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水专学报2001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魏珂[1](2017)在《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文中研究表明身体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关注的热点。我国教育界对身体进行了探讨,认为教育的身体转向,有助于回归人的本真存在,实现对人的生命关怀。大学生是近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处于大变局中的近代大学生,在社会诸种力量影响下,他们身体的内与外、思想与行为等均在改变。本研究以身体为线索来探讨近代大学生身体的发展,将先前学界讨论教育问题的焦点从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等,转移到对教育主体的关注。研究视角的转移,意在从另一个新的、贴近“人”的角度观察受教育者的自我感知与成长,进而反思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认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教育应如何影响和塑造人。通过梳理关于1895至1937年间我国大学生的相关史料,考察他们的身体变迁史,进而探讨国家与学生身体的归属关系规律,揭示影响学生身体发展的教育因素。基于这种思路,本研究首先探讨与分析了近代大学生身体的发展与变化,然后提出近代大学生身体变迁呈现出的特点。对近代大学生的发展与变化,本研究从六个角度进行剖析:一、大学生身体如何从家庭之身转变为学校之身,进而成为国家之身;二、近代大学如何努力把学生身体纳入学校的时空规训之中及学生对规训的因应与抗争;三、大学如何对学生身体进行野蛮化和卫生化改造,以塑造学生强健的体格;四、近代大学生的身体由“修身”向“修形”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五、大学生爱情、生理的追求特征;最后,探讨在民族存亡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死选择。基于上述剖析,近代大学生身体与国家之间关系发展呈现出归属与背离的曲线,当国家危机严重时,身体的归属性开始变强,身体自主性变弱;当个人和国家矛盾加强时,身体自主性变强,归属性变弱。近代大学生的身体发展路线体现了其身体归属与身体自主间的统一与矛盾,大学生处身其间的应对与纠葛的历史是教育由“传统”而“现代”变化历程的一个具身化面向。与此同时,本研究认为近代大学生身体发展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特征:一、身体归属国家化。大学生身体与国家的强弱不可分割,进而救国紧密结合,故增加军训和有计划地体育训练,着重“增强国民体质”的卫生实践,是近代大学身体教育的基本特点。二、身体形塑外向化。与传统教育注重塑造学生个体内在的道德修养不同,近代教育强调“野蛮其体魄”,注重学生外在自然形体的改造;强调身体形塑和身体改造与社会改造、追求国家富强的关系。三、身体活动自由化。近代大学灵活的入学、转学和休学等制度,使得学生在校际、院际的流动有很大的自由度;大学生积极追求婚姻自由、性自由,和活动空间的自由。四、身体规训人性化。近代大学引进西方的大学管理制度,大学生管理包括时空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生活管理、学业管理。尤其是将学生的身体健康纳入管理范围,这是近代教育人性化的标志。五、身体表现多样化。近代大学生摒弃了传统社会读书人四平八稳的行事姿态,热心运动,参与革命,留学救国,其身姿活跃在社会各种场合。总之,近代中国大学生身体塑造适应了时代需要,但埋下了工具理性、轻视修心等伏笔。
陈懿人[2](2016)在《清代云南史地之学研究》文中指出清代边疆史地之学十分兴盛,在中国史学史和学术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清代边疆史地之学并不等同于西北边疆史地之学,在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同样存在着史地之学。探讨以清代云南为核心的西南史地之学,有助于推动对清代云南文化与学术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中国历史地理学术史,增补清代边疆史地之学视域。当然,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本课题有助于吸收和借鉴前人智慧,更好地将云南建设为我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中心。本文以清代云南丰富的史地文献为址基,以官修和私家着述史地文献为主线,借鉴西北史地之学的理论和方法,把有清一代云南史地之学作为一个整体,分三个阶段加以考察。从顺治末年到乾隆时期,是清代云南史地之学的肇始阶段。标志是康熙年间两部官修的《云南通志》,其为此后的云南史地之学作出了示范。赵元祚的《滇南山水纲目》开创了清代私家学者研究云南史地的先河。嘉庆、道光时期,是清代云南史地之学的繁荣阶段。这一时期,云南社会进入鼎盛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官私着作,无论是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还是在着述思想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中以阮元、王崧、李诚、师范等人的研究最具代表性,而以王崧为首的云南本土学者和以李诚为首的外省学者之间就“云南历史文化的归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和交锋,较有价值。咸丰朝至清亡,是清代云南史地之学的终结阶段。官修的标志是光绪《续云南通志稿》,私修的标志是刘慰三的《滇南志略》。这两部着作产生于清末,全面吸收了其前关于云南史地学的研究成果,从官方和私家学者的意义上为清代云南史地学做了总结,取得了相当高的学术成就。在总结关键人物和代表着作的基础上,本文力所能及地探讨了清代云南史地文献的着述传统、编纂体例,分析和总结了蕴藏其间的理论方法、内涵成就,并通过对清代云南史地之学的研究拓展了边疆史地之学的视域,最终在地处中国西南的云南建立起可以与西北边疆史地之学相呼应的“清代云南史地之学”。
张帆[3](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研究指明《<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刘金山[4](2011)在《水旱轮作区土壤养分循环及其肥力质量评价与作物施肥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旱轮作系统是中国一个主要的作物生产系统,其显着特点是土壤水热条件的交替变化,使得该系统土壤性质、养分循环及能量流动、转换方面都明显不同于旱地或湿地生态系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但是在这种耕作制度下,土壤肥力质量情况不清楚,土壤养分限制因子频发,作物施肥缺乏指导,导致施肥效应和农业产投比下降。因而探明水旱轮作制下土壤养分循环特征、养分限制因子及土壤肥力状况,进行水旱轮作区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并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和田间试验进行油菜和水稻施肥指导,从而提高作物产量、施肥效应、肥料利用率,对维持土壤生产力,确保食品、环境安全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土壤调查、盆栽试验、田间试验等系统研究了水旱轮作土壤肥力变化特征、肥力现状及其评价、养分循环、氮磷钾施肥效应和作物推荐经济施肥量,建立了基于Visual Basic语言和ASP网络技术的水旱轮作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系统和油菜-水稻施肥指导系统(单机版和网络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分析了湖北省荆州区长期水旱轮作土壤肥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荆州区土壤pH值自1981至2006年26年间下降了0.23个单位,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981年的21.5 g kg-1下降至2006年的14.1 g kg-1,降幅达35.3%;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则显着升高。土壤pH值降低主要是由偏施酸性和生理酸性肥料和长期大量施用氮肥等引起的,有机质含量的降低主要归因于绿肥种植面积和有机肥施用量的急剧减少。而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着升高是由氮、磷、钾肥施用量的急剧增加引起的。2.调查评价了湖北省部分水旱轮作区土壤肥力现状及其肥力质量水平。结果表明,湖北省水旱轮作区土壤pH平均为6.01,部分地区土壤已严重酸化。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值为120.3 mg kg-1,主要分布在> 90 mg kg-1的区间内,说明湖北省水旱轮作区土壤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土壤速效磷含量平均值为12.6 mg kg-1,其中速效磷含量处于极度缺乏的比例(<5mg kg-1)为14.4%,说明土壤速效磷含量还处于较缺乏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86.2 mg kg-1,其中处于极度缺乏的比例(<50 mg kg-1)平均为20.8%,说明速效钾含量处于潜在缺乏水平。土壤有效钙、镁、硅、铁、锰、铜、锌和硫含量均较丰富,平均值分别为2680、244、176、117、25、3.2、1.9和42mg kg-1。有效硼和钼平均值分别为0.48和0.068 mg kg-1,处于缺乏水平。湖北省部分水旱轮作区土壤对外加的磷、钾、硼元素有较强的吸附固定能力,平均吸附固定率分别为59.9%、31.6%、32.1%。而土壤对硫元素的吸附固定能力较弱(15.5%),对铜、锰、锌元素几乎不吸附固定。同时,湖北省水旱轮作区土壤的作物养分限制因子主要为氮、磷和钾。基于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效铁、锰、铜、锌、钼、硼及阳离子交换量的全指标和模糊数学法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水旱轮作区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值的平均值为0.509,麻城市和荆州区土壤肥力质量以中等Ⅲ为主,洪湖市、赤壁市和沙洋县土壤肥力质量以良Ⅱ、中等Ⅲ为主,其中洪湖市土壤肥力质量以良Ⅱ等级为多,5个县市土壤肥力质量均无优Ⅰ和很差V等级。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系数法确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钼、有效锌为组成湖北省水旱轮作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的评价指标,并基于此最小数据集和模糊数学法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表明湖北省水旱轮作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值的平均值为0.441,赤壁、洪湖、荆州、麻城和沙洋等5个市(区、县)的土壤肥力质量以中等Ⅲ为主,差Ⅳ等级次之,5个县市土壤肥力质量均无优Ⅰ和很差V等级。3.采用氮、磷、钾肥料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油菜和水稻的氮、磷、钾肥料效应及其推荐经济施用量。试验表明,施用氮、磷、钾肥改善了油菜和水稻的产量构成因子,提高了水稻和油菜的产量,其中施用氮肥和磷肥显着提高了油菜的产量。此外,氮肥施用的增产效果都远高于磷肥和钾肥,是油菜和水稻增产的首要因素。施用氮肥和磷肥能显着提高油菜和水稻的经济效应,施用钾肥虽能增加产出,但总体收益不高,甚至在水稻季出现亏损。同时,油菜季施磷、钾肥的增收效果要显着高于水稻季。油菜和水稻的氮肥偏生产力(PFP)和农学利用率(AE)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氮肥吸收利用率(RE)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再下降。磷肥和钾肥的偏生产力、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随着其施用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油菜种植中磷肥和钾肥的肥料利用率要好于氮肥,水稻种植中氮肥和钾肥的肥料利用率要优于磷肥。此外,氮、磷、钾肥的肥料利用效率在油菜和水稻种植中有较大差异性,氮肥在水稻种植中的肥料利用率要高于油菜,而磷肥和钾肥在油菜种植中的肥料利用率要优于水稻。一元二次和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表明湖北省油-稻轮作区油菜氮、磷、钾推荐经济施肥量为:氮肥施用量的范围为165-270 kgha-1,平均值为216kg ha-1;磷肥施用量的范围为(P205)68-118kg ha-1,平均值为93 kg ha-1;钾肥施用量的范围为(K20)42-147kg ah-1,平均值为100kg ha-1,氮、磷、钾配比为N:P2O5:K2O=1:0.43:0.46。而水稻推荐经济施肥量为:氮肥(N)170 kg ha-1、磷肥(P2O5)67 kg ha-1,钾肥(K2O)121kg ha-1,变异范围为氮肥(N)89-220 kg ha-1、磷肥(P2O5)39-97.5kg ha-1、钾肥(K2O)59-232 kg ha-1,氮、磷、钾配比为N:P2O5:K2O=1:0.39:0.71。由此推荐的水稻、油菜氮、磷、钾施用量要比农民习惯施肥增产和增收。具体表现为:油菜平均增产462 kg ha-1,增加净收入1570元ha-1,增产和增收率为16.9%;水稻平均增产1058 kg ha-1,增加净收入1693元ha-1,增产和增收率为14.6%。4.采用Visual Basic程序语言和ASP网页技术分别建立了水旱轮作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系统和油菜-水稻施肥指导系统(单机版和网络版)。该系统都集成了基于最小数据集、模糊数学的土壤肥力评价和基于目标产量法、肥料效应函数法的油菜-水稻施肥指导,并提供了相关的知识供学习和查询。5.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小麦-水稻、油菜-水稻两种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土壤肥力变化、养分平衡特征。结果表明,与不种植作物处理(CKC)相比,种植作物不施肥处理(RCK、WCK)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水溶性盐总量显着降低,土壤碱解氮、pH、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着。在施用氮、磷、钾肥(处理R、W)后,土壤速效钾、速效磷和水溶性盐总量含量与对照处理(RCK、WCK)差异显着,而土壤碱解氮、有机质、pH含量差异不显着。油-稻、麦-稻轮作系统的氮、磷素均有盈余,盈余量分别为1380、561 mg pot-1(油-稻)和1899、582mg pof-1(麦-稻),而两种轮作系统的钾素均亏缺,亏缺量分别为27 mg pot-1(油-稻)和156 mg pot-1(麦-稻),油-稻轮作系统的氮、磷素盈余量和钾素亏缺量均低于麦-稻轮作系统。此外,油-稻盆栽和田间试验氮、磷、钾平衡状况有较大差异:油-稻盆栽试验均表现出氮、磷的盈余和钾的亏缺,而油-稻田间试验则表现出氮的盈余和钾素的亏缺,磷素基本平衡。
张利娟[5](2011)在《舟山本岛供水系统原水优化调度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水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制约着能否有效利用现有的有限的水资源,达到既能满足用水需求,又能使运行成本最低及产生效益最高的目的。对于原水的优化调度,前人并没有文献记载研究,本文借鉴以往学者对水库优化调度和城市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对舟山本岛的整个原水资源系统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调度研究。本文简单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情况,对舟山本岛的水资源状况及原水资源的特殊性进行详细阐述,针对舟山本岛的水资源短缺现状以及原水水源的特殊性,本文以matlab为编程工具,根据原水调度的原则,对舟山本岛的原水分别进行分区域供水的优化调度研究以及全部联网时的优化调度研究,根据舟山本岛原水管网图以及舟山市地形图,分析整理实际资料,对舟山本岛原水的供水关系进行数学描述,适当进行简化,对优化调度模型进行matlab编程求解,生成收敛效果图以及迭代次数与最优解、平均解的关系图,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利用matlab的遗传算法求解,收敛过程较好,与实际相比的优化效果较为明显。
仲兆宏[6](2010)在《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文中提出常州所在的江南地区是我国古代宗族制度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宗族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宗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明清时期,常州地区的宗族众多,声名显赫。晚清,时代急剧转型,常州宗族竭力适应社会变迁,寻求自身的生存之路。作为恢复被太平天国战争所破坏的地方社会秩序的重要一环—慈善事业,政府呼吁地方社会的配合和协助,常州宗族及其士绅在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诉求下,利用政府经意不经意让渡的制度空间,修建和创建了大量的慈善组织,使常州慈善组织的规模达到了历史顶峰。慈善组织救助了大批的弱势人群,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地方社会的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同时宗族提升了社会地位和声望,获得足够的社会资本,有利于宗族的生存和发展。晚清,常州宗族通过对宗族成员的族内教育,不仅提升了族人的自身素养,使之成为维持宗族秩序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宗族及其士绅依靠国家进行社会重建的制度性空间,极力恢复和维护传统的社会教育资源,重建和新建了府学、县学、书院、义塾等各类教育机构,以恢复传统的地方社会秩序。这实际上是宗族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采取的一种维护和振兴宗族的重要举施。在“清末新政”期间,在国家法理层面上,宗族和士绅兴办新式学校,任职于新式教育的各类管理结构,为常州的新式教育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晚清常州宗族寻求生存空间,调整生存策略的过程。如果说祭祀事业在于调适地方民众的心理状态,以求压抑情感的有效释放,那么河道疏浚、修桥铺路、清道路灯、公园、图书馆等公共事业则在于关注地方社会百姓的日常生计,关注他们社会公共事务的共同利益。晚清的客观社会环境和情势使得地方政府关注公共事业的精力和财力不敷,治理不善。在这一历史的转折时期,常州宗族及其士绅完全或部分代替地方政府参与地方公共工程事业建设,客观上完善了地方官员的部分职能,维护了地方社会的秩序。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对宗族的褒奖和依赖大大提高了宗族的名望,地方民众的感德之意也激发了对宗族的钦佩与仰慕。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宗族掌控地方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说是宗族求得生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晚清常州宗族及其士绅依靠宗族的社会关系、经济实力和个人能力,利用国家自觉不自觉的让渡社会事业的操作空间和法理性的制度性空间,重建和新建地方社会的慈善组织、重建地方社会的传统教育体系、建立新式教育体系、从事地方社会公共工程的建设。在造福桑梓、稳定地方社会秩序的同时,宗族努力寻找着自身的生存空间。宗族扮演了社会事业发展与转型的主角,社会事业提供了宗族生存与变迁的舞台,宗族和社会事业双向促动、双向构建的视域交融,表明晚清常州宗族能动地适应社会变迁的同时促进了地方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果我们仅把宗族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存在,也许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种民间力量,在地方社会事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宗族的长袖善舞留给了历史亮丽的色彩。
成丽[7](2010)在《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文中提出宋《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全国的一部侧重于估工算料的法规性建筑营造技术典籍。自九十年前,即1919年初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营造法式》抄本并付印后,数代学者持续不辍地开展有关《营造法式》的研究,既开启了中国建筑史学的大门,更曾多方位、多层次地推进了该学科的深化发展。本文细致梳理现代以来《营造法式》已有研究和成果,全面考察相关研究主体、学术流派,从版本研究、实物测绘、术语解读、理论探索、多元化研究几个层面,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历程、学术发展理路尝试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尽可能在总结研究目的、方法、成就和影响的基础上,彰显各个时期典型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审视因果,探寻得失,明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以深入的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进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路,以促进《营造法式》研究的继续深入以至新的突破,为完善中国建筑史学框架乃至重振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鲁敏[8](2008)在《“一稿多投”现象的精细化研究:国际学术规范视角》文中指出本文以国际学术规范视角,对“一稿多投”现象进行了精细化研究。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一稿多投”的定义差异性和不同分类,重点研究了国际学术界对“一稿多投”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在抽样统计基础上,着重剖析了若干国际着名学术期刊对“一稿多投”论文的处置案例。同时,本文按国际学术规范标准,以“一稿多投”行为发生的时间段为顺序,提出了前期预防措施、中期检测识别、后期处置策略三种减弱和处理“一稿多投”现象的思路,为“一稿多投”现象的研究提供了实证与学理相结合的新视角。
潘霞[9](2007)在《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动已进入新一轮的繁荣,截至2004年底,中国实际吸收外资存量总值为2132.88亿美元,到2005年6月底,外资以各种方式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已超过750家,世界500强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投资热潮的掀起使得各地对投资环境的改善进入了高潮。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小环境中,学者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以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基础设施、政治法律和自然地理5个方面出发,建立了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系统。在对各个子系统分别选取衡量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招商引资的经济环境子系统、社会文化子系统、基础设施子系统、政治法律子系统和自然地理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中国的31个地区为研究样本,主要参考《中国统计年鉴2006》等数据资料,赋予样本相应的指标值。对于各个子系统的指标,主要运用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进行筛选,选出与利用外资因子和利用内资因子相关程度较强,但彼此间的相关程度又较弱的指标,组成新的指标体系,分别建立利用外资和利用内资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基础设施、政治法律和自然地理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在第9章,综合运用前几章的指标筛选结果,建立了利用外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内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被选出的指标与利用外资因子和利用内资因子的相关系数,在权重为100的基础上,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运用对象性评价方法对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对于31个地区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基础设施、政治法律和自然地理子系统分别进行评价,并依据地区得分对地区进行排序和分类。在对地区的投资环境子系统进行评价之后,对于31个地区总体的利用外资投资环境和利用内资投资环境进行了分类和评价。把31个地区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分成了4类:投资环境优秀型地区,投资环境优良型地区,投资环境不均衡型地区和投资环境落后型地区。通过评价和分类,每个地区都可以找出本地区的区域投资环境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投资环境的策略。第10章是实证研究,选取黑龙江省为实证研究的对象。黑龙江地处东北地区,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在中国提倡和鼓励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支持下,黑龙江省的经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因此,选取黑龙江进行实证研究对于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有特殊的意义。论文首先对黑龙江当前的投资环境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基础设施、政治法律和自然地理5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对黑龙江的招商引资情况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这两个方面是:1995-2005年黑龙江招商引资的纵向对比和2005年黑龙江与中国其他30个地区招商引资的横向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纵向看黑龙江的招商引资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引资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改观;横向看黑龙江的招商引资情况却不容乐观,利用外资数量和质量都处在落后的地位,利用内资也由于优惠政策的匮乏而收效甚微。通过对第9章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黑龙江的基于招商引资的投资环境的评价是,总体看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但是却有较强的社会文化竞争力和自然资源竞争力。因此黑龙江的投资环境各个子系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所以相应的改善原则应当是,在巩固优势的基础上,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劣势因素,逐步变劣为优。
季山,胡致强[10](2006)在《关于上网期刊Web文献计量指标的讨论》文中研究说明讨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计量测试报告(2004版)》提供的上网期刊 Web 文献计量指标的涵义。认为 Web 下载总频次、Web 影响因子、Web 即年指标本质上与印刷版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的涵义截然不同。可以从 Web 指标数据了解用户的阅读需求。
二、黑龙江水专学报2001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水专学报2001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五、概念界定与理论参照 |
第一章 “国”与“家”:近代大学生出现及其身体归属 |
第一节 近代大学生的群体及其身体概况 |
一、近代大学生的出现和壮大 |
二、近代大学生的地区、校际、院际分布 |
三、近代大学生的性别和年龄 |
四、近代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籍贯 |
第二节 救亡图存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身体教育观变迁与实践 |
一、近代中国的教育转型 |
二、近代人才观中的身体 |
三、中国近代大学身体教育实践概述 |
第三节 国家化趋势下学生身体自由的日渐衰落:以拖尸为例 |
一、新生下水:“拖尸”活动的对象与目的 |
二、存废之争:“拖尸”引发的争论与结局 |
三、“身体”与“文化”:“拖尸”活动的深层次分析 |
第二章 “内”与“外”:大学生身体活动的时空展演 |
第一节 按部就班:近代大学的时间安排 |
一、寒来暑往:校历的变迁 |
二、从早到晚:每日的时间安排 |
第二节 四角天空:出入限制 |
一、出入有牌:请假证明 |
二、私人重地:难进难出的宿舍 |
第三节 威威讲堂:规矩的学生 |
一、点名考勤:身在曹营心在汉 |
二、难治之症:学生旷课缺课问题 |
三、自修室:第二课室 |
第三章 “强”与“健”:大学生教育中身体保护新举措 |
第一节 强身健体:近代大学生的体育与军训 |
一、大学生体育强迫运动 |
二、近代大学生的运动比赛 |
三、严格的规训:近代大学生的军训 |
第二节 保卫身体:近代大学生的卫生教育和疾病预防 |
一、近代大学卫生教育和卫生措施 |
二、学生卫生运动 |
三、大学生个人卫生思想与习惯 |
第三节 面对疾病:近代大学对学生疾病的关照 |
一、多重压力下的大学生身体状况堪忧 |
二、近代大学医疗制度建立和学生体检 |
三、近代学生疾病的治疗及其感受 |
第四章 “神”与“形”:大学生身体形塑重心的转变 |
第一节 礼与形:仪式中的大学生身体 |
一、传统祭祀方式的流变 |
二、为国为校:仪式和学生身体展演 |
第二节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礼貌与姿态 |
一、清末大学堂中传统礼仪的浸染及影响 |
二、民国时期大学生礼仪规训 |
第三节 展现自我:近代大学生服饰的流变 |
一、化为一统:统一的制服 |
二、追求美丽:个性化的服饰 |
第四节 革命与自主:身体形象的改造 |
一、革命从头开始:剪发的故事 |
二、缠足与放胸:我的身体我做主 |
三、看与被看:女学生身体裸露的革命 |
第五章 “爱”与“欲”:大学生的爱与性 |
第一节 近代大学生的婚姻状况与爱情观念的变化 |
一、传统婚姻观念的影响与现代自由恋爱的浸染 |
二、近代大学生的婚姻调查数据 |
三、近代大学生身体归属及其婚姻案例分析 |
四、异性身体的魅力:大学生之自由求爱 |
第二节 近代大学生的性行为 |
一、大学生的性行为:从张竞生《性史》谈起 |
二、各种性行为:《申报》中大学生的性爱世界 |
三、学校对学生性行为的约束与学生的抵制 |
第六章 “生”与“死”:大学生的身体毁灭与干预 |
第一节 英年早逝:近代大学生死亡的情况 |
一、近代大学生早逝的数量和原因 |
二、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突然死亡的应对 |
第二节 魂归何处:近代大学自杀与干预 |
一、近代大学生自杀概况统计 |
二、自杀的原因分析 |
三、自杀的结果、善后与干预 |
四、自杀个案分析 |
第三节 我以我血荐轩辕:为民族民主而死 |
一、断指血书为哪般:五四运动中大学生的身体展演 |
二、喋血三·一八 |
三、救国岂止在口头:“九·一八”与“一·二八“爱国运动 |
第四节 近代大学生的生死观 |
一、人的身体是属于社会与国家的 |
二、自杀是自己选择死亡的权利 |
三、人应该追求生命的价值 |
四、生死本轮回 |
结语 |
一、从身体自主到人的解放 |
二、中国近代大学生的身体特征 |
三、大学生身体教育观实践的利弊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清代云南史地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本课题价值和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本课题的创新方向 |
四、基本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清代云南史地之学发展的原因与历程 |
第一节 清代云南史地之学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
一、悠久的云南历史地理研究 |
二、清朝统治者加强和巩固统治云南的需要 |
三、清代中后期的西南边疆形势 |
第二节 清代云南史地之学的发展阶段 |
一、清代云南史地学的肇始阶段 |
二、清代云南史地学的大盛阶段 |
三、清代云南史地学的终结阶段 |
第二章 清代初期云南史地之学的典型成果 |
第一节 康熙《云南通志》 |
一、康熙《云南通志》的纂修背景 |
二、两本康熙《云南通志》之比较 |
三、康熙《云南通志》的学术特点 |
四、康熙《云南通志》的主要内容 |
五、康熙《云南通志》的价值和影响 |
第二节 赵元祚与《滇南山水纲目》 |
一、赵元祚其人 |
二、《滇南山水纲目》的主要内容 |
三、《滇南山水纲目》的学术特点 |
四、《滇南山水纲目》的价值和影响 |
第三节 谢圣纶与《滇志略》 |
一、谢圣纶其人 |
二、《滇志略》的主要内容 |
三、《滇志略》的学术特点 |
四、《滇志略》的价值和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中期云南史地之学的主要成就 |
第一节 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之“云南统部” |
一、清代三修《大清一统志》 |
二、《大清一统志》的编纂方式 |
三、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之“云南统部”的主要内容 |
四、《大清一统志》之“云南统部”的价值和影响 |
第二节 道光《云南通志稿》 |
一、《云南通志稿》监修、总纂诸人 |
二、道光《云南通志稿》的主要内容 |
三、道光《云南通志稿》的学术特点 |
四、道光《云南通志稿》的价值和影响 |
第三节 王崧与《道光云南志钞》 |
一、王崧其人 |
二、《道光云南志钞》的成书和卷数 |
三、《道光云南志钞》与道光《云南通志稿》之比较 |
四、《道光云南志钞》的特点和影响 |
第四节 李诚与《云南水道考》 |
一、李诚其人 |
二、《云南水道考》的成书背景和主要内容 |
三、《云南水道考》的学术特点 |
四、《云南水道考》的价值和影响 |
第五节 师范与《滇系》 |
一、师范其人 |
二、《滇系》的目次和着书旨趣 |
三、《滇系》的学术特点 |
四、《滇系》的价值和影响 |
第四章 清代晚期云南史地之学的发展与变化 |
第一节 光绪《续云南通志稿》 |
一、光绪《续云南通志稿》概况 |
二、光绪《续云南通志稿》的主要内容 |
三、光绪《续云南通志稿》的学术特点 |
四、光绪《续云南通志稿》的价值和影响 |
第二节 刘慰三与《滇南志略》 |
一、刘慰三其人 |
二、《滇南志略》的目次和主要内容 |
三、《滇南志略》的学术特点 |
四、《滇南志略》的价值和影响 |
第五章 清代云南史地之学微探 |
第一节 清代云南史地之学的官修概况、编纂体例、理论方法探讨 |
一、云南官修史地之学着作概况 |
二、清代云南史地之学的编纂体例 |
三、清代云南史地之学的理论和方法 |
第二节 清代云南史地之学的特点、地位与边疆史地之学的视域拓展 |
一、清代云南史地之学的特点 |
二、清代云南史地之学的地位 |
三、清代云南史地之学与边疆史地之学的视域拓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
03 王韬《瓮牖馀谈》 |
04 王韬《遁窟谰言》 |
05 王韬《淞滨琐话》 |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
10 沈起凤《谐铎》 |
11 沈瓒《近事丛残》 |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
14 宋咸熙《耐冷谈》 |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
16 俞蛟《梦厂杂着》 |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
18 俞樾《隐书》 |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
21 孙橒《馀墨偶谈》 |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
24 徐昆《柳崖外编》 |
25 徐崑《遁斋偶笔》 |
26 徐震《女才子集》 |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
35 张贵胜《遣愁集》 |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
39 雷琳《渔矶漫钞》 |
40 杨望秦《巽绎编》 |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
42 叶承宗《耳谈》 |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
46 刘世馨《粤屑》 |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
50 缪艮《涂说》 |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
52 双保《铁若笔谈》 |
馀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水旱轮作区土壤养分循环及其肥力质量评价与作物施肥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水旱轮作系统 |
1.1.1 水旱轮作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1.1.1.1 水旱轮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1.1.2 水旱轮作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1.1.3 水旱轮作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1.1.2 水旱轮作系统的氮、磷、钾养分循环和平衡 |
1.2 土壤质量及其评价 |
1.2.1 土壤质量的概念 |
1.2.2 土壤质量的评价 |
1.2.2.1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其选择 |
1.2.2.2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
1.3 作物施肥模型及配方研究 |
1.3.1 目标产量—养分平衡法 |
1.3.2 肥料效应函数法 |
1.3.3 养分丰缺指标法 |
1.3.4 土壤、植物测试推荐施肥方法 |
1.3.4.1 氮素实时监控施肥技术 |
1.3.4.2 磷钾养分恒量监控施肥技术 |
1.3.4.3 中微量元素养分矫正施肥技术 |
1.4 问题与展望 |
1.4.1 水旱轮作系统养分循环的复杂性 |
1.4.2 养分平衡研究的复杂性 |
1.4.3 土壤质量评价的复杂性 |
1.4.4 作物施肥模型的多样性与多变性 |
2 研究的背景、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3 荆州区长期水旱轮作土壤肥力变化特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荆州区土壤养分变异研究方法 |
3.2.1.1 试验区介绍 |
3.2.1.2 试验方法 |
3.2.1.3 土壤样品采集 |
3.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3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荆州区长期水旱轮作土壤pH变化 |
3.3.2 荆州区长期水旱轮作土壤有机质变化 |
3.3.3 荆州区长期水旱轮作土壤碱解氮变化 |
3.3.4 荆州区长期水旱轮作土壤速效磷变化 |
3.3.5 荆州区长期水旱轮作土壤速效钾变化 |
3.3.6 荆州区长期水旱轮作土壤全氮变化 |
3.3.7 荆州区1981和2006年水旱轮作土壤养分分级 |
3.4 讨论 |
3.5 结论 |
4 湖北省部分水旱轮作区土壤肥力现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土壤肥力现状分析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
4.2.2 土壤吸附试验方法 |
4.2.2.1 土壤样品采集 |
4.2.2.2 土壤样品元素分析 |
4.2.2.3 土壤吸附试验 |
4.2.3 温室盆栽试验方法 |
4.2.3.1 土壤样品采集 |
4.2.3.2 温室盆栽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湖北省部分水旱轮作区土壤肥力现状 |
4.3.1.1 土壤pH现状 |
4.3.1.2 土壤有机质现状 |
4.3.1.3 湖北省水旱轮作区土壤碱解氮现状 |
4.3.1.4 湖北省水旱轮作区土壤速效磷现状 |
4.3.1.5 湖北省水旱轮作区土壤速效钾现状 |
4.3.1.6 湖北省水旱轮作区土壤速效微量元素养分状况 |
4.3.2 湖北省部分水旱轮作区土壤吸附养分特征 |
4.3.3 湖北省水旱轮作区土壤作物养分限制因子 |
4.3.4 湖北省水旱轮作区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 |
4.3.4.1 基于全指标模糊数学法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研究 |
4.3.4.2 基于最小数据集和模糊数学法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研究 |
4.4 讨论 |
4.4.1 湖北省部分水旱轮作区土壤肥力现状 |
4.4.2 湖北省部分水旱轮作区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 |
4.4.2.1 湖北省部分水旱轮作区土壤吸附养分特性 |
4.4.2.2 湖北省部分水旱轮作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
4.5 结论 |
5 油菜-水稻轮作区氮、磷、钾肥料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设置与实施 |
5.2.1.1 试验地点和时间 |
5.2.1.2 供试土壤理化性状 |
5.2.1.3 供试作物 |
5.2.1.4 试验处理 |
5.2.1.5 施肥及管理 |
5.2.1.6 试验方法 |
5.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3 相关概念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油菜氮、磷、钾肥料效应及施肥模型 |
5.3.1.1 氮肥施用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5.3.1.2 磷肥施用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5.3.1.3 钾肥施用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5.3.1.4 油菜氮、磷、钾施肥经济效益分析 |
5.3.1.5 油菜氮、磷、钾肥料利用效率分析 |
5.3.1.6 油菜氮、磷、钾肥推荐经济施用量 |
5.3.2 水稻氮、磷、钾肥料效应和肥料推荐经济施用量 |
5.3.2.1 氮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5.3.2.2 磷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5.3.2.3 钾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5.3.2.4 水稻氮、磷、钾肥施用经济效益分析 |
5.3.2.5 水稻氮、磷、钾肥料利用效率分析 |
5.3.2.6 水稻氮、磷、钾推荐经济施用量 |
5.3.3 油菜-水稻推荐经济施用量的应用 |
5.3.3.1 油菜推荐施肥用量的应用 |
5.3.3.2 水稻推荐施肥用量的应用 |
5.4 讨论 |
5.4.1 氮磷钾肥对油菜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
5.4.2 油菜和水稻氮、磷、钾肥施用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5.4.3 油菜-水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 |
5.5 结论 |
6 水旱轮作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与施肥指导系统设计 |
6.1 引言 |
6.2 系统开发环境与软件配置 |
6.3 系统的结构设计 |
6.3.1 系统的功能模块 |
6.3.2 系统的结构框架 |
6.4 基于VB语言的施肥指导和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系统(单机版)程序设计 |
6.4.1 施肥指导系统程序设计 |
6.4.1.1 养分平衡法的施肥指导基本方法和原理 |
6.4.1.2 养分平衡法的施肥参数确定 |
6.4.1.3 基于养分平衡法的施肥决策的程序设计 |
6.4.1.4 基于肥料效应函数法的施肥决策的程序设计 |
6.4.2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系统程序设计 |
6.4.2.1 基于全指标法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程序设计 |
6.4.2.2 基于最小数据集法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程序设计 |
6.4.3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和施肥指导系统程序的界面设计 |
6.4.4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和施肥指导系统的应用 |
6.4.4.1 壤肥力质量评价系统的应用 |
6.4.4.2 油菜施肥指导系统的应用 |
6.4.4.3 水稻施肥指导系统的应用 |
6.5 基于ASP技术的施肥指导和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系统(网络版)程序设计 |
6.5.1 ASP语言介绍 |
6.5.2 施肥决策系统的程序设计 |
6.5.2.1 施肥指导系统中的施肥计算方法与原理 |
6.5.2.2 施肥指导系统程序设计 |
6.5.3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系统的程序设计 |
6.5.4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和施肥指导系统程序的界面设计 |
6.6 讨论 |
7 油-稻、麦-稻水旱轮作土壤养分循环及平衡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水旱轮作盆栽试验方法 |
7.2.1.1 试验材料 |
7.2.1.2 试验处理 |
7.2.1.3 施肥及管理 |
7.2.1.4 试验方法 |
7.2.1.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7.2.2 油-稻轮作田问试验方法 |
7.2.3 统计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油-稻、麦-稻水旱轮作系统土壤性质变化 |
7.3.2 油-稻、麦-稻水旱轮作系统氮、磷、钾养分平衡 |
7.3.2.1 盆栽试验油-稻轮作系统氮、磷、钾养分平衡 |
7.3.2.2 田间试验油-稻轮作系统氮、磷、钾养分平衡 |
7.3.2.3 麦-稻轮作系统中氮、磷、钾养分平衡 |
7.3.2.4 油-稻和麦-稻轮作系统中氮、磷、钾养分平衡比较 |
7.4 讨论 |
7.5 结论 |
8 全文讨论与总结 |
8.1 讨论 |
8.1.1 水旱轮作区土壤肥力变化及其现状 |
8.1.2 水旱轮作区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 |
8.1.3 氮、磷、钾肥料施肥效应 |
8.1.4 水旱轮作系统氮、磷、钾养分平衡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不足之处及展望 |
8.4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附录Ⅱ-油菜-水稻田间试验植株养分吸收累积量 |
(5)舟山本岛供水系统原水优化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
1.2 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的理论研究进程 |
1.2.1 水库的优化调度 |
1.2.2 供水管网的优化调度 |
1.3 本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章节安排 |
2 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 |
2.1 遗传算法概述 |
2.2 遗传算法的构成要素 |
2.3 运行参数的选择 |
2.4 遗传算法的特点及应用 |
3 舟山本岛分区域供水的原水优化调度 |
3.1 舟山市水资源概况 |
3.2 舟山本岛供水系统中的原水调度特殊性描述 |
3.2.1 水库特性 |
3.2.2 河道资料 |
3.2.3 大陆引水 |
3.3 舟山本岛供水系统中的原水优化调度的模型建立 |
3.4 模型求解的遗传算法设计及MATLAB编程 |
3.4.1 遗传编码与母体构成 |
3.4.2 评价函数 |
3.4.3 选择运算 |
3.4.4 交叉运算 |
3.4.5 变异运算 |
3.4.6 进化终止条件 |
3.5 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
3.5.1 以虹桥水厂为供水对象的优化调度 |
3.5.2 以城北水厂为供水对象的优化调度 |
3.5.3 以平阳浦水厂等四个水厂为供水对象的优化调度 |
4 考虑全岛联网供水的原水优化调度 |
4.1 舟山本岛供水一体化概述 |
4.2 舟山本岛全部联网原水优化调度的模型建立 |
4.3 模型求解及运行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作者简介 |
硕士研究生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和工程项目 |
(6)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一) 晚清 |
(二) 常州 |
(三) 宗族 |
(四) 族谱 |
(五) 社会事业 |
三、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 |
(一) 相关文献资料 |
(二) 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结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 |
(二) 不足 |
第一章 晚清常州宗族概述 |
第一节 常州各宗族源流及世系关系 |
一、恽氏宗族 |
二、庄氏宗族 |
三、刘氏宗族 |
四、盛氏宗族 |
五、屠氏宗族 |
第二节 常州各宗族代表人物 |
一、恽氏宗族 |
二、庄氏宗族 |
三、刘氏宗族 |
四、盛氏宗族 |
五、屠氏宗族 |
第三节 常州各宗族的姻亲及社会关系 |
一、宗族的姻亲关系 |
二、宗族的社会关系 |
第四节 常州各宗族的族产 |
一、祠堂 |
二、义庄 |
小结 |
第二章 晚清常州宗族与慈善事业 |
第一节 常州慈善组织基本概况 |
一、慈善组织的兴起与形构 |
二、慈善组织的计量分析 |
三、慈善组织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常州宗族参与慈善事业的角色分析 |
一、慈善组织的重建者 |
二、慈善组织的创建者 |
三、宗族义庄的主持者 |
第三节 慈善事业运作中宗族地位的巩固与提升 |
一、宗族是明清基层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柱 |
二、慈善事业成为重建地方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
三、地方社会秩序重建中宗族地位的巩固与提升 |
小结 |
第三章 晚清常州宗族与教育事业 |
第一节 常州教育事业的形态 |
一、传统族内教育 |
二、传统社会教育 |
三、新式教育 |
第二节 常州宗族在教育事业中的角色分析 |
一、族内教育的承担者 |
二、传统社会教育体系的重建者 |
三、新式教育的兴办者 |
第三节 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宗族生存与变迁 |
一、族内教育成为宗族生存的手段 |
二、传统社会教育拓展了宗族发展的空间 |
三、新式教育孕育了宗族变迁的路向 |
小结 |
第四章 晚清常州宗族与公共事业 |
第一节 常州公共事业概览 |
一、疏浚河道 |
二、建庙修桥及重修舣舟亭 |
三、新建公共设施 |
第二节 宗族在公共事业中的角色分析 |
一、河道疏浚的支撑者 |
二、建庙修桥及重修舣舟亭的组织者 |
三、新建公共设施的领导者 |
第三节 公共事业架构下宗族的生存之道 |
一、调适地方民众的心理状态 |
二、关注地方民众的日常生计 |
三、地域情节中宗族的生存与发展 |
小结 |
余论 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的交相构建 |
一、宗族扮演了社会事业发展与转型的主角 |
(一) 宗族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 |
(二) 宗族振兴发展了社会事业 |
(三) 宗族的时代地域特色 |
二、社会事业提供了宗族生存与变迁的舞台 |
(一) 社会事业的时代拓展 |
(二) 社会事业孕育了宗族的长袖善舞 |
(三) 社会事业视域中振兴宗族的愿景 |
三、社会事业发展中宗族价值的历史思考 |
(一) 宗族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主动性 |
(二) 民间力量是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
(7)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资料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收获与未尽事宜 |
第一章 《法式》版本研究 |
第一节 “丁本”与“陶本” |
一、丁氏钞本的发现与石印刊行 |
二、学术团队型的版本研究及“陶本”的刊行 |
第二节 学社期间的版本研究 |
一、阚铎再次校订《法式》 |
二、以“故宫本”校对《法式》 |
第三节 宋本《法式》的发现与辨识 |
第四节 《法式》版本后续研究举略 |
一、梁思成 |
二、刘敦桢 |
三、陈明达 |
四、陈仲篪 |
五、傅熹年 |
六、其他 |
第五节 《法式》版本研究的若干问题 |
一、对《法式》是否完本的探讨 |
二、关于“万有文库本” |
三、展望 |
第二章 《法式》与实物测绘的互证研究 |
第一节 实物测绘研究的前奏 |
一、研究平台的构建 |
二、梁思成、刘敦桢入社主持工作 |
三、“前理解”性的清代官式建筑研究 |
第二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的初期实践 |
一、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研究方法的初步确立 |
二、广济寺三大士殿——对辽代建筑形制认识的强化 |
三、正定调查——初涉北宋木构 |
四、大同古建筑测绘调查——对宋、辽、金建筑认识的系统化 |
五、密集高效的大规模实物调查 |
六、佛光寺东大殿——“中国最古的木构” |
七、昆明、李庄时期的工作 |
第三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 |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理念 |
三、以《法式》为标尺架构中国建筑史框架 |
第四节、实物与《法式》互证研究的后续发展 |
一、建国后的实物调查及测绘研究 |
二、继续完善中国建筑史框架 |
三、对早期建筑地域差异的审视 |
四、后续研究的若干问题 |
第三章 《法式》术语及文本解读 |
第一节 学社前期的相关研究 |
一、纂辑营造词汇 |
二、改编《法式》为读本 |
三、《〈营造法式〉新释》 |
第二节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 |
一、李庄时期的整理和研究 |
二、建国后的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出版 |
三、《梁思成全集》第七卷 |
四、徐伯安、郭黛姮《宋〈营造法式〉术语汇释》 |
第三节 相关研究后续 |
一、陈明达《〈营造法式〉辞解》、《〈营造法式〉研究札记》 |
二、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 |
三、其他相关研究 |
第四章 《法式》与中国古代设计理念的探索 |
第一节 梁思成、刘敦桢的相关研究思路 |
第二节 陈明达的开创性探索与研究 |
一、《应县木塔》——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有设计规律可循 |
二、《〈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北宋“以材为祖”的模数制设计方法 |
三、《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回归传统建筑语言体系 |
第三节 从单体推及组群和城市规划设计——傅熹年的研究 |
第四节 从推断引向实证——王其亨对古代设计实物资料的研究 |
第五节 围绕《法式》“以材为祖”设计规律的细致研究 |
一、材分制(模数制)研究 |
二、尺度规律研究 |
第五章《法式》多元化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通史中的相关研究 |
一、《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
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
三、《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
四、《中国建筑艺术史》 |
五、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 |
六、《中国建筑史》教材 |
七、《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 |
第二节 专项研究 |
一、《法式》大木构件和做法研究的继续深入 |
二、《法式》其他各作研究的扩展 |
三、《法式》“功限”、“料例”研究 |
第三节 多视角、跨学科的研究 |
一、文献学方法的应用 |
二、考古学方法的应用 |
三、力学方法的应用 |
四、文化比较和多元化 |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的研究 |
第六章 《法式》若干问题探讨 |
第一节 《法式》卷、篇、条目考辨 |
一、传世宋《营造法式》是否完本 |
二、《法式》卷数考辨 |
三、《法式》篇数考辨 |
四、《法式》条数考辨 |
五、结语 |
第二节 《法式·看详》的意义 |
一、“看详”的诠释与歧义 |
二、“看详”的丰富历史蕴涵 |
三、《法式·看详》的意义 |
第三节 李诫《法式·序》的语境解析 |
一、《进新修〈营造法式〉序》 |
二、《法式·序》所涉经典及相关史料 |
三、结语 |
第四节 附识 |
一、“崇宁本”《法式》海行时间 |
二、《法式》作者之名 |
三、《法式》与南方建筑的关系 |
四、《法式》的实际影响 |
附录 1 《法式》相关记载及评述 |
附录 2 《法式》研究论着目录 |
附录3 全国早期木构建筑概况及相关研究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8)“一稿多投”现象的精细化研究:国际学术规范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论文选题思路 |
2、论文研究资料渠道 |
3、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4、论文基本结构 |
5、论文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国内"一稿多投"现象研究概况 |
1.1 国内"一稿多投"现象研究的基本情况 |
1.2 "一稿多投"现象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二章 国内外对"一稿多投"现象的定义 |
2.1 国内对"一稿多投"的定义 |
2.2 国外对"一稿多投"的定义 |
2.2.1 剽窃(plagiarism) |
2.2.2 自我剽窃(self-plagiarism) |
2.2.3 重复发表(repetitive publication) |
2.2.4 多余发表(redundant publication) |
第三章 国内外对"一稿多投"现象的分类 |
3.1 "一稿多投"现象的几种常见类型 |
3.1.1 国内学者的分类 |
3.1.2 国外学者的分类 |
3.2 "香肠论文"(salami slicing) |
3.2.1 "香肠论文"(salami slicing)和"一稿多投"的关系 |
3.2.2 "香肠论文"(salami slicing)的界定 |
3.2.3 "香肠论文"(salami slicing)调查情况 |
第四章 国内外对"一稿多投"现象的抽样调查和案例分析 |
4.1 "一稿多投"现象的抽样调查 |
4.1.1 国内医学类文章"一稿多投"抽样数据 |
4.1.2 国外医学类文章"一稿多投"抽样数据 |
4.2 国外期刊对论文"一稿多投"的处置办法 |
4.2.1 中国化学材料类 |
4.2.2 中国生物工程类 |
4.2.3 美国化学材料类 |
4.2.4 韩国冶金工程类 |
第五章 识别和减少"一稿多投"现象 |
5.1 "一稿多投"的预防手段:国际视角一(前期措施) |
5.1.1 合理定性"一稿多投"行为 |
5.1.2 扩大"一稿多投"的界定范围 |
5.1.3 期刊应优化稿约 |
5.1.4 签订避免"一稿多投"的合同书 |
5.2 "一稿多投"的检测识别:国际视角二(中期措施) |
5.2.1 英文文本复制检测方法 |
5.2.2 中文文本复制检测方法 |
5.2.3 提高编辑审稿人员的信息检索能力 |
5.3 "一稿多投"的处置策略:国际视角三(后期措施) |
5.3.1 期刊发出撤消论文的通告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总体结构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1.1 垄断优势理论 |
2.1.2 内部化理论 |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1.4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2.1.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 投资环境理论 |
2.2.1 仿真国际投资环境理论 |
2.2.2 低门槛理论 |
2.2.3 综合投资环境理论 |
2.2.4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2.2.5 区位经济理论 |
2.3 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
2.3.1 国别冷热比较法 |
2.3.2 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 |
2.3.3 投资环境动态分析法 |
2.3.4 多因素和关键因素评估法 |
2.3.5 抽样评估法 |
2.3.6 相似度评价法 |
2.3.7 准数分析法 |
2.4 招商引资理论 |
2.4.1 马克思的区域平均利润率——招商引资的理论基础 |
2.4.2 “两缺口模型”理论 |
2.4.3 “四缺口模型”理论 |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系统分析 |
3.1 区域投资环境概述 |
3.1.1 区域的概念 |
3.1.2 区域投资环境的概念 |
3.1.3 区域投资环境的作用 |
3.1.4 区域投资环境的特征 |
3.1.5 区域投资环境的类型 |
3.1.6 区域投资环境的构成要素 |
3.2 招商引资概述 |
3.2.1 招商引资概念解析 |
3.2.2 招商引资的分类 |
3.2.3 招商引资对受资地区的作用分析 |
3.2.4 衡量招商引资的主要量化指标分析 |
3.3 区域投资环境与招商引资的关系分析 |
3.3.1 经济要素与招商引资的关系 |
3.3.2 社会文化要素与招商引资的关系 |
3.3.3 基础设施要素与招商引资的关系 |
3.3.4 政治法律要素与招商引资的关系 |
3.3.5 自然地理要素与招商引资的关系 |
3.4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系统框架 |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墓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经济环境子系统要素分析 |
4.1 经济环境子系统要素分析 |
4.1.1 经济环境子系统概述 |
4.1.2 经济环境子系统评价要素框架 |
4.2 关键经济环境指标的筛选 |
4.2.1 经济环境指标主成分分析模型的构建 |
4.2.2 经济环境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4.2.3 经济环境指标筛选的结果 |
4.3 经济环境指标与招商引资关系模型的建立 |
4.3.1 经济环境指标与招商引资指标关系模型的前提条件 |
4.3.2 经济环境指标与招商引资指标关系模型的构建 |
4.3.3 关系模型运行的结果 |
4.4 运行结果的分析 |
4.4.1 经济竞争力综合因子与招商引资分析 |
4.4.2 经济效益综合因子与招商引资分析 |
4.4.3 金融与市场综合因子与招商引资分析 |
4.4.4 经济结构综合因子与招商引资分析 |
4.4.5 经济发展综合因子与招商引资分析 |
4.5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经济环境子系统总体分析 |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社会文化子系统要素分析 |
5.1 社会文化子系统要素分析 |
5.1.1 社会文化子系统概述 |
5.1.2 社会文化子系统评价要素框架 |
5.2 区域投资环境社会文化指标的筛选 |
5.2.1 样本的选取 |
5.2.2 模型的选取 |
5.2.3 社会文化指标的聚类结果 |
5.2.4 社会文化指标聚类结果的解释 |
5.3 社会文化指标与招商引资关系模型的建立 |
5.3.1 社会文化指标与招商引资指标关系模型的前提条件 |
5.3.2 社会文化指标与招商引资关系模型的构建 |
5.3.3 模型运行的结果 |
5.3.4 社会文化指标的选择 |
5.4 对筛选结果的分析 |
5.4.1 社会状况与招商引资 |
5.4.2 文化环境与招商引资 |
5.4.3 科技教育与招商引资 |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子系统要素分析 |
6.1 基础设施子系统要素分析 |
6.1.1 基础设施子系统概述 |
6.1.2 基础设施子系统评价要素框架 |
6.2 区域投资环境的基础设施指标的筛选 |
6.2.1 样本的选取 |
6.2.2 模型的选取 |
6.2.3 基础设施指标聚类 |
6.2.4 基础设施指标聚类结果解释 |
6.3 基础设施指标与招商引资关系模型的建立 |
6.3.1 基础设施指标与招商引资关系模型的前提条件 |
6.3.2 建立关系模型中若干问题的处理 |
6.3.3 基础设施指标与招商引资指标关系模型的构建 |
6.3.4 模型运行的结果 |
6.3.5 基础设施指标的选择 |
6.4 对筛选结果的分析 |
6.4.1 生活设施与招商引资 |
6.4.2 交通运输设施与招商引资 |
6.4.3 邮电通讯设施与招商引资 |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政治法律子系统要素分析 |
7.1 政治法律子系统要素分析 |
7.1.1 政治法律子系统概述 |
7.1.2 政治法律子系统评价要素框架 |
7.2 区域投资环境的政治法律指标的筛选 |
7.2.1 样本的选取 |
7.2.2 指标的分类 |
7.2.3 政治法律指标聚类结果分析 |
7.3 政治法律指标与招商引资关系的模型分析 |
7.3.1 关系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 |
7.3.2 政治法律指标与招商引资指标关系模型的构建 |
7.3.3 模型运行的结果 |
7.3.4 政治法律指标的选择 |
7.4 运行结果的分析 |
7.4.1 政府环境与招商引资 |
7.4.2 政策环境与招商引资 |
7.4.3 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与招商引资 |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墓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自然地理子系统要素分析 |
8.1 自然地理子系统要素分析 |
8.1.1 自然地理子系统概述 |
8.1.2 区域投资环境自然地理子系统构成框架 |
8.2 区域投资环境自然地理子系统指标的筛选 |
8.2.1 样本的选取 |
8.2.2 自然地理指标的聚类 |
8.2.3 自然地理指标聚类结果分析 |
8.3 自然地理指标与招商引资关系研究 |
8.3.1 自然地理指标与招商引资关系模型的构建前提条件 |
8.3.2 自然地理指标与招商引资关系模型的构建 |
8.3.3 模型运行的结果 |
8.3.4 自然地理指标的选择 |
8.4 对筛选结果的分析 |
8.4.1 自然资源与招商引资 |
8.4.2 环境状况与招商引资 |
8.4.3 区位条件与招商引资 |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
9.1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综述 |
9.1.1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含义 |
9.1.2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意义 |
9.2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9.3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确定 |
9.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9.3.2 对评价指标的处理 |
9.3.3 样本的选取 |
9.4 经济环境评价 |
9.4.1 利用外资的经济环境评价 |
9.4.2 利用内资的经济环境评价 |
9.5 社会文化环境评价 |
9.5.1 利用外资的社会文化环境评价 |
9.5.2 利用内资的社会文化环境评价 |
9.6 基础设施环境评价 |
9.6.1 利用外资的基础设施环境评价 |
9.6.2 利用内资的基础设施环境评价 |
9.7 政治法律环境评价 |
9.7.1 利用外资的政治法律环境评价 |
9.7.2 利用内资的政治法律环境评价 |
9.8 自然地理环境评价 |
9.8.1 利用外资的自然地理环境评价 |
9.8.2 利用内资的自然地理环境评价 |
9.9 区域投资环境总体评价 |
9.9.1 利用外资的区域投资环境总体评价 |
9.9.2 利用内资的区域投资环境总体评价 |
9.10 本章小结 第10章 实证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
10.1 黑龙江省当前投资环境综述 |
10.1.1 经济环境 |
10.1.2 社会环境 |
10.1.3 基础设施环境 |
10.1.4 政治法律环境 |
10.1.5 自然地理环境 |
10.2 黑龙江省招商引资研究 |
10.2.1 纵向对比:1995-2005年黑龙江省招商引资变化情况 |
10.2.2 横向对比:黑龙江省与其他地区招商引资情况对比 |
10.2.3 黑龙江省招商引资的产业分布 |
10.3 黑龙江省招商引资的投资环境评价 |
10.3.1 黑龙江省投资环境在全国的定位 |
10.3.2 黑龙江省招商引资的投资环境优劣势分析 |
10.4 黑龙江省投资环境改善的建议 |
10.4.1 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政府效率 |
10.4.2 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10.4.3 改革和完善市场体系 |
10.4.4 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服务业 |
10.4.5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功能 |
10.4.6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
10.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
(10)关于上网期刊Web文献计量指标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上网期刊Web文献计量指标 |
2 中国水利类两种属性上网期刊与其他上网期刊Web文献计量指标数值对比 |
3 对上网期刊Web文献计量指标的讨论 |
3.1 Web上网文献数与载文量两者涵义相同 |
3.2 Web下载总频次、Web影响因子、Web即年指标本质上是借阅量指标 |
3.3 3个Web指标数据传达了用户的阅读需求信息 |
3.4 坚持“同属性相比”的原则评价上网期刊 |
4 结语 |
四、黑龙江水专学报2001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D]. 魏珂.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2]清代云南史地之学研究[D]. 陈懿人. 云南大学, 2016(02)
- [3]《<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4]水旱轮作区土壤养分循环及其肥力质量评价与作物施肥效应研究[D]. 刘金山.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5]舟山本岛供水系统原水优化调度研究[D]. 张利娟. 浙江大学, 2011(07)
- [6]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D]. 仲兆宏. 苏州大学, 2010(10)
- [7]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D]. 成丽. 天津大学, 2010(11)
- [8]“一稿多投”现象的精细化研究:国际学术规范视角[D]. 鲁敏. 浙江工业大学, 2008(01)
- [9]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研究[D]. 潘霞.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5)
- [10]关于上网期刊Web文献计量指标的讨论[J]. 季山,胡致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