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政治思想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家,罗尔斯,马基雅维利,政治现实,《正义论》,社会契约论,西塞罗,托克维尔
政治思想史论文文献综述
李石[1](2020)在《政治哲学与政治思想史异同》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哲学和政治思想史是两个极易被混为一谈的学科。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也常常二者兼顾。笔者试图在阐明这两个学科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澄清二者的本质区别。政治哲学研究和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共同点在于,研究素材是一致的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哲学的研究素材都是历(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20-01-13)
赵卓然[2](2019)在《政治思想史视域下的西欧中古“有机体”隐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世纪思想家围绕国家教会关系等问题的论争,常采用隐喻方式来表达,如“双剑论”“日月说”,是中世纪学者表达政治思想的流行写作方式。“政治形体”(corpus politicum,Body Politic)是12—15世纪西欧思想家表达政治共同体常用的隐喻方(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20)
曹龙虎[3](2019)在《从君权合法性议题的解析看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创新——评《“圣王”的想象与实践:古代中国的君权合法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张星久先生的着作《"圣王"的想象与实践:古代中国的君权合法性研究》于201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着作是在张星久先生2001年完成答辩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君权合法性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十多年的完善、修改才付梓出版,是张星久先生潜心钻研中国政治思想史多年的砥砺之作。该书以中国古代的君权合法性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借鉴文化人类学的"拟剧"理(本文来源于《政治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孙晓春[4](2019)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何以走向世界》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政治思想史是近代以来才有的学科,自梁启超创建这一学科时起,便决定了在近代语境下解读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发展路向。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任务不仅仅是以中国的概念研究中国问题,而是要在现代语境下使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成为可以理解的知识,从而真正成为人类共同的思想遗产的一部分。在构建政治学的中国话语体系的过程中,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不是"本土化"问题,而是要以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葛荃[5](2019)在《话语构建和走向文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断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而言,话语的形成受到社会语境的影响,由此,中国话语形成了叁个特点:一是语词涵容性,所谓一词多义;二是体悟方式,即中国话语的表达往往需要深层的理解和感悟;叁是比类逻辑。这些特点导致了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的语境差异预设在先,难以弥合。虽然如此,中国文化与世界各个文明在基本理念方面却有相通之处,这就为中国话语与世界文明的沟通提供了津梁。同时,中国政治思想史之中国话语构建必须在中华文化与现代化社会政治价值互动和交融的过程中达成。中国政治思想能够走向世界,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就需要具有共同的现代化社会语境。因此,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需要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融合现代政治理念,由此开通走向世界的唯一路径。(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任剑涛[6](2019)在《置身“世”外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之世界念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如何走向世界"是一个颇具雄心却需审查的命题。这一命题特指在"中国"国家范围内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如何走向"世界",其隐含的意思是中国的相关研究是置身"世"外的。其实,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处在"世界"之中。不过,相关研究获得的世界承认非常有限,与"世界"有隔绝之感。只要以"一个学术圈、一个价值世界、一个思想市场、一个评价标准、一个实践指向"为标准,便可以衡量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是否成功走出自闭、置身世界。(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杨阳[7](2019)在《议题选择、概念互释与话语衔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与现代政治学分属不同的知识系统,知识间的张力、问题意识的错置、概念衔接的障碍、方法上的落差,给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对象选择、概念建构带来很大的困难。在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百年发展史上,"采政治学之观点"与关照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特殊性,这两种不同的研究进路相向而行,推动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现代政治学这两个知识体系的融通和两套话语系统的互释,也昭示了当下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胡在东[8](2019)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融入与实践——评《中国政治思想史》》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2016年12月7—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是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总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期刊2019年09期)
杨阳,郑义[9](2019)在《马克思主义方法、政治学视角与现实关怀——徐大同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叁重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公认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名家,徐大同生前一直重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他在该领域的着述虽然不多,但往往高屋建瓴、慧眼独具,极具启发价值。马克思主义方法和价值认识维度、政治学的观察视角和强烈的现实关怀,构成了他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主要特色。特别是他对政治学视角这一研究进路的强调,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凸显政治学学科属性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徐大同在该领域研究中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在当下和未来的健康发展有着补偏矫正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政治思想史》期刊2019年03期)
王孟筠[10](2019)在《将翻转课堂模式融入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政治思想史是研究西方国家政治思想起源、发展及演变规律的学科,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政治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全面、深入地了解西方政治文化及其历史发展,启发学生对当代中国政治问题的思考。本课程在本科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实践体验的改革采用的实施策略如下:采用主题式教学,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探究政治思想演变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通过翻转课堂模式开展教学主题的原着研读,并在课堂上模拟西方政治运作,让学生的课堂所学有实务体验。(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9年24期)
政治思想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世纪思想家围绕国家教会关系等问题的论争,常采用隐喻方式来表达,如“双剑论”“日月说”,是中世纪学者表达政治思想的流行写作方式。“政治形体”(corpus politicum,Body Politic)是12—15世纪西欧思想家表达政治共同体常用的隐喻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治思想史论文参考文献
[1].李石.政治哲学与政治思想史异同[N].北京日报.2020
[2].赵卓然.政治思想史视域下的西欧中古“有机体”隐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3].曹龙虎.从君权合法性议题的解析看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创新——评《“圣王”的想象与实践:古代中国的君权合法性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9
[4].孙晓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何以走向世界[J].天津社会科学.2019
[5].葛荃.话语构建和走向文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断想[J].天津社会科学.2019
[6].任剑涛.置身“世”外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之世界念想[J].天津社会科学.2019
[7].杨阳.议题选择、概念互释与话语衔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19
[8].胡在东.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融入与实践——评《中国政治思想史》[J].中国教育学刊.2019
[9].杨阳,郑义.马克思主义方法、政治学视角与现实关怀——徐大同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叁重维度[J].政治思想史.2019
[10].王孟筠.将翻转课堂模式融入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观察.2019
标签:政治思想史; 政治哲学; 政治思想家; 罗尔斯; 马基雅维利; 政治现实; 《正义论》; 社会契约论; 西塞罗; 托克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