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遗传性稀毛症论文-李晴

型遗传性稀毛症论文-李晴

导读:本文包含了型遗传性稀毛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U2HR,EPS8L3,HR基因,Marie,Unna遗传性稀毛症

型遗传性稀毛症论文文献综述

李晴[1](2013)在《Marie Unna型遗传性稀毛症致病基因的突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Marie Unna型遗传性稀毛症(Marie Unna Hereditary Hypotrichosis,MUHH;OMIM146550/612841)是临床上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的具有遗传异质性的毛发疾病,本病于1925年由德国皮肤科医生Marie Unna首次报道。受累个体临床表现为出生时头发正常或稀少或无,儿童期头发开始缓慢生长,但毛发粗糙、扭曲和难以梳理,大部分患者二,叁十岁时头发弥漫性脱落且逐渐加重。患者不伴有其他外胚层结构异常。迄今为止,Marie Unna型遗传性稀毛症致病基因位点分别定位于8p21和1p21.1–1q21.3区域。2009年Wen等在HR基因的U2HR区域发现了一个起始密码子杂合突变,并在来自不同种族的19个不同家系中确立了致病基因遗传突变谱。功能分析显示,这些突变增加开放阅读框的翻译水平,且HR蛋白水平的微调对控制头发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随后多个研究小组都发现了U2HR区域的致病突变。最近,张鑫等通过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的策略发现了该病另一个新的致病基因——EPS8L3基因(NM_024526.3),该基因定位于1p21.1-1q21.3区域。目的本课题检测1例中国MUHH家系和1例散发MUHH病例的U2HR和EP3L8基因的致病性突变,总结MUHH的临床特征和致病基因突变间的相关性。方法(1)采用家系调查和扫描电镜检查分析MUHH患者的临床表现。(2)采用PCR反应分别扩增U2HR区域及EPS8L3基因的所有外显子编码区及内含子剪接位点,用直接测序法对MUHH患者分别进行U2HR和EPS8L3基因突变检测。(3)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直接测序的方法在散发病例中没有发现U2HR区域及EPS8L3基因的突变;家系中的叁个患者在U2HR区域均检测到一个新的杂合无义突变C.25C>T(p.Q9X),而家系中的正常成员及200名正常对照未发现该突变;基因型与表型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1)本课题报道了一例具有系统性病变的与以往不同的MUHH病例。(2)通过直接测序方法在一个中国汉族MUHH家系中检测出U2HR区域的一个新的无义突变C.25C>T(p.Q9X)。(3)这些发现有助于理解MUHH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关联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3-05-01)

杨建强[2](2012)在《一个Marie Unna型遗传性少毛症家系基因突变筛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分析1个中国MUHH家系中患者的临床特征;(2)检测中国汉族人MUHH患者HR基因的U2HR区域突变,分析MUHH的突变筛查结果,以期获得更多的基因型和表型的相关信息。方法(1)采用家系调查和遗传分析,检查分析MUHH患者的临床表现;(2)采用PCR反应扩增HR基因的U2HR区域,用直接测序法对1个中国MUHH家系中患者及健康个体进行U2HR的基因突变检测;(3)通过Pubmed及中国医学光盘CBM,对MUHH基因突变报道进行总结。结果(1)MUHH的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有患者未见表型差异,未能发现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明确相关性;(2)在该MUHH家系患者中的HR基因U2HR中检测到1个错义突变c.74C>T(p.P25L)。(本文来源于《2012年浙江省皮肤病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2-09-07)

蔡丽琼[3](2009)在《Marie Unna型遗传性稀毛症致病基因突变筛查及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Marie Unna型遗传性稀毛症(MUHH)是临床上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毛发疾病。该病由德国学者Marie Unna于1925年首次报道。受累个体临床表现为在出生时毛发稀少或缺失;在幼童时期头发开始缓慢生长呈现特有的粗糙、不规则扭曲和金属丝样外观;从青春期开始,头发弥漫性脱落并逐渐加重,脱发以头顶部开始,严重者可发展为秃头。大部分患者体毛、睫毛、眉毛和第二性征毛发非常稀少或缺如。患者不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男性受累较女性严重。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在毛囊周围没有显着的炎性细胞浸润或纤维化,但成熟的毛囊数量显着减少、毛囊缩小,毛囊中没有毛发。电镜显示毛发不规则扭曲,出现纵沟、纵裂、不规则横断面、毛小皮广泛的剥脱和毛鞘异常。MUHH具有遗传异质性,迄今为止,该病已有两个致病基因位点分别被定位在8p21和1p21.1–1q21.3上,其中8p21已被多个研究小组证实,该区域包含人无毛基因HR基因。国内外多个研究小组先后对MUHH患者进行HR基因编码区的突变分析,然而均未检测到HR基因突变。在HR基因5′非翻译区有4个上游开放阅读框架(uORF),从5′→3′分别命名为U1HR,U2HR,U3HR以及U4HR,其中U2HR是HR基因的的一个抑制性uORF,直接比邻HR基因编码区的引导序列,编码一种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多肽。近来,在一个中国汉族MUHH大家系的HR基因的U2HR区域鉴定了一个致病的起始密码突变并在其他18个祖先来源不同的MUHH家系中共发现了12个U2HR突变,建立了U2HR的突变缺陷谱。功能研究显示这些不同的突变都导致下游HR基因mORF生理条件下翻译效率增强,引起HR蛋白过表达。目的(1)分析3个中国MUHH家系及4个散发患者的临床特征;(2)检测中国汉族人MUHH患者HR基因的U2HR基因突变,分析MUHH的突变筛查结果,以期获得更多的基因型和表型的相关信息并进一步验证遗传性疾病的新的发病机理;(3)分析HR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以期获得更多的U2HR突变对HR基因表达影响的新信息。方法(1)采用家系调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扫描电镜检查分析MUHH患者的临床表现;(2)采用PCR反应扩增HR基因的U2HR区域,用直接测序法对1个中国MUHH家系及4个散发MUHH患者进行U2HR的基因突变检测;(3)通过Pubmed及中国医学光盘CBM,对MUHH基因突变报道进行总结;(4)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分析有突变的MUHH患者、无突变的MUHH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HR基因mRNA表达水平变化;(5)采用Western-blot的方法分析有突变的MUHH患者、无突变的MUHH患者和健康对照之间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结果(1) MUHH的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有患者未见表型差异,未能发现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明确相关性;(2)在一例散发MUHH患者HR基因U2HR中检测到1个错义突变c.77A>C (p.E26A)。在该患者的健康父亲及100例正常对照中均不存在上述突变;(3) HR基因mRNA水平相对表达结果显示,有突变的MUHH患者、无突变的MUHH患者及健康对照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4) Western-blot结果显示,有突变的MUHH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HR蛋白质水平的相对表达较健康对照显着增高。结论(1)本研究利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在1个中国MUHH家系及4个散发病例中共检测出HR基因的U2HR的1个新的错义突变(c.77A>C),丰富了U2HR基因突变谱;总结了MUHH突变筛查结果,推测U2HR的突变热点可能位于U2HR的第24-28密码子区域,同时表明MUHH可能具有遗传异质性。(2) U2HR突变是MUHH的致病突变, U2HR的致病突变可以引起HR蛋白质含量的增加,HR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是毛发脱落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09-10-01)

王群,宗飒[4](2009)在《银屑病及Marie Unna遗传性稀毛症的遗传易感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1文献来源[1]Zhang XJ,Huang W,Yang S,et al.Psoriasis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susceptibility variants within LCE gene cluster at1q21[J].Nat Genet,2009,41(2):205-210.(本文来源于《循证医学》期刊2009年04期)

蔡丽琼,王培光,高敏,陆闻生,徐生新[5](2009)在《Marie Unna型遗传性稀毛症的基因突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和报告一中国散发的MUHH病例U2HR区域的基因突变情况,并进一步验证该病的这一新的致病机理。方法:收集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患者和健康对照个体的U2HR区域,直接测序法进行DNA测序,100例无亲(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06-13)

许艺明[6](2009)在《U2HR突变致Marie Unna型遗传性稀毛症的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Marie Unna遗传性稀毛症(Marie Unna hereditary hypotrichosis,MUHH,MIM146550)是一种毛发周期紊乱导致的遗传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出生后毛发稀少或缺如,儿童期毛发开始生长,质硬、卷曲而无光泽,青春期呈进行性毛发脱落而不再生长。国际上将MUHH基因座定位于人染色体8p21区域,但对此区域中与毛发周期密切相关的Hairless(HR)基因编码区进行突变筛查时都没有发现任何致病性突变。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了MUHH在8p21区域的定位,并于HR基因5'-UTR区4个上游开放读码框(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uORFs)(从5'端至3'端分别命名为U1HR、U2HR、U3HR和U4HR)中的第二个uORF(U2HR)发现13种MUHH致病突变。本研究挑选其中7种具有代表性的突变作为研究对象(包括1种起始密码子突变、1种终止密码子突变、1种无义突变和4种不同的错义突变),旨在探讨这7种不同的突变对HR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U2HR对HR基因主要开放读码框(main open reading frame,mORF)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本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发现,U3HR和U4HR都不影响下游报告基因的转录水平和翻译效率。但本研究发现,U1HR和U2HR在分别破坏起始密码子后虽然都不改变下游报告基因的转录水平,但前者使翻译效率降低了近一倍,而后者使翻译效率提高近3倍。提示U1HR和U2HR可能分别作为一种激活性和抑制性元件调控下游HR基因mORF的翻译。本研究应用萤火虫荧光素酶和EGFP报告基因系统,分析上述7种MUHH致病突变对下游报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将这7种突变构建体分别转染HeLa细胞后,EGFP报告基因的转录水平与转染野生型后的水平相当,但是荧光素酶和EGFP报告基因的翻译水平却获得2~4倍的升高。该实验结果提示,U2HR的突变不是通过影响HR基因的转录水平,而是通过对HR基因翻译水平的调控来影响HR蛋白在细胞中的含量;同时也提示,MUHH发生的分子机制是:U2HR发生失去功能性突变,从而丧失对下游HR基因mORF翻译的抑制,引起HR蛋白过表达。在U2HR调控下游HR基因mORF翻译的分子机制研究中,本文首先探讨了这种调控作用是否与U2HR所编码的氨基酸有关。利用定点诱变方法在U2HR编码区C端产生3种同义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这3种同义突变体在转染细胞后均未能改变荧光素酶和EGFP报告基因的翻译水平,提示U2HR对下游HR基因mORF翻译的调节不是依赖U2HR的核苷酸序列,而是依赖于U2HR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本研究还通过消除终止密码子的方法将U1HR和U2HR分别与EGFP读码框融合表达融合蛋白,Western Blot分析可见印迹条带分子量大小与预测的相当,这间接提示U1HR和U2HR在生理条件下是可翻译的。随后在互补实验(complementary test)中,过表达U2HR多肽并不能挽救U2HR无义突变体导致的对下游报告基因表达抑制作用的丧失,也不能增强野生型U2HR对下游报告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提示U2HR不是通过反式作用,而是通过顺式作用调控下游HR基因mORF的翻译。为明确是否U2HR编码的其他氨基酸也是调控下游HR基因mORF翻译所必需,本研究在U2HR编码区N端随机选择了两个密码子进行错义突变。随后在报告基因表达水平检测中发现,这两种突变体不影响EGFP报告基因的转录水平,但均使荧光素酶或EGFP的翻译效率提高了2倍左右,提示U2HR编码氨基酸的N端区域对下游HR基因mORF的翻译调控同样重要。uORF抑制下游mORF翻译的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其终止密码子附近的氨基酸阻滞核糖体向下游滑动。为了解U2HR是否可能通过此机制抑制下游HR基因mORF的翻译,本研究采用定点诱变延长U2HR编码区的方法,改变了U2HR终止密码子附近的氨基酸性质,随后将这种突变体转染HeLa细胞,观察其对下游报告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报告基因翻译水平与转染野生型的相比基本没有差异,这提示U2HR终止密码子附近的氨基酸可能不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滑动。本研究还在U2HR起始密码子AUG下游(+4位)插入单碱基G,形成移码突变,改变野生型U2HR编码的包括终止密码子附近氨基酸在内的几乎所有氨基酸。将该突变体转染细胞后发现,与转染野生型的相比,下游报告基因的转录水平基本不变,但翻译效率却升高了近2倍。该结果提示U2HR可能通过其编码的非终止密码子附近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滑动,下调HR基因mORF翻译。如果U2HR在生理条件下翻译为多肽,其可能通过与翻译装置中某些组分发生作用而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滑动。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和哺乳动物双杂交系统检测了候选蛋白eIF2a、eIF2b、eIF4e和ERF1与U2HR多肽的相互作用,但均获得阴性结果,提示U2HR多肽与这些候选蛋白可能不发生相互作用。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依赖U2HR编码肽链序列的调控机制使HR蛋白表达水平受到严格调控,U2HR失去功能性突变引起HR蛋白过表达,并最终导致MUHH。这不但为毛发周期中HR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同时也为MUHH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初步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期刊2009-05-01)

蔡丽琼,王培光,高敏,陆闻生,徐生新[7](2009)在《Marie Unna型遗传性稀毛症的基因突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Marie Unna型遗传性稀毛症(MUHH)是临床上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毛发疾病。受累个体临床表现为粗糙,扭曲,呈金属丝样外观头发;从青春期开始,头发弥漫性脱落,逐渐加重。迄今为止,该病已有两个位点分别被定位在8p21和1p21.1-1q21.3上,其中8p21已被多个研究小组证实。最近,在一个MUHH家系的U2HR区域鉴定了一个致病的起始密码突变并在祖先来源不同的MUHH家系中建立了U2HR的突变缺陷谱,U2HR是人类无毛基因(HR)的5'非翻译区域(5′UTR)的一个抑制上游开放阅读框(uORF)。目的:研究和报告一中国散发的MUHH病例U2HR区域的基因突变情况,并进一步验证该病的这一新的致病机理。方法:收集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患者和健康对照个体的U2HR区域,直接测序法进行DNA测序,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在该散发患者的U2HR区域中检测到1个错义突变c.A77C,导致其编码的第26位谷氨酸变成丙氨酸(E26A)。患者的健康父亲及其他无亲缘关系的正常对照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我们的结果增加了MUHH的新的U2HR突变缺陷谱。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研究首次验证了该病的这种新的致病机理。(本文来源于《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9-04-16)

林国书,杨青,张学军,严开林,何平平[8](2005)在《Marie Unna遗传性稀毛症的遗传异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中国汉族人Marie Unna遗传性稀毛症进行基因组精细定位,从而为进一步找到该病的致病基因奠定基础。方法用覆盖8p21的18个微卫星标记对2个家系进行局部基因组扫描,利用Linkage软件(5.10版)和Cyrillic软件(2.02版)进行连锁和单倍型分析。结果家系1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外显率为99.9%时,在8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D8S298和D8S1725处获得LODS(连锁分数)为3.01(θ=0.00);单倍型分析将其定位于D8S282~D8S1839之间的1.1 cM内。家系2的连锁分析排除与8p21连锁。结论 Marie Unna遗传性稀毛症存在遗传异质性。(本文来源于《中华皮肤科杂志》期刊2005年10期)

田中伟[9](2005)在《Marie-Unna遗传性稀毛症:1例中国家族病例报道及其遗传学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Marie Unna hereditary hypotrichosis (MUHH) is a rare autosomal dominant disorder with progressive hair loss starting in early childhood and aggravating at puberty. Several studies have mapped the MUHH gene to chromosome 8p21. Here we report a Chinese MUHH family with variable phenotypes. All affected individuals have anomalies affecting both hair density and hair shafts. Major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disease history an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support the diagnosis of MUHH, but the features of scarring in this kindred are modest and none of the patients have vertex hair loss, which is in contrast with typical MUHH. We now report genotyping and linkage analysis using 11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spanning the MUHH locus at 8p. Two-point linkage analysis using these markers revealed significant exclusion of this locus (log of the odds scores <-2) at θ=0 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a range of clinical presentations in MUHH, and thatmore than one genetic locus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isorder.(本文来源于《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期刊2005年02期)

型遗传性稀毛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1)分析1个中国MUHH家系中患者的临床特征;(2)检测中国汉族人MUHH患者HR基因的U2HR区域突变,分析MUHH的突变筛查结果,以期获得更多的基因型和表型的相关信息。方法(1)采用家系调查和遗传分析,检查分析MUHH患者的临床表现;(2)采用PCR反应扩增HR基因的U2HR区域,用直接测序法对1个中国MUHH家系中患者及健康个体进行U2HR的基因突变检测;(3)通过Pubmed及中国医学光盘CBM,对MUHH基因突变报道进行总结。结果(1)MUHH的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有患者未见表型差异,未能发现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明确相关性;(2)在该MUHH家系患者中的HR基因U2HR中检测到1个错义突变c.74C>T(p.P25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型遗传性稀毛症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晴.MarieUnna型遗传性稀毛症致病基因的突变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

[2].杨建强.一个MarieUnna型遗传性少毛症家系基因突变筛查[C].2012年浙江省皮肤病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

[3].蔡丽琼.MarieUnna型遗传性稀毛症致病基因突变筛查及功能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

[4].王群,宗飒.银屑病及MarieUnna遗传性稀毛症的遗传易感基因[J].循证医学.2009

[5].蔡丽琼,王培光,高敏,陆闻生,徐生新.MarieUnna型遗传性稀毛症的基因突变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6].许艺明.U2HR突变致MarieUnna型遗传性稀毛症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

[7].蔡丽琼,王培光,高敏,陆闻生,徐生新.MarieUnna型遗传性稀毛症的基因突变研究[C].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9

[8].林国书,杨青,张学军,严开林,何平平.MarieUnna遗传性稀毛症的遗传异质性[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

[9].田中伟.Marie-Unna遗传性稀毛症:1例中国家族病例报道及其遗传学证据[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

标签:;  ;  ;  ;  ;  

型遗传性稀毛症论文-李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