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药论文-邹天骏,林江,张荻娅,李天依,闫强强

海洋中药论文-邹天骏,林江,张荻娅,李天依,闫强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洋中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洋中药,镇静安神,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主治病证

海洋中药论文文献综述

邹天骏,林江,张荻娅,李天依,闫强强[1](2019)在《镇静安神类海洋中药的应用病证及配伍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挖掘含海洋中药的镇静安神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对搜集到的含海洋中药的镇静安神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结果:搜集到含海洋中药的镇静安神方剂245首,组方药物共244味,其中海洋药物28味。其中包含主治疾病33种,频次≥10的疾病为癫痫、失眠、眩晕、精神分裂症、儿童多动综合征、高热惊厥、帕金森氏综合征,并对主治病证进行了用药规律分析。药性以寒性居多,药味以甘味居多,主要入肝、心、肾经。发现新处方4个:(1)白芍-牡蛎-朱砂-珍珠-麝香-牛黄;(2)菊花-桑叶-马齿螺-石决明-夏枯草;(3)合欢皮-女贞子-首乌藤-珍珠母;(4)黄连-礞石-淡竹叶-灯心草。结论:通过对药物的性味归经、药物频次以及组方规律的挖掘,对于临床用药与新药的研发均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9期)

侯小涛,郝二伟,易湘茜,邓家刚[2](2019)在《论海洋中药学及其学科界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中药是中药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洋中药学是在中药学学科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分化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学科界定对于学科建设的战略制定、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海洋中药学学科建设的需求,对海洋中药学的起源与发展、海洋中药学的学科定义,以及与临床中药学、海洋药物学等相关二级学科的联系和区别、海洋中药学的建设目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而对海洋中药学学科进行界定。认为海洋中药学是中药学下的二级学科,它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海洋中药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海洋中药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知识,属于应用基础学科。(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25期)

张颜,王一淳,倪莹莹,叶明德[3](2019)在《超声辅助酶提取-高效液相原子荧光测定抗癌类海洋中药中硒的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PLP-HG-AFS)联用技术测定抗癌类海洋中药中4种硒形态的方法。样品经超声辅助蛋白酶XIV提取,采用Hamilton PRP-X100阴离子交换柱(250 mm×4. 1 mm,10μm),以5 mmol/L(pH 4. 5)的柠檬酸为流动相,在8 min内可分离4种硒形态:硒代胱氨酸(SeCys2),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 SeCys),亚硒酸盐(Se(Ⅳ)),硒代蛋氨酸(SeMet)。检出限分别为1. 25,1. 03,0. 56,1. 85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 9990,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0. 7%~104. 5%。方法可满足海洋中药中硒形态的定量分析。(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9年07期)

杜金行,高毅洁[4](2019)在《深藏于海底的“瑰宝”——海洋中药(一)》一文中研究指出浩瀚无际的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8%,绚烂的深海水中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物种,形成了不同于陆地的神秘"海底世界"。海洋不仅蕴含并提供着人类生存必需的水和食物,以及难以预测的危险和杀机,还深藏着可以治病救人的"瑰宝"——海洋中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海洋中药,包括生活于海水、海底泥滩或岩石浅海沙滩的动物植物和海洋中的矿物,也包括生活于海洋周围的以海洋中生物为食的鸟类。(本文来源于《中老年保健》期刊2019年07期)

郝二伟,侯小涛,易湘茜,黄慧学,覃文慧[5](2019)在《基于学科内涵与外延开展海洋中药学学科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科水平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主要体现,学科建设是构筑高等学校核心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功能的根本保证[1]。重点学科发展涉及到诸多方面,只有准确把握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才能明确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学科建设思路清晰化,并逐步(本文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童远明,林江,易劲苍,邹天骏,张荻娅[6](2019)在《含海洋中药补益膏方的配伍规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整理分析历代记载的含海洋中药的补益膏方的配伍规律,促进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收集膏方丛书以及检索相关文献,筛选出了216首含海洋中药的膏方,抽取相关信息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整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含海洋中药补益膏方的用药规律。结果:216首膏方中,涉及中药412味,总用药频次3 257次,其中海洋药物的总用药频次为292次,海洋中药总频次8.965%。每首方剂中海洋药物出现频率最高的是1~3味,使用频次最高的海洋中药是牡蛎;得出了5种核心药物组合,均以牡蛎为核心药物进行配伍。组方中以温性、寒性,甘味,归肝、肾两经中药为主。结论:含海洋中药补益膏方的配伍和临床应用有一定特色,研究结果为海洋中药在补益膏方中进一步研发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易湘茜,邓家刚,侯小涛[7](2018)在《研究生海洋中药学课堂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海洋生物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的国家。历代本草着作中均收载有大量的海洋中药。但海洋中药学正式成立为一门学科,则是近几年的事。广西中医药大学邓家刚教授团队自2003年开始从事海洋中药的研究,并于2012年成功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重点学科,成为我国高校第一个海洋中药学重点学科[1]。随着国家对海洋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对海洋有关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本文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郝二伟,侯小涛,易湘茜,黄慧学,覃文慧[8](2018)在《基于需求分析的本科海洋中药学选修课课程建设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即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具有更多的学习选择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此,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有选择学习的机会是实现教学改革的基础条件。海洋中药学为我校的一门新兴学科,其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需求分析理论出发,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期为海洋中药学选修课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1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海洋中药学选修课需求调查(本文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聪,杜正彩,郝二伟,邓家刚,侯小涛[9](2018)在《2015版《中国药典》含海洋中药成方制剂收录情况及其临床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整理2015版《中国药典》中含海洋中药的成方制剂,并检索CNKI数据库以搜集整理其临床应用报道。结果发现,药典中共收录145个含海洋中药的成方制剂,包含14种海洋中药;含丸剂、片剂等12种剂型,以内服制剂为主,约占94. 44%;处方味数在11~15味之间的最多;临床应用报道共2 539篇,以含珍珠母的成方制剂报道最多。由此可知,药典中收录含海洋中药的成方制剂较少,临床应用也不够广泛,值得对其深入研究与应用。(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8年11期)

张萌,周江煜,韦玮,郝二伟,易湘茜[10](2018)在《海洋中药白骨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白骨壤为红树植物,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分布,同时,在非洲东部至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皆有分布,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民间应用历史。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萜类、木脂素类、酚苷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等。具有抗菌、抗氧化性、抗病毒、抗凝血、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本文总结近年来白骨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8年11期)

海洋中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洋中药是中药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洋中药学是在中药学学科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分化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学科界定对于学科建设的战略制定、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海洋中药学学科建设的需求,对海洋中药学的起源与发展、海洋中药学的学科定义,以及与临床中药学、海洋药物学等相关二级学科的联系和区别、海洋中药学的建设目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而对海洋中药学学科进行界定。认为海洋中药学是中药学下的二级学科,它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海洋中药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海洋中药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知识,属于应用基础学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洋中药论文参考文献

[1].邹天骏,林江,张荻娅,李天依,闫强强.镇静安神类海洋中药的应用病证及配伍规律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9

[2].侯小涛,郝二伟,易湘茜,邓家刚.论海洋中药学及其学科界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

[3].张颜,王一淳,倪莹莹,叶明德.超声辅助酶提取-高效液相原子荧光测定抗癌类海洋中药中硒的形态[J].分析试验室.2019

[4].杜金行,高毅洁.深藏于海底的“瑰宝”——海洋中药(一)[J].中老年保健.2019

[5].郝二伟,侯小涛,易湘茜,黄慧学,覃文慧.基于学科内涵与外延开展海洋中药学学科建设[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6].童远明,林江,易劲苍,邹天骏,张荻娅.含海洋中药补益膏方的配伍规律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7].易湘茜,邓家刚,侯小涛.研究生海洋中药学课堂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8].郝二伟,侯小涛,易湘茜,黄慧学,覃文慧.基于需求分析的本科海洋中药学选修课课程建设探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9].李聪,杜正彩,郝二伟,邓家刚,侯小涛.2015版《中国药典》含海洋中药成方制剂收录情况及其临床应用分析[J].中成药.2018

[10].张萌,周江煜,韦玮,郝二伟,易湘茜.海洋中药白骨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8

标签:;  ;  ;  ;  

海洋中药论文-邹天骏,林江,张荻娅,李天依,闫强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