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不溶性微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药注射剂,配伍,不溶性微粒
不溶性微粒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林,夏春丽,佘凡,张开征,赵创[1](2019)在《9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9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前后的不溶性微粒的粒径和数量,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确切依据。方法将临床常用9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按照《中国药典》方法测定配伍前、后放置0、2、4 h的微粒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配伍液的不溶性微粒在开始的时候几乎没有增加,甚至大多数还有减少的趋势;随着放置时间延长,放置4 h时不溶性微粒逐渐增加。结论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密切注意其与输液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情况。(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22期)
李英,关玮伟,张英,牛丽欣,尉耘翠[2](2019)在《不同基础输液与儿科常用药加药前后不溶性微粒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儿童常用药与不同基础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差别,为临床输液产品的遴选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种儿科临床常用的注射药品,以及北京地区市面上销售份额排名靠前的4家输液产品(内封式聚丙烯输液袋BFS,双层无菌软袋,单管软袋,双阀软袋,编号为输液A、B、C、D),分别测定空白输液及与4种药品(注射用阿奇霉素、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复方甘草酸单铵S注射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分别配伍后的输液中,2μm以上全粒径范围的不溶性微粒数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空白输液组间比较,输液A所含不溶性微粒数量最少,输液D所含不溶性微粒数量显着高于其他3种。相同药品与不同基础输液复配后比较,输液D显着高于其他3种输液;相同输液与不同药品复配后比较,药品1复配溶液所含不溶性微粒明显高于其他3种药品(P <0. 01)。计算复配后2~10μm不溶性微粒占比显示,小粒径微粒均占总体微粒数90%以上。结论不同输液产品与儿科常用药品复配后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具有显着差异,提示儿科临床需重视输液产品的遴选。(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4期)
彭姝,李慧芬,任重远,张伟[3](2019)在《影响输液不溶性微粒的相关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国家药典委员会开展的基础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及相关因素研究课题的有关研究成果,归纳整理了输液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影响不溶性微粒的相关因素,并结合生产实践,介绍了生产实践中不溶性微粒控制的有关措施和做法。结果与结论:输液产品中的不溶性微粒水平受输液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影响,包括生产过程、储存和运输过程以及临床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诸多因素。通过对不溶性微粒相关因素的分析认为,不溶性微粒是评估输液产品生产管理和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品标准》期刊2019年02期)
姚翠军,孙树梅,张亚莉,陈家劲,娄淼淼[4](2019)在《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对药品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相对密闭环境药品配置模式对药品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检测Ⅰ类环境和Ⅲ类环境中常规配药模式与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模式的不溶性微粒数量,比较不同配药模式对药品中不溶性微粒数量的影响。结果手工配药时Ⅰ类环境中1~10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少于Ⅲ类环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时Ⅰ类环境中1~15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与Ⅲ类环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Ⅲ类环境中采用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时1~20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少于手工配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Ⅰ类环境中采用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时1~15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少于手工配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I类环境中进行手工配药时1~15μm各组别不溶性微粒数均多于在Ⅲ类环境中进行相对密闭环境配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模式能有效降低药品配置过程中环境微粒进入静脉输液系统中。(本文来源于《中国感染控制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刘文清,王玥,杜守颖,肖瑶[5](2019)在《不溶性微粒引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注射剂因其疗效显着、作用靶点多等优势,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不溶性微粒是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探讨了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危害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和相关建议,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药物评价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郭莎,张峰,刘春雨,于传飞,李萌[6](2018)在《过滤对一种IgG2亚型EGFR单抗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过滤操作对一种免疫球蛋白G2(immunoglobin G2,IgG2)亚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单抗)生物类似药(similar biotherapeutic product,SBP)候选药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利用微流数字成像(microflow digital imaging,MDI)技术对某厂家生产的Ig G2亚型EGFR单抗SBP候选药与其原研药(reference biotherapeutic product,RBP)中不同粒径的不溶性微粒进行比较;采用0.22μm的滤器对EGFR单抗SBP候选药进行过滤,并采用MDI法立即对不同粒径和性质的不溶性微粒进行检测和分析;再将过滤后的EGFR单抗SBP候选药在室温静置2 h,并采用MDI法对不同粒径和性质的不溶性微粒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某Ig G2亚型EGFR单抗SBP候选药中不同粒径的不溶性微粒数量明显高于RBP;用0.22μm的滤器过滤后,EGFR单抗SBP候选药中的不溶性微粒数由8.51×105粒·m L-1降为1.52×104粒·m L-1,且主要成分蛋白聚体、气泡和纤维均明显减少;室温静置2 h后,其中的不溶性微粒数由1.52×104粒·m L-1增加至3.23×104粒·m L-1,且增加的微粒主要为蛋白聚体。结论:与原研药相比,该EGFR单抗SBP候选药蛋白聚体水平较高,过滤后有明显改善,但随着放置时间延长,蛋白聚体含量又有明显增加。这提示我们需加强研发,以提高SBP候选药的产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事》期刊2018年09期)
彭姝,张军,李慧芬,任重远,马爱霞[7](2018)在《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颗粒异物广泛存在于药品中,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输液药品中的不溶性微粒尤其受到各方关注。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对基础输液中不溶性微粒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系统检索,文献梳理信息显示:不溶性微粒经静脉血管进入人体可引起静脉炎、肉芽肿、血管栓塞等一系列危害。这对于输液临床用药安全具有警示作用,对于输液类药品质量评估和标准制修订工作也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事》期刊2018年08期)
张秋玲[8](2018)在《计数器法与显微镜法对不溶性微粒检测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采用计数器法与显微镜法检测不溶性微粒时检测结果的差异,对比两种方法的操作过程,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劣势。方法:将我公司生产的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拉定、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四种注射用无菌粉末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要求配制成特定浓度的溶液,将4种溶液分别用微粒计数器法与显微镜法检测每毫升中直径≥10μm与直径≥25μm的微粒数后,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操作过程。结果:使用计数器法与显微镜法对不溶性微粒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计数器法相较显微镜法操作更简单、检测时间短、智能化程度较高。结论:计数器法与显微镜法皆可检测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但计数器法相对于显微镜法具有检测速度快、数据准确、操作简单的优势,可在药品检测工作中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期刊2018年04期)
冯琨燕[9](2018)在《基层医院不同加药环境对输液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基层医院不同输液加药环境对输液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影响,为保障用药安全的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在不同输液加药环境下制备样品,比较检测微粒数的差异。结果:局部百级净化室配制的输液,其微粒数变化不大,在治疗室开放环境下配制输液中的微粒明显高于局部百级净化室,对用药安全存在隐患。结果:加快制定基层医疗单位配药环境,为患者的用药安全,建议基层医疗单位也应建立集中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本文来源于《抗感染药学》期刊2018年05期)
侯晴晴,张毅兰[10](2018)在《预灌封注射器中硅油使蛋白药物产生不溶性微粒问题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预灌封注射器(PFS)作为包装和给药双重功能的产品,凭借自身的优势,在生物药物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PFS在发展的同时,其作为包装材料也面临着一些挑战。PFS各组合件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很大,特别是作为润滑剂的硅油与生物药物之间存在相容性问题。硅油会迁移至注射液中形成不溶性硅油滴,也可能引起蛋白质药物的聚集、增加不溶性微粒等问题。本文综述了PFS的发展、PFS常用的硅化技术、硅油引起的不溶性微粒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不溶性微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儿童常用药与不同基础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差别,为临床输液产品的遴选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种儿科临床常用的注射药品,以及北京地区市面上销售份额排名靠前的4家输液产品(内封式聚丙烯输液袋BFS,双层无菌软袋,单管软袋,双阀软袋,编号为输液A、B、C、D),分别测定空白输液及与4种药品(注射用阿奇霉素、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复方甘草酸单铵S注射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分别配伍后的输液中,2μm以上全粒径范围的不溶性微粒数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空白输液组间比较,输液A所含不溶性微粒数量最少,输液D所含不溶性微粒数量显着高于其他3种。相同药品与不同基础输液复配后比较,输液D显着高于其他3种输液;相同输液与不同药品复配后比较,药品1复配溶液所含不溶性微粒明显高于其他3种药品(P <0. 01)。计算复配后2~10μm不溶性微粒占比显示,小粒径微粒均占总体微粒数90%以上。结论不同输液产品与儿科常用药品复配后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具有显着差异,提示儿科临床需重视输液产品的遴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溶性微粒论文参考文献
[1].王永林,夏春丽,佘凡,张开征,赵创.9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测定[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2].李英,关玮伟,张英,牛丽欣,尉耘翠.不同基础输液与儿科常用药加药前后不溶性微粒考察[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3].彭姝,李慧芬,任重远,张伟.影响输液不溶性微粒的相关因素[J].中国药品标准.2019
[4].姚翠军,孙树梅,张亚莉,陈家劲,娄淼淼.相对密闭环境配药新模式对药品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9
[5].刘文清,王玥,杜守颖,肖瑶.不溶性微粒引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分析[J].药物评价研究.2019
[6].郭莎,张峰,刘春雨,于传飞,李萌.过滤对一种IgG2亚型EGFR单抗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J].中国药事.2018
[7].彭姝,张军,李慧芬,任重远,马爱霞.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综述[J].中国药事.2018
[8].张秋玲.计数器法与显微镜法对不溶性微粒检测的比较[J].黑龙江医药.2018
[9].冯琨燕.基层医院不同加药环境对输液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8
[10].侯晴晴,张毅兰.预灌封注射器中硅油使蛋白药物产生不溶性微粒问题的探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