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水论文-王立哲

黄河源水论文-王立哲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河源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聚合氯化铝铁,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药剂投加,水质效果

黄河源水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哲[1](2019)在《黄河源水投加聚合氯化铝铁生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兰州城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净水在黄河原水3000H TU以下投加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高分子阳离子混凝剂,造成投加药剂费用高、生产成本大的现状。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公司水质中心实验室实验结果,将实验数据换算为具体的生产数据,通过生产性实验,分析比较聚合氯化铝铁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两种药剂投加后的水质效果和经济比较,确定科学合理的药剂投加对照表,指导实际生产。(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纵横》期刊2019年10期)

陈金雷,文军[2](2017)在《黄河源水热特征及其参数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源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对高原地区水文及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野外试验和实验室试验,对黄河源区水热变化特征及CLM4.5中相关水热过程进行了参数化修正,以便提高其对于高原地区的模拟性能。主要结论如下:(1)对于自由状态土壤,冻土热导率存在较大空间差异性,热导率与负温呈正相关关系;饱和融土热导率随温度上升稍有升高,且存在明显分层;干土热导率可以忽略温度对其的影响,作为定值对待。(2)融土热导率随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前期增加速率大且陡、后期小而缓,并且后期具有明显的深浅分层特征,深层热导率总体大于浅层。(3)土壤饱和水导率随土壤深度增加降低,并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土壤温湿度的变化是导致土壤基质势突增的主要原因。(4)CLM模拟土壤温度偏低,浅层土壤湿度偏高,水热过程修正方案CLM+有效提高了对于高原地区土壤温湿度的模拟效果。CLM+将温度模拟平均差缩小至2.5-3℃,并且对于土壤温度的微小变化均能很好地捕捉,土壤湿度模拟对降水及干旱也拥有很好的响应。(本文来源于《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7 水文气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理论与应用技术论文集》期刊2017-09-27)

李志威,王兆印,田世民,张晨笛[3](2014)在《黄河源水沙变化及与气温变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黄河源4个水文站黄河沿、吉迈、玛曲和唐乃亥的长系列水文资料和10个代表性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源区近56年来年径流量、年输沙量、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以及探讨水沙变化与气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水文站1955-1990年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增加的趋势,但唐乃亥站1991-2011年的年径流和年输沙量相对于1956-1990年分别减少15.9%和28.5%。除河南和同德之外,其他8个气象站1953-2011年的气温呈现持续明显上升的趋势,上升线性速率为0.31~0.41℃/(10a)。黄河源区气温升高具有一致性趋势,但降水量变化没有一致性规律。降雨量与气温的关系在1953-1990年较弱,1991-2011年这种相关关系逐步增强。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与气温升高的关系是气温降低或升高对应于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增加或减少。(本文来源于《泥沙研究》期刊2014年03期)

王敏,顾军农,李玉仙,马敏,刘永康[4](2013)在《深度处理工艺应用于黄河源水的中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北京市备用水源黄河水进京后对北京水厂现有工艺的适应性。通过比较黄河水源与北京本地密云水源的水质区别,发现黄河源水的氨氮和耗氧量较密云源水要高。针对这一水质特点,在郑州建立一套中试系统,模拟北京现有水厂工艺,考察该工艺对黄河水源的适应性。结果显示,深度处理工艺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炭池出水中两者浓度大幅下降。黄河源水中主要有机物有两类,分别是色氨酸类芳香族蛋白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物,臭氧-活性炭工艺对色氨酸类芳香族蛋白质的去除率很高,且对溶解性微生物代谢物达到100%完全去除。(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3年22期)

杨忆新,刘文君,尹艳敏[5](2010)在《超滤/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黄河源水》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粉末活性炭(PAC)与超滤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黄河源水。结果表明,超滤膜对浊度和藻类的去除效果远好于传统滤池,超滤膜出水浊度基本在0.1NTU以下,对叶绿素a的平均去除率达92%;另外超滤膜对细菌的去除效果也较好,出水中检测不到细菌和总大肠菌群。超滤膜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好,对CODMn和TOC的平均去除率均仅为23%,对UV254则几乎无去除效果;但PAC的投加弥补了超滤膜的这一缺点,使对CODMn、TOC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至45%、71%和42%,并大幅降低了水中的叁卤甲烷生成势。超滤/PAC组合工艺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0年15期)

宋向阳[6](2008)在《MBBR和陶粒生物滤池预处理受污染黄河源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与陶粒生物滤池(BF)预处理受污染黄河源水。结果显示,MBBR和BF均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天然有机物(NOM)、藻类和藻毒素等污染物,并有效降低了消毒副产物生成势;MBBR和BF对CODMn和TOC的去除效果相当,但就不同性质的有机物而言,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更容易被去除;BF对叁氯甲烷前体物的去除效果高于MBBR,对藻类的去除效果则相近;BF与MBBR均表现出较好的去除微囊藻毒素的能力,去除率分别为56%和63%。MBBR和BF作为生物预处理工艺,能较好地去除常规工艺难以去除的有机物,可保障供水水质安全。(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08年17期)

黄河源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河源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对高原地区水文及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野外试验和实验室试验,对黄河源区水热变化特征及CLM4.5中相关水热过程进行了参数化修正,以便提高其对于高原地区的模拟性能。主要结论如下:(1)对于自由状态土壤,冻土热导率存在较大空间差异性,热导率与负温呈正相关关系;饱和融土热导率随温度上升稍有升高,且存在明显分层;干土热导率可以忽略温度对其的影响,作为定值对待。(2)融土热导率随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前期增加速率大且陡、后期小而缓,并且后期具有明显的深浅分层特征,深层热导率总体大于浅层。(3)土壤饱和水导率随土壤深度增加降低,并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土壤温湿度的变化是导致土壤基质势突增的主要原因。(4)CLM模拟土壤温度偏低,浅层土壤湿度偏高,水热过程修正方案CLM+有效提高了对于高原地区土壤温湿度的模拟效果。CLM+将温度模拟平均差缩小至2.5-3℃,并且对于土壤温度的微小变化均能很好地捕捉,土壤湿度模拟对降水及干旱也拥有很好的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河源水论文参考文献

[1].王立哲.黄河源水投加聚合氯化铝铁生产试验[J].甘肃科技纵横.2019

[2].陈金雷,文军.黄河源水热特征及其参数化研究[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水文气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理论与应用技术论文集.2017

[3].李志威,王兆印,田世民,张晨笛.黄河源水沙变化及与气温变化的关系[J].泥沙研究.2014

[4].王敏,顾军农,李玉仙,马敏,刘永康.深度处理工艺应用于黄河源水的中试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3

[5].杨忆新,刘文君,尹艳敏.超滤/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黄河源水[J].中国给水排水.2010

[6].宋向阳.MBBR和陶粒生物滤池预处理受污染黄河源水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

标签:;  ;  ;  ;  

黄河源水论文-王立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