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烧成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氧化镁,硅酸盐水泥熟料,阿利特,多晶态
烧成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任雪红,姚燕,张文生,叶家元,张洪滔[1](2019)在《MgO对熟料烧成及性能的影响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化学试剂合成硅酸盐水泥熟料,应用X射线衍射结合Rietveld方法和差示扫描量热等,研究了MgO对熟料煅烧、矿物组成、阿利特晶型及熟料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MgO在碳酸钙分解反应阶段已开始影响甚至参与了熟料烧成反应;MgO掺入使阿利特和铁铝酸四钙含量增多,贝利特和铝酸叁钙含量相对降低;但当MgO掺量达到2%(固溶置换极限)及以上时,方镁石形成,熟料矿物组成基本不再变化;随着MgO的掺入,阿利特的晶型逐渐由M1型为主转变稳定为M3晶型。MgO掺量在1%附近时,靠近阿利特准同型相界处,熟料发展强度最高。(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本刊讯[2](2019)在《“钢渣分相熟料烧成机理与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第一期工业化试验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讯2019年3月8日至3月9日,钢渣分相熟料在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3号窑问世,标着着《钢渣分相熟料烧成机理与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广西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编号:2017AB02037)第一期工业化试验成功,为大规模消纳钢渣探索了一条高效途径。《钢渣分相熟料烧成机理与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广西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由广西鱼峰集团总经理八桂学者杨义、武汉理工大学研究员沈卫国博士负责承担。目前,钢渣在水泥工业中的成熟应用有两条途径:一是利用其化学成分做水泥生料:占生料的(本文来源于《新世纪水泥导报》期刊2019年02期)
沈漠[3](2019)在《“钢渣分相熟料烧成机理与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第一期工业化试验成功进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钢渣分相熟料烧成机理与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由广西鱼峰集团总经理杨义、武汉理工大学研究员沈卫国负责承担。2019年3月8日~9日在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3#窑顺利进行工业化试验并取得初步成功。此技术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建材报》期刊2019-03-12)
马佳佳,李勇,岳丹丹,洪炀,仝尚好[4](2016)在《氮化烧成铝–方镁石–刚玉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反应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刚玉(电熔刚玉、板状刚玉)–高纯镁砂中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4%、6%、10%的铝粉,在碳管炉1 600℃氮气气氛下制备Al–Mg O–Al_2O_3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烧后试样的主晶相为刚玉和镁铝尖晶石固溶体,基质是由镁铝尖晶石固溶体、氮化铝、Al ON和Mg Al ON等增强相组成的复合结构。随铝粉含量增加,Al N、Al ON和Mg Al ON含量增加且存在未反应的铝粉。铝粉氮化机理为Al反应生成Al N,Al N与Al_2O_3固溶形成Al ON相,氧化镁或新形成的尖晶石与Al ON相固溶形成Mg Al ON相。建立了金属铝粉氮化反应模型,反应模型呈明显的环状结构:内层产物为未反应的铝和反应后形成的微孔;中间层产物为氮化铝和阿隆的复合结构;外层环带状产物为阿隆和镁阿隆的复合结构。电熔刚玉颗粒部分参与反应形成环带状镁铝尖晶石固溶体。(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奚修安[5](2011)在《抛光砖废料的烧成发泡机理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陶瓷工业中的抛光废料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及其机理研究为目的,定量研究了抛光废料中的SiC磨料、氯氧镁水泥对陶瓷烧成发泡的影响,系统分析了抛光废料在烧成中的发泡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抛光废料中氯氧镁水泥的热分解和有机物的氧化对烧成发泡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废料中的主要发泡物质;而抛光废料中的SiC,在高温下由于受到陶瓷坯体中各种碱性物质的作用,其表面的SiO2保护层被腐蚀破坏,加快了氧通过该层的扩散速度,使SiC持续不断地与氧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CO或CO_2气体,生成的气体不能迅速扩散出去而被封闭在烧结体中,导致陶瓷发泡。抛光废料中的碳化硅是烧成发泡的主要原因。详细研究了SiC添加剂对陶瓷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C的粒径、添加量能显着影响陶瓷烧成发泡;SiC的粒径越小、添加量越多发泡越显着;氯氧镁水泥的热分解产物氧化镁能使含有SiC的陶瓷坯体在烧成中剧烈发泡,氯氧镁水泥或氧化镁含量越多发泡越显着;同时少量的氧化钙存在也能促使含有SiC的陶瓷剧烈发泡,但当CaO含量过多时,试样中有钙长石相产生,提高了陶瓷的烧成温度,使发泡程度明显变小。在此基础上,以抛光废料为主要原料,辅以长石、球土、石英等制备隔热轻质环保陶瓷。通过大量的探索性实验,确定了制备轻质材料的基础配方为:抛光废料60 %、球土5 %、长石25 %、石英10 %。在此配方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各原料在配方中的比例对材料的体积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相组成等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配方及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条件为:球磨时间42 min,烧成温度1170℃,保温时间15 min。在这些优化条件下制备了高强度隔热轻质环保陶瓷材料,其体积密度达到了0.81 g/cm~3、吸水率9.30 %、抗压强度14.3 MPa、导热系数0.30 w/mk。本论文创新性地研究了抛光废料在烧成中的发泡机理及影响因素,并以抛光废料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性能优良的隔热轻质环保陶瓷,详细研究了原料配方对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为陶瓷废料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与科学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1-06-13)
安科云[6](2010)在《超低温釉制备与烧成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温快烧工艺是目前陶瓷行业节约能源、降低燃耗、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陶瓷生产线上大量瑕疵品的出现,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厂家的收入效益,如果将陶瓷表面上的斑点除掉,用釉料重新覆盖烧成,将会大幅度提高陶瓷产品的成品率,这种起表面修复作用的陶瓷釉料最好采取超低温烧成,以免破坏原有釉面和胚体,并能大幅度降低能耗和产品成本。本论文设计了釉料配方和添加剂,成功制备出烧成温度低于800℃的优质釉面;用DSC-TG、XRD、SEM、拉曼光谱对样品的结构、微观形貌、形成过程等进行了表征,测试了釉面的物理性能,研究了超低温釉的低温烧成机理和最佳烧成制度,讨论了ZnO、Na2B4O7对釉料烧成温度的影响以及烧成制度对釉面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釉料配方中,B2O3:SiO2为1.367:1(质量比),ZnO含量为11.74%,釉料烧成温度在780℃左右,烧成后釉面平整光滑,光泽度高,透明性好,有较强的耐热性,胚釉断面有结合层生成。与原配方相比,始熔温度降低了500℃左右;熔融过程温宽增加了200℃;脱出CO2等气体的温度降低了80℃。510℃-600℃,Na2B4O7开始软化,同时ZnO、钾长石、滑石、方解石、碳酸钡等矿物开始和软化的Na2B4O7反应逐渐熔化,形成了以硼酸钠为主的硼酸盐低共熔体;600℃-715℃,难熔石英开始熔化,剩余矿物先后完全熔化;到780℃时,釉料完全处于熔融状态。焙烧过程中,600℃-780℃,升温速率为6℃/min,烧成后的釉面平整光滑,光泽性高;800℃-500℃,降温速率为20-25℃/min,釉面析晶最少;500℃-25℃,降温速率为2-5℃/min,釉面无裂纹。(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0-05-01)
金胜利,颜晓潮,李亚伟,李远兵,赵雷[7](2009)在《烧成铝锆碳滑板的水化粉化机理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析烧成铝锆碳滑板的水化粉化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试样水化前后的物相组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试样水化前后的O-H键强弱变化,用扫描电镜观测滑板水化前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埋碳气氛下,烧成铝锆碳滑板中添加的金属铝与保护气氛中的N2、CO、CO2等发生反应,形成容易水化的氮化铝和碳化铝,当保护气氛中的CO2含量和烧成温度过高时,滑板中形成的氮化铝相会更多,从而使得滑板水化的可能性更大。因此,采用金属铝和单质硅作复合添加剂时,应严格控制铝粉的添加量和烧成制度。(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陈绪娟[8](2008)在《低温烧成乳浊釉的研究及乳浊机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乳浊釉是陶瓷坯体上不透明的玻璃状覆盖层,可以遮盖坯体的颜色和缺陷。陶瓷产业广泛使用以价格昂贵的锆英石为乳浊剂的锆乳浊釉,生产成本高。本课题以黄河泥沙为主要原料制备陶瓷坯体,釉料配方中采用价格低廉的磷灰石取代或部分取代锆英石作为乳浊剂制备磷乳浊釉和磷锆复合乳浊釉。黄河泥沙质陶瓷坯体采用注浆成型法制备,1080-1180℃烧成。测试了样品的吸水率、气孔率、体积密度。采用现代测试手段XRD、SEM、EPMA对样品的晶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烧后坯体的主晶相为柱状的莫来石(Al_6Si_2O_(13))和颗粒状的石英晶体(SiO_2)。黄河泥沙质陶瓷坯体烧成后呈色较深,本文成功研制了一种可以遮盖坯体颜色的低温乳浊釉,研究了其最佳配方组成及合理的制备工艺,测试了典型样品的釉面的白度、显微硬度等性能。分析了釉层结构和性能,并探讨了釉层的乳浊机理和坯体与釉层的结合机理。其中较佳磷釉的配方为C-4,釉面硬度630.8MPa,白度66.9,釉层晶相组成为透辉石、磷酸钙矿石等,乳浊效果较好。较佳磷锆釉配方为E-6,釉面硬度676.8MPa,白度68.7,釉层中分布着大量的颗粒状微晶和较多片状或柱状晶体,其中片状或柱状为硅酸锆(ZrSiO_4),颗粒状微晶为石英晶体(SiO_2),乳浊效果较好。P-Zr-Zn叁者复合的样品釉层中除含有磷灰石、硅酸锆及石英等晶体,还出现了磷酸钙晶体。微晶直径接近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量微晶对光线的散射作用使得釉面产生了强烈的乳浊效应。其坯釉结合机理是釉中的碱金属氧化物渗入坯中,而坯中含Al、Si的晶体长入釉中,继而形成中间层,中间层中各元素都均匀地分布,没有大的颗粒和气孔,主要以微小的晶粒和玻璃相为主,它将坯体和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两者具有较好的结合性。外加30%熔块707使磷釉和P-Zr-Zn叁者复合的乳浊釉均可在1120℃低温下熔融,另外在配方中加入色料可制备出乳浊效果较好的色釉,釉面平整无缺陷,发色良好。该色釉能很好的遮盖陶瓷坯体的颜色,赋予黄河泥沙质陶瓷美感。(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8-04-01)
朱战岭,谢峻林,肖飞燕,姜兵[9](2007)在《煤中灰分在水泥熟料烧成中的作用及其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水泥生料中掺加不同品质高灰分煤的煤灰,研究了灰分及其组分在硅酸盐水泥熟料液相变化、矿物形成及微观结构中的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灰分含量的升高是降低液相初析温度的主要原因。随着灰分含量的升高,熟料中间相中Al和Fe的含量增加,尤其固溶的Si明显增多,造成液相粘度增加,阻碍C3S形成。同时,造成熟料矿物分布的均匀性更差,熔蚀现象更多。(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10期)
李华,吴笑梅,樊粤明[10](2007)在《烧成温度对低热水泥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检测了不同烧成温度制成的低热水泥的物理性能及水化速率,并采用岩相分析、XRD、EDS﹑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烧成温度对低热水泥熟料岩相结构﹑矿物组成、矿物晶型及矿物固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烧制的熟料中C4A3S的生成及C3A、C4AF含量相对较多是低温烧制的低热水泥早期强度较高的主要原因;而高温烧成的熟料中高温晶型C2S含量高,B矿中固溶SO3、Al2O3、Fe2O3多,B矿的Ca/Si增高,水化活性增大,这是高温烧成的低热水泥后期强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水泥》期刊2007年07期)
烧成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刊讯2019年3月8日至3月9日,钢渣分相熟料在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3号窑问世,标着着《钢渣分相熟料烧成机理与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广西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编号:2017AB02037)第一期工业化试验成功,为大规模消纳钢渣探索了一条高效途径。《钢渣分相熟料烧成机理与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广西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由广西鱼峰集团总经理八桂学者杨义、武汉理工大学研究员沈卫国博士负责承担。目前,钢渣在水泥工业中的成熟应用有两条途径:一是利用其化学成分做水泥生料:占生料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烧成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任雪红,姚燕,张文生,叶家元,张洪滔.MgO对熟料烧成及性能的影响机理[J].硅酸盐学报.2019
[2].本刊讯.“钢渣分相熟料烧成机理与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第一期工业化试验成功[J].新世纪水泥导报.2019
[3].沈漠.“钢渣分相熟料烧成机理与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第一期工业化试验成功进行[N].中国建材报.2019
[4].马佳佳,李勇,岳丹丹,洪炀,仝尚好.氮化烧成铝–方镁石–刚玉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反应机理[J].硅酸盐学报.2016
[5].奚修安.抛光砖废料的烧成发泡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6].安科云.超低温釉制备与烧成机理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
[7].金胜利,颜晓潮,李亚伟,李远兵,赵雷.烧成铝锆碳滑板的水化粉化机理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9
[8].陈绪娟.低温烧成乳浊釉的研究及乳浊机理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08
[9].朱战岭,谢峻林,肖飞燕,姜兵.煤中灰分在水泥熟料烧成中的作用及其机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
[10].李华,吴笑梅,樊粤明.烧成温度对低热水泥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J].水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