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栅试验论文-王健,吕智强,王丽华,李宇峰,刘云锋

叶栅试验论文-王健,吕智强,王丽华,李宇峰,刘云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叶栅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汽轮机,小焓降叶片,扇形叶栅,试验

叶栅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健,吕智强,王丽华,李宇峰,刘云锋[1](2019)在《汽轮机小焓降叶片的扇形叶栅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中压典型级静叶的小焓降叶片进行了扇形叶栅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小焓降叶片具有先进的后部加载特性,并且沿叶高应用了通流能力均匀化措施,高中压静叶栅的气动性能达到了先进水平。(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张宏涛,王健,李宇峰,刘云锋,王丽华[2](2019)在《汽轮机小焓降叶片型线的平面叶栅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中压典型级的小焓降叶片型线进行平面叶栅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小焓降叶片型线具有典型的后部加载特性,显着地降低了对进汽攻角的敏感性,叶型均具有良好的攻角适应性。(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张红莲,康磊,李海宾,宋文婉[3](2019)在《某涡轮静叶环形叶栅气动性能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SOFC燃料电池和微型蒸汽透平联合循环发电装置开发了涡轮静叶片,该叶片采用多个后加载型线堆迭而成,并在风洞试验台上测试其气动性能,研究了不同冲角和不同马赫数条件下的流动特征。同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对试验模型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表明:马赫数在0.5~0.9的范围内,随着马赫数的增加,能量损失减小,同时出口气流角度也略有减少;正负冲角对带有后部加载特征的叶栅的气动性能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褚云会,钟易成,徐伟祖,潘尚能[4](2019)在《跨音速涡轮叶栅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与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跨音速涡轮叶栅为对象,研究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应用CFD软件ANSYS CFX,分析不同网格量和不同湍流模型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得到最理想且最吻合试验结果的数值计算方法,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权衡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度和所耗时间的均衡性,叁维网格的S1流面网格量为1万最为合适,SST湍流模型的模拟结果最为理想。(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1期)

李国强,岳彭,朱凯迪,闻歆[5](2019)在《冷气掺混对涡轮叶栅气动性能影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冷气掺混对涡轮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对某船用燃气轮机高压涡轮导叶开展了带冷气条件下的扇形叶栅吹风试验,结果表明:冷气掺混对叶片型面压力分布有较大影响,且在吸力面表现尤为突出;在冷气流量比小于7%工况下,叶栅能量损失较无冷气喷射时增加(<9%),甚至在Ma=1.05时能量损失较无冷气喷射时还小;当冷气流量比大于7%时,叶栅能量损失随冷气流量比的增大而迅速增加(最大可达26%);平均出口气流角随着出口马赫数的增加而增大,变化范围为17.7°~18.1°,且在同一工况下冷气喷射会使平均出口气流角增大。(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杜峰[6](2018)在《支板融合OGV平面叶栅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外涵道处有一圈出口导流叶片(outlet guide vane,OGV),具有将风扇出口的气流进行整流和转为轴向出气的功能,而外涵出口附近亦有用于支承外涵道与机匣的支板,支板与OGV相比,叶型厚度、长度均较大,会对外涵的流动产生较大影响。一般两者在外涵处沿轴向呈前后分布,现将支板与OGV分布在同一轴向并排位置,称为支板融合OGV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小发动机的尺寸,减轻发动机的质量,并且具有改善气动性能以及降低噪音的良好效果。为了研究不同叶高处的支板融合OGV叶栅的全工况性能,本文针对该支板融合OGV结构,截取20%、50%、80%叶高处支板融合OGV叶型,进行了流场数值计算研究,对50%叶栅进行了平面叶栅吹风试验,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全文主要分为以下叁部分:对平面叶栅试验进行了说明:详细介绍了试验台及试验设备;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试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流动周期性、缩尺模型、二维与叁维流场结构对叶栅性能的影响;对叶栅气动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进行了进口0.4Ma下-6°,0°,10°攻角以及进口0.7Ma下0°攻角的50%叶高平面叶栅试验,将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攻角的增大或减小、进口马赫数的增大,均会使叶栅尾迹增大;整个叶栅的OGV出气角基本分布在0°附近,支板吸压力面两侧气流角变化较大,当攻角或进口马赫数增大时,支板压力面侧气流亏转逐渐增大;攻角的增大使得叶片的最大载荷位置前移,载荷量增大。采用NUMECA软件对支板融合OGV结构的20%,50%,80%叶栅进行了不同攻角、不同进口马赫数下叶栅的流场数值模拟计算,对结果分析发现,叶栅在设计零攻角下的总压损失相对较小,随着攻角增大或减小,叶片表面附面层出现分离,损失逐渐增大,且正攻角下损失增大更为明显;随着进口马赫数的增大,叶栅损失也相应增大,大负攻角下叶栅通道产生激波,流道堵塞,叶栅正常工作的攻角范围也逐渐减小,当进口马赫数增大到0.8左右时,叶栅仅能在正攻角下工作。(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12-01)

唐国庆,黄康才,薛伟鹏[7](2018)在《超跨声涡轮扇形叶栅试验流场周期性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叶片数较少的超跨声涡轮扇形叶栅试验中,由于出口导流板角度、长度等因素造成的激波反射和堵塞作用,不能真实模拟发动机叶片工作时的出口条件,叶栅通道流场无周期性,试验结果无法反应叶片的真实工作状态。针对此类问题,对超跨声涡轮扇形叶栅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对超跨声涡轮扇形叶栅试验件出口导流板进行优化,改善了超跨声涡轮扇形叶栅试验的流场周期性,进一步提高了超跨声涡轮扇形叶栅试验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王东,刘建明,李昊,赵展[8](2018)在《扩压平面叶栅端壁流动控制仿真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负荷增加,叶栅附面层厚度占整个流道的比例增大,导致轴向密流比增大,从而对叶栅诸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作者利用经试验验校核的数值方法,通过采用在栅板上开孔或槽的方式对端壁附面层进行抽吸,通过调节被流压力和控制被流流量来改变轴向密流比,对试验控制的流场进行仿真和验证,开展大转角扩压平面叶栅流动主动控制的试验研究和探索,确定了控制扩压平面叶栅轴向密流比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叶栅端壁附面层抽吸方式对提高气动参数测量准确度起到了积极影响,是降低密流比的一个有效方法,并能改善叶栅的流动结构,而栅前端壁附面层抽吸对降低密流比效果不明显;当进口马赫数相同时,抽吸所能达到的最小密流比随攻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密流比的增大,叶栅的损失系数、扩散因子、增压比减小,平均出口气流角增大。(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国非定常空气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5-10)

[9](2018)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栅进口热斑试验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流场存在着明显的温度不均匀,其局部的最高温度可达到最低温度的两倍左右,这种局部的高温气流被称为"热斑"(Hot Streak)。热斑进入涡轮叶栅后,冷热气流具有不同的迁移路径,会导致叶片表面出现局部高温区,增加叶身热应力,严重时还会出现叶片局部烧蚀。因此,深入研究涡轮叶栅进口热斑迁移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制定更为合理的涡轮叶片冷却方案,从而提高涡轮的(本文来源于《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谢金伟,刘志刚,张晓东,朱承华,赵旺东[10](2018)在《涡轮叶栅进口热斑迁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试验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涡轮叶栅进口热斑问题,设计搭建了一套涡轮叶栅进口热斑迁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试验装置。采用扰流棒和向主流注入热次流分别模拟进口湍流和热斑,叶栅试验件5叶片4通道结构实现了较好的试验件周期性,采用非金属材料加工叶片并研发了对应的偶丝敷设工艺,通过红外热像仪和热电偶对比测温及进、出口温度场测量实现对热斑的迁移运动追踪。试验验证表明:该装置易于调节进口热斑的周向、径向位置并准确改变热斑温比、湍流度等参数;红外测温结果与热电偶测温结果平均值相差约2.4%,满足涡轮叶栅内热斑迁移及影响规律研究需要。(本文来源于《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叶栅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高中压典型级的小焓降叶片型线进行平面叶栅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小焓降叶片型线具有典型的后部加载特性,显着地降低了对进汽攻角的敏感性,叶型均具有良好的攻角适应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栅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王健,吕智强,王丽华,李宇峰,刘云锋.汽轮机小焓降叶片的扇形叶栅试验研究[J].汽轮机技术.2019

[2].张宏涛,王健,李宇峰,刘云锋,王丽华.汽轮机小焓降叶片型线的平面叶栅试验研究[J].汽轮机技术.2019

[3].张红莲,康磊,李海宾,宋文婉.某涡轮静叶环形叶栅气动性能的试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9

[4].褚云会,钟易成,徐伟祖,潘尚能.跨音速涡轮叶栅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与试验验证[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

[5].李国强,岳彭,朱凯迪,闻歆.冷气掺混对涡轮叶栅气动性能影响试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9

[6].杜峰.支板融合OGV平面叶栅试验[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7].唐国庆,黄康才,薛伟鹏.超跨声涡轮扇形叶栅试验流场周期性设计[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8

[8].王东,刘建明,李昊,赵展.扩压平面叶栅端壁流动控制仿真与试验研究[C].第四届全国非定常空气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9]..航空发动机涡轮叶栅进口热斑试验技术[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8

[10].谢金伟,刘志刚,张晓东,朱承华,赵旺东.涡轮叶栅进口热斑迁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试验装置设计[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8

标签:;  ;  ;  ;  

叶栅试验论文-王健,吕智强,王丽华,李宇峰,刘云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