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陕西论文-姚丝绦

近代陕西论文-姚丝绦

导读:本文包含了近代陕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魏野畴,马克思主义,西北革命

近代陕西论文文献综述

姚丝绦[1](2019)在《魏野畴对陕西近代马列主义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魏野畴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早期的传播者,是我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和宣传活动家,是最早把马列主义传播到陕西和西北地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西北地区,特别是陕西地区做出了巨大文化贡献。该文介绍了魏野畴早年求学和接触马克思主义的经历,结合其革命活动和着述,阐述了他对当时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及其巨大影响,阐述了魏野畴革命精神的当代意义及价值。(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29期)

梁严冰,刘蓉[2](2019)在《近代陕西着述概况及其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陕西着述成果最为丰硕的当属地方志编撰;洋务运动开始后,旧学尤其是以科举为内容的着述衰落,新学及反映现代新学科的着述开始兴盛。近代陕西着述所反映的内容或事件本身发生在陕西,但着述的影响却具有全国性甚至世界性。西北联大时期,西北联大学人着述出版了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论着;陕甘宁边区出版、翻译了大量马恩等经典作家的着作及毛泽东思想论着,这些着作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地方志》期刊2019年04期)

陆叁强[3](2018)在《近代陕西的图书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的出版一直比较发达。近代以来,由于社会转型,这里的图书出版活动进一步活跃。本文围绕图书出版活动,梳理了近代陕西图书出版的基本特点,对近代陕西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有一总体认识。依据民国时期调查资料复原出当时西安书局、书铺及与文化用品相关的行业店铺一百余家,可以看出西安做为民国西北的中心城市,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情况。通过对书籍内容的变化、数量的增多、书籍形式的变化以及出版机构的多样等方面的分析,说明了陕西图书出版业的近代转型对陕西社会文化转型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出版史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周筱潇[4](2018)在《从传统到现代:陕西图书馆的创立与近代文化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国都在兴办图书馆的大潮中,陕西也兴办了自己的第一所图书馆,在它的创办和形成体制的过程中体现出陕西近代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陕西近代文化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留。(本文来源于《新闻知识》期刊2018年09期)

史新星[5](2018)在《近代陕西农业科技引进及其本土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近代西方农业科技引入中国,至民国时期已经形成一套更为进步的发展模式,以陕西为代表的西北地区更是在这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近代西方农学科技与思想的传入,既给绵延数千年之久的传统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带了重大冲击,也给传统重农思想注入了诸多新的元素。近代的陕西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发,原本已脆弱不堪的小农经济处在濒临破产的边缘。为解决危局、保证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开始试图将西方先进的农业科技引入该地,并进行本土化改造。早在清末戊戌变法之后,当时的开明士绅学者已开始将西方近代实验农学介绍到中国来,并建立了早期的农业试验机构。民国成立后,新政府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倡导和发展先进的西方农业科技。农业教育领域,形成了从高等教育到专门性学校的农科教学体系;农业试验机构方面,建立了从中央农事试验场到地方农业试验站的完整的科研试验系统。另外,一大批优秀的近代农业科学家在各自领域辛勤付出,取得了众多可喜的成绩。近代陕西省的农业科技在抗战前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其本土化改造的领域涉及小麦棉花品种的改良与推广、畜牧新品种的培育、水利工程的大规模建设、农机具现代化的改进、土壤调查与化肥实验等多个方面。在引进与本土化的过程中,外来农业科学技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受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制约而产生生长环境的差异;受到经济条件的局限而造成推广规模的不同;受到文化心理的作用而引起接纳态度的变化。尽管受限于当时的社会条件,近代陕西农业科技的本土化还存在不足之处,但总体效果仍然是积极的。近代农业科技引进与改造,不仅促进了以陕西为代表的西北地区进一步的开发和建设,也为中国农业发展新出路的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卢徐明[6](2018)在《改烟植棉:近代陕西禁烟与作物替代》一文中研究指出农家作物种植选择,恒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与影响。在近代陕西,鸦片种植有着丰厚的利益,是农家经济赖以维持的重要基础。同时,鸦片种植对当地社会经济各方面也产生了很大危害,各界遂多将改烟植棉作为解决禁烟后烟农生计的理想途径。由于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近代陕西烟棉种植间不断发生着此消彼长的变化,抗战前陕西农业产销环境的改善和政府禁烟植棉措施的有力推行,是当地鸦片种植面积得以减少的重要原因。近代陕西棉进烟退的事实,是以作物替代的方式来进行禁烟的较为成功的案例,加快了近代陕西由鸦片经济向棉业经济转变的步伐。(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8年01期)

刘媛[7](2017)在《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曾是历史上农业经济发展的典范。近代以后,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逐渐向商品性农业过渡。陕西不同农业类型选择了适宜自身的农业商品化发展路径。关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型结构选择粮食作物种植解决温饱之需,经济作物种植获得商品性收益的发展路径;而陕南农林兼采、陕北农牧结合的复合型结构因林牧资源的适宜性、丰富性与经济性特点,其商品价值在近代逐渐彰显而出,形成粮食作物生产养体,林牧生产致富的农业经营之路。对两种不同农业类型进行比较分析,以掌握它们在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中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特点,正确把握陕西农业商品化的核心要素,以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的陕西现代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提供借鉴意见。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明清陕西传统农业与近代农业的承接。此部分主要探讨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探索的总体背景,从陕西传统农业体现出“增长中的衰落”与“衰落中的增长”的特点出发,重点阐述在西方新思潮涌入下陕西传统关学思想“中体西用”,以及高产作物的引种与推广为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的路径探索开启的背景。第二,关中“农道不全”的窘境与近代农业商品化的追求。由于关中单一型农业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期经济发展具有由式微到复苏的典型性,本研究将此部分分为两个章节进行阐述和论证,以期对关中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有更清晰的把握。明清时期关中农业面临以粮食生产为主但商品率低的窘境,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推动关中农民对农业商品化的追求,在不断进行尝试性路径探索中出现了罂粟种植的非理性选择,这既是农民趋利性的盲目选择,更是外部环境的引导所致,终以其破坏农业生产与带来的社会道德沦丧而被棉花所替代。关中植棉的历史经验、战备物资紧缺与民族轻工业崛起等因素,为棉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生产条件与市场基础,粮棉结合成为千年关中农区最优种植业结构选择。第叁,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的演进与特色商品化的路径选择。陕南和陕北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南辕北辙,但在近代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中体现出区域资源商品化的同质性,因此本文将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合并为一体进行研究。从自然经济时期陕南农重林轻和陕北农牧交替的形态演进,到近代陕南、陕北依托自然资源进行农业商品化的路径选择,因林牧资源适宜性、丰富性与经济性的特点,陕南、陕北的林牧业呈现多元化和扩大化的生产与加工,贩运贸易的发达与集市贸易的繁荣,都是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的具体表现,陕甘宁边区棉业的区域自给与红色陕商的产生与发展是近代陕北农业商品化过程中比较鲜明的特点,文章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论述。第四,关中与陕南、陕北农业类型商品化路径的比较分析与现实启示。关中在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系统方面表现出单一型农业商品化的一定优势,而陕南、陕北在农业商品价值实现、农业经营风险、农业循环经济方面体现出复合型农业商品化的后起优势。但总体而言,近代关中单一型农业相比较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经济发展弱化趋向明显,引申至市场经济体制下,关中单一型农业商品化出现了一系列隐性危机。以此比较结果提出现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调整的区域化和专业化的借鉴意见。(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11-01)

马梅风[8](2017)在《陕西近代经济发展研究叁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省地处我国内陆地区,历史悠久,经济开发较早。由于纬度跨越较大,故全省南北气候差异明显。陕西近代经济,上承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下启现代经济,是封建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型期。陕西又是全国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而现今却落后于东南沿海,故近代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本文梳理近代陕西经济发展,研究经济作物种植和发展情况、工矿企业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自然环境,综合分析陕西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差异及其原因。本文的主要内容略述如下:一、搜集资料,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时间为序,梳理陕西近代经济开发思想的兴起和发展,为陕西在这一时间内经济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其中包括地方官员、个人、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发展陕西经济的思想。二、研究近代陕西经济作物种植情况和分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陕西近代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发展尝试补充和扩展。叁、探讨陕西工业的发展。近代的工业发展主要表现在工业相关的技术变革,分析近代工业化的萌生和艰难发展。四、整体论述陕北、关中、陕南叁个自然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叁个方面的发展。五、通过以上四部分内容论述,总结陕西叁个区域在近代经济发展中的区域性差异,结合所学的历史地理学知识,分析造成陕北、关中、陕南这种区域性差异的原因,为现代陕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论述,得出结论如下:一、要想发展经济,必须思想先行,思想的固步自封只能造成落后。本文梳理了近代陕西经济的思想,它指导陕西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只有树立兼容并包的经济思想,才能使经济“改头换面”。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陕西近代运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工业从手工作坊直接过渡到大机器生产,这是陕西近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叁、政府要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自上而下的贯彻实施,才能使地方经济稳定而长效的进步。四、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制约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差异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要利用地方自然资源,以发达经济地区带动不发达地方经济。五、国家、地方在发展本地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制定绿色、长效的经济政策,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失。以上是从本文撰写的过程中所得到启示。(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翟燕[9](2017)在《刘光蕡与陕西近代早期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刘光蕡是晚清陕西地区的启蒙教育家。他的一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味经书院、崇实书院担任山长期间,刘光蕡先后创办和主持了味经书院“求友斋”、味经刊书处、“时务斋”、味经讲会以及崇实书院等。在书院内部,他反对八股制艺的科举教育,大力提倡算学教育,并引入天文、地理等近代科技课程,力图为国家培养能应对时局的实用人才;在书院外部,他以味经书院和崇实书院为阵营,大量刊刻新书,创建学会,派遣弟子南行考察,引进先进机器,力图以实业和教育来改善民生。他对传统教育的改革、对新式教育的倡导,开陕西社会之先例,促进了晚清陕西社会风气的开化,为近代陕西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在陕西近代早期教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本文选取刘光蕡作为研究对象,以其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为依托,探究其对陕西近代早期教育产生的影响。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概要性地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起、刘光蕡生平、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等。第一部分:从社会背景和思想背景两个维度,分析了刘光宝教育实践活动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对刘光蕡的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从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与反思、普及教育思想、女子教育思想叁个方面,对刘光蕡的基本教育理念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第叁部分:介绍和分析了刘光蕡的主要教育实践活动。以刘光蕡在味经书院和崇实书院的各项改革为依托,对他主持的味经书院“求友斋”、味经刊书处、“时务斋”、味经讲会以及崇实书院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并分析了刘光蕡办学的基本特征。第四部分:探讨和梳理了刘光蕡对陕西近代早期教育的影响。从刘光蕡与陕西近代新式教育的开启、陕西近代新式人才的培养、陕西近代早期教育的外部交往等叁个角度,分析了刘光蕡对陕西近代早期教育的推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4-01)

郭宏飞[10](2016)在《浅析靖国军促进陕西社会近代化的措施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靖国军正式成立于民国七年(1918年)咸阳叁原,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杨虎城离凤,李夺、麻振武被刘镇华收编为镇嵩军结束,共存4年。虽然时间短,但在陕西历史甚至民国史中占有重要位置,而靖国军在行政区内的治理,更是给久经战争、风气闭塞的陕西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为陕西人民思想解放和生活改善提供了保障。(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6年25期)

近代陕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代陕西着述成果最为丰硕的当属地方志编撰;洋务运动开始后,旧学尤其是以科举为内容的着述衰落,新学及反映现代新学科的着述开始兴盛。近代陕西着述所反映的内容或事件本身发生在陕西,但着述的影响却具有全国性甚至世界性。西北联大时期,西北联大学人着述出版了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论着;陕甘宁边区出版、翻译了大量马恩等经典作家的着作及毛泽东思想论着,这些着作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意义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近代陕西论文参考文献

[1].姚丝绦.魏野畴对陕西近代马列主义发展的影响[J].新西部.2019

[2].梁严冰,刘蓉.近代陕西着述概况及其特征[J].中国地方志.2019

[3].陆叁强.近代陕西的图书出版[J].中国出版史研究.2018

[4].周筱潇.从传统到现代:陕西图书馆的创立与近代文化的发展[J].新闻知识.2018

[5].史新星.近代陕西农业科技引进及其本土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6].卢徐明.改烟植棉:近代陕西禁烟与作物替代[J].农业考古.2018

[7].刘媛.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8].马梅风.陕西近代经济发展研究叁题[D].陕西师范大学.2017

[9].翟燕.刘光蕡与陕西近代早期教育[D].浙江大学.2017

[10].郭宏飞.浅析靖国军促进陕西社会近代化的措施及影响[J].长江丛刊.2016

标签:;  ;  ;  

近代陕西论文-姚丝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