阐明了自身的独特性,也吸收了许多异质的思想,为认知叙事学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鉴于赫尔曼在认知叙事学派的重要性,本文以赫尔曼认知叙事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此来窥探认知叙事学的大致状貌。认知叙事学作为后经典叙事学的主要流派之一,长期与修辞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保持着叁足鼎立的局面,这可以从许多论述中得到证明。总的来说,认知叙事学要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点:一是为叙事结构和叙事阐释的研究建构一个认知基础;二是阐明阅读叙事文本的认知运作过程,或者说是叙事与思维的相互影响。具体到赫尔曼的认知叙事学,本文以赫尔曼的主要论文、论着为线索,重点考察他思想中与认知有关的重要论点,这当然也是人们提到认知叙事学时肯定会涉及到的论点。本文首先对赫尔曼理论中的叁个关键术语进行论述——序列、行动素以及故事世界。前两者在经典叙事学阶段即是非常重要的术语,赫尔曼对此做重新语境化处理,为这两个术语找到了相应的认知基础与合理的认知运作过程。故事世界是赫尔曼最为深刻的思想,是他的代表性观点。故事世界不是外部真实的世界,亦不等同于单纯的文本世界,而是读者根据作者在文本中设置的一系列文本暗示,在头脑中所建构的世界。它与故事相比有较大的优越性,更符合我们一般的阅读状况。值得注意的是,赫尔曼对故事世界的论述并不多,他所重点关注的是如何建构故事世界,也即“叙事的世界制造”。这个问题是赫尔曼认知叙事学的逻辑起点。其次,本文讨论了赫尔曼的叙事元素“四分法”。从俄国形式主义以来,叙事元素一直是叙事学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在经典叙事学阶段,托多罗夫、热奈特以及查特曼等人通过“二分法”、“叁分法”对之进行讨论。到了赫尔曼,他将叙事元素的分析与读者阅读结合起来,确立了“四分法”。这四大元素是“情境”、“事件序列”、“世界制造/世界分裂”、“'像什么'的感觉”或称“感受质,”。四者相互作用,确定了叙事性的程度。再次,本文还探讨了赫尔曼近年来一个非常重要的阐释模式。不同于早己流行于叙事学界的“叙事交流模式”,赫尔曼创立了独特的CAPA阐释模式。所谓CAPA,即叙事阐释过程要考虑的四个方面:语境(context)、行动(action)、个人(person)、归因(ascription)。赫尔曼是一个坚定的意图主义者,他十分不满布思、费伦等修辞叙事学家对文本中心主义的折中妥协。在赫尔曼看来,隐含作者、隐含读者等实体都属于作者有意设置的暗示。在阐释模式中,仅考虑故事创作者与故事阐释者两极就够了,其他的都可以从这两极生发出来。“世界故事化”与“故事世界化”是赫尔曼在论着中自己提出来的,我们可以此概观赫尔曼的学术思想,这也是他的认知叙事学重点探讨的两大过程。我们研究赫尔曼,研究认知叙事学,其目的不仅是为了更好地阅读阐释,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索叙事在完善人类认知机制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30)

孙鹏程[6](2017)在《《等待戈多》的历史认知叙事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的首要目标是:在多层面的《等待戈多》中,锚定一个最底层的亚文本,进而回答剧作引发批评难题,并试图通过这个难题的解决,获得面上的启示。这个学术目标,是通过重构一种历史认知叙事学,即交叉认知叙事学与历史诗学(一种比较诗学)方法,来得以实现的。研究内容主体分为4章:第1章概括了《等待戈多》的5种主要阐释,并详述这5种阐释互相争论不休的原因,剖析研究中未能解决的难点,进而凸显重构历史认知叙事学必要性:在处理事件序列、人物与时空系统及故事动力方面,认知叙事学具有优势;历史诗学则通过历史比较方法,向文本历时层敞开了大门。当然,两种方法都有交叉进阶的潜力。在建构新视野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论争的具体思路,即改进《等待戈多》的宗教阐释,重置该剧历史脚本,将之定位于“弥赛亚期盼”事件。第2章根据文本细读经验,在事件层上,揭示《等待戈多》虽解构了事件部分内容,但没有解构事件本身。在锁定“等待”事件的前提下,明确提出“约定”和“延宕”都是确定事件。而且“约定”是“等待”之因,并被“戈多的使者”所确认,“延宕”则是“等待”之果,之所以难以发现,是因为其有独特宗教逻辑。在此基础上,确认《等待戈多》存在明确事件序列,也就是“约定-等待-延宕”,并将之放在历史比较视野,即与弥赛亚期盼事件序列进行比较,判定两者属于同一类型的脚本,进而锚定意义。第3章用新视角重审人物与时空场点系统。这些系统是与事件序列相配套的。首先,这一章划分了《等待戈多》四种系统,即“期盼者系统”、“被期盼者系统“、“替代者及偏斜对立者系统”及“时空场点系统”。这在《等待戈多》与弥赛亚期盼中是同构的。其次,在新方法视野中,重点解决了一个难点:弥赛亚本身具有复杂层次,可以有多种称呼,具有多种身份,这是戈多之谜的历史原因。解决“戈多”之谜,要从整体系统上来分析,也就是将“戈多”及其使者,视为同一个“被期盼者”系统,而不仅仅从个项上孤立地看。第4章勾勒了文本情感动力系统。这是以往未被发觉的,在新视野中才得以显现,即在认知叙事学与历史诗学交互原则下,通过情感叙事学的引入,延展到历史认知叙事学的分支,也就是社会心理认知叙事学视野中,才彰显出来。在《等待戈多》中,推动事件向前的关键转折点上,希望的情感一直在起正面作用;同时,《等待戈多》中的失望与绝望,是一种“阻碍性的反向推动力”,这种推动力通过心理能量的积蓄与释放,在反向更强烈地推动了故事进程。结论认为:《等待戈多》存在着一个确定的底本。这个底本与弥赛亚期盼,在叙事结构上,是同构的,并且这种同构原则是一以贯之的。需要指出的是,和以往宗教阐释最大的不同是:结论的获得是通过建构新的方法、发现新的学科分支实现的。这种方法与新的学科分支,在处理有社会心理认知内涵的叙事文本时,有很强的优势。(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9-15)

崔艳林[7](2017)在《基于语料库的认知叙事学视域下《蛙》的生命主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蛙》以生命为主题,讲述了主人公“姑姑”波澜壮阔的一生。一经发表,便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引发对生命的深度思考。学者们对其生命主题的研究大都从传统的叙事学角度出发,目前从认知角度予以研究的学者较少。本文尝试在认知叙事学的理论指导下,结合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和申丹的聚焦理论,对莫言作品《蛙》的多重聚焦模式进行详细论述,进一步研究作者如何通过聚焦来构建生命主题。首先,本文作者通过建立参照语料库,生成《蛙》的主题词表,确立了《蛙》的生命主题,并通过词汇查询功能,根据关键词“姑姑”的提取结果,对她的形象刻画进行分析。然后,运用申丹的聚焦理论将文中视角分为内聚焦和外聚焦两个大类。研究发现内聚焦可以分为两类:第一人称体验性内聚焦和第叁人称固定人物内聚焦。外聚焦可以分为叁类:选择性全知聚焦、第一人称回顾性外聚焦和戏剧式聚焦,并深入探讨不同类型聚焦在深化主题上的不同作用。最后,运用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来揭示莫言如何运用多重聚焦来构建生命主题。研究发现,对于发生在特殊历史时期,如大饥荒、计划生育和文化大革命的情节,作者运用内聚焦来叙事,用人物的眼光来观察叙事世界。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与人物之间没有距离,共同经历,以此来更新甚至重构读者的理想化认知模型。而在不重要的情节上,莫言选择用外聚焦来简单概括,以此构建故事的完整框架。此时读者与人物的距离较远,这些陈述通过激活读者已有的认知模型来完成故事框架的建构。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对莫言精湛的聚焦策略和生命意识构建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加深了读者对该作品的理解,也为小说创作有所启发。探讨不同阶层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则增强了读者的生命意识,引发对生命本质的多维度思考。在认知叙事学的理论框架下,结合认知语言学和文学理论对《蛙》生命主题的认知探究是一次新尝试。使用语料库对文本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也扩大了认知叙事学的研究视野。(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4-20)

景晓冰[8](2017)在《认知叙事学视域下《四十一炮》的“欲望”主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十一炮》是莫言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学术界关于这部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基于传统叙事学的复调叙事和狂欢化叙事模式分析、小说中民间文化因素的影响、葛浩文的翻译策略以及小说中的人性关怀主题。目前,从认知叙事学的角度对《四十一炮》进行研究分析的学者仍然较少。本文将这部小说的主题细分为以“食欲”和“性欲”为代表的“欲望”主题,运用Genette提出的第一人称固定式内聚焦、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相结合的聚焦理论及Fauconnier概念整合理论中的四种整合网络模型,基于所建语料库数据,从认知叙事学的角度对《四十一炮》中的“欲望”主题进行了分析:1)运用语料库检索分析小说文本的主题及主要人物角色;2)从作者-文本互动层面,采用视角理论探析小说的主要叙事视角及其对“欲望”主题产生的叙事效果;3)从文本-读者互动层面,选取经典意象,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再现读者在阅读时对“欲望”的认知建构过程。研究发现:1)莫言在《四十一炮》中主要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经验视角的内聚焦叙事以及儿童叙事视角,在主人公罗小通的叙述中为读者呈现出一幅“食欲”与“色欲”交融的画面。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和经验视角的双重奏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时空转换自如,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儿童视角将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小说中的“欲望”主题;同时,儿童天真浪漫的口吻弥补了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事限制。2)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可以被用来解读“欲望”主题,其中镜像网络模型、单域网络模型、双域网络模型使用次数较多。在建构过程中,原因-结果关系、整体-部分关系、相似关系、特征关系通常被压缩,读者利用自身的背景文化知识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完成自己对文本的认知体验。(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4-20)

沃尔夫·施密德,陈芳[9](2017)在《认知叙事学的前景与局限:以心灵呈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叙事学认知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心灵阅读和思维理论体现了认知叙事学"假设"和"猜想"的特征。认知叙事学将其用于分析叙事和意识关系时,有独到之处。但同时,认知叙事学从其发展初期就表现出两个方面的不足:第一,倾向于将虚构的思想与实际的想法等同起来;第二,在文本分析中,侧重于关注人物,并认为事件从属于人物。认知叙事学所谓的"小说阅读就是心理阅读"应该准确表达为"小说阅读就是心理事件阅读"。(本文来源于《曲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郭欣[10](2017)在《认知叙事学框架下的《远山淡影》人物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学者从"实际读者"的认知位置对《远山淡影》主人公悦子做了多角度的研究,却未充分关注"作者的读者"对悦子的认知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隐含作者作为符号信息源头的重要地位。将认知叙事学与符号学相结合,能够更加有效地探讨隐含作者与读者的叙事交流过程,在卡尔波珀的人物认知模型内逐一破解符号文本中的阐释符码、文化符码和象征符码,可从"作者的读者"的认知位置由浅入深地理解悦子这个人物。(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认知叙事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可爱的骨头》是美国新生代作家艾丽斯·西伯德的小说处女作,它非传统的的叙事模式和独特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需要读者不断打破头脑中的认知图式才能完整构建小说的故事世界,但是读者在建构故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审美时间。本文从认知叙事学角度出发并结合图式理论分析读者对小说中的叙事图式、人物认知图式和图式映射的建构过程,揭示叙事的交流和认知功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知叙事学论文参考文献

[1].马菊玲.文学叙事交际的认知叙事学探索[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刘木丹.《可爱的骨头》的认知叙事学解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3].吴小锋.弗卢德尼克和赫尔曼认知叙事学意义[J].戏剧之家.2019

[4].邱小轻.从认知叙事学视角看《鱼年》对《叶限》的改编策略与意义[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

[5].刘汉君.戴维·赫尔曼的认知叙事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8

[6].孙鹏程.《等待戈多》的历史认知叙事学分析[D].浙江大学.2017

[7].崔艳林.基于语料库的认知叙事学视域下《蛙》的生命主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

[8].景晓冰.认知叙事学视域下《四十一炮》的“欲望”主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

[9].沃尔夫·施密德,陈芳.认知叙事学的前景与局限:以心灵呈现为例[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7

[10].郭欣.认知叙事学框架下的《远山淡影》人物解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

标签:;  ;  ;  ;  

认知叙事学论文-马菊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