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格自尊与文化尊道——刘因心态剖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亚芳[1](2020)在《元代刘因隐居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刘因是元代重要的理学家和诗人,也是闻名后世的“隐逸之士”。从元代文学进入研究者视野以来,关于刘因的研究出现了不少的成果,包括对其文学、理学和隐逸情怀的研究。刘因留下了大量诗文作品,除了体现文学价值,还表达出他对于人生、历史、政治的许多观点,而且在文学创作的前后期还展现出明显的心态变化。这些文人思想和心态上的特点是我们做文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学界对这方面还缺乏应有的关注;同时,因为学界一直以来固化了刘因的“隐士”身份,在解读作品时容易出现错误。基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从其诗文作品入手,结合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对刘因的政治态度、出处思想、隐居心态以及创作与交游等方面进行详细考察,从而说明,刘因虽然一生大部分时间过着隐逸生活,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济世”之理想。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考察刘因生平以及后世争议。首先简述其生平与教育,对其出仕与辞官的经历进行考察,重点通过对后世围绕刘因从祀孔庙而产生的争议进行解读,从而可见刘因隐逸的人生选择影响了他在后世的评价,且后人对刘因的政治立场存在争议。第二章考察金元之际时代背景下文人的不同出处选择与特殊心态。放在时代大环境下,在出仕新朝和隐居不仕的士人中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对其在元蒙政权下为汉文化传承和儒学体系构建做出的努力进行考察,以寻求其思想的共通之处及心态的特殊性。第三章分析刘因对于宋、金、元的政治态度。通过诗人大量作品,分析其特殊的家国情怀,包括对故金的怀念、对宋朝的批判以及对元朝政权的支持态度。在厘清刘因政治立场的同时,也进一步证明刘因的隐逸并非是缘于其对金、宋的感怀,对元大一统事业也并未有逆反心理。第四章着重探求诗人的用世思想和隐居情怀。首先,以其理学思想表现出的“用世”特点为基础,分析诗人年少事功理想和更深层次的人生追求;其次,探求诗人思想发生转变的过程,从外部政治环境和个人存养之道两个方面分析其隐逸原因。从而论证刘因之拒仕并不代表着其“用世”之心的消退,他的选择,是在元初乱世的生存环境下,在平衡好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寻找更为适合自己的处世方法。第五章研究诗人隐逸情怀影响下的诗词创作。对诗歌进行分期处理,前期表现为在对隐逸的无限遐想中充斥着一种不能忘怀世事的矛盾情绪;而后期的创作中则表现出享受隐居之闲适的豁达开朗,充满豪迈之气。词的创作数量不多,但创作主题上多表现出“醉意人生”的潇洒之气,有苏、辛遗韵。第六章考察诗人的交游与创作。首先,就仕隐分类,对诗人生平交往较密友人和门生进行考察;其次,对他们交往所得寄赠酬唱之作进行赏析,以期还原一个更为丰满的刘因形象。总之,诗人自幼充满济世理想,他的隐居是“济世”理想挫败后的行为,也是他用世思想的另外一种实现形式。豪迈洒脱隐居生活的背后,是他始终难忘世事的家国意识。
梁建功[2](2017)在《刘因年谱》文中研究指明刘因(1249-1293),保定容城人,字梦吉,号静修,元初北方着名文士,与许衡、吴澄并称爲元代三大儒。刘因在元代既享有盛名,当时文士对刘因十分推崇,其中一些文士认爲刘因开有元一代诗风,明清两代文士对其也多有褒扬。刘因既继承了北方学术,又吸收北传的朱子之学,因此他的思想以及学术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他的诗歌题材多样,诗文风格具有独特性。其诗文思想继承了金末诗文思潮,而诗文创作更是开有元一代文风。自元代以来,关於刘因出仕、政治态度、与许衡的争论、入祀等问题一直是历代文士讨论的焦点。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就记载有刘因与许衡就“道不行”与“道不尊”问题进行的辩论,此外,刘因在《渡江赋》中所表露出的拥护蒙元政一统中原的政治态度在明清文人之间广受争议,并且一直影响着他是否能够入祀孔庙。近代以来,学术界对刘因的关注逐渐增多,并由此出现了一批相关研究着作。如台湾学者孙克宽《元儒刘静修学行评述》、袁冀《元名儒刘静修行实编年》、唐宇元《元代刘因的思想》、商聚德的《刘因评传》、查洪德《北方文化背景下的刘因》等议论颇深的着作和文章对刘因的思想、学行、文学等不同侧面进行了探究。但是,学界目前还没有一部以刘因行年爲切入点,探讨刘因思想与学术渊源,诗文理论来源与创作成就,出仕以及对元朝政治态度的年谱。本年谱对谱主刘因的整理与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深入考索史实。爲了探究刘因出仕、对元朝态度以及理学、学术与文学思想形成的历史环境,本谱着重对忽必烈的汉化活动进行考察,同时也对北方重要汉族文士仕元的活动进行考索,这些历史活动对刘因的出处行藏都产生了影响。例如本谱对当时北方文士如姚枢、许衡等人进入忽必烈潜邸,推动当时汉法实施等史实进行考察,由此而力图揭示刘因出仕元朝时期北方文士所处的政治生态境况。除此之外,对当时北方文士诗文创作风尚的转变以及北方文士对北传朱学的接受方面的考察,其目的在於揭示刘因的理学、学术以及文学思想形成的文化生态环境。例如,本谱对金元之际特别是贞佑南渡之後,北方诗文风尚转变的内容以及原因进行了比较详细地考辨。第二、本谱以考论爲主,对谱主事迹并不单纯进行罗列。本年谱将本事与外事相结合,以考论谱主交游、思想以及政治态度等内容爲主。例如谱中对刘因与许衡辩论之事进行了考辨,对刘因所作《希圣解》进行了辨析。第三、本谱采用本事与外事相结合的方法,立足谱主本事,参考与之相关的外事。例如刘因所作《静华张君墨竹诗序》中涉及到其与张柔、元好问、郝经等人的关系,谱中则对此一一考证,厘清其中的复杂关系。第四、本谱在考证的基础之上,揭示刘因理学、学术与文学思想的形成与金末元初北方文化的历史联系,同时,探究其於此取得的成就对元代理学、学术与文学发展的影响。例如本谱对刘因对朱熹理学思想的吸收进行了细致考察。本谱并不是仅仅单纯罗列刘因的行年事迹,而是以此爲基础,严谨考证刘因的本事与交游,细致考辨刘因的理学、学术与文学思想与成就,并突出刘因的思想价值与文学创作成就,从而全面且贴恰地彰显刘因年谱所蕴藏的学术价值。
沈莹[3](2012)在《元人刘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对象为元初集名儒、隐士及诗人身份于一体的刘因。由于刘因所处时代意义非常,所以本文在对刘因其人展开讨论前,首先将对元初社会概况以及元初文人心态试做小探,力求从时代背景、群体特征两个方面入眼,能够更为全面的解读刘因。而刘因之所以在七百年间都未曾被世人所忘记,乃是因为:首先,从他开始阐发理学义理之时,就因其论述独到得当,开始逐渐受到时人关注。其次,因其治学有方饱受赞誉,故得以受征召入朝为官。这在元初这样一个科举不兴的时代已足以让人称羡和瞩目;但他不久却以母疾辞归,并以教书为业——如果这样的举动尚显无奈和被动的话,那么之后的第二次拒绝元世祖忽必烈的征召,直到去世都未再踏上仕途,则让世人多少以为有“高蹈不仕”的亮节,再加上他创作为数不少的和陶诗,于是,他的“隐士”身份也成为几百年来人们讨论不息的话题。以上,是他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两个主要原因。但本文除了对这两点进行讨论之外,更是着重于对他的诗人身份,作主要论述,意在阐明:一、在元初北方诗坛上,刘因所起到的作用及其地位;二、刘因所作诗歌的内容特点及其艺术风格。力图在对刘因诗歌的分析中,能够对深入的解读刘因,这个处于非常年代,又具备非常身份的儒学名家,有所帮助。另外,因为本文是对元初诗人刘因的专人研究,所以在对刘因所作的诗歌内容和艺术风格进行论述后,亦对刘因那些一直以来都鲜少人关注的词、散曲和文赋展开讨论,争取对刘因理学家、隐士身份外的文学家身份,做一个更深入和直观的了解和理解刘因。最后,因刘因对后世的影响,不管是从儒学还是诗歌方面来看,一直都未曾停息,所以还将在附录部分附上后世对刘因的接受和批评。意在通过这一爬梳,能够使刘因面目更清晰,形象更丰满。
胡金平[4](2005)在《学术与政治之间: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的历史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和社会为学校提供了舞台,也力图控制它的表演。国家和社会的结构特征直接影响到大学的存在,使学校形成了官场型、剧场型和单位型三种类型的场域,相应地规定了学官、学人和干部三种不同类型的教师身份。大学因知识的传承而产生,大学更因政治的需要而延续。大学自古以来的双重职能,影响到中国大学教师自觉地以政治人与知识人为他们所应扮演的最主要的社会角色。 传授知识、研究学术是教师的本业,知识人当然是教师扮演的最主要的社会角色。中国自古便是一个“知识社会”,知识不仅帮助教师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获取了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同时也使他们拥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精英身份,并获得了在社会生活中的“优先”话语权。 在古代中国,由于教育知识所具有的伦理性和政治性特征,使大学教师们只是将知识的传授和研究作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工具和手段,同时其介于统治集团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被统治的统治者”身份,使其一直以社会精英自居,自觉地将“社会良心”的代表的重任担在肩头,因而政治人也成为大学教师扮演的主要社会角色;近代社会尤其是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教师群体从制度层面上割断了与政治的关联,专业知识的传播和学术研究成为“新”大学教师们的职业,然而,面对国家的危亡、社会时局的混乱,政治人的情结同样难以释怀。然而,政治人与知识人两者又存在着角色冲突,于是,有的行走于政治人与知识人之间,有的以政治为志业,托政治于学术,有的选择扮演纯粹的知识人,以此作为实现自己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有的努力消解其精英意识,投身于大众社会之中。 在中国社会之中,两种角色的自由扮演是艰难的。大学教师们完全脱离政治而成为知识人难以实现;同时做一个独立自由的政治人也很困难。虽然根据与权力关系的远近,大学教师所扮演的政治人角色可分为立法者、阐释者、批评者、反叛者等不同类型。但无论是与权力婚媾时的依附,还是游离于权力之外的独立,教师对于政治的过度介入,不仅影响到知识人角色的扮演,而且常常以悲剧结束。
徐子方[5](2003)在《人格自尊与文化尊道——刘因心态剖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因并非从一开始即有志于做一个“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隐士。对于他来说,元代非可为之世,经过短暂的初仕,他看到了以前看不到的东西,从而放弃了此前关于“世无不可为.人无不可致”的观点。人格自尊和文化尊道构成了他复杂心态的两个不可缺一的支撑点,也是他尽管对官场失望,却没有像同时期其他文人那样背离传统、混迹世俗的重要原因。
二、人格自尊与文化尊道——刘因心态剖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格自尊与文化尊道——刘因心态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元代刘因隐居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生平及后世争议 |
1.1 家庭教育 |
1.2 出仕经历 |
1.3 从祀孔庙与后世之争 |
1.3.1 从祀与隐逸 |
1.3.2 从祀与《渡江赋》 |
第二章 金元之际北方士人的出处选择 |
2.1 进者构建新朝文化体系 |
2.1.1 元廷儒士对汉文化的保存和传承 |
2.1.2 忽必烈潜邸大儒之功 |
2.2 退者乡间教授传播儒学 |
2.3 金元之际文人心态之特殊性 |
第三章 特殊时代的家国情感 |
3.1 对故金的怀念 |
3.1.1 燕赵之悲 |
3.1.2 黍离之思 |
3.1.3 亡国之叹 |
3.2 对宋朝的批判 |
3.2.1 哀其不幸 |
3.2.2 怒其不争 |
3.3 对元朝大一统的积极态度 |
第四章 用世思想与隐居情怀 |
4.1 积极用世的思想与实践 |
4.1.1 理学思想中的“用世”观 |
4.1.2 年少事功理想与出仕经历 |
4.1.3 “成圣”“成贤”的至高理想 |
4.2 追求隐居的原因分析 |
4.2.1 由仕到隐的思想转变 |
4.2.2 外部政治环境的影响 |
4.2.3 理学家个人存养之道 |
第五章 隐居情怀与创作 |
5.1 隐逸情怀与诗歌创作 |
5.1.1 早期主题:“举杯对山灵,欲去仍徘徊” |
5.1.2 后期主题:“人生日用本无事,闲倚西窗候晚晴” |
5.1.3 诗歌风格特点 |
5.2 隐逸情怀与词的创作 |
5.2.1 对隐逸的真实态度 |
5.2.2 醉意人生的创作主题 |
5.2.3 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 |
第六章 隐居生活与交游 |
6.1 友人之考察 |
6.2 门生之考察 |
6.3 交游作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刘因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刘因研究综述 |
二、研究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凡例 |
世系及世系简图 |
年谱 |
1249 己酉年 宋理宗淳佑九年 蒙古海迷失后称制元年 一岁 居容城。 |
1250 庚戌年 宋理宗淳佑十年 蒙古海迷失后二年 二岁 居容城 |
1251 辛亥年 宋理宗淳佑十一年 元宪宗元年 三岁 居容城 |
1252 壬子年 宋理宗淳佑十二年 元宪宗二年 四岁 居容城 |
1253 癸丑年 宋理宗宝佑元年 元宪宗三年 五岁 居容城 |
1254 甲寅年 宋理宗宝佑二年 元宪宗四年 六岁 居容城 |
1255 乙卯年 宋理宗宝佑三年 元宪宗五年 七岁 迁居涞水 |
1256 丙辰年 宋理宗宝佑四年 元宪宗六年 八岁 居涞水 |
1257 丁巳年 宋理宗宝佑五年 元宪宗七年 九岁 居涞水 |
1258 戊午年 宋理宗宝佑六年 元宪宗八年 十岁 居涞水 |
1259 己未年 宋理宗开庆元年 元宪宗九年 十一岁 居顺天 |
1260 庚申年 宋理宗景定元年 元世祖中统元年 十二岁 居真定 |
1261 辛酉年 宋理宗景定二年 元世祖中统二年 十三岁 居真定 |
1262 壬戌年 宋理宗景定三年 元世祖中统三年 十四岁 居真定 |
1263 癸亥年 宋理宗景定四年 元世祖中统四年 十五岁 居真定 |
1264 甲子年 宋理宗景定五年 元世祖中统五年、至元元年 十六岁 居真定 |
1265 乙丑年 宋度宗咸淳元年 元世祖至元二年 十七岁 居真定 |
1266 丙寅年 宋度宗咸淳二年 元世祖至元三年 十八岁 居真定,将还北雄州 |
1267 丁卯年 宋度宗咸淳三年 元世祖至元四年 十九岁 居顺天 |
1268 戊辰年 宋度宗咸淳四年 元世祖至元五年 二十岁 居顺天 |
1269 己巳年 宋度宗咸淳五年 元世祖至元六年 二十一岁 居顺天 |
1270 庚午年 宋度宗咸淳六年 元世祖至元七年 二十二岁 居顺天 |
1271 辛未年 宋度宗咸淳七年 元世祖至元八年 二十三岁 居顺天 |
1272 壬申年 宋度宗咸淳八年 元世祖至元九年 二十四岁 居顺天 |
1273 癸酉年 宋度宗咸淳九年 元世祖至元十年 二十五岁 居容城 |
1274 甲戌年 宋度宗咸淳十年 元世祖至元十一年 二十六岁 居容城 |
1275 乙亥年 宋恭宗德佑元年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 二十七岁 居容城 |
1276 丙子年 宋恭宗德佑二年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 二十八岁 居容城 |
1277 丁丑年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 二十九岁 居容城 |
1278 戊寅年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 三十岁 居容城 |
1279 己卯年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 三十一岁 居易州 |
1280 庚辰年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 三十二岁 居易州 |
1281 辛巳年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 三十三岁 居易州 |
1282 壬午年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 三十四岁 居大都 |
1283 癸未年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 三十五岁 居容城 |
1284 甲申年 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 三十六岁 居容城 |
1285 乙酉年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 三十七岁 居容城 |
1286 丙戌年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 三十八岁 居容城 |
1287 丁亥年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 三十九岁 居容城 |
1288 戊子年 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 四十岁 居容城 |
1289 己丑年 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 四十一岁 居容城 |
1290 庚寅年 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 四十二岁 居容城 |
1291 辛卯年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四十三岁 居容城 |
1292 壬辰年 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 四十四岁 居容城 |
1293 癸巳年 元世祖至元三十年 四十五岁 居容城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刘因思想研究 |
一、十三世纪中叶至十四世纪初中国北方政治与文化生态 |
二、融汇南北:刘因的理学思想 |
三、以经爲本,贯穿四部:刘因的学术思想 |
四、承续金源:刘因的文艺思想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元人刘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元初社会变迁对文人心态之影响 |
(一) 元初社会概况 |
(二) 元初文人处境 |
1、“根脚”制度的建立 |
2、“儒户”的创设和取士由吏的制度 |
(三) 元初社会文人心态 |
二、名儒刘因及其仕隐原因小探 |
(一) 刘因的家世 |
(二) 刘因生平 |
1、师承 |
2、成年后的仕宦及教授经历 |
(三) 刘因的两次却聘问题再探 |
(四) 作为理学家的刘因 |
1、元初北方理学发展概况 |
2、刘因的理学思想 |
3、理学家身份下刘因的文艺观 |
三、刘因的诗歌集词曲文赋 |
(一) 刘因的诗歌作品 |
1、元初北方诗坛概况 |
(1) “金人余习” |
(2) “宗唐” |
2、刘因在元初诗坛的地位 |
(1) 首开元代学李贺之端 |
(2) 别具新意的和陶诗 |
3、刘因诗歌作品的内容特征与艺术风格 |
(1) 和陶诗 |
(2) 咏史怀古及题画诗 |
(3) 饮酒诗 |
(4) 纪行游历诗及写景诗 |
(5) 理学诗 |
(二) 刘因的词曲作品 |
(三) 刘因的文赋作品 |
1、刘因散文特色及价值 |
2、刘因辞赋之特色 |
(1) 刘因辞作风格特点 |
(2) 刘因赋作风格特点 |
结语 |
附录一:史传 |
附录二:后世对刘因的接受 |
参考书目 |
致谢 |
(4)学术与政治之间: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的历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问题的缘起:教师是知识分子吗 |
二、相关研究扫描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及结论 |
五、论文的基本内容 |
第一章 舞台与角色:国家、社会视域下的学校与教师 |
第一节 社会、国家与学校 |
一、传统社会中的学校 |
1、早期学校:政治、伦理与驯化 |
2、古代学校存在的“合法性” |
二、现代国家:国家意识、民主思想与学校教育 |
第二节 学校组织与教师身份的变迁 |
一、官场型组织与学官身份 |
二、剧场型学校与学人身份 |
三、“单位”型学校与教师的“干部”身份 |
第二章 经世致用:教师政治人角色的扮演 |
第一节 立法者与阐释者 |
一、从“代天立言”到“代圣人立言” |
二、“社会代言人” |
三、“新社会”下被赋予的社会责任感 |
第二节 批评者与反叛者 |
一、理念与现实的冲突 |
二、体制内外:三种类型的异类 |
1、体制内的穿孔者 |
2、体制外的“诤臣”、“诤友” |
3、权力的反叛者 |
三、两种思维路径 |
1、“过去式”理想国的构想 |
2、“将来式”鸟托邦的设计 |
第三节 教师政治角色的边缘化 |
一、传统“师”的政治边缘化 |
二、教师职业的政治人角色的“消解” |
第三章 立身之本:教师知识人角色的卫护 |
第一节 知识与“知识社会” |
一、传统社会中的知识与知识人 |
二、“知识社会”的形成 |
三、中国“知识社会”的特点 |
第二节 知识人与教育知识的控制 |
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教育知识的选择与控制 |
二、大学知识人称谓及其知识结构的变迁 |
第三节 以学术为志业 |
一、“学术社会”的建构 |
二、学术背后的意义 |
三、通过知识获得“资本” |
第四章 学术与政治:两种角色之间的艰难抉择 |
第一节 徘徊于两种角色之间:以胡适为例 |
一、知识人角色的“向往” |
二、特殊的政治人角色 |
三、边际人的“苦恼” |
第二节 走入象牙之塔:以熊十力为例 |
一、从政治人到知识人的转变 |
二、体制内外:象牙塔中的自由独立精神 |
三、象牙塔中的政治情怀 |
第三节 政治人角色的眷恋:以张申府为例 |
一、政治人角色意识的形成 |
二、作为副业的知识人 |
三、政治人的困顿 |
第四节 精英角色的颠覆:以陶行知为例 |
一、依附性政治精英人角色的解构 |
二、真理的持有者和代言人角色的颠覆 |
三、新知识人角色的扮演 |
结束语:敢问路在何方 |
主要参考文献 |
(5)人格自尊与文化尊道——刘因心态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志在兼济,初入仕途 |
二、尊道自尊,拒聘避世 |
四、人格自尊与文化尊道——刘因心态剖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元代刘因隐居问题研究[D]. 郭亚芳. 山西大学, 2020(01)
- [2]刘因年谱[D]. 梁建功. 河南大学, 2017(06)
- [3]元人刘因研究[D]. 沈莹. 云南大学, 2012(12)
- [4]学术与政治之间: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的历史分析[D]. 胡金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5]人格自尊与文化尊道——刘因心态剖析[J]. 徐子方.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