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及预后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及预后

陈卫范克玲(山东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感染科271126)

【摘要】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对失去手术指征的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予以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加含碘化油栓塞治疗,观察介入治疗后临床疗效1年、3年、5年的生存率。结果5例患者生存5年以上。34例患者3年、5年的存活率分别为30•21%(11/34)、1•46%(5/34)。肿瘤临床分期、血管造影表现、动静脉分流、碘油充填类型、扩散转、肝功能因素、年龄、肿瘤直径、TACE治疗次数、TACE前后AFP值及其变化对肝癌介入治疗后长期生存存在影响(P<0•05)。结论患者自身状况、肿瘤期、TACE治疗的次数、抗病毒治疗等因素对肝癌介入疗效及预后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预后

【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059-02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属高发病,慢性乙型肝炎是主要病因之一,特别是肝炎肝硬化阶段更易发生肝癌。肝癌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介入治疗也是目前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但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生存率有待提高。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主的介入治疗已成为肝癌的重要治疗方法,如何综合治疗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我科2001年2月—2008年4月共收治34例肝癌患者,以TACE治疗为主,本文对这些病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影响肝癌介入治疗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为住院,并经临床检查确诊,均有慢性乙肝病史基础,同时符合中华医学会与肝病学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关于慢性乙肝诊断标准及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会制定的肝癌诊断标准;其中男29例,女5例,年龄43~75岁,平均(52.3±12.3)岁,临床Ⅰ期3例,Ⅱ期12例,Ⅲ期19例。肿瘤直径1~9cm,平均(4±1.1)cm。AFP值300~1200ng/ml,平均(658±127.4)ng/ml。肝功能Child分级:A级8例,B级21例,C级5例,治疗前无淋巴结或其他转移者24例,有、淋巴结、远处转移者10例。

1.2治疗方法

34例肝癌患者以TACE治疗,栓塞剂为超液态碘化油10~40ml和明胶海绵。首次尽量使碘油在病灶内完全填充,均加用明胶海绵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TACE中化疗药物有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多柔比星。一个月后复查,根据肿瘤碘油沉积情况,决定下一次TACE治疗,后续治疗遵循侧支栓塞法。34例患者有23例接受抗乙肝病毒治疗,11例存活3年以上者均接受了抗乙肝病毒治疗。服用拉米夫定者8例,服用阿德福韦酯者3例。

1.3统计学分析

对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血管造影、动静脉分流、扩散转移、碘油沉积类型、肝功能、平均TACE治疗次数、介入前、后AFP值变化、肿瘤直径等因素分析。按生存时间不同,将数据分为生存≥5年和<5年两组,比较各因素间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介入治疗前后状况比较

1.4随访观察

生存时间随访以治疗起始时至2011年6月。原发病灶稳定后,以门诊方式每2个月随访一次,如果发现新的病灶立刻给予TACE治疗。随访期间对患者继续给予贺普丁、阿德福韦酯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并给予保护肝功能治疗。

2结果

本组34例患者接受TACE治疗90例次,平均2皝65次/例,DSA造影示21例肿瘤富血供,13例乏血供。本组介入治疗后生存3年以上11例,5年以上者5例,5年以上生存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43~60岁,平均(45±8.2)岁。肿瘤临床分期:Ⅰ期3例,Ⅱ期1例,Ⅲ期1例。肿瘤直径1~5cm,平均(2±0.6)cm,直径小于3cm者4例,3~5cm者1例(多结节型),患者均无血行、淋巴结或其他部位转移。治疗后,AFP值125~569ng/ml,平均(233.58±65.98)ng/ml。肝功能Child分级:A级4例,B级1例。介入治疗后的存活率:34例患者1年、3年、5年的存活率分别为70.5%(24/34)、30.21%(11/34)、1.46%(5/34)。

3讨论

对于大多数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相对安全、有效。,肝动脉化疗栓塞具有以下作用:(1)阻断肿瘤的血供,使瘤体严重缺血坏死而缩小,有助于手术切除;(2)提高局部化疗药物浓度,增强抗肿瘤效应,减轻毒副反应;(3)控制肿瘤所致的出血;(4)缓解肿瘤所致的顽固性疼痛;(5)刺激机体的免疫效应。TACE治疗肝癌其对治疗有意义的影响因素很多,不同作者侧重点及入选参数不同,结果不可能完全相同。肝癌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的直径、分型、肿瘤血供、AFP值、有无扩散转移等主要因素对介入治疗后的患者的生存期是有显著影响的[1]。本组5例介入术后生存5年以上患者的临床分期都在Ⅰ、Ⅱ期,血管造影发现肿瘤富血供、无动静脉分流有利于TACE治疗[2]。年龄对患者预后也有影响。年轻患者肝癌恶性度大,易侵犯血管和淋巴结或发生远处转移,介入治疗效果较差,生存期短;而年龄>65岁者自身体质差,并发症多。本组5例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年龄多在50~60岁,此年龄段患者自身状况良好,肝功能Chlid分级为A、B级,可承受多次介入治疗。患者较为良好的身体状况可为肝癌介入治疗后的长期生存提供有利条件[3]。

AFP值可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生长活跃程度:AFP值越高,肿瘤生长越活跃,控制肿瘤的生长也越不易,AFP值的变化也是介入治疗前、后评价TACE疗效的重要指标,若治疗后AFP下降>75%有主要预后价值[1]。本研究<5年组的肝癌患者术前AFP值高,治疗后仍保持较高水平,或部分患者介入治疗后AFP值有上升趋势,提示肿瘤未被有效控制;而≥5年组患者反复、多次TACE治疗后AFP值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提示肿瘤已经得到有效抑制。

碘油应用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肿瘤内碘油沉积越浓密,肿瘤坏死率越高,治疗效果越好。首次TACE治疗尽量给予碘油+明胶海绵栓塞,随后的TACE治疗主要针对肿瘤的新生血管。对普通导管无法到达的侧支循环血管,应用微导管行超选择治疗,补充碘油和进行侧支血管栓塞[1]、[5]。对部分碘油沉积好的患者也需反复多次介入治疗。因此,TACE治疗的次数可影响肝癌患者生存期,而治疗次数也受患者身体状况、肝功能等因素的影响。

肝癌患者大多都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病毒的活动和复制与肝癌生长关系密切[4]。因此,在原发灶得到有效控制前后,均应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建议应用核苷类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

TACE治疗安全有效,严重并发症少,但TACE治疗需多次重复,治疗过程中也可见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例,应尽量避免。同时注意防止并发肝内感染[7,8]。

从以上看,肝癌的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相互关联的。如门静脉癌栓可影响肝功能状态。肿瘤本身的特性、患者健康状况是ACE治疗的基础和条件,高质量的TACE治疗、肿瘤类型、肝功能分级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6]

参考文献

[1]李怀波,等.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综合分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12):2286-2289.

[2]李晓光,等.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疗效分析,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6):444-445.

[3]许永华.介入治疗老年人原发性肝癌疗效及影响生存因素分析.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8,4:261-263.

[4]于晶孙跃先赵金满.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状态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6):4072-4074.

[5]贺洪德,贺晶,等.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门静脉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评价,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3):191-193.

[6]周斌,等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疗效影响因素的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20):220-222.

[7]施长策,鲁东,等.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5例治疗分析.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4):273-275.

[8]郭彦君,李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所致皮肤损伤并发症分析.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6):470-473.

标签:;  ;  ;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及预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